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帶罪的玫瑰:萊妮·里芬斯塔爾

帶罪的玫瑰:萊妮·里芬斯塔爾

2008-6-19 10:09| 發布者: admin| 查看: 64| 評論: 0

美國TIMES周刊評選20世紀一百位最重要的藝術家中只有一位女性,她是舞蹈家、電影演員、導演、製片人、攝影家、作家:萊妮?里芬斯塔爾。一個美麗的、堅強的、才華橫溢的女人。 里芬斯塔爾的幾部重要作品是公認的電影藝術的里程碑。同時,她也是最受爭議的電影人。因為她曾為納粹工作,她說「我只是個藝術家,不太關心政治,只想留住過往的美好。」 因此她拒不道歉,人們也不原諒她。我們常以為真、善、美是統一的,事實並非如此,有些善良是虛弱的、有些真相是殘酷的、有些美麗是有毒的。從有毒的荊棘中同樣可以生長出美麗的玫瑰,里芬斯塔爾只選擇「美」,哪怕它傷天害理、洪水滔天。 生卒1902年8月22日,Helene Bertha Amalie Riefenstahl出生在德國柏林Berlin一個富商家庭。2003年9月8日,在德國慕尼黑郊外的寓所安然去世,享年101歲。成就一生導演了8部電影,主演了11部電影;《藍光》、《意志的勝利》、《奧林匹亞》、《低地》等影片在世界範圍內廣受好評,只因為特殊的政治原因,里芬斯塔爾獲得的大獎不多。生平l 舞蹈家:少年時曾在柏林一家藝術學校修習油畫和芭蕾,因為有習舞的經歷,她後來習慣於稱自己是「運動員」。1922年,里芬斯塔爾在慕尼黑作為一個舞蹈演員正式登台演出,並且很快在舞蹈界小有名氣,但是一次不幸的腿傷迫使她離開舞台。l 演員:自幼喜歡神話的里芬斯塔爾偶然迷上了當時流行的「高山電影」(Mountain),這是一類以英雄為主角的帶有原始神話色彩的德國電影,她認定電影將是她今後的整個生命。於是她給電影導演、魏瑪影界的「高山電影之父」Arnold Fanck寫信,希望主演下一部影片。導演與她見面後,感覺她的容貌與形體符合要求,但她的腿傷卻無法保證電影的順利拍攝。里芬斯塔爾聽說了導演的擔憂後,決定馬山去醫院做手術。這是一次命運的賭博,如果手術失敗的話,她的腿就可能永遠殘疾了。但手術成功了,她獲得了在《聖山》Der Heilige Berg (1926)中出演女主角的機會。《聖山》上映後大獲成功,里芬斯塔爾也一舉成名,因為在這類電影中的出色表演而紅極一時,到20年代末,里芬斯塔爾已是當時的一個偶像了,她的高山攀援憾人心魂,赤著腳,拋棄繩索,向人的極限挑戰,向至高無上的力量進軍。德國導演Josef von Sternberg曾斷言她會是第二個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

l 第一次導演:里芬斯塔爾的理想並不僅於此,她以極高的領悟力開始自己撰寫劇本, 1931年她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1932年導演、主演、編劇、製片的《藍光》Das Blaue Licht,(1932)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的銀獎。她也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導演。這部電影使得希特勒成為她的崇拜者。

l 第三帝國時期: 1933年,剛剛篡奪大權的希特勒召見了里芬斯塔爾,委託她拍攝兩天後舉行的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的年度大會。里芬斯塔爾來不及多準備就投入了這場拍攝,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懼怕里芬斯塔爾的受寵會影響他對德國電影的控制,對拍攝設置了很多障礙,拍攝過程很不順心,最后里芬斯塔爾完成了一部叫做《信仰的勝利》Der Sieg des Glaubens類似新聞簡報式的短片,只映了一場就無聲無息了。當里芬斯塔爾後來向希特勒告狀時,希特勒馬上做出了有利於她的決定。希特勒向她保證:「你可以絕對隨心所欲地拍攝。」

(里芬斯塔爾寫給希特勒的信) 1934年,希特勒邀請里芬斯塔爾來拍攝紐倫堡的納粹黨代會,經過數月的剪輯,這部名為《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的紀錄片於1935年的3月首映,被公認為紀錄電影的傑作。

