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完美家教300例

完美家教300例----教育的根本是教會孩子做人

  第2章  教育的根本是教會孩子做人  ——培養孩子的美好品德  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也是望子成龍的,而一個合格的人才,應該是德才兼備的。為此,父母要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只有孩子具備美好的品德,學會做人,將來才有可能成為優秀的人才,創造幸福的人生。  美德一:誠信  ——培養「言必信,行必果」的孩子  誠信是個人品格的基石,許多其他優秀的品德素質,多數都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之上。父母幫助孩子養成誠信的品格,等於為孩子未來的成功鋪墊了基石。  【教子現場】  陳菲菲的女兒寧寧剛上小學二年級,但她說謊騙人的本事可大了。一天,老師打電話給陳菲菲,問寧寧最近兩天沒去上學是什麼原因。陳菲菲非常驚訝,因為她每天早上都親自把女兒送到學校門口,並看著她走進了校門才轉身離開,女兒怎麼可能沒有去上學呢?晚上寧寧回到家,不管媽媽怎麼問,寧寧就是不承認自己沒去上學。  沒辦法,陳菲菲狠狠地揍了她一頓。最後,寧寧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她最近幾天的所作所為。原來,每天等陳菲菲把她送到學校門口,轉身離開後不久,她便溜出了學校。學校附近有一家醫院,寧寧上午就在兒科的樓層泡著,下午就到內科的樓層待著。接連幾天,她都在醫院的各個科室門外閑逛。  她說醫院裡人多,好玩,而且還不用學習,不用受老師的管教。她在那裡待著也不著急,反正她書包里有吃的、喝的,還有她喜歡看的小人書。每天中午,她等學校放學了,就跟往常一樣到學校食堂吃午飯,下午放學也是準時回家。如果老師不打電話,陳菲菲到現在還被寧寧蒙在鼓裡呢。  【專家解析】  誠信是立身之本,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產,它能讓孩子挺直脊樑、光明磊落地做人,還能給孩子以力量和耐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誠信的品質。但是,有些孩子卻說的一個樣,做的另一個樣;當面一個樣,背後另一個樣。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許多父母既生氣又著急,對孩子反覆訓斥甚至是懲罰,效果卻都不理想。  孩子是否誠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教育。對於孩子言行不一、不履行諾言的行為,父母應該多從孩子的認識發展上來找原因。不要隨意打罵孩子。  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說:「所謂人生,即是周而復始的誠實、友好、信任的給予與被給予。」真正的教育就應該幫助孩子去實現這種美好的人生,而父母也應該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貫徹這樣的理念,為孩子樹立誠信的好榜樣。  【建議父母的妙招】  教育孩子具備誠信的品質比學好一門課程更加重要,因為這關係到孩子一生的發展。失去誠信,就等於失去了人生的通行證。  支招一:給孩子樹立講誠信的榜樣  方法示例  落落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一天在上學的路上看見賣風箏的,便鬧著讓爸爸給她買風箏,並要求爸爸星期天帶她去廣場放風箏。爸爸因著急去上班,便答應孩子說:好的,你在學校乖乖的,爸爸下班給你買。  接孩子的時間到了,落落看見爸爸空著手來接她,失望地問:「我今天在學校表現得很好,老師還表揚我了,爸爸為什麼沒給我買風箏啊?」爸爸則不耐煩地說:「星期天再說吧,我現在要把你送到奶奶家,晚上我還有應酬呢。」  操作提示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父母的言行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誠實,是做人之本。父母要做到無論對人對事都真心實意,這樣孩子才能坦誠待人。為了培養孩子的誠信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待孩子一定要誠信,不要說話不算話。  支招二:要找出孩子說謊的原因  方法示例  高明霞為了得到一個漂亮的書包,對媽媽說:「媽媽,你給我買個漂亮的書包吧,我們班上的同學每個人都有漂亮的書包,就只有我沒有了!」媽媽經過了解,知道並不是每一個同學都有漂亮的書包,高明霞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才這樣說的。  針對此事,媽媽拿出了很多老照片,給高明霞講自己小時候的艱苦生活和姥姥如何艱辛地撫養四個兒女的經歷。高明霞聽了大受感動,並向媽媽坦白:「媽媽,我騙你呢,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新書包。我以後也向媽媽學習,好好愛護我現在的書包。」  操作提示  孩子說謊的原因,一般有如下幾種:第一,為了免受處罰;第二,出於無奈;第三,為了討父母歡心。  著名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博士發現,四歲以下的孩子判斷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確的標準,通常是看爸爸媽媽臉上的表情。為了不讓父母生氣,他們最本能的反應就是不承認自己所做過的錯事。父母要找到原因,有的放矢,才能有效地解決孩子說謊的問題。  支招三:強化孩子的誠信行為  方法示例  暑假的一天,爸爸想帶張愛軍去公園玩,可是,張愛軍卻拒絕了。「你不是早就想讓我帶你去公園玩的嗎?」爸爸感到很奇怪,「好不容易今天我有時間,你怎麼又不去了?」儘管爸爸的語氣已經有點惱怒了,張愛軍還是堅定地搖了搖頭。  原來,張愛軍昨天答應幼兒園同班的小朋友,讓他來家裡一起玩遊戲。雖然,他很想和爸爸去公園玩,雖然,小朋友可能不會來,但是,他不能對小朋友失信。「我約了朋友,」張愛軍說,「我不能說話不算數。」聽了張愛軍的解釋,爸爸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操作提示  強化孩子的誠信行為是培養孩子誠信品質的一種重要的手段。在孩子有誠信行為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誇獎,這樣能夠有效強化孩子的誠信度,使誠信變成孩子的內在品德。  美德二:愛心  ——愛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  孩子的愛心是通過自然而然的模仿,在周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而逐漸形成的,是一個從外在到內在、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愛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愛心播種者。  【教子現場】  一個小學老師對她所教的班級進行心理測試,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一個小妹妹病了,冷得直哆嗦,你願意借給她外衣嗎?」結果孩子們半天都不回答。當老師點名時,半數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種種理由,表示不願意借衣服給生病的小妹妹。  這位老師實在不甘心這樣的結果,就耐心地引導孩子:「一個小朋友沒吃早點,餓得直哭,你們正吃早點,該怎麼做呢?」見孩子們不回答,她對其中的一個孩子問道,「你給他吃嗎?」「不給!」那個孩子十分乾脆地回答。老師又勸:「可是,那個小朋友都餓哭了呀!」 那個孩子竟然答:「他活該!」  【專家解析】  愛心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也是社會的靈魂。孔子說「仁者愛人」,孟子講「王道」,都以愛為核心。著名大文學家雨果說:「如果人世間沒有愛,太陽也會死。」沒有愛,就沒有世界的一切。一個沒有愛心、不懂得尊重生命的人,是一個可怕的人;一個沒有愛心的民族也是一個不健全的民族。因此,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至關重要。  一位教育專家說:「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愛己,不知愛人,是當前獨生子女的通病。」生活中,有許多父母都抱怨自己對孩子疼愛有加,而孩子卻自私自利,不懂得關心父母、關愛他人。