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教育思想比較(一)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對象

「有教無類」,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提倡「有教無類」春秋以前是貴族之學,有資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貴族的胄子。作為平民是沒有資格入學接受教育的。孔子創辦私學後,首先在招生對象上進行了相應的革命,實行「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為了實現這一原則,孔子在招收學生時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誨焉。」只要本人願意學習,主動奉送10條幹肉作為見面禮,就可以成為弟子。事實表明,他的弟子來自各個諸侯國,有齊、魯、宋、衛、秦、晉、陳、蔡、吳、楚等國,分布地區廣。弟子的成分複雜,出身於不同的階級和階層。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孔子教育學生,並不是把他培養成為有某種技能的專門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內容就是怎樣「做人」。君子所貴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與內容。

子夏曰:「學而優則仕。」從理論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而優則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教學內容

根據《論語》,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學內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以文學、品行、忠誠和信實教育學生,是指教學內容包括四個基本方面;二曰: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是指孔子教學的主要科目;三曰:《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書」;四曰:十二字綱領:「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此外,孔子又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以詩、禮、樂作為教育內容。

由此可見,孔子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六經和六藝(都可稱作六藝,但在此以區別)。六藝是繼周代的傳統,六經是孔子開創的,作為這兩者的核心是禮、樂。

總之,可以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的培養等三個部分。孔子對這三方面不是等量齊觀的,他認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貫穿於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運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子實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觀的歷史條件。一方面,春秋末期諸侯因爭相招聘賢士為己所用,不拘一格選用各種人才,這就為孔子私學實行因材施教培養各類人才奠定了社會基礎;另一方面,孔子為適應社會變革對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因此他的學生成份複雜:年齡不一,出身不同,地區不限,文化水平、道德素養、性格特徵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學習目的各有千秋。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從各人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個人的個性特點和具體要求進行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是實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條件。孔子在實踐中十分重視這一點,他經常通過談話、觀察、了解學生的志向、思想、言行,從中進行分類、歸納。除年齡、出身等方面差異外,尚有智力、性格、氣質、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異。

孔子因材施教並非沒有共同的要求,他的培養目標是統一的:就是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讓學生掌握「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有統一的要求,但不採取一刀切,主張「君子不器」。德才兼備的人要不拘一格,多方面發展,不要象一個模子里鑄出來似的。因此,他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二: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係時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之中。把學到的知識要 「篤行之」,他要求學生們說話謹慎一些,做事則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訥其言而敏於行」 ,應當更重視行動。

由學而思而行,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三:啟發式教育

《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按宋代朱熹的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返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兩端,攻乎異端。

啟發式教育有四大特點:及時性、適度性、雙邊性、生成性。

及時性:即教師應及時啟發施教,打開學生思路,以取得「時雨化之」的效果。

適度性:採取學生所能接受的方式傳授適當教學內容,以達到逐漸發展的目的。

雙邊性:發揚教學民主,創造雙向互動的信息交流通道。

生成性:通過教學,不斷生成學生的知識和智力;也使自己的智力和知識得以生成,以達到彼此發展的教學目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對象

「有教無類」,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提倡「有教無類」春秋以前是貴族之學,有資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貴族的胄子。作為平民是沒有資格入學接受教育的。孔子創辦私學後,首先在招生對象上進行了相應的革命,實行「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為了實現這一原則,孔子在招收學生時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誨焉。」只要本人願意學習,主動奉送10條幹肉作為見面禮,就可以成為弟子。事實表明,他的弟子來自各個諸侯國,有齊、魯、宋、衛、秦、晉、陳、蔡、吳、楚等國,分布地區廣。弟子的成分複雜,出身於不同的階級和階層。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孔子教育學生,並不是把他培養成為有某種技能的專門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內容就是怎樣「做人」。君子所貴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與內容。

子夏曰:「學而優則仕。」從理論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而優則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教學內容

