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夏小正》考釋
何新:《夏小正》考釋
一
《夏小正》,相傳為夏代遺留之物候及農事歷也,文極簡奧,古老。《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大戴禮記》書中《夏小正篇》最古。」《夏小正》篇原收入於《大戴禮記》,即漢代學者戴德所傳之《禮記》。①戴德,西漢元帝(前48—前33年)時人。其侄戴聖,亦傳有《禮記》(又稱《小戴禮記》)。
《大戴禮記》,今存三十九篇(佚四十六篇),《夏小正》亦在其中。②《夏小正》經文連同傳文,今存本共約四百餘字。
二
正者,政也。小政者,農事也。「國之大事,惟祀與戎」,古以祭祀及戰爭為「大正」,而以農事漁獵及經濟生活為「小正」。①《夏小正》中分12個月記載了每月的天象、物候、農事、經濟活動等等,可以說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關於季節變易之物候歷、農事曆法。其功用相當於後世之《月令》。歷來傳說《夏小正》乃夏代之曆法,篇中有「剝鼉」,鼉(揚子鱷類)生活於黃河中下游,年代應在西周之前。西周后期,中原乾旱,氣候變寒,鱷類亦南遷江淮,不復見於黃河流域。。
傳說大禹曾頒「夏時」於邦國。(今本《竹書紀年》)《禮運》記孔子言:「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時焉。」鄭玄註:「得夏四時之書也,其書存者有《小正》。」《史記·夏本紀》記:「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據此,戴氏所傳之《夏小正》,原應來自孔子所傳,而孔子則是得之於杞國所存的故夏朝遺典。
古書體例,正文曰「經」,注文曰「傳」。《博物志》:「聖人製作曰經,賢者著述曰傳。」今傳本《夏小正》中之經文與傳文相混淆不分,致難卒讀。
傳文之作者則不詳。但《夏小正》經傳之語氣與《公羊傳》《穀梁傳》相似,前人或說為子夏所傳,或說為戴德所傳。我觀其傳注多失古義,傳義或與經文本文牴牾。其傳者不似子夏,似當為漢代儒者。②而戴氏禮學受之於武帝時人後蒼,或為後蒼所傳耶?
其經文多存古事古語。蔡邕《明堂月令》記:
「《戴禮·夏小正傳》曰:陰陽生物之後,王事次之,則夏之《月令》也。殷人無文,及周而備。文義所說,博衍深遠,宜周公之所作也。」
清儒認為,《夏小正》所記官號職司,與《周官》合。《周書》七十二篇,其中《月令》(第五十篇)亡佚。《夏小正》之體裁於春秋戰國後演變為《月令》。秦相呂不韋撰著《呂氏春秋》,收入《月令》稱「十二紀」,漢初淮南王劉安亦擬之而作《淮南王書》之「時則訓」。此體裁皆
效仿古周書之「時訓」——「月令」。而《夏小正》正乃夏朝之「月令」書也。
三
我在1984年研治中國上古史時,曾注意到兩個重要而為前人忽略的情況:
1.史官起源於天官。天文曆法之學對中國上古文明的形成,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而中國的天文觀念,在上古則經歷了由太陽崇拜到北斗及北極崇拜的演變,事實上即是以太陽、北斗、北極樞星為不同天文坐標的不同天文曆法體系。
2.上古中國存有多種天文曆法,遠不止於「三正」,更非可以僅據戰國後陰陽合曆的新夏曆所提供的統一範式所能涵括。在《諸神的起源》中,我從對后羿射日神話的分析,推想這一神話背後可能具有曆法改革的意義。並從干支之十干與十日的關係,推測上古曾存在以十干為季月之名的十月曆曆法。①
此書出版後,天文史家陳久金先生甚以為然,他曾評論指出:
「何新教授從羿射十日的故事,聯繫到天干十日,便立即認識到古人發明十日並不是為了紀日,而是用於紀月的。即天干十日是太陽月名,一歲分為甲月、乙月、丙月??癸月等十個不同熱度的太陽在天空運行,便形成了不同季節不同的溫度。這是一種傑出的認識。古今天文學家隨時隨地都在與干支打交道,為什麼會想不到呢?這叫做熟視無睹,囿於成見。
而靈感和推理是建立在深厚的學術功底基礎之上的。彝族十月曆的發現和上古十月曆文獻的發掘,證實了何新這個推理和判斷是正確的。」②
四
近年有一種所謂「火歷」說。其說據《左傳·昭公元年》中的一段話:「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爭討。後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沈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故參為晉星。」這裡「辰」指大火星。由此推論上古存在以觀測大火紀時的「火歷」的存在。
殊不知,戴震曾言,古事之最難明者,即以何為「辰」。蓋太陽、月亮、北斗、水星及多種恆星星座,在古人眼中都曾被認為「辰」星。實際上,古以「大火」星座為觀象測時之坐標,並不意味著一種以「大火」星方位為紀時的所謂「火歷」存在。其實,上述引文本身就是所謂「火歷」的反證。因為此文中明確指出,被引為坐標的並不是單一的「辰」(大火),還有另外一個星座「參」星。那麼,所謂「火歷」豈不亦是「參歷」乎?(大火,龍星之心。參,虎星也。)
