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說的那條謎(文)
胡適說的那條謎
武漢 蔡大金
吾潛修謎學殆近二十年,家藏謎書二千餘冊。舉凡古今燈謎名作,鮮有不知,鮮有不曉者。因是,鄙人獲一雅號「謎壇四公子」。比如,胡適《紅樓夢考證》中出現了一條謎,這條謎做得深奧難懂。今不妨試為說之,湊點雅趣。
……
值得注意的是,商務版的《橐園春燈話》是與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王夢生《梨園佳話》、吳梅《顧曲叢談》、錢靜方《小說叢考》、孫毓修《歐美小說叢談》……合為《文藝叢刻·甲集》一編,以「套書」形式,相繼在1916年、1917年出版。「套書」出版發行之際,恰逢胡適從美國哥大學成回國。臨滬,便買下這些書,也是就有可能的事。據《胡適紅學年譜》,胡適離開大陸時,獨將《石頭記》甲戌本帶走,留下「一百箱書」,大約有「一二萬冊」,若不出意外,想必《燈話》也在「一百箱書」中了。
據上,可以推知胡適說「從前有個燈謎」的「從前」,至遲應在1917年12月底前。當年12月,胡適由滬回到家鄉,與江冬秀女士結婚。蜜月間,抽暇看看《燈話》一類趣書,鬆鬆因治學緊張的大腦神經,很為正常。由此,他對「無邊落木蕭蕭下」射「日」字謎產生了興趣並留下深刻的印象,待數年後撰寫《紅樓夢考證》時,將此謎信手拈來,寫進文中,較與事實相合。若將張起南、胡適二人對謎作的評價進行對比,雖一為文言,一為白話,但不難發現二人觀點大抵相同,說明胡適所說沿著「謎聖」之說。
張、胡二人,一為謎家,一為學者;一為辰州礦務局職員,一為北京大學教授。如若不是因為謎,後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此二人扯到一起。安知二人「心有靈犀一點通」,共同對謎的「深晦」提出了批評。雖然各自出發點以及目的地不同,但使謎作獲得前所未有的影響,確也是可喜可賀的事情。然自茲而後,「謎」與「學」長期分離,兩不相涉。謎人不知「學」,學者不知「謎」,故使這件事情沉寂了六十多年。直至1984年,謎壇宿師柯國臻先生才又將這條謎作重新提起,並且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評議。
……
(節刊版。蔡大金先生《胡適說的那條謎》完整版請見《文虎摘錦》官方博客。)
《文虎摘錦》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umoxi)
延伸閱讀
古今各家說「蕭蕭」胡適:笨謎我記得從前有個燈謎,用杜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來打一個「日」字。這個謎,除了做謎的人自己,是沒有人猜得中的。因為做謎的人先想著南北朝的齊和梁兩朝都是姓蕭的;其次,把「蕭蕭下」的「蕭蕭」解作兩個姓蕭的朝代;其次,二蕭的下面是那姓陳的陳朝。想著了「陳」字,然後把偏旁去掉(無邊);再把「東」字里的「木」字去掉(落木),剩下的「日」字,才是謎底!你若不能繞這許多彎子,休想猜謎!假使做《紅樓夢》的人當日真箇用王熙鳳來影余國柱,真箇想著「王即柱字偏旁之省,國字俗寫作國,故熙鳳之夫曰璉,言「二王字相連也」──假使他真如此思想,他豈不真成了一個大笨伯了嗎?他費了那麼大氣力,到底只做了「國」字和「柱」字的一小部分;還有這兩個字的其餘部分和那最重要的「余」字,都不曾做到「謎面」里去!這樣做的謎可不是笨謎嗎?用麒麟來影「其年」的其,「迦陵」的陵;用三姑娘來影「乾學」的乾:假使真有這種影射法,都是同樣的笨謎!假使一部《紅樓夢》真是一串這麼樣的笨謎,那就真不值得猜了! ——胡適《<紅樓夢>考證》金庸:真是有點匪夷所思了杜甫有一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以這句詩作謎面打一個字,答案是「曰」。