1935年拍攝短片《自由之日:我們的軍隊》Tag der Freiheit - Unsere Wehrmacht,此后里芬斯塔爾沒有再為納粹黨拍片。 1936年,拍攝當年柏林奧運會影片《奧林匹亞》Olympia完全是出於里芬斯塔爾自願。在為期16天的比賽中,攝製組共拍攝了120萬英尺的素材,餘下的18個月,里芬斯塔爾把自己關在剪輯室里,在沒有助理導演和藝術指導的情況下,獨自剪完了120萬英尺的膠片,這不僅嚴重損壞了她的健康,而且還遭來了人們的嘲笑,很少有人相信這會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但長達三個半小時的《奧林匹亞》成功了,它獲得了很多獎項和好評。包括1938年的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當時這個獎被稱為「墨索里尼杯」Mussolini Cup。 在這之後,里芬斯塔爾本想拍攝一部叫做「Penthesilea」的故事片,由她出演希臘神話中好戰的亞馬遜女王,可見在她心目中對「神話」、「英雄」的主題一直感興趣。突然爆發的戰爭把她的拍攝計劃打斷了,一直到死她也沒有把這部片子拍出來。 1940年她導演並主演的影片《低地》Tiefland於1954年才得到公映,並受到戛納電影節的邀請,作為非參賽影片,廣受好評。反映了里芬斯塔爾對希特勒的拒絕,因為這是一個關於反叛的故事,關於弒君的故事。影評人羅伯特.達桑諾斯基(Robert von Dassanowsky)也提出,Tiefland的拍攝並沒有接受納粹宣傳部的經費,她藉著這部影片開始她的「逃出第三帝國」,逃出她的「法西斯美學」。然而,藝術而言,從「法西斯美學」的逃逸讓里芬斯塔爾失去了自己最強勁的表現力。

l 監禁:二戰結束後,里芬斯塔爾因為涉嫌與納粹牽連,被投入了監獄,她先是被美軍逮捕,後又成為法軍的階下囚。隨後,在西德的非納粹化運動中,里芬斯塔爾在第三帝國時代的作用一直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她在監獄中度過了4年時光,為了限制她的人身自由,她還曾一度被關進精神病院。1952年,西柏林法庭做出終審判決:「里芬斯塔爾沒有從事過應受懲處的支持納粹統治的政治活動,沒有致力於建立與自己藝術事業無關的聯繫,她與希特勒之間不存在曖昧關係。」 重新獲得自由的里芬斯塔爾試圖恢復自己作為電影人的地位,但是無形的猜忌和譴責還是經常落到她的身上,戰後,為納粹工作過的卡拉揚、海德格爾等名人都恢復了正常的生活,但是雷芬斯塔爾仍然長時間地被排除在社會公眾生活之外,孤獨地生活在慕尼黑郊外的寓所中。她長期受到歐美電影界的抵制。她常感嘆:「女人,是不被允許犯錯誤的。」 l 走進非洲: 1956年,里芬斯塔爾開始了她的非洲之旅,在那裡,她不僅「重新獲得了生命」,而且還開始拍攝一部叫做「黑奴船」的半虛構的紀錄片,以表達她對現代奴隸買賣的義憤。可是因為資金、戰爭、車禍、天氣等原因,這部片子被拖延了下來。 從1962年開始,里芬斯塔爾數次前往蘇丹努巴山區的原始部落,去進行研究和拍攝工作。儘管她不是第一個拍攝他們的人,但她是第一個被皮膚黝黑的努巴人接受的外人,她被允許去拍攝努巴人神聖的儀式。從1965年開始,受努巴人金屬般優雅的體態和富於美感的生活方式的吸引,62歲的里芬斯塔爾開始拍攝關於努巴人的彩色紀錄片,以記錄這一正處於崩潰瓦解之中的原始文明。與此同時,里芬斯塔爾出版和展出了一些關於東非和努巴原始部族的照片集,如《努巴人》,《考的努巴人》等,這些光彩奪目的照片使她再次成為世人矚目的對象。里芬斯塔爾說,她只拍好看的人和好看的東西,這不是因為她個人不喜歡有病的人,而是因為拍好看的人能給觀者帶來愉悅。

