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孝(上篇)
論 孝(上篇)
劉繼昌 楊喜汴
在人生的旅途中,青年時期追求的是愛,老年人追求的是孝。青年人企圖建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老年人希望延年益壽,度過愉快的晚年。前者可謂青年哲學,後者可謂老年哲學。而後者終為人們的歸宿,任何人都不能免。孝,具有博大精深的涵意,非三言兩語所能闡述清楚的,這裡僅作簡要的論述。
一、孝是人類的天性
所謂天性,即天生的品質和特性,或者說自然之性。如小孩子剛生下來會哭、會吃奶,是誰教的?這就是天性,天生之性。非生母有意而為之,生母不論賢愚皆能造此境界。曾子日:「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在父母的眼裡孩子是父母的骨肉,是父母身體的一部分,因而產生一種慈;在孩子的眼裡他第一個認識的就是母親,包括聲音笑貌都喜歡看。他雖不知道孝這個名詞,但他一舉一動都有向母親表達了孝的含意。慈與孝是愛的一個問題兩個方面。且不要說高級靈長動物(人),即山中的狼狁虎豹以及家馴的馬牛羊雞犬,以至於昆蟲等等,都愛它們的後代,它們的後代也愛它們的母親。如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皆屬於慈與孝的行為。作為靈長的人類更重情、更知道孝。正如《禮記·問孝》載:孝「人情之實也,禮義之經也,非從天降也,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矣」。人之所以為人,主要是個情字,情者,愛也,孝也。若無情、無孝,人類則濱臨絕跡的危險,其他動物以至昆蟲皆然。由於孝與情的支撐使之人類與萬物延續不斷。
在古籍中有關孝的記載頗多,如《呂氏春秋·孝行覽》載:「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紀也」。在《詩經》中也屢屢言及孝道,如《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篙。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無父何怙?無母何恃?」這是追念父母養育之恩,內涵一個孝字,大舜以孝聞天下,《虞書·堯典》載:「岳日:瞽子、父頑、母嚚(音銀,愚昧)、象傲、克諧以孝,蒸蒸義,不格奸……」。注云:「舜乃瞽者之子也,舜父號瞽叟,心不測德義之經為頑。母,舜後母也。象,舜異母弟名。傲,驕傲也。諧,和(也)。蒸,進也。言舜不幸遭此。而能和以孝。使之進進以善自治。而不至於大為奸惡也」。
基於此,說明了孝作為我國的道德觀念,起源很早,是伴著人類的誕生而同時出現的。
二、孝可安邦定國
孝,小而言之,可以修身齊家;大而言之,可以安邦定國。《說文解字注》:「孝,善事父母者」,此說源於《爾雅》,但也有新的解釋:「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其字含有父慈子孝雙方面的因素存在,缺一則不成孝。《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孔子首先提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指出孝道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皆源於孝道。孝的主要內涵,始於父母,次於君國,再次於左右鄰里朋友,方能立於天地之間。故又云:「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所謂經?即織錦的經線,無經則不能織。所謂義?義者,宜也,道也,無道則不能行,民則無所適從。《論語·學而》,「共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輿」。孝,雖對父母而言,可以延伸為上下關係、變為一個忠字;悌,雖對兄弟而言,可以延伸為左右鄰里,變為一個信字。人皆父母所生,父母之恩重如太山,兄弟乃一母同胞,情同手足。一個人若對父母不孝,對兄弟不悌,世人則認為不可交,他將變成孤立無援的人。所以說孝為人之根本,根本壞,枝葉豈能久存乎!