其實並不是孩子生來就缺少愛心,而是由於父母對孩子的溺愛、不科學的教育方式等,使孩子的愛心得不到好的培養。為了不讓孩子的愛心枯竭,父母不僅要愛孩子,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懂得愛、珍惜愛、學會愛。  喚醒沉睡在孩子心中的愛,需要父母的教育和引導。童心如紙,潔白無瑕。當父母惡聲惡語地將不好的情緒朝老人發泄的時候;當父母對義務獻血和青年志願活動不屑一顧的時候,孩子的愛心也會被一點點地扼殺。  愛心能使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渺小走向博大。孩童時期是人各種心理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愛心的形成也是在孩童時期。所以,父母一定要對孩子進行愛的熏陶和教育,讓孩子懂得愛的高尚情操,培養孩子的博愛之心。  培養孩子的愛心,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抓起。父母要把自己看做孩子的夥伴,陪孩子玩遊戲、聊天、學習,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感受到被愛的幸福,為孩子奉獻愛心打下基礎。一個孩子如果擁有愛心這個強大的力量,那麼無論遇上什麼樣的困難,什麼樣的挫折,他都能夠戰勝。  【建議父母的妙招】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孩子愛心的培養,需要父母的愛心澆灌。世界五彩繽紛,人間豐富多彩,都需要有愛心的人去發現,去欣賞,去領悟。  支招一:從小啟發孩子的愛心  方法示例  苑定飛小的時候,媽媽就有意識地培養他的同情心。當看到有比他小的小朋友摔倒時,媽媽就啟發苑定飛:「你看那個小朋友摔倒了,你摔倒的時候是不是很疼呀?小妹妹一定也很疼,我們快去把她扶起來吧。」媽媽還進一步引導,「看,小妹妹哭得好傷心呀,快拿出你的小手絹幫她擦擦眼淚吧。」就這樣,苑定飛的愛心就在不知不覺中被培養起來了。  操作提示  父母是愛心傳遞的使者,要尊老愛幼,用行動去影響孩子,包括尊敬鄉鄰,愛護一草一木,珍惜光陰等,潛移默化中使孩子懂得並學會去關愛他人。同時,耐心地給孩子講解什麼是愛,父母為什麼這樣做,結合生活中的各種行為進行教育,使愛具體化。還讓孩子學會從熟悉的人和生活中汲取愛。  支招二:嘉許孩子的愛心舉動  方法示例  蘇聯教育家蘇霍曾是烏克蘭一所鄉村中學的校長,他記錄過這樣一則感人的事情:校園的花房裡開出了一朵很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同學都非常驚訝,每天都有許多同學來看。這天早晨,蘇霍在校園裡散步,看到幼兒園的一個四歲女孩在花房裡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從容地往外走。  蘇霍很想知道這個小女孩為什麼要摘花,他彎下腰,親切地問:「孩子,你摘這朵花是想送給誰的?能告訴我嗎?」小女孩害羞地說:「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訴她學校里有這樣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點不信,我現在摘下來送給她看,看過後我就把花送回來。」  聽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蘇霍的心顫動了,他牽著小女孩的手,從花房裡又摘下兩朵大玫瑰花,對孩子說:「這一朵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你媽媽的,感謝她教育出你這樣好的孩子。」  操作提示  如果孩子做的事得到了肯定和表揚,那麼他還會繼續這麼做。因此,當孩子幫了別人一些小忙,或者替別人著想時,父母要及時表揚他的這一舉動,鼓勵他以後多做一些助人為樂的事情。父母要學會賞識孩子善良的舉動,使善良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  支招三:給孩子創造愛心行動的機會  方法示例  姜素素的女兒十二歲了,平時怕耽誤她學習,洗頭洗腳、掃地鋪床、洗衣服刷鞋都是姜素素幫她做。一次姜素素感冒發燒,下班回家後沒做飯就倒在床上了。女兒放學回來,不但沒講一句體貼的話,反而對著姜素素大喊:「你肚子不餓就不管我的死活了嗎?要睡也要先給我做好飯菜再睡呀。要不,打電話叫爸爸回來給我做飯!」  看到孩子對自己這樣冷漠,姜素素感到心寒。  操作提示  父母要引導孩子主動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在父母生日時,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而當孩子付出行動後,父母要以微笑的表情、讚揚的話語及時給予表揚,激起孩子關愛他人後的愉快的心理體驗,併產生不斷進取的強烈願望,使孩子逐步形成關愛他人的美好品質。  美德三:善良  ——善良是靈魂最美的音樂  善良的心雖然別人看不到,但能反映在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上,善待他人,就等於善待自己。  【教子現場】  劉海燕八歲,她年紀雖然小,但是言行卻非常粗暴。周末的一天,劉海燕一家三口準備到外邊去玩,劉海燕的媽媽已經做好了飯,想吃完飯再出去,就告訴劉海燕別太著急,吃過飯再去也不晚。沒有想到劉海燕不但沒有按照媽媽說的做,同時還用手指著媽媽大聲嚷嚷:「老太婆,就你啰唆,煩死人了。」   劉海燕的爸爸聽女兒學起了自己說話的樣子,「撲哧」一下笑出了聲。沒有想到劉海燕又跑到爸爸面前,用力地踢了他一腳說道:「有什麼好樂的,什麼事沒有見過?」這一下,劉海燕的父母都傻眼了。  【專家解析】  父母要想培養出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首先需要培養孩子善良的品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的行為與思想深受家庭的影響。一個在友愛、互助的家庭里生長的孩子,通過耳聞目睹父母友善的言行,會不知不覺地向父母學習,對家人溫和親愛,對外人也謙讓有禮。而像上例中劉海燕的家庭,父母平日都言語粗俗,是不會給孩子帶來好影響的。因此,父母面對孩子不友善的舉止時,首先不要責怪孩子,而應從自身找出原因。  父母應以自己的善良感染和陶冶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善良的種子。對學校、社會經常舉行的為希望工程、為身邊不幸的同齡人獻愛心的活動,父母應熱誠地支持孩子參加。  善良的種子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種上,才會生根發芽,與孩子一起茁壯成長。  【建議父母的妙招】  父母要從每天的生活細節里,培養孩子善良的天性,因為善良的心是金子,人的高貴品質——博愛、同情、寬容等都建立在它的上面。  支招一:為孩子提供互助、友愛的成長環境  方法示例  陸小海是在一個友愛、互助的家庭里長大的。陸小海剛上小學,在班裡是個小班長。其實初入學時,陸小海並沒有引起老師太多的注意,但後來,老師發現陸小海經常去調解小朋友之間的矛盾;有些同學不小心摔倒了,陸小海總是趕快跑過去把他扶起來;有些小朋友不會的課本內容,陸小海還主動去教他們,這樣,陸小海與同學們的關係都特別好。老師就讓富有愛心的陸小海去競選班長,結果全票通過。  操作提示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兩個因素對孩子善良品質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母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行為,孩子往往也會成為一個那樣的人,具備那樣的行為。父母要想培養一個善良的孩子,就要給孩子一個互助、友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自然產生善良的品質和關愛他人的行為。  支招二:謹慎言行,以自身言行影響孩子  方法示例  盧波在學校里經常滿口髒話,欺負女同學,甚至對女老師也不夠恭敬。他的母親也多次向老師哭訴孩子對她的無禮。雖經老師教育批評,但收效甚微。看盧波的樣子,瘦瘦弱弱的,並不像那種野蠻的孩子。原因究竟在哪裡?直到有一天老師去家訪時才恍然明白。那天開門迎接老師的是他的父親,老師便隨口問了聲孩子的母親在哪裡,他的父親則輕蔑地說:「那懶婆娘還躺在床上呢!」  父親竟當著孩子的面,而且不顧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侮辱自己的妻子,怎麼可能在孩子心中樹立起母親崇高神聖的形象呢?孩子又怎麼能很好地去尊重他周圍的女性呢?老師憤怒至極,當著孩子的面批評了他的父親。這位父親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不好,感到慚愧和後悔,向妻子道了歉。後來父親學會了尊重妻子,盧波的毛病也慢慢改掉了。  