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騎駱駝,看清晨的艾爾斯岩

今天的話題重新回到了駱駝的身上,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們說到了為什麼在澳大利亞有這麼多的駱駝,一起再來回顧一下:駱駝在澳大利亞的數量非常之多,為什麼?這還要追溯到內陸鐵路線建設的時候,起初澳大利亞人用馬來作為修建鐵路的運輸工具,但是一段時間後發現馬的使用成本太高,而且天生嬌貴,不適合干這些粗活累活。之後的解決方案就是從阿富汗進口了大批的駱駝,所以說駱駝在整條鐵路的建設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就連最後鐵路線的命名也用了「汗」來紀念這些「英雄」們。鐵路通車之後,駱駝的安置是個大問題,運回西亞似乎成本太高,所以政府打算放養他們,自生自滅就好,但我們都知道澳大利亞是個養人的地方,動物更是如此,幾年之後駱駝非但沒有自生自滅,反倒是開始迅速繁殖,所以現在政府也鼓勵吃駱駝肉,味道和口感跟牛肉很像,非常不錯。不過現在澳大利亞約有120萬頭駱駝,被農民和環保主義者視為害獸。每頭駱駝每年排出的甲烷相當於一噸二氧化碳。因此,這120萬頭駱駝已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大軍。此外,駱駝啃食地面的草和草根,對土壤、植被造成破壞。而駱駝的壽命會在30-50年之間,差不多9年就要翻一倍。在澳大利亞,你獵殺了一隻駱駝,不僅沒人找你賠償,相反,政府還會獎勵你一筆錢。因為你為世界環保做出來一份貢獻,幹掉了一個排放溫室氣體的傢伙。不過當沙烏地阿拉伯居民得知澳大利亞政府決定大規模屠殺駱駝的時候﹐向澳大利亞駱駝養殖戶發出互聯網電訊﹐「請你們不要屠殺駱駝﹐出售給我們吧﹗我們願花錢收購。」沙烏地阿拉伯珍愛駱駝網站向全國富裕的居民發出通告﹐希望他們捐款向澳大利亞收購有待屠殺的駱駝﹐因為阿拉伯人對駱駝有特殊的感情。駱駝被稱作是「沙漠之舟」﹐在沙漠中行走和馱運物質﹐可以一周不飲水﹐從遠古到近代內燃機發明之前﹐千萬年都曾是人類的忠實朋友﹐為人類的生產和文化繁榮立下了汗駝(馬)功勞。所有阿拉伯國家﹐以及北非﹑中亞和東亞﹐都曾從駱駝的貢獻中獲得過文明發展的收益。

出發前每人拿一個袋子,用來放水瓶。

準備出發的駱駝

一大清早的,人和駱駝都很辛苦。

一個駝隊,每頭駱駝都是頭尾連在一起的。

走的不遠就可以看到艾爾斯岩了而我們今天的行程也是和駱駝有關,就是會騎著他們欣賞艾爾斯岩的美景,駱駝騎行的項目每天有兩班,分別是看日出和看日落,被飼養的駱駝毫無疑問是幸福的,不愁吃喝,也不必擔心自己的安危。這是我第二次騎駱駝,第一次還是在10年前的埃及,駱駝身形高大,足足有兩米多高,上下都需要駱駝先跪下來,雖然是天生的重勞力,但我還是不忍心。

天也亮了起來,不過昨天大雨之後,今天還是有些陰天。

單峰駝的眼睫毛很密很長

拍照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駱駝的步伐大,非常晃。

我們的領隊,「牛」仔一枚。

駱駝可以背負很重的貨物,兩個人完全沒問題。一般駱駝的速度在14.5~16公里/小時,阿拉伯駱駝適應深深的沙土地和酷熱的天氣。它能馱運400磅(180公斤)重的貨物每天走上40英里(64公里)的路程,連續走4天;用於比賽的駱駝衝刺速度可達40英里/時,長途持續速度可達25英里/時。每年到12月份的公駝發情季節,人們發現,在這個季節公駝追趕母駝或追逐騎馬人的速度,遠遠超過平時的速度,每小時可達70~80公里,一般的駿馬根本趕不上它。

艾爾斯岩,也是我們說的烏魯魯大紅石,實際上只有在光線合適的時候才會呈現紅色。

老太太臉上帶的就是防蠅網,在這裡依然需要。

隨著時間的變化,大石頭的顏色也在微微改變著。

來烏魯魯,最主要的就是去發現大岩石一天之中的不同變化。

艾爾斯岩的另一端是同樣神秘的卡塔·丘達

行程結束之後回到了營房

下駱駝了~第一步

第二步,幅度特別大。

前後的座位

每頭駱駝都有自己的名字和裝備在澳大利亞的駱駝都屬於單峰駱駝,被馴養了的單峰駱駝可為人類提供奶和肉,也可用來裝載貨物或乘客。單峰駱駝比雙峰駱駝高,跑得更快,若有有人駕馭的話,可一直維持著時速13~14公里的速度。
推薦閱讀:

《找駱駝》教學札記
駱駝穿過針眼的比喻 -- 天父花園 基督徒閱讀
在瑜伽「 後彎 」中不要擠壓腰椎,從駱駝式開始...
進階:從駱駝式進入鴿王式(收藏)
【沙漠美景】沙漠駱駝旅隊a

TAG:駱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