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背乘法口訣的自己?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背乘法口訣的自己? 發佈於2013-11-30 08:00:30

壹心理導讀:一段「小蘿莉背乘法口訣淚流滿面」的視頻,大家直呼「萌翻了」。可是不僅想起小時候的自己,這到底是乘法,還是懲罰口訣呢?

一段「小蘿莉背乘法口訣表,直乎太難」的視頻,迅速走紅網路,大家直呼「萌翻了」。視頻中,約模四、五歲的小女孩在媽媽的逼迫下,背五五乘法口訣,因為太過緊張,背到3×5時,反覆被卡住,媽媽罰她背十遍、再背十遍……女孩一邊哭,一邊喊,3×5太難了,一點也不簡單……

女孩可愛的萌態,逗得網友們大樂,視頻被反覆轉發。然而心理專家、育兒專家們卻無論如何都笑不起來,孩子悲傷的眼淚,成為大人們放鬆的道具,這使大家的心情尤其沉重。為什麼大家會如此缺少同理心?即使面對自己最親近的人?這是林紫老師關注的重點。

孩子不是背不出,而是不知道為什麼要背

看了這段視頻,我立刻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則笑話。一個外國孩子,爸爸讓他背ABCD。他無論如何都不肯開口,爸爸傷透腦筋,想盡辦法,孩子終於認出A。爸爸高興壞了,讓兒子再接再厲,繼續念B。兒子一聽大哭起來:我就知道,我念了A你一定會讓我念B!

孩子其實很聰明,他並非背不出來,而是他不知道,背這些東西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去背它。這個小女孩也一樣,她根本不知道,媽媽為什麼要如此嚴肅地對待這個乘法表?為什麼要去背?背完後會發生什麼?……其實,按照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這階段的孩子,記憶力是非常驚人的,他幾乎能背下任何他想背的東西!如果他願意,他甚至能背下整張口訣表!

先管理情緒,再制訂目標

這段視頻中,孩子的眼淚顯然沒有打動媽媽。因為媽媽沒有讀懂眼淚的語言,它在訴說什麼?讓孩子背下口訣表的目標,遮住了媽媽的眼睛,堵住了她的耳朵,使她無法接收到來自孩子的語言和非語言信息。

這讓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情。有一次給某世界500強企業做內訓,有位高管談到了她的育兒困惑。她身居高位,擅長目標管理,在公司使用的都是目標管理法,這使整個團隊非常有執行力,效率很高。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她也如法炮製,但她慢慢發現,對待孩子的情緒,她簡直束手無策,孩子經常發生一些在她看來莫名其妙的反應,比如尖叫、進攻、歇斯底里……她現在開始反思,成人的目標達成,對孩子到底有什麼影響?

這位媽媽的反思很有代表性,這也是我明年準備重點分享的:父母要如何管理情緒?

父母首先得學會傾聽自己和孩子的情緒,了解這些情緒背後的真實需求,然後將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相結合,這樣才能達成真正有效的目標。

小女孩不停地流淚,不停地提出抗議,這裡面包含了很多情緒:緊張、害怕、困惑、不滿、無助……但不管哪一種,都不過是在說:媽媽,我為什麼要背這個表?你這麼讓我背,我很緊張,很害怕,你能理解我,能安慰我嗎……如果媽媽能感受到這些,就一定會蹲下來,告訴她為什麼要背,給她安慰、支持和鼓勵,那麼孩子的背誦就會順暢得多。

沒有經過學習的家長,大部分都不太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徵,以及他真實的需求;即使了解,如果父母對自己的情緒沒有管理好,也無法面對和處理孩子的情緒。這樣所謂的目標,都是單向的,是父母的一廂情願,反覆如此,孩子就容易形成要麼過度順從,要麼特別叛逆的行為方式。

為什麼會漠視孩子的情緒?

小女孩的眼淚,為何成為大家放鬆的道具?漠視孩子的情緒,也是漠視自己的情緒。這樣的後果,無論對於家庭還是社會,都會帶來傷害。

在這裡,我無意於批判和指責,而是希望能由此反思一下,你覺得這段視頻「搞笑」,是哪部分得到了滿足?也許是無意識地,將內心被壓抑的部分發泄出來?

有些人從小就是這樣被逼大的,這種教育模式已經成為無意識的部分,使他內心裡會出現這些話:「反正人都是這麼長大的」 「小孩能有多大事呀?過會就好了」 「孩子就是得鞭子抽一下,這樣才能長進」……正是這些內在聲音,使他喪失了對孩子的同理心。

孩子在哭時,內心很孤獨很無助,當這些情緒遭到忽視時,也會習得一種模式。日後也會漠視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慢慢失去同理心 —— 而研究表明,孩子7個月大時,就已經具備很強的同理心了。

情緒性記憶比陳述性記憶更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

對於孩子的成長和一生的幸福來說,情緒性記憶比陳述性記憶更重要。這才是我真正想和大家分享的。

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學習乘法口訣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中所留下的情緒性記憶。孩子最終還是會背出乘法表,但當她日後回憶起來,都是痛苦的經歷,這樣的結果,大家都能想像得到。如果換一種方式,孩子感覺困惑、緊張、害怕時,媽媽給予支持、陪伴和安慰,這樣,即使她覺得很難,但留給孩子的記憶又將是另一番圖景:溫暖地挑戰——這使她更有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一位世界首富在回憶起自己的幸福時光時,不是在事業巔峰時,不是在談婚論家時,不是在上財富榜時,而是有一天下午,他和爸爸一起釣魚的情形。爸爸當然教過他怎麼放餌,怎麼拉鉤,但這些都已模糊,一直留在心頭的,是爸爸溫暖陪伴他的樣子。

來源:[ 林紫心理機構via 心理諮詢中文網,周涵] (微信:壹心理,onexinli)

原題《情緒性記憶比陳述性記憶更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


推薦閱讀:

十條笑話:小時候很多人問我:是爸爸疼你,還是媽媽疼你
「小時候不好好學習,長大可是要結婚的」
小時候向父母撒過的那些奇葩的謊
小時候常吃的一種野果,原來是一味益腎固精的中藥
03.那些年,我們小時候的回憶

TAG:自己 | 小時候 | 口訣 | 小時 | 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