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入曾幕|李鴻章和曾國藩的微妙情誼

文 / 嘉非

引言

曾國藩與李鴻章兩人曾為師徒,可以說,正是在曾國藩的影響與激勵下,才有了李鴻章日後的名滿天下、備受矚目。二人從相遇、相識到相知、相交,有言傳身教、有把酒言歡,卻也有話不投機,互相「看不對眼」的時候。那麼,這種微妙的情誼究竟緣何而起,兩人之間的關係又經歷了怎樣的變化與發展呢?

在李鴻章的發跡史中,有曾國藩寫下的重重一筆。這一筆看似直截了當,實則變化萬千。

投靠老師,未受重用

李鴻章在安徽四年,雖然戰功卓著,從正七品的編修升到了正四品的道員,但是安徽戰事毫無轉機,又被勝保猜忌,只能另謀出路。咸豐八年(1858年)冬,李鴻章入曾國藩幕府襄辦營務,負責起草文書。

其實,李鴻章來曾國藩大營的過程並不順利。首先,他入曾國藩幕的背景是大哥李瀚章的推薦。李鴻章在江西不如意,去投奔大哥李瀚章。李瀚章此時正深得曾國藩器重,被任命為江西總糧台,負責籌糧工作。李瀚章就向曾國藩推薦了李鴻章,李鴻章此時也沒有更好的選擇,於是就來到了曾國藩的建昌大營。

關於李鴻章入曾國藩幕的說法,除了大哥李瀚章的推薦外還有另外一個版本。據說他知道老師在江西督戰,自己在安徽不如意,於是就想去投靠老師。本來,他想著老師一定會重用自己,結果,他在江西待了將近一個月老師都不見他。

這個時候在曾國藩幕府中有一位李鴻章的同年(陳鼐),李鴻章就托他去曾國藩那裡打探虛實。陳鼐找到曾國藩說:「少荃(李鴻章字)想陪在老師左右歷練歷練。」曾老師也很會演戲。政治家一般都是好演員,當然懂得欲擒故縱的道理,他說:「少荃是翰林,志大才高,我這裡局面太小了,小河溝里容不下他這艘艨艟巨艦。他為什麼不回京任職呢?」陳鼐說:「少荃經過這幾年的磨練,已不像當年那樣意氣用事了。老師試試如何?」曾國藩勉強答應了。

一切歸零,磨礪性情

曾國藩對待李鴻章的態度有點奇怪。因為他們的交情非同尋常,是世交兼師生的關係,當年曾國藩還相當賞識這位才華橫溢的學生。按說此時他應該欣然接納李鴻章並委以重任才對,為何連接受他在身邊工作都如此勉強呢?曾老師這樣做的原因,我想至少有兩個:

一是李鴻章自視甚高,恃才自傲,需要打磨。曾國藩素知李鴻章「才氣不羈」,故對他要求格外嚴格,儘力雕琢,陶冶其性情,培養其道德。曾國藩生活極有規律,每天很早就起床查營,然後在黎明時分與幕僚共進早餐,或談一天工作安排或隨意談天說地。初到曾國藩幕時,比較懶散的李鴻章很不適應這種規律、刻板的生活,深以為苦。

一天早晨,他以頭痛為名想多睡一會兒,但曾國藩知道他是裝病多睡,所以幾次派人請李鴻章起來一起吃飯,最後告李必須所有幕僚全都到齊才開飯,李鴻章匆忙披衣「踉蹌前往」。曾國藩吃飯時一言不發,飯後嚴肅地教訓他說:「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處所尚惟一誠字而已。」說罷拂袖而去,李鴻章「為之悚然」。從此以後,李鴻章有了早起的習慣,再也不睡懶覺了。

我們知道,曾國藩早年以理學修身,講究的是從生活細節入手養成良好的人格,以不吸煙、不妄言、靜坐、早起、堅持寫日記等等「修身十二條」自律。李鴻章在老師的調教下接受了這些看似尋常實際上很難堅持的習慣,終身受益。許多年後,李鴻章對人回憶說:「在營中時,我老師總要等我輩大家同時吃飯;飯罷後,即圍坐談論,證經論史,娓娓不倦,都是於學問經濟有益實用的話。吃一頓飯,勝過上一回課。」野史中所謂:「蓋文正素稔傅相才氣不羈,故欲折之使就範也。」確實如此。

