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去虛寒(健康之道·夏季話保健①)
周報
雜誌
人民日報 2015年06月12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顧
人民網檢索數字報用戶中心返回目錄人民日報圖文資料庫(1946-2015)冬病夏治去虛寒(健康之道·夏季話保健①)徐春軍《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12日 19 版)●冬病夏治的原理歸結起來有兩條:一是針對寒邪;二是針對虛寒體質。中醫認為虛寒疾病與肺、脾、腎三臟關係密切,夏季治療以補腎、健脾、養肺為主要法則古人將自然界致病因子概括為風、寒、暑、濕、燥、火「六淫」,其中寒邪誘發的疾病,多發病於冬季。中醫「天人合一」的理論認為「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一體之贏虛,消息皆通於大地」。也就是說,季節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人體健康。《素問·四季調神大論》講述了夏季的氣候特點:「天地氣交,萬物華實」;也講到了夏季的作息調節:「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書中告誡:「逆之則傷心,秋為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如果養生不當,便會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即由於陰陽的對立失調,導致疾病的發生。夏季五行屬火,自然界陽氣旺盛升發,若夏季養生不當,在冬季「水冰地坼」之時,便會招致疾病發作。常見的「冬病」有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陽虛體質或老年人由於陽氣匱乏而導致的畏寒、脾胃虛寒類疾病。這些疾病多半是體內陽氣虛衰,外邪侵入而發病。基於中醫「天人合一」「春夏養陽」的理論特點,便有了「冬病夏治」這一傳統特色療法。夏季陽氣充足,人體陽氣在夏季有隨之愈升愈旺的趨勢,氣血流通旺盛,藥物容易吸收,「冬病」暫得緩解,體內凝寒之氣易散,運用補虛助陽或溫里散寒藥物,天人合擊,最易把冬病之邪消滅在蟄伏狀態。冬病夏治的原理歸結起來有兩條:一是針對寒邪;二是針對虛寒體質。另外,中醫認為虛寒疾病與肺、脾、腎三臟關係密切,夏季治療以補腎、健脾、養肺為主要法則。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針刺、艾灸、理療、按摩、穴位貼敷以及內服溫養陽氣的中藥和食物等,其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內經》,在夏季喝雄黃酒治療疾病。冬病夏治效果較為理想的是三伏天進行穴位貼敷療法,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其適應症主要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過敏性鼻炎、變異性咳嗽等,中醫辨證屬陽虛為主,或寒熱錯雜以寒為主,也適用於怕冷、怕風、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覆感冒的虛寒體質患者。三伏期間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期,在三伏天進行穴位貼敷治療,最易恢復扶助人體陽氣。即於三伏天各敷一次,連貼3年。病史較長或病情較為頑固者,可適當增加貼敷次數,貼敷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另外,在三伏天著深色衣服於晨起曬太陽,有助於治療寒濕之邪導致的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骨關節病。冬病夏治應注意夏季的氣候特點,從飲食、藥物及起居方面綜合調養。夏季氣候炎熱,易傷陰液,而辛溫香燥之品容易導致燥熱內盛,暗耗津精,所以應慎用辛燥之品,以防傷陰,慎食肉桂、花椒、茴香、狗肉、羊肉等。夏季人體陽氣浮於外,陰寒之氣聚於脾胃,大量服用寒涼之品,易致中陽受損,脾胃虛弱,甚至損及一身之陽氣,輕則泄瀉腹痛、噁心嘔吐,重則造成陽虛宿疾。夏季易生暑濕,濕熱之邪易侵襲人體,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則易導致內外濕熱之邪合擊人體。夏季忌過量運動,以免汗出過多,導致氣陰兩虛。冬病夏治屬中醫特色療法,應在中醫的指導之下進行辨證施治,如若不按章法亂用藥物,不僅無益於養生防病,甚至會誘發疾病。(作者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返回目錄 放大
縮小
全文複製
上一篇我要評報|關於人民日報社隱藏留言須知署名: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推薦閱讀:
※當男人遇上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的中藥保健
※591639453com的文件夾【氣功、武術、晨練、保健功、導引功】
※腰椎保健
※尿毒症的自我按穴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