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錦與中醫養生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養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並且人們選擇養生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八段錦是我國經典的養生功法,是由八種不同動作組成,故名「八段」。其健身功用可以強身益壽,祛病除疾,效果甚佳,有如展示給人們一幅絢麗多彩的錦緞,故稱為「錦」。據有關文獻記載,八段錦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早在南宋時期和明代以後,在有關養生專著中多有記載,如冷謙的《修齡要》、高濂的《遵生八簽》等書。由於練習八段錦不受環境場地限制,簡單易記易學,老少皆宜,防病治病、強身健體作用顯著,特別適應現代生活節奏快、無暇專門抽出鍛練時間的人群。八段錦屬於古代導引法的一種,是形體活動與呼吸運動相結合的健身法,導引養生是一種頗具特色的中醫養生方法,是需要經過學習和訓練才能掌握的健身養生方法。
「導引」與中醫養生的關係
「養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文惠君曰:「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就是取得順應自然,以保養身心之意。養生是以自我調攝為主要手段,以推遲衰老、延年益壽為目的的多種保健方法的綜合,是有明確目的自主的保養生命行為。
所謂導引,指的是一種伸展肢體、宣導氣血的氣功術。早在我國古代生理學、醫學、養生學的最早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古代人們又把導引叫做「行氣」。顧名思義,它反映的是通過肢體的伸展運動,結合呼吸鍛煉,促進體內氣血的循環,其主要作用是「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從而達到祛風邪、長氣血、防病、治病、益壽延年的養生目的。
中醫認為:人體內部的「氣」應當處於不斷運動的狀態,如果運動停滯,人就會得病。顯然,導引恰恰起到了讓人「動氣」的作用。戰國時代,《莊子》亦提「 吹呼吸,吐故納新」,充分認識到導引對養生的重要價值。
八段錦與中醫養生的關係
八段錦歌訣曰: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需單舉;五勞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背後七顛百病消;攢拳怒目增氣力;兩手攀足固腎腰。其在流傳過程中又分為南派北派,北派動作繁複,以剛為主,側重肢體運動,稱「武八段」。南派動作簡易,以柔為主,強調導引與行氣結合,稱「文八段」。八段錦的養生作用不可小窺,對增強體質、養生防病可謂細水長流、日積月累。
中醫養生之道的特點就有「形勞而不倦」的鍛煉身體方法。善養生者,必調和血氣,使之周流不息,而運行氣血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多運動。八段錦活動肢體具有舒展筋骨、行氣活血、疏通經絡、調整陰陽、祛病延年的功效,特別針對近年來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經常練習可起到中醫預防、保健、治療的養生作用。
中醫認為,腎中精氣的虛衰和脾胃之氣的不足是衰老的主要機制,八段錦對人體的養生康復作用,如「兩手托天理三焦」,兩手托天,全身伸展,又伴隨深呼吸,一則有助於三焦氣機運化,二則對內臟亦有按摩、調節作用,起到通經脈、調氣血、養臟腑的效果。同時,對腰背、骨骼也有良好作用。
八段錦的現代價值
現代社會,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而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悲,腎在志為恐,這些喜怒哀樂的情志變化,若狂喜、盛怒、驟驚、大恐等波動劇烈,就可能致病。八段錦的簡單易行恰好成為了人們宣洩壓力的一種重要方法。
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志變化,亦稱「七情」,而中醫養生話「七情」。且被歷代醫家應用於養生學中,對於情志調攝、防病祛疾、益壽延年起著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在《素問·舉痛論》中說:「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無病時可因情感活動過激而致病,既病後又可因情感過激而加重病情。八段錦中「調理脾胃單舉手」「搖頭擺尾去心火」等等,均是通過宣暢氣血、展舒筋骸而達到養生的目的。
精神調攝稱為「養神」,包括思維活動和心理狀態的調節。中醫認為心主神明,心又為五髒的主宰,所謂「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養生強調「形與神俱」,精神失調必然要傷及形體。《黃帝內經》強調在養生鍛煉時,不僅要練形,而且要練神。而古人養生,更注重「形神合一」「形動神靜」,「形動」即加強形體的鍛煉。《呂氏春秋·盡數篇》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及「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八段錦以「動」及「靜」,即通過形體鍛煉來調節人的精神情志活動,促進人體的身心健康,調心養神、形神共養,從而達到養生的目的。
八段錦的每一段都有鍛煉的重點,而綜合起來,則是對五官、頭頸、軀幹、四肢、腰、腹等全身各部位進行了鍛煉,還涉及到了一些平時很難運動到的部位,如第八節強調的是顛足跟,可以有效刺激生殖和泌尿反射區,可起到補腎、壯腰的作用。對相應的內臟以及氣血、經絡起到了保健、調理作用,是機體全面調養的健身、養生功法。注意練功時,要用意念引導動作,排除雜念,全神貫注,全身肌肉放鬆,動作和呼吸自然配合,氣沉丹田,柔和緩慢。
八段錦與中醫養生深有淵源,無論從中醫學的古典還是現代的中醫養生方法,都無法將其割裂,他們已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八段錦表現出一種動態的、可視的運動現象,但其深層的中醫養生功效需要通過長時間的身體鍛煉才可深刻體會,並從中獲益匪淺。
推薦閱讀:
※中醫的臟象學:三焦(調理抗衰老)
※脈之分部主病 | 細說中醫
※中醫古書 驗方新編
※中醫的五臟六腑各主什麼,比如肺主皮毛,胃主受納,想知道全部
※中醫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