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易經及其他國學,為什麼我提倡一定要重「理」,而後是「術」

上篇文章介紹完《孫子兵法》之後,我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一定要把自己的眼光放長遠一些,上下前後都要觀,然後才能去應用。這對於我接下來要介紹的其他典籍也同樣試用,今天我將通過多方面的舉例再詳細地闡明一下。

首先,說明下什麼是「理」和「術」,理就是道理,而術不是很多人狹義的理解為算命、占卜之類,而是還包括很多談判技巧,謀略應用等部分。圖表說明。

很多學習《易經》的人,連64卦都沒有弄清楚,就迫切的想為別人占卜吉凶,還沒有讀懂易理,就想為別人批八字,定前程。我看到過頭條號里有文章直接說:根據上下卦的生克關係就可以斷吉凶了,三分鐘就學會XX絕學,很感謝這些國學愛好者在推廣國學,可是不能這樣博人眼球而誤傳國學,依我之見,我們的學問能夠流傳至今,如果沒有上乘的道理和智慧做支撐,那是絕無可能的,而建立在此之上的占卜才是科學的。就像NDA技術一樣,一個細胞就包括很多信息,但是你要首先知道人的構造是什麼?

為什麼學「理」如此重要?我們看一些例子。

鬼谷子的學問非常了不起,四大弟子都很利害,但是我們看看四大弟子的結局,孫臏殘疾、龐涓、蘇秦慘死、張儀出逃。結局都不好,那是鬼谷子的學問有問題嗎?肯定不是,因為大家往往忽略了《鬼谷子》第一章說的「捭闔第一」,道理就是這麼簡單,要遵循天地規律做事。可是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去學後面的飛鉗、揣摩、用兵之術了。最後全毀在「貪」和「執」上了。可是鬼谷本人卻活的很自在。

再看看《孫子兵法》,我們發現,在歷史上,孫子本人其實打仗並不多,他最後也是歸隱田園去了。反而是後來的各朝武將發揮、發揚的最好,但是多少武將的結局也很悲慘,舉不勝舉。還是因為大家忽略了孫子第一章就反覆強調的,君主是否有道,戰爭是否可以避免這些基本的道理。孫子晚年看到夫差荒淫無道,就選擇了離開,他踐行了自己的道理。

法家就更不用多舉例了,商鞅,李斯,都那般凄慘。不是法家理論不厲害,而是不知進退、適可而止的道理,更不懂害人反噬的道理。

當然,也有很多結局很好的人,比如范蠡,張良等人,這與他們在關鍵時刻踐行那些簡單的道理不無關係,他們不但可以推動歷史的進程,也能明哲保身,我們喜歡稱他們為道家,實際上他們也都是博覽群書的,只是最後做了這樣的選擇,很符合道家的道理。

最後,重點說說易經。

作為大道之源,《易經》的地位不容置疑。可是如今很多人都偏重於術,有的人嘴上說要學理,實際上卻在研究術,把理說成是雞湯,沒有實際用處。我們知道,所有的行動都是一念而後才產生的,而產生的這一念如何去判斷「善」與「不善」這兩個基本屬性,這需要理去指導的,怎麼能說無用呢?就算是用術卜出來的卦,也是要用理去支撐的,不能簡單理解成吉凶悔吝或者是生克關係。

比如卜到乾卦初九爻:潛龍勿用。那到底是做還是不做呢? 我的理解很簡單:如果是正當的事情,就用正當的手段慢慢去做,謙虛的去做,逐漸擴大影響去做,不能急。不做怎麼能成為龍呢?那如果是不正當的事情,就堅決不能做,因為走到九四一定會跌入深淵,可能三天,可能三個月就應驗了。那這裡面的指導思想就是道理來自哪裡?就是乾卦的自強不息和錯卦坤的厚德載物。作為龍要去有所作為,但是最終得到的「物」,只有德才能守得住,否則也只會是過眼雲煙。這對於來求之人,才是給了最大的財富,也把易經的道理告訴了他。這樣,他在做壞事或者不義之事的時候,心裡就會膽怯,這是有功德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點也是不能被忽視的,就是測不準是必然,側准才是偶然。為什麼這麼說?比如八字,因為同一時辰出生的人很多,但是他們的命運卻不同。怎麼解釋?

我把人分為三種,一種是積善之人,一種是普通人,一種是積惡之人。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得出的是普通人的命運走勢。而積善之人可以把自己的起點拉高,向下趨勢被填平;積惡之人就會把自己的起點拉低,向上趨勢受拖累。而普通人佔比90%以上,所以結合面相90%的準確率當然是有可能的。但是另外那兩種人又怎麼會准呢?一張圖簡示:

作為易學者,是不是應該儘力去讓大家變成積善之人呢?自然測不準才是要去追求的目標。

當然,這裡面還有主客的關係,就是預測者和求測人是在同一個系統中進行作用的,同時影響結果,我們會在下期簡單分析。未來,我會儘力將易經每卦的象、數、理、占進行一些說明,而且會把原文和翻譯附在同名公眾號里,每個人應該自己親自認真讀才會有更多收穫,其他人的解讀都只是冰山一角,我只能提供一種進入的視角而已。

推薦閱讀:

道教神祇——四瀆龍神
國學中的無為是什麼意思?
《大學》求義:第一章 《大學》之大
歷代著名家教選介(四):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訓 – 國學網
顧彬的中國學情結

TAG:學習 | 國學 | 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