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自身的力量,打開任督二脈

人自身的力量,打開任督二脈2011-06-27 14:33轉載自 F450362506最終編輯 F450362506

漢墓馬王堆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就有一些氣功典籍,為我國的氣功研究奠定了基礎。練氣功時,讓真氣遊走奇經八脈,然後用真氣運過任督二脈上的穴位,就算打通了。

任、督二脈循行介紹

- 任脈 -

【循行】

1.本支:《素問·骨空論》:「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難經·二十八難》所載基本相同。「中極之下」其穴始於會陰,沿腹部正中上行,「上頤」至承漿,於面部承泣穴處「入目」。

2.起源:《靈樞·五音五味》:「沖脈、任脈皆起於胞中」。胞中,也是《難經·六十六難》所說的「臍下腎間動氣」所在,一般稱為「丹田」,指督、任、沖脈之氣均發源於此。

【本經穴】

會陰(沖、督脈會),曲骨(足厥陰會),中極(足三陰穴),關元(足三陰會),石門(丹田),氣海,陰交(沖脈會),神闕,水分,下脘(足太陰會),建里,中脘(足陽明、手太陽會),上脘(足陽明、手太陽會),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天突(陰維會),廉泉(陰維會),承漿(足陽明會)。

【交會穴】

承泣(足陽明、陽蹺)、地倉(足陽明)。此外,手太陰肺經絡穴列缺通於任脈

- 督脈 -

【循行】

1.本支《靈樞·營氣》:「足厥陰……其支別者,上額,循巔頂,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指足厥陰肝經上行到「頏顙」後,一支上額,沿頭頂正中,下項背正中,到達骶部,這就是督脈的主要通路。接通十二經和身前的任脈,構成了營氣的運行通路。從營氣的運行來說,督脈走向是由上而下,與任脈的由下而上相連接。但《素問·骨空論》等則從「氣」(丹田之氣)的產生來論,按從下向上來敘述。

2.起源:《素問·骨空論》:「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纂間,繞纂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其男子循莖下至纂,與女子等。」說明督脈之「氣」起源於少腹內,這裡後來稱作「丹田」,《難經·六十六難》稱作「臍下腎間動氣」。此脈氣下向骨盆中間,女子聯繫陰戶,男子沿陰莖而下,散絡會合於前後陰之間(會陰),繞向肛門後,分別繞行臀部至足少陰與太陽會合處(長強、會陽)。

3.與足太陽、足少陰溝通:《素問·骨空論》:「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這裡說的下部的與足少陰腎經相通而聯繫到腎;上部的則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通而聯繫到腎。

4.與任脈相溝通:《素問·骨空論》:「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這一支即為任脈循行途經。

5.旁支:《難經·二十八難》:「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此支按從下向上敘述,與正中線可分可合。從「下極之俞」長強部上行,兩側並列行於脊里,上達風府部入腦。

【本經穴】

長強(足少陰會),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至陽、靈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陽會),大椎(手足三陽會),啞門(陽維會),風府(足太陽、陽維會),腦戶(足太陽會),強間,後頂,百會(足太陽會或說足三陽、足厥陰會),前頂,鹵會,上星,神庭(足太陽、陽明會),素髎,水溝(手、足陽明會),兌端、齦交(一說任脈、足陽明會)。

【交會穴】

會陰(會任脈、沖脈),會陽(會足太陽),風門(《素問》王注作大杼。會足太陽)。此外,手太陽小腸經之輸穴後溪通於督脈。

坐禪(靜坐)達到腸胃有氣機在滾動,乃至氣機鳴盪,內在有如氣泡聲音等感覺的時候,這便是初步的第一徵候。經過這一徵候以後,往往有食慾亢進,或者感覺氣滿而不思飲食的現象,如果有了食慾亢進的情形,必須要節制飲食,不可貪圖口腹之慾而過分吃飽。但在此時必須注重好的營養,足使真能吸收融化。倘使有氣機脹滿不思飲食的情形,應當酌量減停飲食。以待有食慾的需要時,再慢慢的少吃多餐,以資補益。

任脈:中國醫學主要的器官,就是胃脘,也可以說便是「胃」部。金、元時代的中醫,對健康重點的看法,約有兩派:(一)以專治中宮的胃氣為主。〔二〕以專滋養腎臟「坎水」為主。這種屬於中醫醫理學理論上的觀念,在此暫且不論。

依事論事、脾胃對於一個人的健康長壽和養生修道,實在是太重要了。不論任何大小病症的發生,第一項嚴重的警告,就是胃的食慾先發生問題。例如傷風感冒了的人,胃口一定不好,腸胃一定有問題。換言之,腸胃消化良好的人,即使有些傷風感冒,也滿不在乎。胃口上通食道管,下通大腸,以及連帶影響腎臟、性腺等作用。

