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使孩子聰明起來

怎樣使孩子聰明起來——談談學習與智力的關係

老師和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聰明。要求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和發展自己的智力,這是振興中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也是爭取個人前途和家庭幸福的有力保證。但是怎樣才能使孩子聰明,孩子的智力是通過什麼途徑獲得的?覺不大清楚。

首先我們要分清知識與智力的區別與聯繫。知識是通過學習客觀事物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而智力則是人腦反映和創造客觀事物的能力。智力的形成只能在掌握知識的活動中實現,知識的優化和發展,有賴於在學習中知識的合理積累,知識掌握得越豐富、透徹、則越靈活,越能促進智力的發展。所以具有廣博知識的人,由於他們對事物的觀察比一般人更敏銳、深刻,思維活動更廣闊,因而也更具有獨創性。知識是智力發展的基礎,智力是知識開發的工具。這是知識和智力的聯繫。但二者又有兩個明顯的區別:

一是知識的多少並不完全決定智力的高低。智力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知識記得多並不等於智力發展好。平時我們也發現有人滿腹經綸,卻書獃子氣十足,只能照本宜科,不能有所創新;而有的人學歷雖淺,卻能標新立異、有所發明。在學生中有的小學階段學習成績不錯,升入中學、大學就成績平平;有的學生在學校各門功課得高分,畢業後卻沒有什麼成就;而有的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成績並不拔尖,畢業後卻大有所為。出現這種現象原因很多,單從智力上講其水平高低不同是重要原因。研究者在一個平時成績都在95分以上的班級作了一次觀察力測驗,結果有26名不及格,佔全班人數的60%。有人在小學一年級中進行「15+17=?」計算試驗,雖然都沒有學習過進位加法,但都作對了;然而,檢查他們計算過程中的智力活動卻發現有很大差異,分別有用數概念、手指腳趾並用、符號「0」等方法進行的,他們的知識差不多,但計算能力和智力水平卻有很大差別。這些都說明掌握知識多少與智力高低並不是一致的。

二是智力的形成和發展慢於知識的掌握。人們只有通過掌握知識的過程才能掌握方法,並形成獲取知識的能力,這就是智力。智力的掌握是無止境的,而智力的發展卻是遵循一定的規律,在一定的範圍內,既有上升階段,也有下降階段,有頂峰,也有止境。以人的記憶力為例,在30歲時發展到頂峰,50歲以後逐漸下降 ,70歲以後顯著下降。而人們的知識在一定的年齡段,只要堅持學習,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豐富起來的。

由此可見,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是既矛盾又統一的關係,這種辯證關係是學校和家庭必須掌握的重要規律。老師在教學中,既不能忽視知識的傳授,又不能忽視智力的發展,必須雙管齊下,互相促進。家庭教育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著重幫助孩子提高掌握知識、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給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把知識比作黃金,智力就是點金術。老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掌握知識的同時,都要十分重視他們智力的形成與發展。

孩子智力高低受先天和後天雙重作用的影響。在遺傳素質的前提下,環境和教育起主導作用,通過他們自己主動積極的實踐活動,得以形成和發展。因此,我們要重視教育在發展智力中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 要教給學生系統而規律性的知識。

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但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只有那些科學的、符合邏輯結構的、規律性的知識,才可能使學生舉一反三,逐類旁通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所以,我們要用學科的系統知識教育學生,讓學生學習構成該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這些知識才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而在教學中忽視雙基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輕視教材、灌注偏難怪題的作法,都是片面的、不利於學生智力發展的。在家教活動中,要隨時教會孩子一些知識,而且要儘可能把來龍去脈說清楚,使他們知道這些事物是什麼和為什麼?通過思維將知識類化。比如熱水瓶為什麼會保溫,就要告訴他們掌握三個要領:蓋好瓶蓋防止對流散熱、瓶膽內層反光防輻射、夾層防傳導。就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記住了熱學的初步知識。

要採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和家長在教學和家教活動中要善於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啟發式教學是貫徹於一切教育方法中的指導原則。老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情況出發,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優秀教師不僅能給學生傳授系統的知識,而且能夠隨時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與方法。激勵他們主動搞好學習,切實搞清解題的訣竅;而不是讓學生被動接愛生硬灌輸的現成答案。在家教活動中,要充分利用親情的優勢,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使孩子懂得怎樣做的同時,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從而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使他們的腦子越來越好使,越學越聰明。