l 深入海底: 1973年71歲的里芬斯塔爾謊稱自己只有51歲,參加了海底潛水訓練,她要實現自己的一個宿願:拍攝水底世界。不久,她果真成了一個出色的水底攝影師,並出版了兩本插圖著作,《珊瑚花園》和《水下的奇觀》。 從此以後,里芬斯塔爾反覆前往最優美的潛水區,去拍攝她的水下紀錄片,直到94歲的時候,里芬斯塔爾還戴著潛水鏡,到可可島COCOS Islands附近的水域去拍攝鯊魚。 2000年里芬斯塔爾拍攝出一部畫面十分精美的介紹海洋動植物的影片《水下印象》Impressionen unter Wasser。片廠長45分鐘,記錄了她於1974—2000年在印度洋海底潛水時拍攝的海底景象。在這26年中,里芬斯塔爾進行了2000多次潛水,拍攝了大量膠片,影片是從這些膠片中經過剪輯製作出來的精華。

 l 再入非洲: 97歲那年,里芬斯塔爾竟決定再次前往蘇丹,去看望和幫助被戰爭隔絕的努巴人。里芬斯塔爾已經23年沒能見到她的努巴朋友們了,為了這次旅行,她與蘇丹政府進行了反覆磋商,甚至和叛軍首領取得了聯繫。 2000年2月,里芬斯塔爾率領一個小型攝影隊飛抵蘇丹首都喀土木,在那裡,經過漫長的等待和艱難的談判,當局終於同意他們前往努巴山區。成千上萬的努巴人翹首期盼她的到來,在那裡,她發現很多要好的朋友都成了內戰的犧牲品,正當里芬斯塔爾準備繼續對那些還活著的努巴朋友進行紀錄時,新的戰爭爆發了,她只好立即和攝影隊乘直升飛機離開努巴山區。另一場災難降臨在他們頭上,直升機墜毀了,所幸沒有人員死亡。一架救援飛機把里芬斯塔爾運往一家德國醫院,在那裡,人們發現將近百歲的里芬斯塔爾肋骨多處斷裂並傷及肺部。儘管發生了這場可怕的事件,這位精力旺盛的老人還是沒有放棄她再次前往蘇丹的計劃。l 寫作:1992年,里芬斯塔爾動筆撰寫她的回憶錄《過濾時光》,並在2002年8月22日她的100歲生日招待會上推出,一年後去世。特點:l 「不關心政治」:里芬斯塔爾自稱是一個不太關心政治的藝術家,她在拍攝《意志的勝利》和《奧林匹亞》這兩部片子時,甚至一再堅持聘用一個有猶太血統的攝影師,儘管後者曾一再提醒她這樣做不太妥當。她的電影帶有更多的貴族氣息,她醉心於生活的「美」,卻並不關心生活的全部,她擅長拍攝紀錄片,但工作起來更像是一個故事片導演,她拒絕承認《意志的勝利》是一部宣傳電影,但恰好因為它是「藝術」的,所以才有煽動性,她從不關心政治,所以才會被政治利用。l 「美與罪」:里芬斯塔爾的一生提出了一個關於「美與罪」的話題,法西斯藝術在形式上是很美的、是有影響力的。納粹的軍隊是一支喪失了基本的人性情感的軍隊,但也是一支音樂素養很高的軍隊。希特勒、墨索里尼等人的音樂素養和愛好。真、善、美統一的美學信念基於我們的一個很可怕的願望:總想找到一個可以總體上救贖人類靈魂的思想精神或偶像,好把自己的責任一次性交出去。這是人的一種本性——逃避自由和每日每天的艱難選擇。其實藝術家不比別人好,也不比別人壞,藝術不是道德準則。l 奇觀美學:無論在《意志的勝利》還是《奧林匹亞》當中,我們都能看到里芬斯塔爾的十足信心和驕傲。所有的畫面都要在最美的光線下、最美的角度下以正確的暴光與抓捕角度加以拍攝。一些由於天氣原因而影響到畫面效果的鏡頭就會被她無情地剪掉,無論這些鏡頭是否重要也不被採納。所以,她並不是給我們看可以隨便看的或是應該看到的東西,而是要你看她想給你看的東西。她的作品具有強大的創作意圖,每一個鏡頭都是經過精心的構思和嚴格的把關的,其剪接的高超構思也彌補了內容的單調,她要用鏡頭俘獲了觀眾的心。這種「奇觀美學」今天被廣泛地應用到宣傳片、廣告片中。l 說服性紀錄片:電影可以傳達出不同的情緒和信息,而這些信息代表著某種權力,正如人們認為媒介是「第四權力」一樣,紀錄電影可以利用視覺符號捕捉住人們的眼睛來傳達一種權力意志。不存在一種不受權力影響的話語。從《奧林匹亞》與《意志的勝利》這兩部作品的效果來看,它們的確行使了某種權力,它們讓人們按照導演的意圖去行動以及去思考問題。影片賞析:

《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 1935l 拍攝:里芬斯塔爾起初不太情願,她推薦《柏林:大都市交響曲》Berlin: Die Sinfonie der Gro?stadt(1927)的導演瓦爾特·魯特曼Walter Ruttmann來執導這部影片,但希特勒一再堅持他的請求,對里芬斯塔爾說:「把你的生命給我6天吧,今後你再不會違心替我做事了。」里芬斯塔爾最終答應了他的請求,她提出的條件是以後不再為納粹黨拍攝任何電影。在接受希特勒的片約後,她立即著手組建了一支120人的攝製隊伍,其中包括16位主攝影師,他們的助手以及相關的技術人員。里芬斯塔爾手裡掌握著30台攝像機,4條聲軌,以及22輛配有警察的汽車。會議召開前夕,里芬斯塔爾排除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為這120個人安排好食宿,然後立即率領技術人員在紐倫堡市安排拍攝點,位於Luipoldhain的120英尺高的旗杆被安上了電梯,以便攝影師在數秒之內升至旗杆頂端進行俯拍;一個兩層樓高的坡道在希特勒廣場修建起來,以便攝影車能夠平行拍攝行進中的隊列;一輛消防卡車進入待命狀態,它的活動天梯有90英尺那麼高,可以隨時把攝影師送上天空,掃拍紐倫堡市的屋脊、紀念碑、遊行隊伍以及高舉的標語和旗幟;黨代會的主會場甚至也是按照拍攝的需要而搭建和布置起來的。當這一切準備停當以後,里芬斯塔爾率領她龐大的隊伍投入了為期一周的緊張拍攝工作,從1934年9月4日到9月10日,里芬斯塔爾就像指揮一場戰爭一樣指揮著攝影師以及各種相關人員,為德意志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一個緊要歷史關頭留下了充足的影像證據。

