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藝界,不論古代或現代,根據工藝石材的不同,一般分為寶(石)、玉(石)、石三類,這是上千年的經驗總結。 地質界基本採用工藝界的分類,如原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辦公室主編的《礦產工業要求參考手冊》(1987年中,分為寶石、玉石、雕刻石三類)。寶石一般是指透明的結晶體,硬度在摩氏7度以上,價值比較昂貴。玉石一般是指塊狀的多礦物集合體或單礦物,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摩氏4~7度,其價值分為翠、玉、晶、石等種。 雕刻石一般是指多礦物集合體或單礦物,硬度小於摩4度,可分為印章石、硯石、裝飾石等。近年來,國家制定了珠寶玉石名稱標準,對寶石、玉石名稱做了新的規定,其中天然玉石名稱目錄中以礦物或岩石命名的有三十多種,這表明我國玉石品種的豐富,但是,常見者主要是輝石類、閃石類、石英類、蛇紋石類等等。商界也曾以價值,將玉石分為高檔、中檔、低檔三類。 考古資料表明,我國古代已知有多種玉石。楊伯達教授將史前玉分為三大板塊,即殉圩琪玉(以產於東北、內蒙、山東為主)、瑤琨玉(以產於江蘇、浙江及山東、安徽、廣東部分地區為主)球琳玉(以產於新、甘、青等省區為主)。這是依產地劃分的。 對玉的品種,古人稱謂很多,尤其是清代徐壽基編的《玉譜類編》中,釋名部玉名有上百種之多。經現代科學測試,就玉石礦物成分言,品種也很多,但相對集中。如紅山文化玉器以蛇紋石類為主,並有閃石類;良渚文化玉器以閃石類為主;西北的仰韶文化和齊家文化玉器以閃石類為主,並有蛇紋石類。 可見,不論東北、南方、或西北,玉石主要品種是閃石類和蛇紋石類玉。值得注意的是閃石類玉,中華民族祖先在一萬年前早已認識,仙人洞舊石器遺址和興隆窪文化、查海文化出土的玉器,玉材多是閃石玉,這顯示了中華民族先祖的驚人聰明才智。所以,和田玉出現後,當時先民們經過比較,認為和田玉是其中最佳者,儘管它出現比蛇紋石玉晚,但是後來居上,稱雄玉壇。 為了把和田玉與其他玉相區別,古人把和田玉稱為真玉,其他玉稱為「非真玉」。古人如何辯論真玉,李淳風曾說:「其色溫潤,常如肥物所染,敲之其聲清引,其金磬之餘響,絕而復起,殘聲遠沉,徐徐方盡,此真玉也」。《拾遺記》中載:「石崇富比王家,當世珍寶奇異,皆殊方異國所得。其愛婢翔風妙別玉聲,悉知其處。言西北方玉聲沉重,而性溫潤。東方南方玉聲清潔,而性清涼。其言聲清潔者,明東南方產,非真玉也。」 和田玉的玉質,古人早有判斷標準,如東漢許慎提出的「五德」說中,玉質有「潤澤以溫」,「觚理自外」,「其聲舒揚」,「不撓而折」,「銳廉而不忮」五個方面,即是質地溫潤,里外一致,聲音清揚,質體堅硬,斷口不鋒。 現代經過專家們研究,和田玉與國內外其他玉石比較,主要特點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礦物為透閃石,礦物粒度極細,具有毛氈狀結構 世界上閃石玉有透閃石和陽起石兩類。和田玉屬透閃石類,礦物成分為透閃石。主要特點:一是透閃石含量極高,一般在95%以上,其中白玉為99%,青白玉為 98%,青玉為97%(95%~99%),在國內外同類透閃石玉中和田玉透閃石含量是較高的。二是雜質礦物極少。一般為1%。3%,多在1%左右。三是礦物粒度極細,為顯微晶質和隱晶質。透閃石礦物在偏光顯微鏡下見為纖維狀、針狀、葉片狀,在透射電子顯微鏡下為長柱狀、短柱狀纖維狀。粒度之細在國內外同類透閃石玉中也是少有的。四是結構以毛氈狀為典型,粒度均勻,交織成氈毯一般,這是質地細膩緻密的重要原因,而這種結構為其他類玉石所少有。 二、質地細膩、溫潤 質地是玉石質量的綜合表現,包括形狀、滋潤程度、裂紋、雜質等等。和田玉由於其礦物組成和結構的特點,決定了其質地優良。表現在:一是由於其粒度極細,所以質地非常細膩,是古人所謂的「縝密而栗」,為其他玉石所不及。