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魚模式應用特點及思考
一、應用特點1、模式、品種多元化,且以稻田和蓮藕田為載體的模式為主傳統的稻田養魚模式歷史悠久,主要是在稻田裡養殖鯉魚、鯽魚等常規魚類,隨著該技術模式的逐步發展,形成了現代廣義上的「稻田養魚」概念,成為將水稻、茭白、蓮藕等農作物種植和魚、蝦、蟹、鱉等水產品養殖相結合的新型現代農業生產模式。按生產場所可分為稻田養魚和池塘種稻兩大類,按生產過程又可分為共生和輪作兩大類。不論哪類,眾多新模式近年來在我市不斷湧現,有稻田養魚(包括花白鰱、鯽魚、黑魚、泥鰍、土布魚、鱖魚等)、稻田養鱉、稻田養蛙、稻田養蟹、稻田養蝦(包括青蝦、小龍蝦)、稻田養魚蝦、蓮藕田養魚、茭白田養鰍(或養鱉)、泥鰍塘種稻(或茭白)、蝦塘種稻、蟹塘種稻、鱉塘種稻、魚塘種花草以及稻-蝦輪作、稻-鱉輪作等等,多達20種。涉及的農作物除了水稻還有蓮藕、茭白、觀賞植物等;水產品則包括魚、蝦、蟹、鱉、蛙等。在眾多模式中,以稻田和蓮藕田為載體的模式應用面積約10000畝,佔了全部模式總面積的80%以上。另外,近兩年以蓮藕田為載體的模式應用面積發展較快,已大大超過稻田。原因一是蓮藕田經濟效益比水稻田高;二是蓮藕田養魚、蝦等比稻田防害能力強,技術管理較為方便;三是在「五水共治」形勢下,一些污染嚴重的魚塘,如餘杭區大面積黑魚養殖塘改種蓮藕。2、稻田(及蓮藕田、茭白田)養魚,節本增效效果顯著稻田養魚,在減少農藥化肥投入的同時,大幅提高勞動、資金生產率。據測算,扣除新增的水產種苗、飼料和人工等成本,每畝可節約農藥、化肥、除草和勞動力成本124元以上,同時通過增加水產品產量、產值以及改善稻米品質提高稻米售價等,畝增收均超過1300元,降本增效顯著,其中又以稻田養鱉(畝增收4132元)、稻田養青蝦(畝增收3767元)和稻田養黑魚(畝增收2200元)最為顯著。另外,稻田養魚在增效明顯的情況下,即使面積有5%~10%的減少,但水稻產量基本沒有降低,有的甚至還有提高。如桐廬的稻田養蝦和稻田養鱉示範點,水稻平均畝產達528千克以上,建德的稻田養魚、鰍示範點達540千克,淳安的稻田養鰍示範點522千克,西湖區的稻田養鱉示範點達568.8千克,均高於傳統種單季稻的稻田產量,特別是臨安的稻田養蛙模式,由於蛙對昆蟲攝食能力強,大大減少稻田蟲害,畝產水稻高達650千克。蓮藕田養魚和茭白田養魚(鰍、鱉)畝增收均高於稻田。因此,養殖魚、蝦、蟹、鱉、蛙等水產品特別是名特優水產品是稻田、蓮藕田、茭白田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可提高1~2倍,同時還提升了稻米品質。3、魚(包括鰍、黃顙魚、蝦、鱉、蟹等水產品)塘種稻,促養增糧池塘種稻主要有深水稻、浮床稻和常規稻幾個模式,已有多個省份地區推廣。杭州市自2012年引進漁稻(蘆葦稻)種植。屬於深水稻的一種,是浙江大學研發的水稻新品種,植株高達1.5米以上,適宜在池塘中種植。種稻面積一般占池塘總面積的30%~70%。目前全市推廣面積已超過2000畝,蝦塘種稻技術水平在我省乃至全國都處於領先地位。經測產,杭州餘杭永勝水產專業合作社畝產青蝦92.6千克,畝產水稻346千克。魚塘種稻相比稻田養魚經濟效益增幅有限,主要是水稻比較效益低,且在魚塘中種植面積少,總產量不高,但魚塘種稻具有生態防病作用,能夠明顯改善池塘水質,改良底質,且在高溫季節可適當降低水溫,減少水生動物發病機率,促進生長,水產品品質得以提升,生態效益明顯。另外,魚塘種稻增加了全市的種稻面積,對全市的穩糧增糧也有一定貢獻。4、稻田養魚模式解決了水稻種植社會效益高,經濟效益低的問題糧食安全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但種糧農民的收入並不高,單依靠國家的糧食補貼無法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應用稻田種養新技術後,「糧食不減產、效益翻二番」。水稻由單一的生態系統轉變為稻、魚(及蝦、蛙、鱉)的複合生態系統,它們互相依賴、互相促進,稻魚(及蝦、鱉、蛙)共生,實現了「一水兩用、一地多收」,不僅提高了土地和水資源的利用率,而且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對於確保我國基本糧田的穩定、確保糧食安全戰略有重要意義。5、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對稻田養魚來說,因水產養殖對象的排泄物和殘飼增加了土壤中有機物含量,增強了土壤肥力,同時因攝食昆蟲和植物,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一般農田基本不需使用除草劑,農藥使用量減少40%,化肥使用量減少30%;對池塘種稻而言,通過種稻能有效減少池塘養殖水體中的COD、總氮、氨氮和總磷等,起到原位生態修復和防病作用,從而減少換水和漁葯使用。總之,種養結合技術模式的應用,減少了農業的面源污染,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生態和社會效益十分明顯。如西湖區的杭州翔海生態漁業科技有限公司實行通過種養結合凈化水質,採用雜交鱧養殖面積∶水稻種植面積=7∶1的比例布局,進行養殖水的循環利用,廢水排放量為零,對外部水域無污染。