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校本教研活動的反思

校本教研活動的反思   戚永剛   1、教師既是教材的執行者,更是教材的創建者。教師要尊重教材,認真鑽研教材,領會教材編寫意圖,因為教材是教學基礎,也就是安排知識點的基礎。但在教學中我們又應該不拘泥於教材,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組織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要從學生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本本」出發。教師要創造性地處理好教材,要駕馭教材,不要成為教材的奴隸,教材的呈現形式要多樣性,趣味性,生活性和情境性,一是外在的形式要靈活多樣,二是為學生留有充分的活動、想像與交流的空間。三是採用適當的方式,表現問題的情境。從而使教材成為引導學生理解、認識人類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媒介,讓教材成為是學生課堂學習的知識資源,成為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的催化劑。   2、強化學習過程體驗,是用活教材的關鍵。新的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學習過程必定是學生知識的自我體驗、自我建構。在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必須讓學生善於討論交流,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中集思廣益,產生智慧的碰撞。通過學生自己對教材的感悟、感受、體驗,體會技能及運用,來構造自己的知識,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激活學生學習的熱情,喚醒他們潛在的自我價值意識。   3、實現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轉變,主要是要科學地、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所謂「教教材」,就是依據教學大綱,忠實傳授教材內容的教學行為,其特點是對教材內容做細緻地梳理,到位地傳授,儘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教材的觀點就是「真理」、「權威」。雖然教師在教學中也講究啟發、討論,也講究師生活動,但當學生的觀點與教材的觀點不一致時,只能以教材的觀點為標準觀點,甚至對某個問題的表述都要以教材的文字表述為依據,即所謂「以本為本」,其實質上壓抑了師生的創新精神。   所謂「用教材教」,就是依據課標,藉助教材的學習素材,忠實地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發展目標的教學行為。在此種教學行為中,教材只是一種學習工具,教材內容只是幫助學生實現三維發展目標的一種載體,並不是要求學生將教材內容全部掌握,在教學中,教師要敢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於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發展和需要考慮,不是為了教材而教學生,而是為了學生而用好教材,使教材真正成為有利於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材」。因此,目前擺在教師面前的問題,是怎樣科學地使用教材,應該認真地鑽研教材、掌握教材,認真領會蘊含在教學內容中的「三維目標」,並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去實現這些目標。   4、要走出使用教材的兩個誤區。現行的小學數學教材,一般來說,注意體現了課改的精神,具有經典性、科學性、系統性和示範性等特點,誠然也存在著局限性、滯後性等不足。對其中某些地方作必要的刪改或補充。但不一定都要改編教材。我們也要杜絕兩種誤區。一種偏向,是平時教學時「照本宣科」,什麼也不改,老老實實的照書上的上課。第二種偏向,在研究課、公開課便重新創設情境,重新設計開放題、思考題,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形式上轟轟烈烈,但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情感培養等方面不到位。   5、主題研究與課程內容的聯繫不是很緊密。本學期初,我校兩個教研組組織教師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確定本組的研究主題,然後本組教師圍繞這個主題進行教研活動。本主題活動開展以來,有些教師選擇的課程內容與主題聯繫不是很緊密,教師在說課、評課過程中有時也不能圍繞主題去評價。我校考慮本校實際,校本教研活動剛剛起步,這個學期我們的目標是教研活動能正常開展起來,初步形成一定的研討氛圍,逐步形成適合我校的校本教研模式。所以在主題與內容的聯繫上,我校沒有做特彆強調,下學期,在這方面要進一步強調。 6、說課、評課的過程缺乏理論支撐。在活動過程中,我們發現,教師的說課、評課過程中,很多老師還僅僅停留在課程或是教材本身上,缺乏理論支撐,使活動不能向更深的層次發展。今後,我校要在教師理論學習上做文章,利用最短的時間,使中青年教師儘快掌握一些專業理論,保證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向縱深向發展。    --------轉載

每一種人生都是大家建築的。


推薦閱讀:

唐山:定了!電影節期間將有這些活動
專家解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將成打擊傳銷之利器-要聞--中國普法網
政務活動中的介紹禮儀
【專題活動】眾議院|感恩母愛
秦嵐關注留守兒童 現身公益活動為愛發聲

TAG:活動 |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