二、 注意情商培養,塑造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

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是搞好學習、發展智力的必要條件。正確的學習目標,濃厚的學習興趣,堅強的學習意志,充沛的學習精力,對搞好學習促進智力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有了為振興中華、建設祖國的遠大學習目標,搞好學習改變家鄉面貌,也改變自身和家庭的處境,就有了搞好學習的動力。有動力就有活力,對學習才可能有濃厚的興趣,學習才會刻苦努力,在學習中使思維處於極積狀態。愛因斯坦說:「成功是艱苦的勞動,再加上正確的方法和少說空話」。天才在於勤奮,有了勤勉的品質,才能通過實踐使智力得到良好的發展。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反覆證明那些具有遠大理想、思維熱情活躍,意志堅強,勤奮好學的孩子,智力就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反之,學生思想混頓、狹獈自私、意志薄弱,懶惰貪玩,不但學習搞不好,智力也難以得到發展,我們要想學生具有良好的智力,必須切實加強他們個性品質的培養,使情商和智商都得到良好發展。

三、 因材施教。要從孩子的思維和體質特點出發,合理安排學習和活動。

。要保證健康,做到勞逸結合、重視生理變化、注意營養、保證睡眠,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有充沛的精力學習。要了解孩子智力發展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學生中有的觀察入微,有的粗枝大葉;有的過目不忘,有的丟三拉四,有的思維靈活,有的思想遲鈍等,他們的智力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具體到個人要看他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思維力的發展情況,研究其結構如何?比如有的孩子課堂上聽懂了,但回去很快就忘記了,這就是在他的智力結構中記憶力差,必須及時複習功課,加強記憶力的訓練。教師要作深入了解,家長要細心體察,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那個方面差些,就及時加強訓練和調整,方能收到應有的效果。對於智力發展較好的學生,要及時合適提出更高一點的要求,為發展他們的智力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對於智力發展較差的學生要熱情關懷,耐心幫助,為他們的智力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教師和家長對孩子必須一視同仁,滿腔熱情地幫助孩子揚長避短,使之各得其所,人盡其才。才能為國家培養各個層次、各行各業的有用人才。

總的說來,知識是人們通過自己的感官,運用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等,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感知覺、分析綜合、概括抽象、判斷推理等方法而獲得的。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而思維是用語言來表述,在活動中表現和發展的。這些都可以通過心理測驗的專門機構,進行智商測驗來確定。人生下來是無意識心理,只有潛意識,沒有主觀意識,先天只提供了發展智力的條件。兒童從出生不久形成實物動作思維,到三歲進入形象思維,上小學時邏輯思維開始產生和發展。思維的發展和智力的形成,環境和教育是起主要作用的。中小學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基礎,也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因此,我們在中小學階段中,學校和家庭都要關注孩子的智力發展。學生是在學習過程中發展智力的,學校教育就是按照這一原則安排的,家庭教育要注意密切配合。

在孩子中大約有2%智力低下。家長要及早求治。在「敏感期」內儘可能多地給以良性刺激,使之改善和康復。據專家介紹:智商的測算幅度一般是從46到160,多數人的智商為100。國際通行的標準是把智力超常兒童的智商定在平均130左右,按這一分級標準,世界上大約一半的人智商在90—110左右,25%的人智商低於這個水平,約5%的人達到125,達到130的人約為1%,而10萬人中只有一個人的智商水平可以達到160。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但心愿並不能代表現實,要從實際出發,最重要的是合理選擇,因材施教。

還有個別特別聰明的孩子,在適當的教育和環境下,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他們的智力是更高層次上的智力,上升到了高智商的智慧。有智慧的人,面對不斷變化的客觀環境,在各個不同的類型和層次中,智商和情商兩個方面同時都能較好地優化,常有超過常人的獨到見解,在「待人處事」中一般都能做到最佳。國家和時代呼喚傑出人才的出現。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幾十年。

孩子從學前教育、基礎教育、大學教育的整個過程,就是學習知識提高智力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雖然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不同,但教育是主要的[包括學校和各種形式的學習和自學],家庭和社會教育也十分重要。環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世界觀的形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其品質和行為對孩子影響極大。現在國家正在進行教改革,在解決教育資源分配和教育機會不平等的同時,學校的教材和教育方式都將有重大改變。家長要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密切配合學校,提高學習質量,使孩子們真正聰明起來,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新一代。

推薦閱讀:

香酥黃金蝦排(孩子最愛吃的家常補鈣菜)
孩子應學會公共場合下的五種禮儀
三歲多的小孩非常自私,不願分享,一直哭鬧正常么?該怎麼辦?
魯鵬程:父母一定要懂教孩子的關鍵學問
對於0-4歲的孩子,規則意味著什麼 | 四招教你如何溫柔而堅定地執行規則

TAG:孩子 | 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