6、農產品品質提高,增效促安全稻田養魚模式不同程度地減少了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從而提升了農產品特別是水稻的品質,不僅大幅增加了經濟效益,而且促進了優質放心農產品的生產。在臨安稻田養蛙、稻田養鱉模式生產的「太陽米」、餘杭的蝦塘種稻模式生產的「仁溪」牌等稻米平均銷售價格為16元/千克,遠高於本地單一種植的稻米價格6元/千克。二、發展前景與建議種養結合技術模式符合現代農業和漁業的發展導向,是拓展水產養殖空間,提高農田綜合效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對保障糧食和水產品供應,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如果杭州市水稻面積中1/10用於發展稻田養魚,按每畝增加水產品100千克計,就能在穩糧的前提下,實現增產水產品1萬多噸,農民增收近1.5億元;而對全市的池塘養殖而言,如果其中1/10用於發展池塘種稻,按每畝增產水稻100千克,可增加糧食產量8千餘噸。因此,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提高重視程度,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各級、各部門都要切實不斷地提高對開展稻田養魚重要性的認識,充分認識稻田養魚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地位和戰略意義,從政策和資金上為稻田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一是進一步完善土地管理機制,促進土地流轉,實行農田區域化布局、規模化開發,提高組織化程度;二是加大資金投入,調整和優化資金補助形式,加大對新技術模式的直接補助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有效調動農業主體的積極性;三是建立漁業生態補償機制,加快淘汰重污染的落後漁業生產模式,從而倒逼傳統漁業向種養結合型生態高效漁業轉型;四是鼓勵和引導與休閑旅遊業的有機聯動,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拓新的消費熱點,促使產業升級。2、加強資源整合,建立健全「產、學、研、推」相結合的聯動機制開發與推廣稻田養魚種養新技術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將學科與產業構成「科、種、養、加、銷」一體化的產業鏈,才能健康持續的運行。對此,一要強化部門協作,加強複合型的科技與推廣人員隊伍建設。積極開展漁業、農作、植保、農機、糧食加工等不同學科部門之間的合作,打破學科壁壘,在學科交叉、融合的過程中找到新的增長點。二要加強技術集成與創新,不斷推進稻田養魚模式新技術的開發與熟化。開展增產增效、減葯減肥的機理研究,篩選適宜種養結合模式的高產優質水稻和相應水產養殖品種,無公害新型農藥,開發運用配套的農機具等等。三要發揮各級農技隊伍的作用,強化社會化服務。加大稻田養魚新技術的推廣力度,組織實施優良品種的種養示範,加快形成可操作性強的模式技術標準或規程,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工作。3、加強農業主體培育,實行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一是重視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業主體培育,積極開展培訓、組織考察與座談等交流學習,加快農民生產技術、專業知識和經營理念的更新,提高專業化管理水平;二是結合科技入戶,利用合作社、龍頭企業等規模主體的「傳、幫、帶」作用,著力提升稻田養魚的組織化、產業化水平;三是培育「養種」特殊生境水稻種業、專用農機製造業等,推進產業鏈的形成,並且結合「農家樂」等鄉村休閑旅遊業以延伸產業鏈;四是利用電視、網路、報紙等各種媒體,著力宣傳稻田養魚「優質、生態、無農殘」的綜合效益以及在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和「五水共治」中的積極作用,提高農民自覺開展稻田養魚的積極性和產品的市場認知度;五是根據稻田養魚農產品的質量優勢,緊抓農業電商發展機遇,組織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等「三品」認證,助推主體品牌創建,打造優質水產品、大米品牌。杭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蔣靜郭水榮陳凡王力陳凌雲
推薦閱讀:
※養魚的數目和魚顏色有什麼說道
※中國官場——用渾水養魚
※斑鱧小瓜蟲病治療有妙招,看看我們如何防治?
※養黃顙魚賺不賺錢,看看嘉魚渡普養殖戶養殖效益核算就知道了
※如何釣好竿坑,養魚塘的釣魚經驗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