操作提示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父母可在上面畫下美麗的風景,也可留下臟污的痕迹。父母要想讓孩子學會善良,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多做榜樣,孩子自然就會耳濡目染,模仿學習。同時,父母也要糾正自己的不良言行,避免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支招三:讓孩子學會同情、關愛弱小者  方法示例  有一天,程小勇在去學校的路上,看見好幾個同學跟在一個腳有殘疾的同學後面,一邊學著他走路的樣子,一邊高興地大叫「瘸子」,他們看到程小勇,讓程小勇也加入他們的行列,程小勇沒有答應。  程小勇看在眼裡,想到那個殘疾孩子本來就很困難,現在又遭到別人的嘲笑、欺負,心裡肯定很難受。  他連忙走到那個殘疾孩子面前護著他,對自己的同學說:「誰要是欺負他就是跟我過不去,要想打架,就沖我來。」那幾個同學個子比程小勇矮,平常就很怕他,看到程小勇這樣,都撒腿跑了。  操作提示  孩子只有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角度上考慮問題,才會理解別人的想法與行為,才會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做出善良的舉動。對有些愛起鬨、愛欺負別人的孩子,父母要教育孩子學會設身處地地考慮問題,有效控制和制止孩子的這些不良行為。  美德四:感恩  ——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  感恩,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處世的智慧。孩子只有學會了感恩,才知道滿足,才會去關愛別人,才能體會到親人和朋友給自己帶來的快樂,以後才會有所成就。  【教子現場】  韓梅梅對女兒十分疼愛,事事替女兒包辦,從沒讓女兒幫自己做過家務,即使是端水倒茶之類的事情也從不讓女兒碰。而女兒也認為媽媽天天這樣為自己服務是理所當然的。  有一天,韓梅梅下班後有些不舒服,坐在沙發上,感覺口渴,但卻不想動,她就叫正在看電視的女兒給自己倒一杯水,沒想到女兒頭也不回地說:「你自己倒吧,沒看見我正在看電視嗎?」  韓梅梅聽到此話,淚水幾乎要奪眶而出,她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一心照顧女兒,如今長大的女兒不僅不知道感恩,竟連一杯水都懶得給自己倒。  【專家解析】  現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個孩子,很多父母都對孩子特別嬌慣,什麼家務都不讓孩子做,什麼好東西都留給孩子獨吃,什麼困難都代替孩子去解決,天長日久,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並且認為父母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沒有對父母表現出一點感恩的心情,甚至有些孩子如上例中韓梅梅的女兒那樣,連一杯水也不願意給媽媽倒。  父母對孩子無私奉獻,不求任何回報,對孩子知恩不報的行為也能原諒,但孩子畢竟要走出家門,走向社會。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是一個需要與人分享與感恩的集體,如果沒有感恩的心,別人對自己的好不知道回報,他人幫助自己,也視若無睹,沒有一點感激之情,這樣的人只會索取,而且沒有滿足的時候,時間一長,別人就會與他疏遠,使他成為孤家寡人,這樣的人不要說事業有成,就是真心的朋友也不會擁有。  因此,父母應該從小注重對孩子感恩之心的培養。首先要讓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孩子體驗到做事情的辛苦;其次使孩子意識到父母也需要他人的關心、愛護;還要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當孩子幫父母做事後,父母應表達謝意;父母為孩子做事,也要讓孩子知道體貼和感謝父母。  父母要讓孩子從小開始學會對長輩的養育感恩,對老師的教誨感恩,對朋友的幫助感恩,對世界上美好的東西感恩。當孩子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生活時,他就會心情開朗,做人就會誠實守信,做事也會明辨是非,知道孝敬父母,願意與人為善,喜歡助人為樂,人類的美德也就自然而然地集於一身。  所以,父母不要像上例中的媽媽韓梅梅那樣溺愛孩子,而應從小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這樣美德就會伴隨著孩子,孩子一生也將因擁有感恩之心而快樂。  【建議父母的妙招】  學會感恩,感謝生活慷慨的贈與,這樣的人才會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才會有健康的心態。只有學會了感恩,才不會怨天尤人,才會懂得愛別人、愛自己。  支招一:父母做出感恩的表率  方法示例  馬小帥從小就很懂事,媽媽下班時知道給媽媽拿拖鞋,為媽媽倒杯水,捶捶背。很多人都誇獎馬小帥孝順,實際上,馬小帥的孝順行為都是從媽媽那裡學來的。  馬小帥的奶奶半身不遂,卧床不起,每天都是媽媽給她梳頭、做飯、洗衣服。馬小帥看到媽媽對奶奶這樣,也學著媽媽的樣子照顧奶奶了。  後來,馬小帥開始上學,也懂得了很多道理。他知道媽媽很孝順奶奶,看到媽媽天天這麼勞累,他就自覺地替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漸漸成了令別人的父母羨慕不已的好孩子。  操作提示  父母是孩子最早模仿的對象。因此,如果想讓孩子學會感恩,知道孝順,父母首先就要給孩子做表率。孩子經過耳濡目染,在潛移默化中就會學會感恩和孝順長輩,並且體現在行動中。而父母要用言語和目光來表達對孩子感恩行為的讚賞,孩子會有一種特別的滿足感,以後會更加孝順。  支招二:為孩子創立感恩的和諧氛圍  方法示例  錢學民是個老師,他的妻子是公務員,他們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他的父母已經退休,也與他們住在一起。  一家五口人生活在一起多年,從沒有吵過架,彼此的關係既融洽又和睦。錢學民與妻子恩愛幸福,兩個人對父母都非常孝順,父母對他們的孝順也感到十分欣慰。對錢學民的女兒,四個大人關愛備至的同時,也讓她學會感恩,培養她的美德。  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錢學民的女兒雖然是家裡的寶貝,但卻沒有一點嬌氣。她與同學相處和諧,與老師關係良好,是個人見人誇的懂事孩子。  操作提示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環境影響著任何人,孩子更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改變。給孩子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讓孩子體驗到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的感恩、人與人彼此相互的關心,這樣孩子就會無意識地學會了感恩,知道了孝順,並且能夠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激之心。  支招三:讓孩子學會知恩圖報  方法示例  仁仁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一次上體育課他不小心摔倒在地,腿上磕破了皮,幾個同學見狀立刻上前把他扶了起來。後來,體育老師背著他去了學校醫務室。醫生說沒事,給仁仁敷上了一些創傷葯,體育老師才放下心來。  仁仁回家後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說自己當時很感動。仁仁的媽媽趁機教育孩子不僅要有感恩的心,同時還應有知恩圖報的心。媽媽告訴仁仁樂於助人是使人快樂的事情,要有樂於助人的美德。仁仁明白了媽媽的心意,從此不但知道了感恩,而且學會了主動去幫助別人。  操作提示  只有讓孩子走進集體,去親身感受周圍發生的事情,孩子才有可能體驗到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與人之間的誠摯感情,以及互幫互助的精神,才會真正地懂得感恩,學會與人為善。當然,可能集體中也會發生一些不利於教育孩子的事情,這時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要孩子向好人好事學習,避免向不良的人與事學習。  支招四:體驗大自然,使孩子感恩世界  方法示例  何小靜的媽媽知道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不只局限於家庭成員之間、師生之間、朋友之間、萍水相逢的人之間,還要學會感恩大自然。  