《禮記·祭義》引曾子日:「居處不庄非孝也; 事君不忠非孝也; 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篤非孝也;戰陳(陳與陣古通)無勇非孝也」。按此則要求,為人臣者要忠;為官者要敬;為朋者要信;為將者要勇,不然會累及父母,皆為不孝。可以說曾子把孝道升華到最高、最完美的思想境界。難怪公明權問於曾子日:「夫子可以為孝乎?曾子日……君子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於道,參直養也安能為孝乎?」這段話的意思,曾參說他沒有繼承父母之道,僅僅是養活他吃飯穿衣,還說不上孝道。(按:一個真正的孝子,一生一世,總覺得未盡孝道,而遺憾終身。)
三、在古籍中對帝王人臣之孝道也有所規範
《呂氏春秋·孝行覽》:「凡為天下,治國家,必務本而後末。……務本莫貴於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芸疾、守戰國。不罷(罷與敗古通)北」。孟子日:「王若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修其孝悌忠信,入從事其父母,出從事其長上,可使制挺,以打秦楚之堅甲利兵矣」。按:臣民若能做孝悌,達到忠君愛國的目的,帝王若能做到省刑罰,薄稅斂,愛民如子,這樣全國一體,上下一心,民富國強,即是給他一根棍子,即可抵住秦楚的堅甲利兵,這說明了群眾的無窮為量。故《呂氏春秋·孝行覽》又載:「執一術而善至,百邪去,天下從者,其惟孝也」。
四、孝的鼎盛時期
前面已論述過,孝是論理道德中最完美者,因此漢劉邦稱帝後,首先封其父為「太上皇」,其下所封皆帶「孝」字,如高帝嫡長子盈之謚法為:孝惠皇帝。其中子恆之謚法為:太宗孝文皇帝。文帝長於啟之謚法為:孝景皇帝。景帝中子徹之謚法為:世宗孝武皇帝。武皇帝少子費之謚法為:孝昭皇帝。繼之武帝曾孫詢之謚法為:中宗孝宣皇帝。宣帝太子奭(音試)之謚法為:孝元皇帝。元帝太子驁之謚法為:孝成皇帝。定陶恭王之子,成王帝立為嗣,苟悅曰:諱欣之謚法為:孝哀皇帝。元帝庶孫衍之謚法為:孝平皇帝。(中隔王莽,淮陽王)繼之世祖光武帝中興,戒馬生涯多年,未帶「孝」字。光武第四子幼名陽,後改名庄,謚法為:顯孝皇帝。顯宗第五子炟謚法為:肅宗孝章皇帝。肅宗第四子,後養以為子,廢長立之謚法為:孝和皇帝。和帝少子隆,短命夭折,不成日殤,謚法為:孝殤帝。肅宗孫,父曰清河王慶、謚法為:孝安皇帝。安帝之子保,謚法為孝順皇帝。繼之炳,幼少在位,無嗣,為:孝沖皇帝。章帝曾孫,勃海孝王鴻之子纘,謚法為:孝質皇帝。章帝曾孫蠡五侯翼子,謚法為:孝桓皇帝。(桓帝無嗣,又以肅宗玄孫宏入立)謚法為:孝靈皇帝。靈帝以帝似己,故名曰協,謚法為:孝獻皇帝。謚法帶孝字之制,至魏乃止。
由於孝在漢代被奉為治天下的至德和重要之道,為普通庶民百姓的做人準則。所以先後有「魏文侯、晉元帝、晉孝武帝、梁武帝、梁簡文帝、唐玄宗、清世祖、清聖祖、清世宗等君王和五百多位學士為《孝經》作解釋義」,《孝經》在人民群眾中愈植愈深。
「魏晉南北朝時各王朝卻將《孝經》立於官學,而廣加傳播」。「隋文帝建國伊始,採取蘇威的意見,」「唯讀《孝經》一卷,足可立身治國」唐代從高祖李淵起,就賣力地提倡《孝經》,下詔稱:「民稟五常,仁義斯重,士有百行,孝敬為先。」「宋太祖在戰爭倥傯之中,還不忘召見太原孝子劉孝忠,,予以慰諭。」「南宋高宗書《孝經》賜給大臣,刻於金石頌於天下州學。當時有孝子為父母報仇而殺人,朝廷竟壯而釋之。」「西夏帝元昊以親自創製的西夏文字,翻譯漢文《孝經》共國人閱讀。」「金朝有以女真文翻譯《國語孝經》,國學刊刻唐玄宗《孝經》,頒發各級學校。」《孝經》作為儒家十三經之一的經典著作,不僅影響著中華民族的道德行為,也影響著世界人民的道德行為。
推薦閱讀:
※真男人的態度,擁有這些態度女人會被你征服(上篇)
※<玉井奧訣>閒注(上篇)
※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十四講 上篇
※更年期女性各類不適癥狀的食療方:女性專用養生帖(上篇)
TAG:上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