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教修持「五字真言」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以儒、道為主幹。大家知道,儒家有「五常」——「仁、義、禮、智、信」。對於儒家的「五常」,學者們有過很多解釋。我個人以為,「五常」就是儒家文化價值觀的最簡明概括。至於道教的文化價值觀,以往尚未有人予以總結,最近幾年來,我經常揣摩這個問題,覺得也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這就是:道、德、善、靜、安。現在,我就從道教文化角度談談這五個字的內涵。

(一)道

其直接意涵是「道路」,後來道教將之提升為修行理論的基本範疇。按照道教的觀點,「道」是生化萬物的本元,「道」本身具有無限的神力,《易經》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都表明了「道」的神聖性。按照中國道教協會前副會長陳蓮笙大師的說法,「道」包含著一切已經認知的世界以及一切尚未被認知的世界;包含一切我們已經理解的狀態、運動、規律以及尚未被我們知曉的狀態、運動和規律。「道」涵蓋著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界,人類自己組織的社會,以及尚未被人類認知的任何界別,任何領域。而所有這些被認識的和尚未被認知的領域都生髮於「道」,並受「道」所支配,依憑「道」而運動、發展和變化著。「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可以通過特殊的修持程序而感受到,例如齋醮科儀、存想,等等方式都可以達到與「大道」感通的效果。

(二)德

這本來表示憑藉眼睛的巫術靈力來進行厭服的行為。後來,道教將「德」提升為「道」所具有的特殊能量。照道教的看法,「道」因為有「德」才能夠輔助萬物生生不息。正如母親生兒育女,需要養分一樣,「德」就是生育萬物的滋養。從人類生存的立場看,「德」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基本規範,「德」不僅是社會正常運轉的原則,也是個人修身養性的必須,所以「以德養生」是健康長壽之大本。

(三)善

如何達到「真」的精神境界呢?古典道教進一步提出了「善」的理念。《道德經》第八章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善」字,甲骨文寫作「 」;金文寫作「 」,上面是一個羊頭的樣子,底下是兩個「言」字。有學者認為,羊頭表徵的是安祥溫和,因為「羊」就是「祥」的本字。初看起來有道理,但其下的兩個「言」作何解釋?這是很值得推敲的。日本學者白川靜認為,「羊」是獬豸的象形,而「言」代表的是立誓言。從形態上看,「言」字上面是「辛」,像一把針,表示語言有穿透力。古時候解決民事糾紛,牽來獬豸做判決。有糾紛的人面對神明,置放針器,立下誓言,以示講真話,如果有假,當受針刺。這樣說來,「善」字在最初表徵的乃是公平、誠實 。後來,詞義逐漸豐富,引申出「仁慈」、「友好」、「美好」、「義舉」等內涵。《說文解字》以「善」為「吉」,謂「此與義美同意」。久而久之,「善」字成為崇高品德的形容。老子「上善若水」當包含了上述諸多意涵,而最重要的即表徵美好品德。按照老子的看法,最好的品德應該像水一樣。水滋潤萬物,使萬物生長,而不去爭名、爭利,水總是處在最讓人嫌惡的地方,這就是它最接近道的習性。道是什麼呢?道就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根據,它化生萬物,卻從來不與萬物相爭,這就是「上善」,它是最接近於「大道」的。

老子用「水」來比喻崇高美德,其背後蘊藏著「易學」洛書的五行卦象法度。上古洛書,以「金木水火土」五行與九宮八卦相配。其數一在北方,五行屬水,配坎卦;九在南方,五行屬火,配離卦;三在東方,五行屬木,配震卦;七在西方,五行屬金,配兌卦;二在西南方,五行屬土,配坤卦;四在東南方,五行屬木,配巽卦;六在西北方,五行屬金,配乾卦;八在東北方,五行屬土,配艮卦;五在中央,統攝四方。在古典道教看來,居於北方的「一」雖然最小,卻是生成萬物的起點,最為重要。對此,蘇轍在《道德真經注》卷一里說:「天以一生水。蓋道運而為善,猶氣運而生水也,故曰上善若水。二者皆自無而始成形,故其理同。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利,而水亦然。然而既已麗於形,則於道有間矣,故曰幾於道矣。然而可名之善,未有若此者也,故曰上善。」 按照蘇轍的解釋,則「善」是因為「道」運化的結果;換一句話來講,「善」即「道」的一種外化顯形,這就像「氣」的運化而成「水」一樣,所以把「上善」比作「水」。從五行來看,「水」居於北方,為眾陰歸結處,雖然弱小,卻有生生不息的能量,因此,「水」在五行中特別重要,因此老子以「水」來比喻大道化生萬物、滋養萬物的功德。這種功德的基本特性是:處下、利物、不爭。

