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歌」觸痛美國社會 美主流社會認可華裔教育

觸痛美國社會 美主流社會認可華裔教育

2011年04月27日 09:35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本意

字型大小:T|T
0人參與0條評論列印轉發

「虎媽」美籍華人、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蔡美兒(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2011年,美籍華人、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蔡美兒(見圖)的專著《虎媽戰歌》在大洋彼岸引發了教育模式的論戰。作者認為西方人對子女的寬容超過了教育,恰當實施東方嚴格的家教方式更有助於子女未來的發展。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專家,他們普遍認為,華裔教育在美國獲得了成功,其成就已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

「個案」具普遍性意義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教授龍登高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虎媽」雖是華人教育的個案,但能夠引發美國主流社會的關注和討論,讓其具有了普遍性的意義。他說,海外華人非常重視對後代的教育,繼猶太人之後,華人的教育成就得到了美國主流社會的認可,而受教育程度與社會地位和財富密不可分。

正因為華人在教育領域取得了成功,才有了《虎媽戰歌》出版後引發的辯論。龍登高指出,蔡美兒的教育方式被視為中國傳統教育模式的代表,但這種模式在美國華人社會中也並非普遍存在。他稱,美國父母側重於鼓勵教育,注重平等和開放,但可能會令孩子比較懶散、懈怠;「虎媽」對子女的嚴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美國教育的缺失。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閔惠泉表示,《虎媽戰歌》所引發的中美教育方式論戰歸根結底是要看以怎樣的標準來評價教育成果。他說,中美兩國教育模式沒有孰優孰劣之分,中國壓力型的教育方式對於建構社會中產階級人群頗具意義;而美國教育模式可能會塑造一些具有頂尖創造力和革命性的人才。

「論戰」違背作者本意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族裔研究系教授王靈智將《虎媽戰歌》引發的「口水戰」歸結為出版商的投機行為和媒體不恰當的炒作。他表示,這本書所引發的論戰已經違背了作者的意圖並對讀者產生誤導。

王靈智介紹說,在美國,教育工作者、學者和政策制定者每年都要花費數百萬美元研究公立學校的失敗。政府每年投入數十億美元希望「改進」和「改革」美國的教育制度。令人驚訝的是,很少有人研究其他少數族裔群體的教育行為。在相同的教育體系下,華裔和猶太族裔在教育後代上的表現似乎更具成效。

蔡美兒是首位試圖分享她在教育子女過程中經歷和經驗的華裔。在王靈智看來,書中一個無意的失誤在於將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置於東西方文化衝突和養育經驗差異的大框架下,這使蔡美兒的教育經驗看起來代表了中國普遍的模式。王靈智認為,出版商誇大的營銷方式和媒體持續的炒作令錯誤被放大,這也是作者在著書時未曾預料的結果。

「戰歌」觸痛美國社會

王靈智稱,《虎媽戰歌》之所以引發關注還需審視一些特殊的背景。書籍出版之前,一項基於國際學生的教育測試中,中國上海的學生在多數科目中名列前茅,而美國的學生卻遠遠落後。尷尬的結果令總統奧巴馬疾呼要更加重視教育,換句話說,蔡美兒的這本書觸及到了美國社會的痛處。

王靈智認為,毫無疑問,華裔在教育子女上付出的時間、金錢和精力要多過一般的美國民眾,教育統計和普查數據也印證了華裔獲得的成功。從在校的成績到獲得名校錄取的比例,從博士頭銜的人數到諾貝爾獎的得主,華裔在美國被譽為「模範少數民族」。這是華人通過努力工作、做出許多犧牲才換來的名副其實的頭銜,作為少數族裔,他們用汗水和淚水的高昂代價克服阻礙與歧視,得以成功。(中新社北京4月25日電)

「虎媽」女兒被常春藤名校錄取 開通博客為母親辯護

華裔「虎媽」鐵腕教子 女兒獲哈佛耶魯錄取(圖)

推薦閱讀:

布魯塞爾恐襲牽動美國大選,反恐考驗候選人
暴風雪肆虐美國
美國地理冷知識 (1)
移民美國誤區多 一不留神財富縮水
美國婆婆的另類隔代育兒·杭州日報

TAG:教育 | 社會 | 美國 | 美國社會 | 華裔 | 認可 | 主流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