根據《論語》,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學內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以文學、品行、忠誠和信實教育學生,是指教學內容包括四個基本方面;二曰: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是指孔子教學的主要科目;三曰:《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書」;四曰:十二字綱領:「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此外,孔子又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以詩、禮、樂作為教育內容。

由此可見,孔子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六經和六藝(都可稱作六藝,但在此以區別)。六藝是繼周代的傳統,六經是孔子開創的,作為這兩者的核心是禮、樂。

總之,可以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的培養等三個部分。孔子對這三方面不是等量齊觀的,他認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貫穿於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運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子實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觀的歷史條件。一方面,春秋末期諸侯因爭相招聘賢士為己所用,不拘一格選用各種人才,這就為孔子私學實行因材施教培養各類人才奠定了社會基礎;另一方面,孔子為適應社會變革對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因此他的學生成份複雜:年齡不一,出身不同,地區不限,文化水平、道德素養、性格特徵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學習目的各有千秋。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從各人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個人的個性特點和具體要求進行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是實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條件。孔子在實踐中十分重視這一點,他經常通過談話、觀察、了解學生的志向、思想、言行,從中進行分類、歸納。除年齡、出身等方面差異外,尚有智力、性格、氣質、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異。

孔子因材施教並非沒有共同的要求,他的培養目標是統一的:就是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讓學生掌握「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有統一的要求,但不採取一刀切,主張「君子不器」。德才兼備的人要不拘一格,多方面發展,不要象一個模子里鑄出來似的。因此,他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二: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係時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之中。把學到的知識要 「篤行之」,他要求學生們說話謹慎一些,做事則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訥其言而敏於行」 ,應當更重視行動。

由學而思而行,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三:啟發式教育

《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按宋代朱熹的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返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兩端,攻乎異端。

啟發式教育有四大特點:及時性、適度性、雙邊性、生成性。

及時性:即教師應及時啟發施教,打開學生思路,以取得「時雨化之」的效果。

適度性:採取學生所能接受的方式傳授適當教學內容,以達到逐漸發展的目的。

雙邊性:發揚教學民主,創造雙向互動的信息交流通道。

生成性:通過教學,不斷生成學生的知識和智力;也使自己的智力和知識得以生成,以達到彼此發展的教學目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對象

「有教無類」,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提倡「有教無類」春秋以前是貴族之學,有資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貴族的胄子。作為平民是沒有資格入學接受教育的。孔子創辦私學後,首先在招生對象上進行了相應的革命,實行「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為了實現這一原則,孔子在招收學生時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誨焉。」只要本人願意學習,主動奉送10條幹肉作為見面禮,就可以成為弟子。事實表明,他的弟子來自各個諸侯國,有齊、魯、宋、衛、秦、晉、陳、蔡、吳、楚等國,分布地區廣。弟子的成分複雜,出身於不同的階級和階層。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孔子教育學生,並不是把他培養成為有某種技能的專門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內容就是怎樣「做人」。君子所貴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與內容。

子夏曰:「學而優則仕。」從理論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而優則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教學內容

根據《論語》,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學內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以文學、品行、忠誠和信實教育學生,是指教學內容包括四個基本方面;二曰: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是指孔子教學的主要科目;三曰:《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書」;四曰:十二字綱領:「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此外,孔子又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以詩、禮、樂作為教育內容。

由此可見,孔子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六經和六藝(都可稱作六藝,但在此以區別)。六藝是繼周代的傳統,六經是孔子開創的,作為這兩者的核心是禮、樂。

總之,可以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的培養等三個部分。孔子對這三方面不是等量齊觀的,他認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貫穿於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運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子實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觀的歷史條件。一方面,春秋末期諸侯因爭相招聘賢士為己所用,不拘一格選用各種人才,這就為孔子私學實行因材施教培養各類人才奠定了社會基礎;另一方面,孔子為適應社會變革對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因此他的學生成份複雜:年齡不一,出身不同,地區不限,文化水平、道德素養、性格特徵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學習目的各有千秋。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從各人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個人的個性特點和具體要求進行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是實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條件。孔子在實踐中十分重視這一點,他經常通過談話、觀察、了解學生的志向、思想、言行,從中進行分類、歸納。除年齡、出身等方面差異外,尚有智力、性格、氣質、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異。