l 美學:在拍攝《意志的勝利》時,里芬斯塔爾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與電影美學觀來處理這個極容易拍得乏味的政治會議。比如,由於國防軍出場時正好遇到陰天,因此無法拍攝出影調明快的畫面,所以她就刪除這部分影片。當德國國防軍的將軍問她「國防軍的畫面完全沒有了嗎」時,她的回答是「當然」。對於納粹高級幹部的鏡頭分配,她也無視納粹黨內的排名順序逐個拍攝,而是根據自己的鏡頭美感來拍攝,因此引起許多人的不滿。而對那些納粹幹部的夫人們,她也只把她認為漂亮的夫人拍攝進畫面,而許多上了年紀的醜陋的納粹幹部夫人就失去了出鏡的機會了。當納粹第二號人物魯道夫·赫斯向她提出這一點時,她有恃無恐地諷刺說:「要是那些大人物們跟長得再美一些的人結婚就好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里芬斯塔爾非常自覺地從審美角度來為納粹打造形象。為此,她不惜冒犯納粹的高官。但是,這並不是如她所說的從純藝術角度出發的拍攝,而是她自覺地以納粹的意識形態為尺度所做的形象把關。其實,經過美的外衣的包裝,意識形態將以一種更具殺傷力的方式滲透人心。它使人在毫無防備的狀態中就接受了它的宣傳意圖。當然,希特勒對她的無條件支持也是她有恃無恐的重要原因。在《意志的勝利》的拍攝中,個性強悍的里芬斯塔爾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電影製作作風。凡是與她的美學要求衝突的事物,不管作為影片的內容來說有多重要,都會被她加以毫不留情地排除。電影中的所有畫面都要確保在最美的光線下、最美的角度下以正確的曝光與拍攝角度加以拍攝。而為了獲得這種畫面,她不惜動用幾十台攝影機從各種角度一起拍攝,然後從以這種方式拍攝到的大量膠片中選擇她所需要的畫面。她從十七萬英尺的膠片中剪輯出這部電影。作為一個才能非凡加之訓練有素的舞蹈演員,她對電影節奏與動感表現得恰到好處的把握,使得這部電影成為一部在視覺表現上酣暢淋漓的作品。旋律、節奏、動感之間的銜接、轉化可謂達到天衣無縫的地步,而由不斷變化的畫面所生成的節奏感、高翔與陶醉的感覺成了她的電影的基調。里芬斯塔爾也擅長運用靜止的畫面,使其作為停頓休止符收到一種戛然而止的效果。納粹主義思想在她的壯觀畫面的演繹下,變成了一種令人陶醉的視覺幻想曲。這部電影與其說是她受了納粹思想的影響的產物,倒不如說是受大會現場的那種法西斯狂熱與陶醉的影響的產物。她用攝影機這個工具,在大會現場體會法西斯主義的狂喜並將其升華為一種法西斯主義的視覺美學。與此同時,這部電影也成為電影史上的一部成功地將政治活動藝術化的經典之作。這部宣傳納粹是戰敗德國的救世主,鼓吹民族主義的「民眾共同體」的納粹理想的電影受到了希特勒的獎賞,里芬斯塔爾也因此奠定在德國電影界的女王地位。l 首映:「1935年3月28日晚上,柏林最大的劇院烏髮劇場開始聚集起大批的觀眾。這些人舉止優雅,男人們都打著黑領帶,而女性觀眾則幾乎人人身穿質地考究的第裙。不久,當快要到放映時刻的時候,身著白色裘皮大衣與露胸晚禮服的美貌的德國女演員、電影導演萊妮·里芬斯塔爾從汽車裡走了出來。她臉帶微笑,向等待在劇院前面發出歡呼的密集的人群招手致意。許多等候在那裡的人把手伸過警戒線繩子想要觸摸她,甚至還有人向她送去飛吻。……今晚,她為了出席她的最新作品《意志的勝利》的首映式而來到了這個場院。這個電影是她為德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所製作的。在里芬斯塔爾與她的陪同人員在貴賓包廂落座不久,一輛黑色的Benz轎車輕捷地馳入劇院的停車場。司機從車上跳下來,打開後面的車門,總理希特勒從車中走了出來。在他下車的一瞬間,外面的人群中出現一陣騷動。他伸出右手做了一個納粹式的致意,馬上就消失在劇院里了。」這是美國人格倫·B.英菲爾德所寫的《萊妮·里芬斯塔爾——墮落的電影女神》一書中的開頭部分。從這本書我們得知,當一個女人的名字與阿道夫·希特勒與他的第三帝國聯在了一起的時候,她的一生就不會再是平淡無奇的了。l 力量:很多年以後,當美國人決定參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被邀請前來為戰爭搖旗吶喊的好萊塢導演弗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就是看了這部片子後,才找到了拍攝《為何而戰》這部系列片的思路。據說,當他看完這部令人不寒而慄的「敵片」後,第一個念頭就是,假如能夠讓美國士兵看到這部片子,他們就一定會知道他們為何而戰了。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里芬斯塔爾這個天才的電影眼睛是如何善於捕捉歷史事件中本質性的要素,哪怕是邪惡的要素。里芬斯塔爾並沒有為攝影鏡頭製造現場,她只是本著一個紀錄人的天職,把現場一切活躍的因素都反映到電影銀幕上。這部紀錄片沒有採用畫外解說,而是讓畫面自身和從現場採集來的講話、聲音來說明問題。當然,這部片子把希特勒神化為一個齊格弗里德式的民族英雄,這肯定是有編排上的主觀成份在起作用的,但是,這樣一種虛假的歷史意識,在當時卻是一股真實的歷史力量,它不僅代表了納粹黨人的意識形態,也代表了德國大部分民眾的心態。

