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餘暉:傷時、罵世、隱逸和逃避!唐詩最後的一抹亮色!唐人絕句選粹(37)
和尚有話說
今天繼續整理唐人絕句。
晚唐詩歌的基本特點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在情感內涵上,晚唐詩很少展現開闊而超越的精神氣局和富於理想氣質的激情,更多地轉向了對日常人情、男女情愛這些精神世界的一般內容的表現,抒情基調以感傷低回為主,呈現出幽微細膩、沉迷綺艷、清麗淡遠、怨刺譏彈等主要表現風格;其二,在藝術內涵上,晚唐詩一方面繼承了中唐詩學推重「人工之美」的創作方向,追求語言與構思的雕琢與鍛煉,發展了中唐以來的苦吟詩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深婉藝術取向;另一方面,又對中唐詩學進行調整,推重天真雋永的風神,表現出對盛唐詩學的回復,同時也流露出注重平淡,講求意味的傾向。
唐懿宗咸通以後,唐王朝迅速衰朽,社會矛盾加劇,兵連禍結,時事動蕩,許多士人選擇隱逸以求得內心的平靜,陸龜蒙與皮日休的創作都表達了隱居避世的心態,成為隱逸詩風的代表。有一些詩人,或抒寫亂世的悲慨,或以譏彈怨刺表達對時事的憤慨,成為這一時期詩壇上的重要創作現象。鄭谷與韋莊的詩歌最能體現亂世悲慨,而羅隱、杜荀鶴等人的詩歌則最富於怨刺譏彈之音。(六不和尚:midouwei)
嘲鍾陵妓雲英(唐·羅隱)
鍾陵醉別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古人評註
西施(唐·羅隱)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古人評註
《野客叢書》:唐人詩句中用俗語者,惟杜荀鶴、羅隱為多……羅隱詩,如曰「西施若解亡人國,越國亡來又是誰」,曰「今宵有酒今宵醉,明日愁來明日愁」……今人多引此語,往往不知誰作。
自遣(唐·羅隱)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古人評註
金錢花(唐·羅隱)
佔得佳名繞樹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貯,應被豪門盡斸將。
古人評註
《唐人絕句精華》:此譏豪門貪黷也。
楊柳枝(唐·羅隱)
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
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古人評註
雪(唐·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古人評註
《堅瓠集》:今人諺語多古人詩。「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曹子建詩。……「長安有貧苦、為瑞不宜多」,取隱詩。「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馮道詩。「在家貧亦好」,戎昱詩。
《唐人絕句精華》:此仁者別有用心,乍尋常但描寫雪色、寒氣者不同。
蜂(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古人評註
感弄猴人賜朱紱(唐·羅隱)
題註:《幕府燕閑錄》云:「唐昭宗播遷,隨駕伎藝人止有弄猴者,猴頗馴,能隨班起居,昭宗賜以緋袍,號孫供奉,故羅隱有詩云雲。朱梁篡位,取此猴,令殿下起居,猴望殿陛,見全忠,徑趣其所,跳躍奮擊,遂令殺之。」
十二三年就試期,五湖煙月奈相違。
何如買取胡孫弄,一笑君王便著緋。
古人評註
《類說》引《幕府燕閑錄》:唐昭宗播遷,隨駕伎藝人止有弄猴者。猴頗馴,能隨班起居。昭宗賜以緋袍,號「孫供奉」。羅隱下第詩云:「何如學取孫供奉?一笑君王便著緋」。
《唐詩快》:弄猴人乃賜朱紱,則朱紱亦不值一錢矣。唐末時事至此,安得不亡。
館娃宮懷古 其一(唐·皮日休)
綺閤飄香下太湖,亂兵侵曉上姑蘇。
越王大有堪羞處,秖把西施賺得吳。
古人評註
汴河懷古二首 其二(唐·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古人評註
皮日休《汴河銘》:隋之疏淇、汴,鑿太行,在隋之民不勝其害也,在唐之民不勝其利也。今自九河外,復有淇、汴,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
《五朝詩善鳴集》:開河同,而所以開河不同,語奇而確。
《詩式》:首句言因鑿此河,發丁滋怨,亦隋之足以取亡,翻起。次句言有此河水利可通,今日賴之,正承。三句開一筆,其意全在四句發之。[品]嚴栗。
和襲美春夕酒醒(唐·陸龜蒙)
幾年無事傍江湖,醉倒黃公舊酒壚。
覺後不知明月上,滿身花影倩人扶。
古人評註
白蓮(唐·陸龜蒙)
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無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新沙(唐·陸龜蒙)
渤澥聲中漲小堤,官家知後海鷗知。
蓬萊有路教人到,應亦年年稅紫芝。
懷宛陵舊遊(唐·陸龜蒙)
陵陽佳地昔年游,謝朓青山李白樓。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風影落春流。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唐·韋莊)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
金陵圖(唐·韋莊)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
台城(唐·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古離別(唐·韋莊)
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寶雞大唐秦王陵【圖文】
※大唐帝國和突厥的百年戰爭-頭條網
※大唐的賈島苦吟什麼詩而入獄,且被驅逐出京?
※大唐西域記 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