所以,她經常會帶著孩子到大自然中走走,讓何小靜去體驗太陽帶給自己的溫暖,去聽鳥鳴的婉轉,去看森林的蔥鬱,全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何小靜學會對所有的美好事物心存感恩。何小靜在媽媽的教導下,學會了對大自然感恩的行為——節約能源、愛護環境、保護珍禽等。  操作提示  讓孩子走進大自然,學會對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美好事物感恩,是教育孩子學會感恩的最高境界。因為懂得感恩的孩子,會對父母孝順,對別人友善,對大自然精心保護。  美德五:勤奮  ——勤奮是孩子成才的關鍵  勤奮會使有天賦的人才能更出眾,平凡人也能通過勤奮彌補缺陷。  【教子現場】  楊志信是個男孩子,他非常聰明,但有一個缺點就是非常懶。尤其是楊志信考上重點中學後,媽媽覺得他十分爭氣,便晚上幫他鋪床,早晨替他疊被。刷鍋、洗碗、掃地和洗衣服之類的事,他從來不沾手。這樣日久天長,楊志信逐漸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十來歲了,不要說幫家裡幹活,就連自己每天穿什麼衣服,穿什麼鞋,都要一一問過家長,靜候安排。面對這樣的孩子,他的媽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專家解析】  雖然勤奮不等於成功,但要獲得成功則必須勤奮。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離不開勤奮。勤奮是獲取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因為勤奮,安徒生從一個鞋匠的兒子變成了童話之王;因為勤奮,愛迪生才有了一千多種偉大的發明;因為勤奮,愛因斯坦才得以創立震驚世界的相對論;因為勤奮,中國古代先賢才給我們留下了「懸樑刺股」、「鑿壁偷光」、「囊螢積雪」的千古美談。  愛因斯坦說:「在天才與勤奮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產婆。」事實上,一個勤奮的人,他能夠取得的成就必然比其他人要多。因此,父母一定要注重從小培養孩子勤奮的美德。  現在的孩子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因而在家庭里的地位十分重要,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心肝寶貝」。不少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百般遷就,久而久之,使孩子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使孩子心目中只有自己,逐步滋長自私、任性、依賴和懶惰等壞的心理和行為。  堅定、持久、勤奮是學習所必備的優良品質,勤奮努力則是其中最重要的品質。勤奮是成就任何事業的必備條件之一。  勤奮是成才的鑰匙,是成才的第一推動力。具備了勤奮這種可貴的品質,孩子就會自強不息,頑強奮鬥,就等於成功了一半。所以,父母一定要糾正孩子身上懶惰的惡習,從小開始培養孩子勤奮的美德。  【建議父母的妙招】  懶惰的孩子不是生下來就如此,而是後天逐漸養成的。使孩子變得懶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培養孩子的勤奮美德,專家建議父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支招一:培養孩子勤奮的學習習慣  方法示例  白冰冰是一個勤奮的女孩,她最看不起那些守株待兔、凡事總想不勞而獲的人。在她小時候父母就用「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來教育她要勤奮學習。  上學以後,她每天早晨六點半起床,在庭院里早讀半小時,七點鐘吃完早飯去上課,十一點半放學回家,中午午睡一小時,晚上六點半就去上晚自習,一般都自習到十一點半才上床睡覺。她的飲食起居都很有規律,而且她始終保持著這樣的規律。由於在教室里上自習,一方面有老師的輔導,另一方面大家在一塊兒學習,也比較有氣氛,所以,白冰冰每天晚上都堅持去學校上自習,即使有時候身體不舒服,她還是堅持去上自習。  有一次她患了重感冒,還伴有發燒,晚上她還要堅持去上自習。鑒於她身體的情況,父母不同意她去,但是她一副很洒脫的樣子,說自己的感冒已經好多了,所以一定要去上自習。上完自習回來,上床休息之前,她還一再囑咐媽媽第二天早晨六點半如果她還沒有起床的話,務必叫她起床,因為自己還沒有背書。這些小事情雖然瑣碎,但是就是這樣的小事才能真正體現出一個人刻苦勤奮的優良品質。  白冰冰後來成功地走進國內一所著名的大學,當別人問她成功的秘訣時,她說:「成功的取得更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在實現理想過程中,誰付出的勤奮和汗水多一些,誰的毅力更強一些,誰堅持得更久一些。」  操作提示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好習慣的養成不在一朝一夕,貴在長久堅持。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讀書不感興趣、觀察事物粗心、記憶力差等情況,都是影響孩子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因素。父母首先要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創立有利於孩子學習的外部環境。還可以進行一些培養注意力訓練,養成孩子讀書的習慣、主動學習的習慣等。  支招二:賞識孩子的積極行為  方法示例  郭麗妃是個非常熱愛勞動的孩子。小時候媽媽帶她去超市購物,她總會非常賣力地幫媽媽推購物車。到結賬的時候,她若是站在購物車上,就會很忙碌地幫媽媽把車上的東西往收銀台上放,然後心滿意足地看著收銀員繼續下面的工作。每當這時候,媽媽總是誇她勤奮。  平日里,有個垃圾什麼的,媽媽讓她去扔,她也是非常樂意地跑到垃圾桶前,認真地扔進去,然後等媽媽給她鼓掌。在媽媽的稱讚下,郭麗妃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都表現得十分勤奮。  操作提示  父母賞識孩子的勤奮行為,孩子就會變得更加勤奮。父母可抓住適當的時機,通過言辭,承認孩子的努力、耐力和勤奮。其範圍可從一句簡單的「我喜歡你的努力」到對他所做的行為作出詳盡的評論。父母要把完成一項任務和做好一項工作所確立的標準告訴孩子,比如打掃房間或完成功課等,然後以此來關注孩子勤奮的程度。  支招三: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  方法示例  今天是星期天,鬆鬆起床後,在客廳百無聊賴地看著電視。這時候,媽媽抱著一大堆衣服出來洗,走到鬆鬆身邊,媽媽說:「鬆鬆,你也把你自己的衣服洗洗吧。」鬆鬆想了想,把考試期間積攢的所有臟衣服通通拿了出來,花了整整一上午把它們洗乾淨。  中午吃飯的時候,媽媽問鬆鬆:「勞動的滋味怎麼樣?」鬆鬆眼珠一轉,說:「爽!」媽媽笑笑:「那下午你就再干點活吧。」鬆鬆點了點頭。下午,鬆鬆和媽媽一起把屋子徹徹底底地打掃了一遍。體驗到了勞動的樂趣,從此,每到周末鬆鬆都會主動參加家務勞動。  操作提示  孩子在家裡跟其他成員一樣,可以享受一定的權利,也應該履行一定的義務,切莫把孩子置於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的特殊地位。  父母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要教會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還要為孩子規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讓孩子生活得有規律。這樣,對孩子來說,既培養了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又養成了他們愛勞動的好習慣。  支招四:父母不妨「懶」一點  方法示例  苗惠芳有一個「懶」媽媽,「懶」媽媽教育孩子自有一套方法。從苗惠芳學走路開始,摔了跤,媽媽「懶」得扶,都是苗惠芳自己爬起來;吃飯「懶」得喂,讓孩子自己拿勺子吃;上幼兒園「懶」得送,讓孩子自己坐車去;上學了,路程很遠,媽媽除了最初幾次接送她外,就再沒有接送過,全是苗惠芳自己安排學習、娛樂、休息與生活,甚至連中飯也自己解決。  媽媽的「懶」和苗惠芳的勤奮、能幹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以至於周圍的熟人、鄰居在佩服「懶」媽媽培養了一個勤奮、能幹的好女兒的同時,紛紛向「懶」媽媽取經。  操作提示  這裡所謂的「懶」並不是真正的要父母懶,而是在孩子能做的事情上,父母不妨偷「懶」一下。