老子「上善」的理念成為整個道教文化價值觀的基本內容之一,後來的道教學者以老子「上善」精神為基礎,闡述其思想,都是圍繞「處下、利物、不爭」展開的。「處下」意味著謙卑,「利物」意味著奉獻,「不爭」意味著不計較個人名利地位。

(四)靜

道教的「柔弱」論又與「靜」的精神相聯繫。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說: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靜」字,金文寫作「 」。左邊是「青」,此系「清」的本字,表示純凈;右邊為身體前傾的樣子,表示全力以赴,清潔自我。左右會合,表徵純潔內心,去除雜念和慾望。由於雜念去除可使人抑制躁動的狀態,此字又表「寧靜」。老子關於「靜」的論述乃兼有兩層意涵:一方面,「靜」由「不欲」產生,「不欲」就是去除內心雜念慾望,由此而達到的「靜」即純潔;另一方面,「天下將自定」意味著天下社會安定不動,老百姓安居樂業。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謂,「清靜為天下正」,這把「清」與「靜」聯繫起來,進一步佐證了古典道教講的「靜」是包含了純潔與寧靜兩種意涵。

老子的「清靜」論說在古典道教其他著述里得到繼承。《莊子·天下》說:「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意思是講,古時候養育天下的君主,沒有貪慾心,凡事任其自然,所以天下四方富足,萬物生化不已。這一切都因為君主的心如湖泊那樣淵深寧靜,所以百姓安定。老莊這種以「靜」修心治國的精神在制度道教中得到了全面發揮。相傳出於三國著名道士葛玄之手的《清靜經》謂:「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靜者,動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這段話從「道體」的特徵入手闡述清靜理念。在《清靜經》看來,「道」是陰陽協調的整體,體現為現象界,便有清濁、動靜、本末的對應。不過,相對而言,「清靜」乃是二字是最為根本的,所以人的生活應該保持清靜的狀態,這樣天地也就歸於大定了。《清靜靜》的論說高度概括了制度道教修持的基本精神與思路,所以在後來被奉為早晚功課誦讀的經典。

(五)安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五章曰:「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老子所謂「大象」即「道」,而「執大象」就是信仰大道、奉行大道、固守大道。「天下往」是說聖人奉行大道,天下萬物都歸向大道。按照《道德經》的說法,天下萬物歸向大道,這不會受到任何傷害。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道是「安平泰」的。「安」當然是安全,而「平」就是太平,安全與太平合起來就是平安,可見老子講「道」的要義還是平安。為什麼平安呢?因為作為大象的「道」是「泰」的,老子講的「泰」乃出於《易經》之泰卦。該卦之象,下為乾,三陽上升,上為坤,三陰下降;陰陽二氣,流通交感而成和,故謂之「泰」。既然陰陽交合,當然也就平安吉祥。

老子關於「平安之道」的哲學升華在後來的道教經典里得到進一步發揮。例如《元始說先天道德經》第五章即稱:「恍恍惚惚,萬物之鬼宅。道行真化,杳冥之靈室。虛無至大,元居道安。」 這段話的關鍵是「元居道安」四個字,作者將「道」與「安」聯結起來,形成「道安」的短語,其意涵可從兩個途徑來理解:一是說「道」是「安」的;二是說「道」可以「安」。不論是哪一種情況,都表明「安」離不開「道」,因「道」而「安」,用「道」以「安」。

綜上所述,道教的源頭久遠,她肇始於黃帝軒轅氏,成形於春秋時期的老子,建制於東漢末的正一盟威之道,經過五千年的曲折發展而成為中華民族最具特色、富有魅力的傳統宗教,她是中華民族之所以屹立於世界的文化標誌。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道教創製了別具一格的理論,有自己獨特的修持法門。道教以「道德」二字為綱領,「道」為體,德為用,德之大用發而有「真、善、柔、靜、通」五門,此可謂修持的五字真言。用此五門治國則國泰民安,用此五門治身則身體康健。此為筆者多年揣摩感悟所得,今整理成文,與有志於道者分享之。

(本文節選自詹石窗教授《道教的三大形態及其文化價值觀》。詹石窗,哲學博士,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院長、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推薦閱讀:

道教法術 修鍊秘本
道教精髓《大道三字經》,細讀受益匪淺!
無為總結而總結
? 道教的三不言、三不起、三不問!
道教的起源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