二是溫潤滋澤,即具有油脂(脂肪)光澤,給人以滋潤柔和之感,是古人所謂的「溫潤而澤」,羊脂玉就是以玉滋潤如羊脂一樣而馳名天下。三是有適中的透明度,即是「水頭好」,呈微透明,琢成的玉件顯得水靈,有生氣。四是雜質極少,有的達到無瑕的程度,而且里外一致,是古人所謂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觚理自外,可以知中」。 三、硬度較大 硬度是玉石質量重要標準之一,硬度大,則玉器拋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長期保存。因此,工藝界以往在劃分低、高檔玉中,硬度是一個重要指標,一般說來,高檔玉硬度較大,低檔玉硬度較小。和田玉的硬度,經測定摩氏硬度為6.5~6.9,與翡翠相近,而比蛇紋石玉(硬度為2—6,一般為4左右)和葉臘石類石(硬度一般低,一般為2.5~4)為高。獨山玉,硬度與和田玉相似,但是質地不如和田玉。 四、韌度極大 韌度對玉器極為重要,韌度大,則不易破碎,而且耐磨,對於玉器的藝術造型和精雕細刻有極大好處。 韌是打擊硬度,有的硬度很大,如黑金剛石摩氏硬度為10,水晶摩氏硬度為7,但是打擊硬度低,一打即碎。而和田玉摩氏硬度雖不及金剛石和水晶高,但是打擊硬度很高。據測定,和田玉的抗壓強度高達6 542公斤/平方厘米,也就是說,如壓碎和田玉,必須在每平方厘米上施加約6.5噸壓力;而壓碎鋼鐵,只需要施加4~5噸壓力。 韌度是研磨硬度,和田玉屬透閃石玉,韌度大是其特色。據世界上寶玉石的韌度資料顯示,黑金剛石為10,透閃石玉為9,翡翠、紅寶石、藍寶石為8,金剛石、水晶、海藍寶石為7—7.5,橄欖石為6,祖母綠為5.5,黃晶、月光石為5,貓眼石為3,螢石為2。如以透閃石玉韌度為1 000,其他玉石或礦物相對韌度為:翡翠500,蛇紋石(如岫玉)250,石英岩10~20,石英5,剛玉2—3,雲母2。可見,透閃石玉的韌度在玉石中是最大的,這是和田玉最重要的特色,是其他玉石不能比擬的。 五、顏色純正,有世之稀寶羊脂玉 玉石的顏色,對工藝鑒定十分重要,包括色調、色純、色濃諸方面。玉石有多種多樣的顏色,人們對玉顏色的追求因時代而不同,如中國古代,在「三代」時流行青色,春秋戰國開始到以後各代流行白色,清代晚期開始流行翡翠綠色。 世界上閃石玉顏色基本上為白、青、黃、黑、碧(綠)5種顏色,還有一些中間過渡色。和田玉由於含鐵量很低,基本為前四種顏色,即有白玉、青玉、黃玉、墨玉 4大類,並可進一步劃分品種,如白玉中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而超鎂鐵岩中閃石玉含有陽起石,含鐵較高,基本上為綠色,即碧玉。 和田玉的顏色,與其他玉石比較,主要特點:一是色純,如古人所說:「黃如蒸栗,白如截脂,黑如純漆,謂之玉符。」二是有羊脂玉,這是和田玉特有之美。人們稱其「精光內蘊,體如凝脂,堅潔細膩,厚重溫潤,佩之可以養性怡情,驅邪避瘟,有益於人者,美不勝收。」三是有璞玉。自古以來,對璞玉非常重視。明代科學家宋應星說:「璞中之玉,有縱橫尺余無瑕玷者,古帝王取以為璽,所謂連城之璧,也不易得。其縱橫五六寸無瑕玷者,治以杯異,此已當之重寶也。」和田玉璞玉的外皮,按特點可分為色皮、糖皮、石皮三類。色皮是玉的外皮有一層黃褐色或褐色很薄的皮(厚約l毫米),為氧化所致,從皮色可看出玉的質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等,常為上等白玉。糖玉的外皮較厚,如紅糖色,且末玉礦常有此類玉,其中有白玉或青玉。石皮是外層有石質圍岩,要取去圍岩後才能得玉,如和氏璧是「理其皮而得寶。」 六、聲音優美 玉受打擊後發出的聲音,這是古人鑒別玉石的重要性質。和田玉製成的玉磬,敲擊時發出的聲音清越綿長,如金磬之餘響,絕而復起,殘音沉遠,徐徐方盡。這就是玉德中所說的「叩這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這一特性,其他非閃石玉是不及的。