二是曾國藩、李鴻章秉性相異。曾國藩為人非常厚道、樸實、原則性強,也喜歡樸實的人,因此在組建湘軍的時候特別喜歡樸實的山民、農民;李鴻章則為人靈活,有時候點子很多顯得油滑,有時候做事不講原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後面我們要講到的「蘇州殺降」事件就是明證。曾國藩組建的湘軍和李鴻章組建的淮軍的區別也在這裡。有什麼樣的將軍就有什麼樣的士兵。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有什麼樣的下級。湘軍比較重內在的精神教育,打仗為道義、為傳統、為國家;淮軍則比較重外在的東西,對利益的追求更多一點。

另外,曾國藩對李鴻章還有一點隱隱的擔憂。他和李鴻章都是被形勢所迫,書生從戎,首先需要完成的就是從書生到武夫的「角色」轉換。我們知道,書生溫柔敦厚,武夫殺伐果斷,從書生到武夫的「角色」轉換是很艱難的。曾國藩自己經歷過這種「轉型」的痛苦。他自認為性格不適合帶兵打仗,但是歷史和國家利益把他送到了金戈鐵馬的戰場,他不知道同為書生的李鴻章能否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這種轉型。最起碼,目前他在安徽的表現,曾老師還很不滿意,他這四年並沒鬧出什麼名堂。因此,他也有讓李鴻章一切歸零,從頭做起的想法。

在入曾幕這件事上,老師顯得不情願,學生也很糾結。這是為何呢?

第一,李鴻章在一年前就得到按察使的頭銜(非實質,副省長待遇),但是在老師的幕府中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幕僚,這讓恃才自傲的李鴻章非常難受。

第二,李鴻章在安徽東擋西殺,好賴也是獨當一面,現在曾國藩並未讓他帶兵打仗,因此他感覺英雄無用武之地。

第三,曾國藩當時也不得志,沒有督撫大權,只是以一個虛銜的侍郎在幫辦軍務,而且在江西「客寄虛懸」,舉步維艱,也很難提攜李鴻章。

上述因素導致李鴻章來到老師大營後消極怠工,不好好乾,老師自然少不得敲打一番。當然,相對來說,在曾老師這裡學的東西比其他地方多得多,這也許是李鴻章最大的安慰:「傅相亦自謂從前歷佐諸帥,茫無指歸,至此如識南針,獲益非淺。」找到老師,可算是找到了指路明燈。

經歷磨合,漸入佳境

雖然在初入曾幕時,兩人似乎還有不少隔閡,但後來李鴻章和老師曾國藩的關係變得親近了許多,畢竟在心底里,曾國藩是很喜歡這個學生的。他給李鴻章的冷遇更多的是為了培養磨礪他。然而,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從此以後就一直很好,中間還經歷了很多的磨合和波折。在後面這段磨合的過程中,曾國藩對李鴻章的認識又深刻了許多。李鴻章的特點是有大局觀,頭腦靈活,點子比較多。後來發生的幾個事件讓曾國藩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他是一個可造之才。

首先是「翁同書事件」。事情的起因是安徽巡撫翁同書(同治帝、光緒帝之師翁同龢長兄)太平天國戰爭時棄城逃跑。曾國藩起草《參翁同書片》時採用李鴻章之草稿:「臣職份所在,例應糾參,不敢以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當時翁同書之父翁心存正處高位),並因此更欣賞李鴻章的才華。但李鴻章也因此與翁同龢結下不共戴天之仇,日後翁同龢處處刁難北洋水師,乃至甲午一戰,一敗塗地。

其次是「北援籌議」事件。1860年,英法聯軍逼近北京,咸豐下令讓湘軍悍將鮑超引兵北上,曾國藩召集幕僚商議此事。李鴻章堅決不同意讓鮑超北上,他說北京淪陷是早晚的事,之後就是議和,鮑超北上無濟於事,而且有可能被勝保藉機收編。我們知道,李鴻章當時在安徽跟著勝保干過,勝保非常驕橫,還懷疑李鴻章擁兵自重,和亂黨勾結,實際上是一山不容二虎,妒賢嫉能。李鴻章太了解勝保了,所以建議不要讓鮑超北上。後來果如李鴻章所料,很快北京就淪陷了,咸豐逃到熱河,下了旨意,曾國藩不用派人勤王了。這件事讓曾國藩對李鴻章刮目相看,因為李鴻章的大局觀非常好,對形勢的判斷相當準確。