孩子能做的就都讓孩子自己去做,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孩子勤奮的習慣,還能培養孩子的動手和自理能力。做個「懶」父母,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是一種高明的教子方法。  美德六:寬容  ——培養孩子的寬廣心胸  寬容的人胸襟寬廣,善解人意。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要教育孩子學會寬容,和氣待人,這樣才能團結同學,營造一個愉快的生活和學習氛圍。  【教子現場】  胡漢良是個很聽話的孩子,但就是愛告狀,一點小事就去找老師,「老師,朋朋欺負我,他剛才把我撞倒了」、「老師,巧巧把水彩墨水撒到我的書上了,我的書都沒法看了」等。  一天,同學們正在玩遊戲,忽然,彤彤不小心踩了胡漢良一腳。看到剛買的白球鞋上有了一個大大的黑腳印,胡漢良生氣地跑到彤彤的身旁,狠狠地踩回她一腳。當老師質問胡漢良為什麼要這樣做時,他卻理直氣壯地告訴老師:「我媽媽說了,不能受別人的欺負,別人打我,我就要打別人。彤彤踩了我,我當然也要踩她。」  【專家解析】  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能使人性情溫和,消除許多無謂的矛盾,化干戈為玉帛。寬容的人,時時處處都會受到人們的擁戴,因為他能夠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能夠很快地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能夠融洽地與人合作,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我國古代許多偉人都很重視寬容的品質。如孔子曾說,一個真正的人要有寬容、恭敬、誠信、靈敏、慷慨等五德,他把寬容放在五德之首。先哲莊子說,聖人應有包容天地,遍及天下的寬闊胸懷。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指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人善於寬容,他的人格才會像海一樣偉大。  今天的社會更具有組織性和開放性,這就更需要人們具有寬容的品質。在一個組織性強、生產社會化程度高的社會裡,社會進步與個人事業的成功更需要人們相互合作,而合作要以寬容為基礎。寬容是人們交往、合作的「潤滑劑」。  另外,現在的社會也更具有開放性。社會變化加速,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社會價值取向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人們的個性也更加鮮明。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只有具備寬容的品質,才能接受變革,接納新生事物,才能容忍多元化的價值取向和人們的獨特個性。  寬容心對於孩子個性的發展,以及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富有寬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溫和,惹人喜愛,受人擁護。而缺乏寬容心的孩子,往往性情怪誕,易走極端,不易與人親近。  因此,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寬容,培養孩子寬廣的胸襟。  【建議父母的妙招】  父母既可以將孩子培養成胸懷廣闊的人,也可以將孩子培養成心胸狹窄的人。為了孩子的幸福,為了孩子將來能有所作為,父母應當教孩子學會寬容。  支招一:父母要心胸寬廣、以身示教  方法示例  印度民族英雄甘地在回憶自己的成長過程時說過:「是父親那崇高的寬容態度挽救了我。」甘地出生在一個小藩王國的宰相之家,從小就愛撒嬌,性格也不開朗。他對父母十分順從,對周圍的事物也特別敏感,自尊心很強,一旦被人奚落,馬上就會哭鼻子。在學校一挨老師批評,就難過得受不了。少年時期,由於好奇,他染上了煙癮,後來發展到偷兄長和家臣的錢買煙抽,而且越陷越深。  後來,他感覺到自己偷別人的錢,背著父母抽煙的行為太可恥了,一想起來,就覺得沒臉見人,內心十分痛苦,甚至還想過自殺。當他終於忍受不了痛苦的折磨時,便把自己的整個墮落過程寫在了日記本上,鼓足了勇氣,交給了父親,希望得到父親的嚴厲批評、懲罰,以減輕內心的痛苦。  父親看後,非常生氣,心情十分沉痛。但是父親沒有責備他,只是傷心地流下了眼淚,久久地凝視著兒子。甘地看到父親痛心的樣子,受到極大的刺激,更加悔恨、內疚、自責,深感辜負了父親對自己的期望。從此,他痛下決心,徹底改正了錯誤。  操作提示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指出,父母「在開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首先應當檢點自身行為」。父母讓孩子學會寬容,首先自己應有寬容的品質。如果父母本身心胸狹窄,無視他人的意見,習慣於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給人改錯的機會,為一點小事爭執不休,為一點小利而斤斤計較,孩子又怎麼能學會寬容呢?  父母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與鄰里、同事融洽相處,孩子就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處理自己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寬容、和善。  支招二:教孩子明白「人無完人」  方法示例  陳培思跟媽媽趙麗華說,他們班級有一個 「霸王生」,這個「霸王生」經常堵在教室門口不讓陳培思和其他孩子出門。一天下雨,趙麗華開車去接陳培思回家。當趙麗華打傘來到學校門口時,發現陳培思說的那個「霸王生」正在教室門口著急地四處張望著,原來他今天忘了帶雨傘。趙麗華說:「小朋友,一起上車吧,我順路送你回家。」  陳培思急忙給媽媽遞眼色,意思是不帶他。趙麗華裝作沒看見,堅持讓陳培思把這個同學叫上車,並順路把他送到了家。這個「霸王生」到家時,高興地跟趙麗華和陳培思說了聲謝謝。到家後,趙麗華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缺點,每個人都有可愛之處。同學有缺點不要因此就討厭他,應該多和他友好地交往,爭取做他的好朋友,幫助他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操作提示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缺點。和同學、朋友相處,完全沒有必要求全責備,應該學會求同存異。對於朋友的缺點和不足,對於同學心情不好時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沒有必要斤斤計較,要求事事都擺個公平合理。多給人一分寬容和理解,同時也為自己帶來一個好心境,使自己的個性更加完善。  支招三:培養孩子善待他人的意識  方法示例  有這樣一個孩子,他不知道回聲是怎麼回事。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山谷里,大聲叫道:「喂!喂!」附近大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聲:「喂!喂!」他又叫:「你是誰?」回聲答道:「你是誰?」他又尖聲大叫:「你是個大笨蛋!」立刻又從山上傳來「你是個大笨蛋」的「回答聲」。孩子十分憤怒,向大山罵起來,然而,大山仍舊毫不客氣地回敬他。  孩子怒氣沖沖地回到家,他對母親說了這件事。母親對他說:「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對。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對它說話,它就會和和氣氣地對待你。」孩子說:「那我明天再去那裡說些好話。」  「這就對了,」他的母親說,「在生活里,不論男女老幼,你對人好,人便對你好;如果我們對人粗魯,是絕不會得到人家友善相待的。所以,你一定要記得,只有善待別人,別人才會善待你啊!」  操作提示  這位聰明的媽媽恰到好處地教會了孩子怎樣待人。孩子一旦學會善待他人,就學會了寬容別人,因為孩子已經有了一顆友善的心、寬容的心。那麼,自然而然孩子也就會在日常生活中寬容他人了。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他人是自己的影子,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對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其實就是支持和幫助自己。  支招四:用故事教育孩子學會寬容  方法示例  一次,媽媽帶著周小萍參加學校組織的親子活動。