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談】麻醉、手術期間常見心律失常的處理

圍術期心律失常的處理原則包括:①首先應確診各類心律失常,再尋找其發生原因及相關誘因。②對嚴重而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應迅速處理,避免其惡化。上述心律失常包括多源性室早、室早R-on-T現象、室性心動過速、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及室率緩慢的Ⅱ度房室傳導阻滯和室顫;③應重視伴明顯血流動力學改變的心律失常的處理,維持正常竇性心律或適宜的心室率。

一、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處理

(一)竇性心動過速

治療重點:①尋找並消除病因,給予適當鎮靜劑;②伴有心衰時,選用洋地黃類藥物;③若竇率持續>130次/分且合併低血壓,為防止心肌耗氧量急增,可給予:A.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3~5 mg,艾司洛爾10~30mg稀釋後靜脈緩注);B.鈣拮抗劑(維拉帕米5~10mg靜脈緩注)。

(二)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絕大部分為房室結內折返,或原有WPW綜合征或有隱匿性房室束旁路間引發的折返激動,其次為房室折返、竇房折返、房內折返性心動過速。治療目的在於中止折返,呈短陣發作時可自行中止,若心率持續>160次/分,可使血液動力學惡化,應積極處理。

1.心率快伴血壓下降者,可用去氧腎上腺素5~10mg或甲氧胺10~20mg 稀釋後靜脈緩注。

2.伴有心衰而無WPW者,以洋地黃類藥物首選。

3.合併WPW綜合征者,給予:①普羅帕酮;②氟卡尼1~2 mg/kg,於5~10分鐘內靜脈注射;③乙胺碘呋酮。

4.當藥物療效不佳而病人禁忌電復律時,可給予心得安1~2.5mg,稀釋後靜脈緩注。

5.經食道心房調搏治療;用超速起搏和/或程式控制刺激,阻斷房室結內或旁路束(WPW綜合征)折返而終止室上速。

(三)房撲與房顫

治療目的在於控制心室率轉復心律。洋地黃類藥物在控制室率、改善循環、糾正和預防心衰方面療效肯定,圍術期還應排除缺氧、二氧化碳蓄積、貧血、低鉀或低鎂血症等情況。

1.心室率<100次/分、心功能代償好的房顫可暫不處理。

2.心室率>100次/分且有心功能不全時,可選西地蘭0.4~0.8mg稀釋後緩慢靜脈注射,必要時2小時後追加半量。

3.心室率<180次/分,無明顯心功能不全時,除西地蘭外,還可給:①乙胺碘呋酮;②普羅帕酮;③艾司洛爾;④維拉帕米。

4.心室率>180次/分 伴嚴重血液動力學障礙,且藥物治療無效時,需選用同步電擊除顫。房撲藥物治療與房顫相同,但劑量需要大,療效不及房顫,必要時亦可選用同步電擊復律。

(四)室性早搏

是麻醉、手術中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可由多種原因誘發。

治療首先應糾正誘因,室早<5次/分可暫不處理。

而 Lown 分級Ⅲ級以上的複雜室早(頻發、多源、成對、R-on-T或R-on-P型)具有誘發室速、室顫的危險,應立即處理:

①首選利多卡因1~2mg/kg稀釋後靜脈緩注,或慢心律靜注;

②若與低鉀或洋地黃有關,可補充鉀鹽或硫酸鎂。

(五)室性心動過速

屬嚴重心律失常,應一面緊急治療,一面尋找病因,並做好電擊除顫的準備。

1.當頻率<200次/分但尚無嚴重血流動力學障礙時,給利多卡因50~100mg靜脈推注,每5~10分鐘一次,總量<4 mg/kg,隨後1.5~2mg/min恆速滴注,總量<3.0g/d。亦可給慢心律(100~200mg稀釋後於5分鐘內靜脈注入,5~10分鐘後重複50~100 mg)。

2.如利多卡因治療無效,可用普魯卡因醯胺25~50mg/分靜注,直至轉復為竇律或總量達1g。室性心動過速中止後,以1~4mg/分靜滴維持24~48小時,24小時總量<3g,出現嚴重低血壓時則用血管收縮葯處理。

3.對洋地黃中毒所致者,可給苯妥英鈉100mg/5~10分鐘靜脈注射,一般用量達150~250mg為宜。

4.若室速誘因為交感神經-腎上腺興奮,則可給心得安靜注,每次<2~3mg,但有心衰、低血壓、支氣管哮喘時禁用。

5.當頻率>200次/分,伴發生室顫危險者,應首選同步直流電轉復心律,成人體內轉複電能為10~30J,兒童為3~5J。頻率過速、心室波酷似室撲形狀者,應用非同步電擊復律。

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雖較罕見,但易發展成室顫,其治療方法如下:

①提快基本心率、減少復極離散度,給異丙腎上腺素(0.2mg溶於5%~10%葡萄糖溶液100ml),使室率達100次/分以上。若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者,除上述治療外還需安裝起搏器。

②低鉀、低鎂所致者,補充氯化鉀和硫酸鎂。

③先天性Q-T間期延長綜合征伴反覆尖端扭轉室速者,可施行左側交感神經切除及β受體阻滯劑治療。

④禁用IA、IC及Ⅲ類抗心律失常葯,可試用IB類及Ⅱ類抗心律失常葯。

(六)室撲與室顫

最有效的處理是緊急非同步直流電除顫。對室顫波細小者,可心腔或靜脈內注射腎上腺素0.5~1mg,使室顫波增大,易於除顫成功,當除顫未成功或複發時,可加大電能重複除顫。

一旦除顫成功可用利多卡因或乙胺碘呋酮治療。

二、緩慢型心律失常的處理

(一)竇緩、竇房阻滯及竇性停止

首先應消除誘因,如迷走神經亢進、低氧血症、藥物(麻醉性鎮痛葯、β受體阻滯劑等)影響等。

對一過性竇緩或竇房阻滯可暫不處理。

成人心率<60次/分,小兒<100次/分,應靜脈注射阿托品(成人0.5~2mg,小兒0.02~0.05mg/kg)或異丙腎上腺素(1mg加入葡萄糖溶液250ml內)靜脈滴注,合併低血壓者可與多巴胺合用。

若藥物治療不滿意,可採用臨時心外膜電極按需起搏器治療(成人心率維持在90~100次/分,小兒為100~200次/分)。

(二)房室傳導阻滯

Ⅰ度或Ⅱ度房室傳導阻滯但血流動力學穩定者可不予處理,Ⅱ度伴血流動力學障礙或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可先用阿托品或異丙腎上腺素或與多巴胺合用。

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者,若阻滯部位在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下(呈室性逸搏),則只能用異丙腎上腺素提高心率,阿托品無效。

對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有QRS增寬或明顯低血壓者,或病竇患者,均應儘早安裝心外膜起搏器。

(三)束支傳導阻滯

無論是原有或新發生的完全性右束支或左束支(左前或左後分支)傳導阻滯,只要心率在正常範圍,且無血流動力學變化,不需特殊處理。

當並發室早、室速時可用相應抗心律失常葯。出現雙束支、三分支傳導阻滯時,應儘快安裝臨時起搏器。

推薦閱讀:

如何預防睾丸癌手術後複發
輸液堪比「小手術」?醫生說說為什麼
腹型肥胖患者可以做減重手術減肥嗎?
膝關節病非手術也可治癒
「外科手術式革命」的後遺症

TAG:經驗 | 手術 | 麻醉 | 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