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都是下笨功夫
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曾國藩在家讀書,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讀多少篇還背不下來。一個小偷本想等待曾國藩入睡之後偷竊。但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曾國藩入睡。最後,小偷實在忍無可忍,跳出來大叫:你這種笨腦袋,還讀什麼書?
曾氏家族的天資並不出色,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笨得出名,一生考17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歲,才勉強考過關。
曾國藩是個極為「精明」的人,是一個高明的軍事家、戰略家。太平軍起,舉國束手無策,只有曾國藩獨僻蹊徑,以超人之膽識創立湘軍。在從皇帝到大臣或急於求成、或悲觀絕望,滿朝如無頭蒼蠅,紛無定計之際,曾國藩提出「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勢」的平定太平軍戰略,爭奪武昌,控制長江中游,再指向九江、安慶,進而攻陷天京。事後證明,這是一個極為高明的戰略,清王朝正是在這個戰略指導下取得最後的勝利。
曾國藩非常善於審時度勢,自古功臣,像曾國藩這樣善於把握進退者不多。剿滅太平軍之後,曾國藩的功名事業如日中天,此時,曾國藩卻極度冷靜,在大盛之中察覺大衰的先機,毅然上疏請求辭去節制四省的大權,並且採取果斷手段,裁撤自己的湘軍。
曾國藩深通官場韜略,官場功夫如同太極高手,善於化解種種難題於無形之中。曾國藩的手段,平直無奇,卻是「精明」的已臻最高層次,實非常人可比。正是與眾不同的「笨拙」,成就曾國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曾國藩的人生哲學很獨特,是尚「拙」。他說: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曾國藩能夠夠打通科舉這條路,靠的完全是「笨勁」,不懂什麼「技巧」,什麼「捷徑」,只知道一條路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這種「笨拙」的學習方式,在他身上培養起超乎常人的勤奮、吃苦、踏實精神。
積苦力學的經歷給曾國藩獨特的啟示,曾國藩發現笨拙有笨拙的好處。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笨拙的人從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擊打能力特彆強。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鑽過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有小聰明的人不願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難繞著走,基礎打得鬆鬆垮垮。所以,「拙」看起來慢,其實卻是最快。
曾國藩打仗依靠的也是笨拙精神,曾國藩一生善打愚戰、笨戰,不善打巧戰。打仗不貪小利,不求奇謀,踏踏實實,穩紮穩打。曾國藩說:打仗要打個穩字。曾國藩一生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
曾國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誠為本,以拙為用。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說大話,不求虛名,做事情願人占我的便宜,斷不肯我占人的便宜。
左宗棠在「瑜亮情緒」的促使下,曾經一生不服曾國藩,挖苦打擊、以怨報德,曾國藩卻終生未還一手。
曾國藩一生朋友極多,麾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指揮如意,得道多助。
推薦閱讀:
※身子虛?那是什麼神秘的力量支持他們久練不累?
※學詩者 功夫在詩外
※陳式太極功夫層次的界定
※茶具的用法|功夫茶具用法
※茶水錄(四十四)能者不顯 高者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