世界上閃石玉原生礦床分布於中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紐西蘭等20多個國家。加拿大玉石學家李明(S.F.Leaming),將原生礦床類型分為兩類:變質岩型和蛇紋岩型。變質岩型又稱為非蛇紋岩型,產於碳酸鹽岩和碎屑岩中,為變質成因。蛇紋岩型產於蛇紋岩中,為交代因。我們以容礦岩石為分類基礎,將原生礦床分為兩類:鎂質碳酸鹽岩型和超鎂鐵岩型,前者又可分為中酸性侵入岩與鎂質碳酸鹽岩接觸帶型(和田玉型)和變質岩系中鎂質碳酸鹽岩型(龍溪玉型)。根據研究,和田玉礦並非李明(S.F.Learming)所說的變質成因,而是接觸交代成因。
和田玉原生礦床成礦在世界上閃石玉中具有典型意義。其成礦主要特徵是:
(1)分布於塔里木板塊南緣的隆起帶中,出露前寒武紀的變質岩系,並有多個時期的侵入岩體,斷裂發育,礦床多分布在大斷裂帶附近,有成群分布的特點。 (2)礦床產於中酸性侵入體與鎂質碳酸鹽岩的外接觸帶。 (3)鎂質碳酸鹽岩,主要是白雲石大理岩,產於元古界變質岩系中,多為透鏡體,岩石中Mg()含量在20%左右,含鐵量較低,含鐵量從低到高分別形成白玉和青玉。 (4)侵入岩有花崗岩、花崗閃長岩、閃長岩,大多為小岩體,呈脈狀,尤其是順層侵入的小岩脈成礦更有利,其時代為古生代。侵入岩的化學成分一般是SiO:、FeO較低,而A1:0,、MgO、K20、Na2()偏高。 (5)成礦有關斷裂是主斷裂的分支斷裂,通常是侵入體接觸帶、岩層層面、斷裂剪切面的「三位一體」構造帶是成礦最佳部位。 (6)圍岩蝕變有明顯分帶性,具有鎂矽卡岩的特點,從內帶到外帶,依次為:簾石化和鉀長石化中酸眭侵入岩帶一透輝石帶一透閃石帶—鎂橄欖石帶~蛇紋石帶一白雲石大理岩帶。礦體主要在透閃石帶。 (7)礦體規模不大,礦化帶長几百米,最長上千米,寬幾十米。在礦化帶內有礦脈斷續分布,一般長几米到幾十米,寬幾米。礦脈中可利用的礦體更小,長几米到十幾米,寬不到一米。 (8)玉石品種以青玉為主,白玉較少。在礦脈中,一般靠近侵入體一側多為青玉,向外為青白玉、白玉。
在新石器時代,塔里木盆地南緣的先民們已發現了和田玉,其具體年代尚有待研究。幾千年來,和田玉在中華民族文化和玉文化的歷史地位,古人已有定論。鑒於當前的情況,有必要追溯和田玉在幾千年中一些重要事件。
1.和田玉發現後,當地先民開拓了一條運輸和田玉的路線,即「玉石之路」。這條「玉石之路」,近十多年來為我國學術界關注,得到較為普遍的承認。據楊伯達教授研究,「和田玉向中原輸出的時間大約有5 000~6 000年之久。」「這一條玉石之路堪稱我國和世界上最早一條溝通東西政治、文化及商貿的運輸線,也是距離最長、使用時間最久的陸路交通大動脈。」這條路為後來的絲綢之路打下了基礎,這一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2.在中國眾多玉石中,經過先民長期的使用和鑒別,認為和田玉是眾多玉石中的佼佼者。因此,從夏代開始到周代,和田玉已成為宮廷玉器的主要玉材。從殷商婦好墓出土的大量玉器表明,我國在商代後期使用和田玉達到了第一個高峰。
3.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特別是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說,以仁愛為中心,在傳統文化中有重要作用。春秋時期,管子、孔子以和田玉的物理性質比附於道德,提出了「九德」、「十一德」之說,使玉的道德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為中國人民愛玉提供了精神支柱,造就了愛玉是中華民族文化特色之一。值得提出的是,傳統玉文化在今天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仍有重要意義。