當老師安排小朋友以兩個人一組完成搭積木的活動時,周小萍拒絕與身邊一個叫奔奔的男孩合作,媽媽問她為什麼,她皺著眉頭對媽媽說:「我不跟他一組,他弄壞了我的鉛筆。」  媽媽覺得周小萍這樣做不對,就跟她講了「負荊請罪」的故事:將軍廉頗屢建戰功,不服藺相如以口舌之勞身居上位,欲加凌辱。藺相如卻以國家利益為重,屢次忍辱避讓。廉頗知道事情的原委後,深感慚愧,於是,背負荊條,上門請罪,並感嘆道:「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兩人終成刎頸之交。  最後媽媽告訴周小萍:「只有懂得寬容的人,才能真正贏得別人的尊重。奔奔不小心弄壞了你的鉛筆,你要原諒他,這樣才是好孩子。」周小萍聽後認真地點了點頭。  操作提示  故事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國內外有體現寬容品質的小故事,父母可以藉此教育孩子。通過故事還能夠教會孩子站在別人的立場、角度上考慮問題,有利於孩子去理解別人的想法與行為,讓孩子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激起孩子的寬容、善良之心。  美德七:謙虛  ——讓孩子把翹起的「尾巴」放下  謙虛是一種美德,是孩子進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驕傲自大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消極影響。驕傲自大的孩子常會與外界形成隔膜,這將使他們的心胸變得很狹窄。  【教子現場】  沈從武是一個初露才華的男孩,但他驕傲自大,不能正確評價自己。沈從武在初中三年級時就立志要當作家,並發誓要當著名作家。若他能為此努力學習,腳踏實地讀書,認真地寫作,這樣的雄心壯志沒有什麼不好。可是沈從武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天天想入非非,要當「在文學史上永遠閃耀著光芒的大作家」,他認為自己天生具有大作家的氣質,說什麼「我最大的資本就是年輕,有成年人無法比擬的青春激情,有激情就足夠了。」  沈從武說:「老師都是些庸人,在課堂上只會照本宣科,講些重複的死理論。一萬句里找不到一句精彩的格言和奇特的妙語。」沈從武討厭一切「該死的書本」和「枯燥的知識」,討厭讀書,沈從武說書都是成年人、老年人寫的,而他要創造!要突破!  對學習的不屑與對老師的不敬,使沈從武的成績一路下滑,然而他把父母的勸告輕蔑地視為「絮絮叨叨老一套」。一次摸底考試中,沈從武的數學考了十七分,外語考了二十四分,連語文也只得了六十分。後來他開始投稿,頻頻投稿,卻屢遭退稿,他便罵編輯:「不識貨、勢利眼。我這種少年才俊的作品,竟然也不發表!」父母聽了他的這些話,只有暗自搖頭嘆息。  【專家解析】  謙虛是成功的基石。即使再有才華的人,也不能忽視這一點。在現代家庭中,由於受到特殊的家庭環境的影響,獨生子女更容易產生驕傲自大的情緒。  造成孩子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些父母由於自身條件比較優越,總是表現出一副揚揚得意、目中無人的姿態,經常會流露出對他人的不屑。如他們經常議論同事的缺點,某某不如自己。孩子聽到這些話,也會受到影響,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嘲笑別人的短處。  二是家庭生活條件優越。優越的家庭條件容易滋長孩子虛榮自傲的心理,使孩子養成愛炫耀自己、嘲笑別人的毛病,如孩子經常穿漂亮的衣服,就會看不起那些穿舊衣服的孩子。  三是大人們過多的誇獎。孩子經常得到大人們的誇獎,就會認為別人不如自己,導致孩子看不起別人。如果父母經常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孩子,孩子就會認為別人都不如自己,從而產生自負心理。  取得一點成績並沒有理由驕傲。父母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還小,知識少,經驗少,要有認真學習的態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心態。只要謙虛就能向別人學到東西。驕傲自大,必然影響自己的進步。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驕傲自大是一個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自己親手挖掘的,要想離開這口陷阱,就必須戒驕戒躁。  擁有謙虛的品德,這對於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都具有正面的幫助。但是想教導出謙虛的好孩子,父母能否為孩子做出好的榜樣以及對孩子的教養方式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這樣一副對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父母千萬不能讓孩子像蘆葦那樣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認識。  學習是無止境的,父母應該培養孩子謙虛的美德,這樣孩子才能包容萬物,才能使自己日益充實和豐富。  【建議父母的妙招】  父母要想培養孩子謙虛做人的美德,就要成為孩子高尚人格的榜樣。父母要謙虛友善,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負情緒,以免孩子受到不良影響。  支招一:幫孩子認識驕傲的危害  方法示例  李樹英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學習認真,成績優秀,小提琴也拉得不錯,很招人喜愛,親戚朋友都喜歡她,老師也誇獎她。因此她很自負,總是瞧不起別人。小朋友們都不愛和她玩,她也不愛答理人家。爸爸就給李樹英講驕傲的公雞的故事,讓李樹英大受啟發。從此之後,李樹英變得謙虛起來了。  操作提示  父母應該讓孩子認識到驕傲是健康成長的絆腳石,任何成績的取得都只是暫時的,只能作為一個起點。父母應告訴孩子「滿招損,謙受益」,有意識地給孩子介紹一些成功者的經驗,告訴他們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為的人,都是在取得成績後仍能保持謙虛奮進的人。  支招二:讓孩子學會客觀看待自己  方法示例  有人問美國著名女作家維奧斯特:「你最難忘的事是什麼?」她說:「是我二十一歲時的生日。」接著,她敘述了那天的情景:「父親帶我到紐約去玩。我穿上盛裝,自覺看起來漂亮極了。途中我進了洗手間。我在洗手間里照鏡子,得意得不能自已。當我從洗手間出來,姍姍下樓時,人人都在看著我。這時候我只知道自己很漂亮,所以能夠如此引人注目。但是,隨後我聽到身後有響聲,回頭一看,原來是我的鞋跟上沾著一卷草紙正跟著我下樓。從那天起,每當我覺得不可一世時,我總會回頭看看後面有沒有一卷草紙。」  操作提示  父母應耐心地教導孩子,讓孩子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既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又看到自己的不足。父母還要規範孩子的行為,督促他們改變自負情緒,告訴孩子在交友中應該怎樣做和不應該怎樣做,並加以指導,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他才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支招三:不要過度表揚孩子  方法示例  江梅麗是個小學二年級的小姑娘,在上舞蹈課時,她跳得最好,是小朋友中的佼佼者,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漸漸地,驕傲的情緒在她身上顯露無遺。  針對這一點,媽媽請求老師:在以後上課時,適時而慎重地表揚她,同時要求別人會做的動作,她要做得更好、更標準。  操作提示  表揚過多往往會導致孩子驕傲自滿心理的產生。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孩子稍微有點進步就欣喜若狂,讚不絕口,久而久之,必然助長孩子的自滿情緒。正確的做法是:在表揚孩子時盡量做到「濃淡」適度。  支招四:糾正孩子自負的毛病  方法示例  程小娟上小學三年級了,她有很強的好勝心,任何事情都不能說別人比她強,否則就會耍小脾氣。有一次,程小娟在和爸爸的談話中表現出自己看不起同學的思想,她還提到了一次與數學老師發生的爭執,原因是數學老師批評程小娟做作業不夠仔細。  爸爸聽了,語重心長地說:「有人批評你,並不是看不起你,而是希望你進步。她不怕你的抱怨,而選擇了批評你,原因就是她希望你進步。爸爸也是這麼希望的。」程小娟聽後深受觸動,後來,她果然慢慢改正了自己自負的毛病。  操作提示  孩子出現自負情緒往往是過高地估計了自己,認為自己比誰都強,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拿自己的長處比他人的短處。