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既思考又閱讀還寫小說的可愛老頭
《天真的與感傷的小說家》這本書,是一位既寫小說又思考小說還閱讀小說的專家在認真發言。
他自謙是在黑暗中摸索,自學成才的作家。天真的和感傷的小說家。
但比起有些不會寫小說只會夸夸其談的所謂文學評論家理論家,他的思考起碼是接地氣的,靠譜的。
2009年帕慕克應邀在哈佛大學做了六場演說,即著名的諾頓演說,本書為結集。帕慕克說,在完成《純真博物館》之後,他覺得自己在做了三十五年小說家之後,好像回到了原點,他也意識到,這原點並不是他的出發點。他慢慢地在心中有了一個他所經歷的文學旅程的意象,他覺得是時候談談了。於是有了《天真的與感傷的小說家》這本書。本書以大量文學例證,傳達了對書籍魅力的摯愛,有專家稱可與E.M.福斯特的《小說面面觀》、約翰·加德納的《小說的藝術》、詹姆斯·伍德的《小說如何運作》等經典著作相比。 諾獎得主帕慕克作品有《我的名字叫紅》《白色城堡》《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雪》《黑書》《新人生》《寂靜的房子》《傑夫代特先生》《純真博物館》《別樣的色彩》等。
對於不寫小說但喜歡閱讀小說的人來說,帕慕克的勸告是專業並有自己見地的。他以個人的慎密思考發出建議。指導你,為什麼要閱讀小說,怎樣去閱讀小說、閱讀小說會給你帶來什麼,閱讀小說需要注意什麼,怎樣在閱讀中去評價一個作家或一部小說作品等等。
對於既閱讀文學作品又從事文學創作的人來說,這位諾貝爾文學獲獎者的發言有很高的含金量。正如他在書中所言:「我希望談論我的小說創作旅程,沿途經過的站點,學習過的小說藝術和小說形式,它們加於我的限制,我對它們的抗爭和依戀。同時,我希望我的講座成為小說藝術的論文或沉思,而不是沿著記憶的巷道走一趟或者討論我個人的發展。」
帕慕克在哈佛大學的演說充滿理性和激情,他強調自已的這些思考,這些對閱讀和創作的認識探索,是世界上所有文學創作藝術的一部分。但他在這裡發出的聲音,是要表達個人的觀點和探索,而非強調一些別人的文學概念或闡述別人的文學理論。
帕慕克想告訴你閱讀小說的純真與美好。他說,對於現代的世俗化個人來說,要在世界裡理解一種更深刻、更淵博的意義,方法之一就是閱讀偉大的文學小說。我們在閱讀它們時將理解,世界以及我們的心靈擁有不止一個中心。
說是這麼說,其實在書中他對西方文學的流派、作家、作品的理解和注釋,對俄羅斯文學的研究和心得,對很多作家作品的探索分析聲音,完全可以說是普世的文學財產。這位當代歐州最傑出的寫了30多年的小說家,他有資格指引我們閱讀和寫作文學作品,欣賞和愉悅文學寶庫。
推薦閱讀:
※林中美女 神態自然 表情可愛
※十二星座超可愛分析
※Q感十足小丸子 餐桌上的可愛美食
※可愛更醉人的親爸媽
※妹子穿搭緊身褲,甜美又可愛,韻味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