孔子因材施教並非沒有共同的要求,他的培養目標是統一的:就是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讓學生掌握「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有統一的要求,但不採取一刀切,主張「君子不器」。德才兼備的人要不拘一格,多方面發展,不要象一個模子里鑄出來似的。因此,他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二: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係時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之中。把學到的知識要 「篤行之」,他要求學生們說話謹慎一些,做事則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訥其言而敏於行」 ,應當更重視行動。

由學而思而行,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三:啟發式教育

《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按宋代朱熹的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返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兩端,攻乎異端。

啟發式教育有四大特點:及時性、適度性、雙邊性、生成性。

及時性:即教師應及時啟發施教,打開學生思路,以取得「時雨化之」的效果。

適度性:採取學生所能接受的方式傳授適當教學內容,以達到逐漸發展的目的。

雙邊性:發揚教學民主,創造雙向互動的信息交流通道。

生成性:通過教學,不斷生成學生的知識和智力;也使自己的智力和知識得以生成,以達到彼此發展的教學目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對象

「有教無類」,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提倡「有教無類」春秋以前是貴族之學,有資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貴族的胄子。作為平民是沒有資格入學接受教育的。孔子創辦私學後,首先在招生對象上進行了相應的革命,實行「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為了實現這一原則,孔子在招收學生時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誨焉。」只要本人願意學習,主動奉送10條幹肉作為見面禮,就可以成為弟子。事實表明,他的弟子來自各個諸侯國,有齊、魯、宋、衛、秦、晉、陳、蔡、吳、楚等國,分布地區廣。弟子的成分複雜,出身於不同的階級和階層。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孔子教育學生,並不是把他培養成為有某種技能的專門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內容就是怎樣「做人」。君子所貴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與內容。

子夏曰:「學而優則仕。」從理論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而優則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教學內容

根據《論語》,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學內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以文學、品行、忠誠和信實教育學生,是指教學內容包括四個基本方面;二曰: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是指孔子教學的主要科目;三曰:《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書」;四曰:十二字綱領:「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此外,孔子又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以詩、禮、樂作為教育內容。

由此可見,孔子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六經和六藝(都可稱作六藝,但在此以區別)。六藝是繼周代的傳統,六經是孔子開創的,作為這兩者的核心是禮、樂。

總之,可以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的培養等三個部分。孔子對這三方面不是等量齊觀的,他認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貫穿於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運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子實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觀的歷史條件。一方面,春秋末期諸侯因爭相招聘賢士為己所用,不拘一格選用各種人才,這就為孔子私學實行因材施教培養各類人才奠定了社會基礎;另一方面,孔子為適應社會變革對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因此他的學生成份複雜:年齡不一,出身不同,地區不限,文化水平、道德素養、性格特徵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學習目的各有千秋。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從各人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個人的個性特點和具體要求進行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是實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條件。孔子在實踐中十分重視這一點,他經常通過談話、觀察、了解學生的志向、思想、言行,從中進行分類、歸納。除年齡、出身等方面差異外,尚有智力、性格、氣質、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異。

孔子因材施教並非沒有共同的要求,他的培養目標是統一的:就是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讓學生掌握「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有統一的要求,但不採取一刀切,主張「君子不器」。德才兼備的人要不拘一格,多方面發展,不要象一個模子里鑄出來似的。因此,他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二: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係時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之中。把學到的知識要 「篤行之」,他要求學生們說話謹慎一些,做事則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訥其言而敏於行」 ,應當更重視行動。