因此,他們往往狂妄自大,不會設身處地地替別人著想。  父母在發現孩子出現自負的苗頭時,應及時地予以教育和引導,告訴孩子自負的危險結果,教會孩子客觀地評價和認識自我。  美德八:責任心  ——責任感勝於一流的能力  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在家不會孝順父母,在外不會有知心朋友,在事業上不會有輝煌成就,在生活上更不會美滿幸福。  【教子現場】  一位外國媽媽帶著八歲的女兒到中國山東一戶人家做客。女主人對外國友人的到來非常重視,特意學習了西餐的做法。她對外國母女說:「今天我做西餐給你們吃,你們嘗嘗中國人做的西餐味道好不好。」  八歲的女孩聽說女主人要給她們做西餐,心想:中國人做西餐肯定不好吃。於是,當女主人問她吃不吃的時候,小女孩堅定地回答:「我不吃。」等女主人把西餐端上來的時候,小女孩一眼就看到了漂亮的冰淇淋。這麼好看的冰淇淋味道肯定很好!小女孩有點迫不及待地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吃冰淇淋。」  女主人很高興小女孩能夠喜歡自己的冰淇淋,就高興地把冰淇淋端到小女孩面前,說:「來,吃吧!」誰知,女孩的媽媽嚴肅地對女主人說:「不行,我女兒說過她不吃西餐,她得為自己所說過的話負責,今天她不能吃冰淇淋!」女兒著急地哭起來:「媽媽,我就想吃冰淇淋!」但是,女孩的媽媽根本不為所動,只是對女兒淡淡地說:「你得為自己的話負責。」  【專家解析】  責任感是做人的基礎。父母要想孩子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就應當教育他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  責任感也是成才的基礎。進取精神、科學態度、創新能力是優秀人才的可貴品質,但是離開了責任心,這些都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任何聰明才智,只有建立在強烈的責任心的基礎上,才可能迸發出耀眼的火花。  一個人的責任感體現在對國家、對集體、對家庭、對朋友、對個人的許多方面上,因而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也應隨時隨地、全方位地進行。在家庭環境中,父母要設法讓孩子懂得父母養育他們的艱辛和對他們的愛,使他們逐漸認識到作為子女對父母所肩負的尊重、贍養的責任;在集體生活中,讓孩子們懂得,集體的榮譽要靠大家來維護,集體的財物、衛生設施,每一個人都在享用,因而每個人也就都有愛護、珍惜公共設施與環境的責任;在社會生活中,讓孩子懂得,每個人的存在都離不開農民的汗水、工人的技術、軍人的奉獻、老師的培育,因而,他們將來理應擔負起報效祖國和人民的責任,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促進社會的進步發展。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總是替孩子包攬了一切。有時,孩子要主動做些什麼時,大人們便說:「把你的學習搞好就行了,別的用不著操心。」殊不知,如此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不但缺乏必要的責任感,就連那些大人渴望看到的高分、金榜題名也未必能實現。因為在孩子的意識里,學習是在為大人爭光、爭氣,應該得到大人的伺候和讚揚。而把作為學生的責任忘得一乾二淨,哪來的上進心與求知慾呢?  責任感的培養是孩子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並為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動力和保障。責任感的培養有助於孩子擺脫以自我為中心,培養其自製、自理能力;有助於孩子理解、體諒別人;還有助於孩子關心、疼愛別人,能很快覺察到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從而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而沒有責任感的孩子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別人的反應不聞不問,我行我素。  因此,父母應當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避免寵愛、嬌慣孩子而使孩子驕傲、任性、自私,缺乏主見。  【建議父母的妙招】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要從孩子身邊的小事做起。責任感的培養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長期過程,父母要有意識地抓住和創造各種機會,來啟發和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支招一:啟發孩子對責任的認識  方法示例  俞渝很愛坐遊樂園的轉椅、小火車、宇宙飛船等,每次到遊樂園爸爸都會買票帶他坐一次。為了培養兒子的責任心,一次,爸爸一下子買了許多票,交給他保管,爸爸只負責帶他到入口處。結果,俞渝坐完轉椅後卻找不到其餘的票了。  爸爸至今仍忘不了俞渝那種期望的眼神,如果重新買票也不過幾元錢的事,而且俞渝也會很高興,但是為了讓他學會承擔責任,爸爸沒有去買票,而是故作輕鬆地說:「找不到就不坐了。我今天帶的錢是買今天的票的,下次要把票放好啊。」  這次經歷無疑對培養俞渝的責任心很有用處。此後,無論交給他什麼東西保管,他都沒有遺失過。  操作提示  責任的確定是以人的認識能力為基礎的。一個人如果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及其後果,就有承擔自己行為及其後果的責任。父母要通過小事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學會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通過孩子的切身體會啟發孩子對責任的認識。  支招二:巧用「示弱」培育孩子的責任心  方法示例  張小雷出門從來不用媽媽費心。過馬路時張小雷媽媽也從來不像別的媽媽一樣沖著孩子大喊:「慢點,看車!」有時,反倒是張小雷像小大人一樣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我領著你。」每次媽媽帶張小雷去逛超市時,張小雷都會為媽媽拿購物籃,出來時還會幫媽媽拎東西。  看著張小雷小小年紀就這樣有責任感,鄰居們就問張小雷媽媽:「你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呢?」這時,張小雷媽媽就會很自豪地說:「我總在張小雷面前『示弱』。每次出門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媽媽不認識回來的路,你回來時要給媽媽帶路呀。』去購物時,我會對他說:『媽媽力氣很小,拿不動了。』他就會主動過來幫忙。每次回到家後,我都會向他的爸爸大大誇獎他一番:『咱們家張小雷表現真不錯,現在都是大男子漢了。』現在我們母子倆在一起,他就像一個小紳士一樣照顧我。」  操作提示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要從點點滴滴的小事抓起。許多父母忘記了孩子的責任心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培養起來的,平時都事無巨細為孩子安排好,卻希望孩子能在某一天突然變得有責任心。要培養孩子有責任心,父母不妨「示弱」,從日常生活的小事開始,給孩子更多自己動手的機會,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勞動,直接看到負責的行為所得到的回報。唯有堅持這樣,孩子的責任心才能漸漸樹立起來。  支招三:不要包攬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  方法示例  陶大宇的媽媽在家裡的陽台上養了些花,擺了口金魚缸,放了些巴西小彩龜,讓陶大宇每天定時給花澆水,給小動物餵食。開始時,大宇常常忘了自己的任務,結果花漸漸枯萎,彩龜奄奄一息,漂亮的金魚也死了一條。媽媽這天把大宇喊過來,說:「兒子,你辜負了我對你的信任,讓這些弱小的生命失去了保護。你認為應該怎麼辦?」  陶大宇慚愧地低下了頭,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來堅定地說:「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去用自己的零花錢再買一條金魚。每天一定按時給花澆水、給動物餵食。如果不能做到,你就罰我不準吃飯!」漸漸地陶大宇養成了每天照顧花和動物的習慣,並對它們產生了感情,格外關注和愛護。  