再次是「祁門困境」。曾國藩的部隊在安徽打仗,來到祁門這個地方,曾國藩要在此紮營。李鴻章極力反對。他說祁門的地形就像在鍋底,就是兵家所謂的絕地,不宜屯兵。結果「一根筋」曾國藩不聽,李鴻章力爭。曾國藩說:「你們要是害怕的話,可以自尋出路。」堅持在此安營。後來也如李鴻章預料的那樣,曾國藩被太平軍圍困,差點做了俘虜。這件事讓曾國藩看到李鴻章也很有軍事眼光。

最後是「李元度事件」。曾國藩的老部下李元度沒有守好城池,他要上書彈劾,還讓李鴻章起草奏章,李鴻章堅決不幹。他說:「第一,李元度和翁同書不一樣,他是自己戰友,對曾國藩不離不棄,堅定追隨,彈劾這樣的人容易讓其他將士心寒;第二,李元度是個有血性的人,只是不懂得知人善用,他也相當有才識,但是不善於帶兵。老師你既然知道他是這樣的人還讓他帶兵,這是你的過錯呀。」結果曾國藩勃然大怒,李鴻章也拂袖而去,離開了曾國藩的大營。

李鴻章離開祁門以後不久,曾國藩就遭遇了祁門困境,被太平軍圍困,差點丟了命。後來他在胡林翼和曾國荃的勸說下離開祁門大營,移兵東流。這時候他才認識到李鴻章的見解是正確的,因此,又寫信給李鴻章,讓他回到自己身邊。李鴻章從祁門離開後,本想另謀出路,但他的兩位同學沈葆楨和郭嵩燾都勸李鴻章回到曾國藩身邊。李鴻章放眼天下,覺得能成大事的也只有曾國藩的湘軍了,於是他第二次進入曾國藩幕府。經過這一系列的事件以後,曾國藩更加器重李鴻章,他們之間的關係才算漸入佳境。

通過上面的這些事件我們也可以看出:曾國藩是一個講原則的人,李鴻章是一個講義氣的人。講原則的人事事從大局出發考慮問題,講義氣的人事事從親疏遠近考慮問題。這個差異決定了曾、李處理問題方式的不同。

不過李鴻章的據理力爭也讓曾國藩對他高看一眼。曾國藩的另一位弟子吳汝綸曾經說:「曾國藩前後幕僚,多致命之士,其能爭議是非者,李鴻章一人而已」。意思是:曾國藩幕府出了這麼多人才,但能直言抗爭的只有李鴻章。不同意祁門駐兵和曾國藩爭,不同意彈劾李元度還要和曾國藩爭,可見李鴻章是一個極有個性的人,甚至以個人的進退來爭。曾國藩賞識的也是李鴻章這種有主見、堅持自己立場的性格。放眼大清帝國,敢于堅持自己見解毫不動搖的人太少了,尤其在國家多難、風雨飄搖的時候。

當然李鴻章也被老師的坦誠、真誠打動,所以終生信服老師的思想。其「忍」功和「挺」功兩門絕活就是曾老師的真傳。曾老師能忍,學生李鴻章更能忍。曾國藩早期以侍郎身份出來辦團練,被綠營兵拔刀相向,後來在江西又飽受欺凌,但他忍下來了。曾老師能挺,學生李鴻章更能挺。李鴻章後來被國人嘲笑為「漢奸」、「賣國賊」,他依然能頂著這些罵名堅持工作;據說李鴻章得到過曾老師的「挺經」,因此從不氣餒,再苦再累從不言退。

這一對師徒,撐起了晚清的半壁江山。

結語:

李鴻章是個絕頂聰明之人,而曾國藩是個樸拙之人。一個絕頂聰明的「官二代」為何心甘情願拜一個儒緩樸拙之人為師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曾國藩有足夠大的格局,一方面是曾國藩有足夠大的定力。有足夠大的格局,才使得曾國藩和其他團練大臣不同,他要改造的是帝國的政治和軍事,有極其遠大的視野和胸襟。這種視野和胸襟打動、感染了很多人,聚合了眾多志同道合者。有了這種格局,再加上有足夠的定力,就能做到知行合一,就能散發出巨大的魅力。曾氏曾言,人生有精明有高明。李鴻章早期是精明之人,經過曾老師的刻意雕琢才成為高明之人。李鴻章之所以能笑傲晚清官場數十載,離不開曾老師的點撥與打磨。從這個意義上講,偉大的政治家都是偉大的教育家。


推薦閱讀:

曾國藩為政藝術之一
曾國藩與輓聯
曾國藩詩選
我不信邪,但我沒事就愛瞎琢磨,嗯我叫曾國藩
曾國藩修身養性36字訣!

TAG:李鴻章 | 曾國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