4.秦始皇開始,中國實行皇帝制,一直到清代,皇宮的玉器多是和田玉製成。特別是象徵皇權的玉璽,多用玉製作的,其中絕大多數是和田玉,如清代兩百多年用的玉璽,現存故宮皇極殿的25方,其中除2方分別用的木和金外,其餘都是用的玉石,其中絕大多數是和田玉。
5.從漢代的《史記》開始,一直到清代編年正史,合稱二十五史。在這些光輝歷史文獻中,記錄了和田玉,這為其他玉石所難見。這一歷史事實,已為歷代所公認。正如明代大科學家宋應星所說:「凡玉……貴用者盡出於闐」。藥學家李時珍也說:「產玉之處亦多矣……獨以于闐玉為貴」。本世紀初,我國地質學的創始者章鴻釗在《石雅》中指出:「中國自昔多以玉稱,其產玉之地,略而弗詳,求之載籍,又獨鍾於西方焉。首如尚書禹貢爾雅山海經《穆天子傳》諸書,又及周秦以降史官之所錄,與凡諸子百家方書野乘之所傳連,雖蕪雜不能備舉……古所謂產玉之奧區者,從中國言,皆西域而已。」
6.中國玉器玉材,品種甚多,群芳爭艷。然而,正如楊伯達教授所說「商、西周時期,我國玉器由原始社會的彩石玉器時代進入了以和田玉為主體的時期」。中國玉器在世界上被稱為獨樹一幟的「東方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的國粹。和田玉在中國玉器玉材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和田玉,中國就沒有如此光輝燦爛的中國玉器,也沒有如此光輝燦爛的中國玉文化。
7.和田玉是古代新疆與內地各民族溝通的媒介。遠古時期,有新疆地區西王母向黃帝、堯、舜獻玉瑭、玉環、玉塊的傳說,有周穆王與西王母歡會於瑤池之上,在崑崙攻玉的故事。春秋戰國時期,和田玉已為新疆進獻之寶,「崑山之玉不出,此三寶非王有己。」(《史記.趙世家》)以後各代所用之玉,均為當時新疆進獻。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中說:「勃律天西采玉河,堅昆碧盎最來多。舊隨漢使千堆寶,少答朝廷萬匹羅。」也如元代維吾爾詩人馬祖常所說:「采玉河邊青石子,收來東國易桑麻。」瑰麗的和田玉,架起了各民族友誼的橋樑,是各民族友誼和團結的見證。中國自古以來有「化干戈為玉帛」之說,表明玉也是和平的象徵。 8.隨著近代地質學的興起,和田玉也為國際地質界所重視。19世紀後期,中國玉器開始大規模流到國外,1863年,法國礦物學家德穆爾(A damoar),對我國和田玉玉器和翡翠玉器的玉材進行了礦物學研究後,提出了玉分為兩類,即「Nephrite」和「Jadeite」,前者指和田玉,後者指翡翠,以後這個分類在全世界流行,傳到東方後,稱譯為「軟玉』』和「硬玉」。這一玉的分類法,值得討論和研究,但從另一角度言,表明了國際地質界對和田玉和翡翠的重視,公認這是世界上眾多玉石中的「精華」。現今國外出版的一些寶玉石著作中,對中國和田玉予以高度評價。20世紀80年代,由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玉石學家組成的國際玉石代表團訪問新疆,他們稱新疆和田是世界的玉鄉。英國李約瑟教授以研究中國科技史而聞名世界,他說:「新疆的和田 (于田)和葉爾羌地方山中和水中是兩千年來主要的或許是惟一的產玉中心。」在國際古玉市場,以和田玉為原料的古玉器備受青睞。
9.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玉器的原料是百花爭艷,除從國外進口的翡翠外,國產玉石一般以和田玉特別是羊脂玉為高檔玉石,價值高,尤其是改革開放後,價格漲幅之大,在國內玉石中是少有的。
推薦閱讀:
※和田玉里的黑馬,青花料!不懂你就落伍了!
※和田玉鑒別
※怎麼用手電筒看玉?
※為什麼有的碧玉是收藏級,而有的才幾百塊?
※身價暴漲和田玉 教你幾招辨真偽[中國珠寶論壇]
TAG:和田玉 | 和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