因為在六朝時,東晉之後是宋齊梁陳,齊梁的皇帝都姓蕭,蕭蕭之下是陳,陳再無邊和落「木」,變成一個「曰」字。這種謎語,真是有點匪夷所思了。 ——金庸《談謎語》張起南:最深晦之謎以余所聞,最深晦之謎,無過於以「無邊落木蕭蕭下」射「曰」字。真可謂匪夷所思,斷無人能在「蕭蕭下」三字著眼。因此句本系杜詩之熟在人口者,草草讀過,皆以為描寫大意而已,又安知其中藏有如許奧妙耶。既須從「蕭蕭」想到「齊梁」,又須從「下」字想到「陳」字,然後除邊去木而成「曰」字。無論萬難猜中,即令自家說出,人尚莫明其妙。不知當時構思,從何處入手,或先有面耶,抑先有底耶,殊不可解。然此種謎,只是偶然悟到,若依樣畫葫蘆,斷難再得。或謂此謎,系以「曰」字射「無邊落木蕭蕭下」者,似乎不合情理,吾未之信也。 ——張起南《橐園春燈話》韓振軒:制謎須合中庸之道制謎須合中庸之道,深不過於晦僻,淺不涉於直俗,始有趣味。倘自家宣布,人尚莫名其妙,有何興味?《橐園春燈話》雲,謎之晦者,如「無邊落木蕭蕭下」,射「曰」字。因無人在「蕭蕭下」三字上著眼,既須從「蕭蕭」想到齊梁,又須「下」字想到「陳」字,然後除邊去「木」,而成「曰」字,可謂難矣。然此種謎,並非有人射中,日後自家說出。 ——韓振軒《小琅嬛仙館謎話》柯國臻:一條「意設形」的代表作「無邊落木蕭蕭下」(日)一謎,在當年曾風蜚一時,被譽為佳作,傳為美談,後來也有人說它晦澀加以貶之。時至今日,仍褒貶不一,但均未見所褒佳美何由,貶者所貶晦澀何理。筆者幾經細加參悟此謎的成謎方法,並作一番猜想:認為此謎以「日」為底,任你精心設題,絕不可能扯到「無邊落木蕭蕭下」上。作者必然先被「無邊落木」四字所吸引,以後再以「蕭蕭下」三字轉折推出個「陳」字而定案。因無得到客觀證實,自知這樣猜想僅是一種可能性。今撇開可能性就實例而論,筆者認為謎面是取現成句子的天然造就,在這基礎上,作者自定著一種形態,使「重門」過渡把意設立在謎面句子中的某個不顯要的字上,別解作名詞(踏實人名)使用。由於它的層層非難,教人非想,非非想。因此說,它是「意設形」的代表作。首先,應看到「無邊落木蕭蕭下」七個字中的「蕭蕭」二字是作者用心設意的關鍵字。「蕭蕭」在原詩句中作象聲詞,當然推不出謎底來;若作形容詞,也不可能及底成字;作者竟把它別解成名詞作姓。以虛變實後,二字便像布羸弱單兵據險隘之勢而獨當一面。這果然是運法者所可取。但是,縱使有一個熟諳歷史的射謎手,他怎麼能夠會把「蕭蕭」聯想到蕭道成和蕭衍兩個齊、梁帝王的名字上去呢?且蕭作姓又具共性,這又怎麼能夠探索得出或挨到哪一個人名是它的個性呢?在沒有前提情況下,也可作蕭史、蕭何、蕭後、蕭妃……唯獨在齊梁兩帝的名上顯然是犯了以大概念去籠扣小概念的錯誤。再者,如肯定這種謎法是成立的,即「蕭」作為個性,「蕭蕭下」只能在《百家姓》中探索到「和穆蕭尹」句(蕭姓下是「尹」)。這樣,便可推斷出是「尹尹」,絕不可能推斷出「蕭(道成)蕭(衍)下」是陳霸先(陳武帝)的「陳」姓。因此,「陳」也只有在「(無邊落木)齊梁下」才能正確地推出個「陳朝」來。由此可見,從「蕭蕭」到「陳」必由「蕭蕭」先知齊朝和梁朝,再仗「下」轉到陳朝。在這裡,作者卻用偷梁換柱的手段進行以姓代朝的「重門」過渡,也就混淆了概念關係。這種用心,使猜者感到雷池難越極了。最後,這謎還有一道關卡是用明除正減法,這果然乾淨利落地叫去「無邊落木」,而落木有形,無邊仍無尋跡。只有落實到「陳」字上後,才減得一阝一木。此謎化大力、流大汗,經此三關才餘一「日」,這不是作者在「蕭蕭下」三字上意設形么?全謎的運法是以會意法製為主間拆字,故謎技也見笨拙。此謎若是擬制,早已被人遺忘,所幸的是取大詩人杜甫的《登高》詩中成句,這才被人傳說到今天。