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博格:中國經濟不願降溫的「真實原因」
07-20
布隆博格:中國經濟不願降溫的「真實原因」 |
本文是布隆博格專欄作家William Pesek Jr8月11日撰寫的文章,現編譯如下,僅供參考。 對中國抑制經濟過熱的努力不能報以太高的期望,讓這樣一個處在白熱化階段的經濟體冷卻下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然,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中國的一舉一動--因為不得不這麼做,中國已經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其一舉一動都會對其他國家產生影響,甚至日本經濟增長都仰賴中國市場擴大所提供的動力。 中國經濟順利實現軟著陸對美國來說也是利益攸關,美國公司早就發現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能為它們提供豐厚的利潤,尤其在這樣一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儘可能壓低成本對美國公司來說至關重要。此外,中國央行還持有326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是美國維持低利率政策的重要原因。 儘管如此,很難有人相信中國真的希望讓經濟降溫。GDP總量已經達到22000億美元的中國經濟總是出人意料,儘管許多人認為中國目前仍然是指令型經濟,甚至有人為此提出指責,但中國經濟確實已經越來越多地顯示出"不太聽話"。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擁有越來越大的自主權。由於吸引外資和增加投資能夠帶來巨大收益,在讓經濟剎車方面地方政府多多少少有些不太情願。這就是中國經濟難以降溫的真正原因。 中國不僅缺少一個成熟高效的金融市場讓貨幣政策發揮更大的效用,而且在抑制經濟過熱方面中國同樣也顯得無能為力。儘管實施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中國經濟在今年第二季度還是增長了11.3%,接近過去10年來的最高水平。 中國經濟下一步會向哪個方向發展呢?1997年的東亞金融危機或許能夠提供某些線索。通過比較金融危機之前東亞各國的經濟狀況,我們就很能很容易地知道中國經濟目前正處在一個什麼位置,而且能夠預測它下一步會如何發展。 從表面看,金融危機前的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韓國經濟似乎與中國並沒有多少共同點。引發那次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是泰銖出人意料地貶值。這一點與中國更是顯著不同,人民幣當前面臨壓力的是升值而不是貶值。但這裡面仍然有許多相似性,中國目前面臨的挑戰與當年泰國不相上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投機者開始懷疑中國經濟增長的真實質量,進而對人民幣能否繼續維持目前幣值持懷疑態度。 中國經濟繁榮在很大程度上是投資擴張和出口市場擴大帶來的錯覺,換句話說,中國經濟繁榮並不具有持久性,這一點與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東亞各國有些相似。 儘管中國經濟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裡實現了驚人增長,中國甚至在2005年超過了英國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但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中國國內消費非常低,中國居民家庭支出在GDP增長中所佔的比例低到了讓人不解的程度。 在國內消費嚴重低迷的另一面是產能過剩,這與危機前的東亞各國很相似。儘管中國經濟當前面臨著過熱的危險,但中國最大的挑戰卻是如何讓經濟高速發展繼續維持下去,因為中國需要創造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讓社會保持穩定。 目前,全中國範圍內都在興起一股建設熱潮,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史無前例的繁榮。有十幾座城市都在加快發展爭取成為中國的第二個上海,五星級酒店、超大型購物中心、六車道的高速公路、能起降波音747的大型機場在中國已經是比比皆是。如果經濟出現放緩,這些項目都將出現財政危機。 產能過剩掩蓋了經濟過熱的許多典型癥狀,同時也讓中國管理層掉以輕心。 1997年的金融危機之後,東亞國家都放棄了投資推動和出口拉動的增長戰略,轉而尋求更具內在性和持續性的經濟發展模式。然而,中國並沒有實現這種轉變,中國經濟增長仍然嚴重依賴投資和出口。 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已經與危機前的東亞國家越來越象。中國經濟列車高速前行固然是一件好事,然而中國領導人還是應該看看前面的道路是否安全,重新審視一下東亞金融危機或許對中國有所啟發。 |
推薦閱讀:
※阿彌陀佛聖誕來由:眾佛菩薩分身應化人間的真實故事
※哈哈,說說銀行那點事兒(轉帖天涯,絕對真實,訪問過萬)
※沉沒在大海中:十一個真實的海難故事
※爸爸的教子經:七位商界大佬的真實成長經歷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