如何學習茶葉的香氣類型?

茶葉的香型雖說沒有標準,香氣的主觀認識應是建立在客觀基礎之上,客觀是什麼,是茶葉的特徵,工藝。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如大家常說肉桂的桂皮香,老樅水仙的青苔或粽葉味等等,這是其品種特性所決定的,茶樹分喬木型和灌木型,水仙是喬木型,肉桂是灌木,從根源上就決定了其品種特性和香氣。但各品種的茶葉香氣不是一成不變,只是某個特徵在某個品種上比較集中,所以大家也就客觀地作出香型描述。就像去年鳳凰單樅鴨屎香被更名為「銀花香」,原因是當地茶農們評茶後認為其香氣近似鳳凰山上的野生金銀花,所以才有此名,而如果製作茶青時若做的好,能制出其他花香香氣也有可能。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以對應香氣的香水來辨別茶香,這個方法可以說基本是無效的,因為任何茶葉品種的香氣描述僅僅只是作為一個參照,不能以此為標準。即使是參照,我覺得描述也是籠統的,肉桂在制茶過程中很有可能出水蜜桃香,而白瑞香這個品種也能出水蜜桃香,兩者都是「水蜜桃香」,但還是略有區別,好比古代對顏色的叫法,一樣是綠色,可分為柳綠,蔥綠,豆綠等等。說是水蜜桃香,實際這一形容也只是近似而已,並不代表就是現實生活中水蜜桃的香味,所以想通過對應香水來識茶,可行性不高。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每個品種的香型描述大多數都是來源於我們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植物、食物,所以茶客們在喝茶中也比較容易心領神會,然而對有些稀缺或平時少接觸的香氣,如柚花、青苔,粽葉,木質,遇到了卻說不出是什麼香型,並不要緊,盡量記住它,不僅是記香型特徵,還要記住這個香氣是來自哪個品種,久而久之,你的大腦不斷的收集著各種香氣,搭建起一個體系,當喝到新茶時也就容易迅速作出辨別。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實際上,我們去買茶,經常會看到商家對他們的茶有自己的香型命名,比如奶油香肉桂,蜜香小種,很多時候這是商家他們自己的品飲體會得出的,也許是供客人參考,也許為了個噱頭。你喝不出奶香,蜜香也正常,畢竟每個人的感官不同,你自己喝到什麼就是什麼,不必因為自己體會不到,就否認自己的感官。不管喝出什麼香,至少這個香氣應該是要讓人覺得舒服的。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喝茶關注香氣關注的是什麼?除了香型外,還需關注香氣是否明顯,這個「明顯」指香氣是足還是弱,一般焙輕火的茶,香氣都高揚,火功高的茶,香氣相對內斂些,但不代表沒香。然而有些茶焙重了,香氣流失,水也空而無茶味。 還有香氣是否清純清透,工藝欠缺或返青的茶,香氣不純,摻雜著不好的味道。往細里說,香氣還有幽遠、細膩、霸氣等形容,這就屬私人感官層面了,需自己體會。至於香氣是否持久,這一般是隨著茶葉泡到後面,茶味開始淡了,香氣也一樣由濃至淡。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茶葉香氣可分為幾個層次:1、品種特徵香,也就是前面說的各種香型。2、工藝特徵香,不同火功焙出來的茶葉,香氣表現不同。輕火茶以花香類為主,中火茶以花果香類為主,足火茶香氣轉化熟香,炭火氣息濃。(不絕對,只是大致如此)3、季節特徵香,春茶、夏暑茶、秋冬茶也是可以聞出來的,這個比較深,需長期經驗積累。4、地域特徵香,打個比方,同一個品種,種植在武夷內山與外山茶,土壤不同的原因,所以有它們各自的地域特徵,而武夷內山的不同山場,也有山場特徵區別,同樣需要經驗積累辨別。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喝茶過程中別把香氣看得太重,香氣清純高揚,而茶湯口感苦澀、無茶味也不行。一泡好喝的茶,包括香氣、口感、滋味、回甘。外形有湯色,葉底、茶葉條索。香氣表達的是品種特徵,品質如何還得水裡見。


推薦閱讀:

好的普洱茶都有哪些香氣?
原來鵪鶉蛋還能這麼吃!隔著頻幕我都感覺到了香氣
這幾種香氣噴噴的花,養一盆就能讓家裡花香撲鼻
白石,白菜,蔬香氣
做靈魂有香氣的女人......*

TAG:學習 | 茶葉 | 香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