(原載1984年3月《浦東謎刊》第20期)——柯國臻《對「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剖析》黃雨石:巧謎胡適說是笨謎,錢鍾書的得意門生、翻譯家黃雨石先生則認為是巧謎。他在「詹姆斯·喬伊斯《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譯後記」中寫道:我國過去曾有人用一句杜詩:「無邊落木蕭蕭下」打一字謎,謎底是個「日」字。這謎語據說是這樣破的:我國南北朝時期,南朝有一個梁代,僅有兩代皇帝,一是蕭淵明,一是蕭方智,因此「蕭蕭」便可以等於「梁」,而梁又為陳所滅,所以「蕭蕭下」則可破譯「陳」字,「陳」字無邊則是「東」,「東」字去「木」豈不就是「日」了?這一謎語安排得不可謂不巧,其中所包含的知識學問亦非同一般。但如此曲折深奧的謎語,真正迷於此道的人也可能會連呼「高絕!妙絕!」但一般謎語愛好者,恐怕只會付之一笑而已。雨石先生文中有一處疏忽,說「蕭蕭」等於「梁」不確,當為「齊梁」(南朝宋齊梁陳四代,宋劉姓,齊蕭姓,梁蕭姓,陳陳姓)。「蕭蕭下」就是「齊梁之後」,即陳代。說梁僅有兩代皇帝亦不確,梁有五代皇帝。先生說謎底為「日」(而不是他人所說的「曰」(yue)實在是高見。因為從繁體「東」字結構會意,分明是日從木(森林)中升起。當然,書寫時那日字是要寫成扁日的。 ——金品之《沒人猜得出的字謎》劉茂業:是謎為成都廖明軒所作《甘肅日報》2002年8月27日有篇《章太炎的謎語》的文章,稱此謎系章氏所制:「記得十多年前的某日,在蘭州大學柯楊教授的書齋中品茗論文,不經意間談及制謎的掌故,柯楊講了一個章太炎制謎的佳話。民國年間,章太炎出一謎條,賞格為裘皮大衣一件……」。此類掌故,純屬名人趣聞軼事,作為謎壇「正史」,終顯得牽強附會。章太炎曾經讓人猜過此謎不無可能,但一定說此謎即為他原創,難以令人置信。另據我「考證」,這條謎肯定也非胡適所作,因為他在著名的《紅樓夢考證》中,屢次譏諷此謎是個「笨謎」。日前,拜訪滬上老謎家江更生,請教此事。他出示一冊民國年間出版的謎著《紙醉廬春燈百話》(清末民初謎家亢廷鉁所著)告訴筆者,該書披露是謎為成都廖明軒所作,這令我很欣喜。浸淫謎壇二十餘年,常懷破解此謎作者之謎的意願,終於獲得了比較滿意的答案。我以為,謎家在專著中的記述不妨存此一說。 ——劉茂業《字謎「無邊落木蕭蕭下」之謎》王峰:可惜未殺入百強雲破月來花弄影(字)能 張起南成句扣字,主要在於創新,不拋閑。曾記汪老用「舍南舍北皆春水」扣「混」,後又有人見扣「漆」,終不如前者。可惜「無邊落木蕭蕭下」未殺入百強,雖爭議頗多,但終究是一代名謎。 ——王峰《世紀百佳隨感》王水松:此謎猜「曰」我是不贊同的曾有人以為此謎可以猜曰。我是不贊同的。為此就「東」字查了有關資料,比如:《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說文解字【卷六】【東部】東:動也。從木。官溥說:從日在木中……無不表明東字中間是個日字。看來此謎作者也是知道這個理的吧?這似乎更能進一步表明:此謎真的無可挑剔。是吧?總之,此謎所包含的文化含量還是蠻高的【涉及到多方面】也是符合謎理的。這正好證明:玩燈謎,最終還是玩文化。行文至此,突然想到某謎家說過的一句話,大意是:一流謎人玩文化;二流謎人玩謎刊;三流謎人玩活動。如此看來,要做「集一流二流三流於一身」的謎人,文化、謎刊、活動三者都要玩! ——王水松《「笨謎」「巧謎」同一謎》
推薦閱讀:
※胡適夫人江冬秀傳奇
※林建剛 : 從讚頌到反思:胡適對法俄革命態度之變化
※胡適書法欣賞
※胡適、陳獨秀、魯迅等人為何激烈批判傳統戲曲
※蕭象:從低調同志到過河卒子——1930年代胡適的對日主張
TAG:胡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