《奧林匹亞》Olympia 1936l 影片一開頭的古希臘奧運會賽場的廢墟,讓人感覺每一塊石頭都具有驚人的美,接著,幾個男女手持各種運動器械的鏡頭和「擲鐵餅者」等著名雕塑交替出現。戈培爾把這組蒙太奇組接鏡頭闡釋為「優等種族」理論的圖解。所表現的人物表情都十分肅穆,不像是在參加體育比賽,倒像肩負著什麼常人無法理解的使命似的。片中那種完美的運動員,那些力與美的平衡,那些被裡芬斯塔爾雕刻得無與倫比的光影,看起來讓人驚嘆。當這種高亢而激越的片子,高唱起「超人意志」、「完美人種」的納粹頌歌的時候,效果也是致命的。她為了達到鏡頭的絕對完美,還不惜冒著會妨礙比賽的風險,在場地上開挖溝槽,把攝影機埋入地下,以仰視的角度拍攝運動員,甚至還租賃飛機進行高空航拍。以至於後來有人認為,不是她為奧運會拍攝《奧林匹亞》,而是為了她拍攝《奧林匹亞》才召開了這次柏林奧運會。里芬斯塔爾在拍攝此片期間說:「奧運會開14天就要結束了,而我的電影至少要讓人家看20年。」她做到了。這部影片在威尼斯電影節獲得了金獎,對納粹德國從一戰廢墟上重新崛起和其稱霸世界的野心作了深刻的藝術宣傳。有人說,里芬斯塔爾把奧運會轉化成了法西斯儀式,「法西斯美學波瀾壯闊地侵入人心,她先是把競技變成宗教,然後又把宗教變成意志的勝利」。《洛杉磯時報》曾評論《奧林匹亞》:「這部影片是攝影機的勝利,是熒幕的史詩。」l 這部片子和納粹政府沒有太多關係,希特勒本人雖然對里芬斯塔爾保持著一貫的支持態度,但里芬斯塔爾卻不想有官方因素介入進來,她繞開元首直接和國際奧委會聯繫,並最終獲得了國際奧委會的授權和支持,1939年,國際奧委會還特地授予里芬斯塔爾一枚「奧林匹克金章」,以表彰她為拍攝這部紀錄片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實際上,戈培爾領導的宣傳部當時也在拍攝一部奧運會電影,他們對里芬斯塔爾的攝製組採取了一種排斥和不友好的態度,甚至對里芬斯塔爾的成片也橫加干涉,如命令她刪除有關黑人運動員奪冠的鏡頭等,但里芬斯塔爾巧妙地繞過了宣傳部的審查,在1938年的首映式上拿出了《奧林匹亞》未經審查的完整版本。里芬斯塔爾是這部片子的總導演和集資人,她成立了一個由自己擔任股東的「奧林匹亞有限公司」,在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前的幾個月里,這個公司和托比斯(Tobis)電影公司簽訂了一份75萬帝國馬克的合同。加上向海外推廣時的翻譯和製作費,12部有關運動的科教和紀錄電影,以及大量的運動電影文獻,《奧林匹亞》的全部項目經費是220萬帝國馬克(在1938年約等於523810美元),據德國《明鏡》周刊1952年5月的一次訪談記載,《奧林匹亞》放映後的收入在700萬到800萬帝國馬克之間,這還不包括戰後它在德國之外放映時的收入。也就是說,《奧林匹亞》是一個在經濟上自負盈虧的電影,而不是傳聞中的「拿了納粹黨數不清的錢」。 《奧林匹亞》由兩部具有正片長度的紀錄片構成,它的主題是非政治的。1958年,里芬斯塔爾在《奧林匹亞拍攝手記》中回憶說,當時她為這部片子確立的主題是:運動競賽、運動的美、奧林匹克精神。里芬斯塔爾說,她的影片要表現緊張激烈的競賽過程,要表現運動員健美的體魄、敏捷的身姿以及他們在運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力量,還要體現出一種奧林匹克精神:國家之間、全世界的青年之間和平競賽的精神,並追溯這一精神的發生髮展以及它對全世界所具有的影響 。這又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拍攝,里芬斯塔爾這次募集了80名攝影師及攝影助理,在駐地還安排了30名補給人員,另有兩支小分隊,一支小分隊開赴希臘,從那裡尾隨火炬運動員穿越七個國家,另一支駐紮在德國基爾的划艇賽場。