實際上,上古根本不可能存在單一觀測「大火」以定四時的「火歷」或「火正」。但是,存在過以大火及五星、四辰為坐標,藉以占候觀象及制歷的五行歷、四辰歷。
上古曆法最早起源據說是「黃帝歷。」「黃帝」本為太陽神帝之名,後乃轉變為人王之名。黃帝「治五氣以治歷」,建立了五行十月的太陽曆法。
其次是顓頊歷,顓頊(玄英)是司夜(「晝夜」),所謂司陰者。故顓頊歷似即是太陰曆,以觀測月亮為中心坐標。二十八宿體系亦源於太陰曆,月行周天約二十八日為一周,每日所行一辰即一宿或一舍。
而到帝堯時代制定了觀象校時以多種星辰為坐標的混合星象曆法,這種曆法沿用於夏代,即《夏小正》所記述的「古夏曆」(不同於戰國後之「新夏曆」)。殷商所行是以祭祀為中心每年兩季的太陽曆法。周代至春秋戰國,可能是曆法的一個大綜合期,形成了陰陽合用的新夏曆體系。
而從《夏小正》的星象看,它是一個以綜合觀測採用多種星位坐標觀象制歷的體系。
五
《夏小正》經文中描述的星象如下:
「正月:鞠則見。初昏參中,
[二月:斗柄懸在下。]①
三月:參則伏。
四月:昴則見。初昏,南門正。
五月:參則見。初昏,大火中。
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
七月:漢案戶。初昏織女正東鄉。斗柄懸在下,則旦。
八月:辰則伏。參中,則旦。
九月:辰繫於日。
十月:初昏,南門見。織女正北鄉,則旦。」
所當注意者,《夏小正》雖著十二月文,但星象則僅記至十月。
今人多試圖通過對《夏小正》星象的計算估測該歷可能之年代。②結論是:
由於《詩經》中已出現參、昴、織女、北斗、火等星名,《豳風·七月》中的「七月流火」又與《夏小正》七月星象相符,其中物候也與《夏小正》有不少一致之處。因此《夏小正》曾在西周或春秋時使用,是沒有疑義的。
六
天文史家陳久金曾對《夏小正》和彝族的太陽曆作對比研究。他指出:《夏小正》星象本原是一年分為十個月的太陽曆,而今傳本《夏小正》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是後人添加的。其主要論據如下:
1.《夏小正》有星象記載的月份只有1—10月,11月和12月沒有星象記載。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各月太陽所行經的經度大致相等,大致平均每月日行35度多;表明它是把一年分為十個月的。如果一年分為十二月,每月日行應為30度。(太陽一年在黃道上運行一周,行經360度)
2.從參星出現的情況看,從「正月初昏參中」日在危,到三月「參則伏」日在胄,再到五月「參則見」日在井,每月日行都是35度。從五月「參則見」日在井,到下年正月「初昏參中」日在危,相隔210餘度,若以一年十個月計,相隔六個月,每月日行也是35度余;若以一年十二月計,則相隔八個月,每月日行26度,顯然相悖。
3.從北鬥鬥柄之指向看,《夏小正》正月「懸在下」,六月「正在上」;從下指到上指為五個月。由於一年四季斗建辰移是均勻的,斗柄由上指回到下指也應是五個月。這也說明《夏小正》是十月曆。
4.《夏小正》五月物候與農曆六月物候一致,以後漸漸出現差距,七月中已經出現了農曆之八、九月才有的物候,如「秀雚葦」「寒蟬鳴」。九月「王始裘」,則相當於農歷的十月底十一月初,所以十月已進入全年最寒冷的季節了。
5.《夏小正》五月「時有養日(白晝最長之日,即夏至日)」,十月「時有養夜(黑夜最長之日,即冬至日)」;從夏至到冬至只間隔有五個月。那麼,從冬至到夏至也應該是五個月。合起來,一年則是十個月。
陳氏還認為,《管子·幼官圖》中的五方星、十圖、三十節氣,也是古所遺存之十月。
我認為陳說可發千古之覆。在此我可補充兩則材料而證其說。
(1)《逸周書·周月》篇記:
「周正歲首,數起於一而成於十。次一為首,其一則然。」
古周曆曾有以正月為歲首,而以十月為歲終。
(2)漢道經書《太平經》有「三合相通訣」記:
「十號數之終也,故物至十月而反初。
天正以八月為十月,故物畢成。地正以九月為十月,故物畢老。人正以亥為十月,故物畢死。
三正竟也,物當復生,故乾在西北。凡物始核於亥,天法從八月而分別之。九月而究竟之,十月實該(概)之。故天地人之三統俱終,實該(概)於亥。」①
其說「物至十月而反初」,「人正以亥為十月」,「故天地人之三統俱終,實該(概)於亥。」此應是漢代人記述上古十月曆的重要證言。
本書於2007年收入《何新國學經典新解》叢書(時事出版社),2009年收入《何新國學經典新考》叢書(中國民主與法制出版社)。此次新版,作了重要的補充與修訂。是為序。
何新
2010年5月新版記
推薦閱讀:
※何新:釋「奸令」
※關於質疑希臘偽史的一些反駁與總結
※何新:論宗教
※何新偽人考
※對於團中央學校部公號發表的關於何新「西方偽史觀點」的文章,你有什麼看法?
TAG:何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