人自身的力量,打開任督二脈在頭面的循環是各走各的道,在體內照樣有一定的循環路線,這 一前一後一循環(新陳代謝大循環)將體內所有的毒素全部排出體外。任督兩脈原屬於奇經八脈,因具有明確穴位,醫家將其與十二正經脈合稱十四正經脈。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也就是說,任督兩脈分別對十二正經脈中的手足六陰經與六陽經脈起著主導作用,當十二正經脈氣血充盈,就會流溢於任督兩脈;相反的,若任督兩脈氣機旺盛,同樣也會循環作用於十二正經脈,故曰:「任督通則百脈皆通」

氣通小周天氣由督脈下任脈的一些反應

我所認為的氣通小周天,是指不用任何外力引氣與逼氣時氣自動運轉的小周天。不用任何外力包括不借風力吹動(即使用自然呼吸,無需進行呼吸控制),也不用意念導引(包括意引,觀想氣行,與其它暗示等等,單純的意守丹田不是意念導引,動功的動作導引使氣血運行,也不列入我所認為的外力內)。

1、 丹田氣足後,沿督脈上行,由頭頂轉下面部,因為本門功法不要求舌頂上齶,氣從鼻子下來時,由於自己功力不夠,導致氣走嘴唇,從嘴唇進入任脈。氣從嘴唇下來時,雖然是閉著嘴唇,但仍經常感覺嘴唇似乎沒有閉緊,似有空氣進出,又似有口水流出,每當有次現象,就錯以為自己嘴唇沒閉上,就去動一動嘴唇閉上,唇一動,氣路就斷,由於氣從唇下來本來已經就比較困難,氣路一斷,則氣更難下行,氣難下行,則導致部分氣往門牙牙根處跑,聚積在牙根處的氣一多,導致上牙根發緊,並慢慢發脹,然後發痛,要在刷牙時刷出一點牙血,才能緩解。開始以為只有上牙根會這樣,後來發現下牙根也這樣。

由於氣從嘴唇下來,所以是氣走表層,並且較弱,氣到喉嚨時,我的咽喉炎並沒有多少反應。

2、 本門功法之所以不要求舌抵上齶,據師父所言,本門氣通周天督脈臉段路線與一般氣通周天路線不同,會在印堂處分兩股,並經過幾個轉彎,從左右鼻孔進,再從內左右鼻孔下入喉,所以無需舌抵上齶。

3、 功力不夠,只好進行舌抵上齶。督脈氣足,臉部氣感充盈,大量的氣開始下行。在某次練功時,感覺有大量氣行到鼻子,持續了一段時間,氣下不來,收功。收功一會後,氣開始往下運行,當然沒有主動舌抵上齶,舌頭自動至少半條以上的往上抵,與上齶相帖,此時大半條舌頭都發麻,口水多,須頻吞。以前只聽人家說過這種現象,自己體會此時則是第一次,但沒有出現舌頭很緊的往上齶抵,只是比不讓舌頭掉下來的力度稍大一點而已。此時口腔內側可能會發麻,並微跳,口水暖,甚至熱。

4、 經過上述現象,繼續練功,一日,感覺有一團圓球狀的物,又麻又暖,似比跳棋珠子稍大,由上齶下到舌尖,再下到舌床中間,似乎行走非常緩慢。曾聽聞有人練功,進入胎息時,忽覺口內有一圓物,會自動將其吞下,進入腹中,我嘗試將其下吞,但卻無法下吞,只好任其自然。此時口腔內側仍可能會發麻,並微跳,口水暖,甚至熱,或許以前氣走嘴唇的原因,此時亦有可能唇微暖微麻並微跳。

幾日後,舌床的氣,變成濃濃的暖氣,不再成團如物,溫度不是很高,但感覺很濃,並且上齶暖,唇微微溫麻。

5、 又幾日後,氣繼續從督脈往下,經舌尖時,舌尖除了往常的麻外,此時還跳動幾下,跳動有力,明顯,唇仍同以前。

任督通後,周天循環不止,但其速度根據功法不同與個人身體狀況不同,有快有慢,但總的來說,個人認為,氣通周天后,周天應該循環不息,而不是只運行一周後就不再運行或如同初練時還很難再次運行。有時,氣沿任督運行一周,我個人認為(僅限個人認為)不一定等於就通了小周天,這就如同乾涸的河床,突然來了點水,河床有水了,但水過後,河床還是乾涸的,水還是沒有循環流動起來。小周天也是如此。

由於周天循環不息,此時,不管是練功時,還是不練功時,稍稍放鬆,舌頭都有麻感,包括睡覺前與睡覺醒來時,舌頭都有麻感,不但如此,只要留意一下,或者不用留意,就能感覺到身上其它地方有氣機。

供同修參閱!

推薦閱讀:

念佛的三種力量
言語的力量
大體重的減脂建議?
這件藝術品,揭示了「鹽」的力量(基督徒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啟發?)
楊力易經智慧給我們力量

TAG: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