早在賽前幾個月,里芬斯塔爾就率領了一支由攝影師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工作小組前往賽場進行勘查,尋找合適的拍攝點,實驗各種可能的拍攝角度,提前確定膠片和光圈的係數,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這是一次難度非常大的拍攝,因為它要追蹤在幾秒鐘之內發生的高速運動,而且還要應付包括天氣和光線在內的各種不測。里芬斯塔爾為這部片子定下的基調是:「這部電影必須是一部紀錄片。任何東西都不能遺漏」,可是奧運會組委會的底線是絕不能干擾比賽。里芬斯塔爾的拍攝重點是田賽和徑賽,這需要有攝影師進入賽場的核心部分,而這在歷屆奧運會上一向是受到嚴格限制的。里芬斯塔爾感到困難重重,但她毫不氣餒,一次又一次地和組委會討價還價,最終爭取到了她所需要的最低拍攝條件 : 1、跳高架邊可以挖兩條攝影壕溝,百米賽起跑線後5米處可以挖一條攝影壕溝,終點上可以挖一條攝影壕溝,跳遠跑道邊可以挖一條電影壕溝; 2、徑賽時可在賽場中央搭建三個攝影塔,百米賽起跑線後可搭建一個攝影塔,鏈球比賽的護網後可以搭建一條攝影軌道,這些設施用後必須立即拆除; 3、最多六個攝影師可以進入賽場中央,不許使用在軌道上自動運行的攝影機(這條禁令後來被打破了)。 4、除此之外,里芬斯塔爾還在體育館上空安排了飛機和氣球,在船上和馬背上安裝了固定攝影機,在跑道邊安裝了攝影機跑軌。1936年7月20日,奧運聖火在希臘點燃,從這一天起,攝製組在里芬斯塔爾的指揮下,投入了一場緊張的戰鬥,幾乎沒有一分鐘的鬆懈。l 里芬斯塔爾用了120萬英尺的膠片來拍攝這部《奧林匹亞》,花了18個月才剪輯完成。該片全長205分鐘,分為兩集:第一集《各民族的節日》(又譯:《民族的祭典》)與第二集《美的節日》(又譯:《美的祭典》)。1938年4月20日,此片作為里芬斯塔爾獻給希特勒49歲生日的一份賀禮在柏林首映。《水下印象》Impressionen unter Wasser 2000l 里芬斯塔爾於98歲高齡完成水下攝影曠世巨作《水下印象》,運用先進的高畫質水下攝影技術,將海底世界令人嘆為觀止、難得一見的珍奇景觀,以極具美學的構圖及角度呈現出來。隨著科技的發達,海底攝影並不罕見,但《水下印象》以導演手法近距離的角度捕捉一般海底攝影不容易拍攝到的稀有獨特的生物品種,卻是彌足珍貴的經典作品。 l 全片以新世紀音樂(New Age Music)互為搭配,曲風飄渺靜逸、空靈幽遠,彷彿海底生態的美麗聲音於耳邊交織再現。動人的新世紀音樂與華麗的海底世界相遇之後,視覺與聽覺在完美無暇的結合之下宛若置身天堂,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嘗的曠世經典巨作。

《聖山》Der Heilige Berg (1926)里芬斯塔爾最早登上銀幕的作品,也是她進入電影圈的成名作,導演是當時的「高山電影之父」 Arnold Fanck。

附:導演作品目錄:1.導演紀錄片《水下印象》(Impressionen unter Wasser, 2000)2.自編自導自演電影《低地》(Tiefland, 1954)3.導演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 1938)4.導演Festliches Nürnberg (1937)5.導演紀錄片《自由之日》(Tag der Freiheit, 1935)6.導演紀錄片《意志的勝利》(Triumpf des Willens, 1934)7.導演紀錄片《信仰的勝利》(Sieg des Glaubens, 1933)8.自編自導自演電影《藍光》(Das blaue licht, 1932)

推薦閱讀:

玫瑰修剪技術
常用玫瑰花品種
粉色玫瑰及花卉
玫瑰仙子
教你快速識別月季和玫瑰

TAG: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