由學而思而行,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三:啟發式教育

《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按宋代朱熹的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返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兩端,攻乎異端。

啟發式教育有四大特點:及時性、適度性、雙邊性、生成性。

及時性:即教師應及時啟發施教,打開學生思路,以取得「時雨化之」的效果。

適度性:採取學生所能接受的方式傳授適當教學內容,以達到逐漸發展的目的。

雙邊性:發揚教學民主,創造雙向互動的信息交流通道。

生成性:通過教學,不斷生成學生的知識和智力;也使自己的智力和知識得以生成,以達到彼此發展的教學目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對象

「有教無類」,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提倡「有教無類」春秋以前是貴族之學,有資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貴族的胄子。作為平民是沒有資格入學接受教育的。孔子創辦私學後,首先在招生對象上進行了相應的革命,實行「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為了實現這一原則,孔子在招收學生時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誨焉。」只要本人願意學習,主動奉送10條幹肉作為見面禮,就可以成為弟子。事實表明,他的弟子來自各個諸侯國,有齊、魯、宋、衛、秦、晉、陳、蔡、吳、楚等國,分布地區廣。弟子的成分複雜,出身於不同的階級和階層。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孔子教育學生,並不是把他培養成為有某種技能的專門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內容就是怎樣「做人」。君子所貴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與內容。

子夏曰:「學而優則仕。」從理論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而優則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教學內容

根據《論語》,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學內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以文學、品行、忠誠和信實教育學生,是指教學內容包括四個基本方面;二曰: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是指孔子教學的主要科目;三曰:《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書」;四曰:十二字綱領:「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此外,孔子又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以詩、禮、樂作為教育內容。

由此可見,孔子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六經和六藝(都可稱作六藝,但在此以區別)。六藝是繼周代的傳統,六經是孔子開創的,作為這兩者的核心是禮、樂。

總之,可以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的培養等三個部分。孔子對這三方面不是等量齊觀的,他認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貫穿於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運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子實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觀的歷史條件。一方面,春秋末期諸侯因爭相招聘賢士為己所用,不拘一格選用各種人才,這就為孔子私學實行因材施教培養各類人才奠定了社會基礎;另一方面,孔子為適應社會變革對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因此他的學生成份複雜:年齡不一,出身不同,地區不限,文化水平、道德素養、性格特徵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學習目的各有千秋。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從各人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個人的個性特點和具體要求進行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是實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條件。孔子在實踐中十分重視這一點,他經常通過談話、觀察、了解學生的志向、思想、言行,從中進行分類、歸納。除年齡、出身等方面差異外,尚有智力、性格、氣質、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異。

孔子因材施教並非沒有共同的要求,他的培養目標是統一的:就是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讓學生掌握「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有統一的要求,但不採取一刀切,主張「君子不器」。德才兼備的人要不拘一格,多方面發展,不要象一個模子里鑄出來似的。因此,他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二: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係時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之中。把學到的知識要 「篤行之」,他要求學生們說話謹慎一些,做事則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訥其言而敏於行」 ,應當更重視行動。

由學而思而行,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三:啟發式教育

《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按宋代朱熹的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返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兩端,攻乎異端。

啟發式教育有四大特點:及時性、適度性、雙邊性、生成性。

及時性:即教師應及時啟發施教,打開學生思路,以取得「時雨化之」的效果。

適度性:採取學生所能接受的方式傳授適當教學內容,以達到逐漸發展的目的。

雙邊性:發揚教學民主,創造雙向互動的信息交流通道。

生成性:通過教學,不斷生成學生的知識和智力;也使自己的智力和知識得以生成,以達到彼此發展的教學目的。


推薦閱讀:

哪些人比較容易得腎病?
兩篇《金縢》之比較
寶釵黛玉為人處世藝術的比較
胸美,腿長,膚白,三選二的話選哪兩個比較值?
食治:五苦欲補瀉的比較以及修正

TAG:教育 | 思想 | 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