操作提示  讓孩子自己承擔過失,看起來似乎有點兒殘酷和不近人情,其實這才是父母深沉的愛。一般來說,當孩子有了過失的時候,恰好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好時機。不論孩子有什麼過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應該讓他承擔責任,而不是由父母大包大攬。  支招四: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方法示例  日本學者高橋先生在秘魯的一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期間,他的寓所曾和一對美國教授夫婦相鄰。有一天,鄰居家十二歲的小男孩不小心將足球踢到了高橋先生的家門上,打碎了一塊很大的茶色玻璃。事情發生後,小男孩用自己積攢的所有零花錢買了玻璃,帶著玻璃來賠禮道歉,他的父母完全沒有干預這件事。  操作提示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事是他自己的事,他能承擔多少,就讓他承擔多少,絕不能代孩子受過,因為這樣只會助長孩子不負責任的心理。父母要引導孩子對自己行為的後果負責,從生活中培養孩子對行為後果負責的習慣。如孩子打哭了同學,讓他自己去道歉;孩子損壞了學校的公物,儘可能讓他用自己的零花錢去賠償;孩子弄髒了家裡的地面,讓他自己清掃等。  美德九:孝敬長輩  ——讓被愛的兒女更懂愛  孝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試想一個人連父母都不愛,他又怎麼會愛朋友、愛同學、愛老師,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呢?  【教子現場】  江山山是個小學四年級的男生,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自己的床鋪都要媽媽來整理。一天,媽媽生病卧床,要他獨自去樓下的快餐店解決吃飯問題,且讓他自己鋪床。一聽說家務得由自己動手,江山山竟大發雷霆,對著病床上的媽媽破口大罵。  此外,江山山明知下崗的爸爸依靠修理自行車僅獲得微薄的收入,花錢卻仍然大手大腳,經常向爸爸索取零花錢,用來上網玩遊戲。而當疲憊的爸爸要他打一盆洗臉水、取一條毛巾時,他要麼以「正在做作業」為由懶得動手,要麼嘟嘟囔囔,沒有好聲氣。  【專家解析】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學做人,學處世。做什麼樣的人呢?做孝敬父母的人,做誠實正直的人,做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人。  家庭內的孝,是指贍養父母,在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顧老人,盡人子之責。家庭外,指尊敬家庭宗親長輩、外戚長者,還指社會上所有長輩。所以孝的內容不僅僅局限於家庭生活,實現長輩的願望,還包括力求上進,最終報效民族和國家。  儘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長大成人後能夠有孝心,儘管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教育孩子時,又往往忽略這方面的內容。  據調查,許多父母對孩子孝敬長輩的要求是很低的。孩子上學離家時能說:「爸媽,我走了,再見!」放學回家見到父母能說:「爸媽好,我回來了。」就相當滿意。如果孩子在拿到好吃的東西時,讓爺爺奶奶、父母先吃,長輩們則覺得孩子非常乖。這是把孝心降低到一般文明禮貌來看待了。有孝心的人固然要講文明禮貌,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真正關心父母長輩,在需要為父母長輩付出辛勞時自覺自愿,而且形成習慣。  孝心,作為傳統美德,可以促使家庭和睦幸福。有人調查,三代同堂的家庭,如果中間一代孝敬長輩,孩子就會懂得孝敬父母、祖輩,家庭中不僅長幼有序,而且互相關心,互相寬容,呈現一種溫馨融洽的氣氛,對每個人的身心發展都是有利的。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無孝敬父母的習慣,不單單是子女對父母的關心,其實質是一個能否關心他人的大問題。在家裡能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有可能做到關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熱愛祖國。因此父母絕不能忽視培養孩子尊老愛幼的好品德。  【建議父母的妙招】  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一個重要範疇。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顆孝心,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呢?  支招一:父母要做孝敬長輩的榜樣  方法示例  爺爺老了,行動不便,吃飯時口水鼻涕一齊流出來,兒子、媳婦嫌他臟,不讓他同桌吃,把他趕到灶邊獨個吃。  有一次,爺爺不小心把吃飯的瓷碗打碎了,兒媳破口大罵:「老不死的,以後給你一個木盆吃飯算了。」過了幾天,夫婦倆發現兒子拿著斧頭像在做什麼東西,爸爸問:「我的寶貝,你在做什麼?」  兒子一本正經地回答:「親愛的爸爸,我在做木盆,等到你和媽媽老了用它吃飯,免得打碎碗。」這時,這對夫婦猛然醒悟,感到十分慚愧,於是把父親請回來一起吃飯,從那以後,夫婦倆開始孝敬老人家了。  操作提示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孩子耳濡目染,自然會模仿父母。父母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孩子也會變得孝順。因此,要想培養孩子的孝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因為「身教重於言教」。  支招二:從生活細節開始培養孩子的孝心  方法示例  古時有個孩子叫黃香。黃香九歲喪母后,非常孝敬父親。夏夜每當臨睡前,小黃香就坐在父親的床上把蚊子驅走,把蚊帳掛好,再用扇子把席子扇涼;而每當冬夜,他就先睡進父親的被窩,用自己的體溫焐熱,再請父親睡下。  顯然,小黃香的孝心都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上。  操作提示  要把孝心變為孩子的實際行動,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經常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為只有在孩子有了切身體驗時,才能體會父母付出的辛苦,從而知道體諒父母,盡自己的能力幫父母,為父母分憂解愁。比如,聽從父母對於飲食起居、生活制度和用品購買的合理安排,樂於接受父母的正確要求,並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等。在這種和睦的家庭氣氛中,孩子對父母的尊敬就會自然養成。  支招三:讓孩子體驗父母的辛苦和不易  方法示例  雙休日父親騎車帶孟曉雷到公園裡玩。看完各種動物的表演後,孟曉雷十分興奮。回家的路上行人稀少,父親問他想不想試一下騎自行車,孟曉雷高興地表示同意。於是父親騎坐到後車架上,雙手扶住自行車,孟曉雷跨上自行車騎了起來。  可他畢竟還小,騎過八百米後就有些體力不支了,額頭上也滲出了小汗珠。最後他喘著粗氣停下來,好奇地問:「爸爸,你騎車帶我上學也這麼費力嗎?」父親說:「儘管我力氣大些,不過每天也都挺累的,尤其是上坡時更費力氣。」  星期一父親照常騎車帶兒子上學。騎到一個上坡處時,坐在後邊的孟曉雷忽然跳下來,用一雙小手推起車來,父親感到很欣慰,真誠地說了一句:「感謝兒子,你現在知道關心別人,這太使我高興了。」  操作提示  現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來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認為父母讓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是天經地義的。為此,父母應當有意識地經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得來不易,孩子自然就會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之情。  


推薦閱讀:

博美家鄉的溪沙壩
硅藻泥真的能除甲醛嗎?
99%的人都忽略的裝修常識,第一條就很少有人知道
90㎡現代2居美家,大理石背景牆好好看~

TAG:美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