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年,阿里這個當時人人追捧的公司,為何招來這麼多質疑

91

這裡有 8 個理由

馬雲可能還記得, 2014 年 9 月阿里巴巴在紐交所 IPO 之前,那兩周全球路演的盛況:百年歷史的華爾道夫酒店,被希望參與認購股票的投資者擠得水泄不通;原本計劃兩周的路演,開始兩天就獲得了足額認購。

一年前的 9 月 19 日,明星一般的阿里巴巴成功在紐交所完成 IPO,並以 250.3 億美元的融資額,戴上了互聯網企業融資規模最高公司的光環。在隨後的 3 個月里,阿里巴巴的股價一路攀升,直到 「雙 11」 創下 571 億元的單日交易額紀錄後,公司股價更是一度達到歷史最高點 120 美元,市值達到 2958 億美元。

但到了 2015 年,所有的好運氣似乎都在離開阿里巴巴——工商總局「白皮書」、遭遇集體訴訟、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沖基金退場……在全球股市大跌的 8 月 23 日,此前一路下行的阿里巴巴也跌破了 68 美元/股的發行價。

在買入這些股票前,投資者們可能以為,他們買到的是能像傳統經濟時代的沃爾瑪、或是二十年前上市的亞馬遜一樣,能夠代表一整個時代生活方式、並且能夠持續上漲的一家公司。

上市 20 年後,亞馬遜的模式被複制到了更多品類和更多國家,股票價格已經升至 500 美元以上;而在上市的前 30 年內,沃爾瑪經歷了 10 次拆股,100 股原始股票的最終價值可以達到 1125 萬美元。

但實際上,如果將阿里目前的股價與 120 美元的歷史最高位相比,阿里巴巴的股價已經累計下跌了近 40%。這個跌幅,遠遠超越了同期道瓊斯指數或標普指數的跌幅,持有阿里股票的投資者正在不斷蒙受損失。

為何一年前風光上市的阿里巴巴,一年後卻飽受投資者的質疑?

經濟增速放緩時,業績沒能保持高增長

我們曾經在阿里巴巴上市時,就對其能否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時,維持高增長提出過質疑。2014 年,中國 GDP 增速只有 7.4%,是 1990 年以來的最低增速。

今年 8 月,阿里巴巴交出了一份令投資者失望的季度財報:營收同比增長 28%、中國零售業務銷售額增長 34%,這兩大關鍵指標都低於先前分析師的平均預期,而且是三年來增速最慢的一季。

到今年 9 月,集團投資者關係主管 Jane Penner 又對外表示,受中國消費支出疲軟的影響,公司預計第二財季的商品交易總額(GMV)將會低於此前的預期,這引發了股價的又一次跳水。

對於華爾街投資者來說,他們所關心的永遠都是增長率。

在中國電商市場中,阿里巴巴的地位並非不可挑戰

從總量上來看,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在線消費市場。根據艾瑞諮詢的統計,2014 年中國人創造了總計達 28200 億的在線交易額,其中接近 60% 流向了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天貓等平台。

但阿里的地位並非絕對穩固,京東正在逐漸縮小這一差距:由於從 3C 領域逐漸向全類目擴展,並且在跨境、商超、生鮮等業務上都開始布局,2014 年,京東的銷售總額達到天貓總成交額的 40%,2013 年時這個數字僅為 21%。

此外,美股市場上還存在著聚美優品、唯品會等其他電商中概股,這可能也會對投資者的選擇策略產生影響。

互聯網金融競爭也很激烈,能否保持先發優勢也是個問題

考慮到阿里巴巴的未來發展空間,投資與其關聯甚密的螞蟻金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最初的支付寶,生長成支付系統、金融產品、小額貸款、徵信服務,乃至網路銀行都一應俱全的業務架構,螞蟻金服目前的表現,可能確實是對得起 450 億美元的估值。

但就跟電商領域一樣,螞蟻金服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也有很多對手——不僅來自同樣試圖通過支付環節構築所謂「閉環」的互聯網公司(像是京東或騰訊),也有想用更接地氣一點的方式找到用戶的傳統銀行、證券公司。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 2013 年以顛覆性創新出現的餘額寶,這是一個本質是貨幣基金、卻能與支付寶進行完美結合,從而實現了「零門檻理財」的金融產品。但這種模式已經被快速複製——「支付寶」與「微信支付」、「螞蟻聚寶」與「陸金所」、「花唄」與「京東白條」的競爭,也都是這樣。

而且因為微信的高滲透率,微信支付的發展速度同樣驚人。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2015 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份額,支付寶為 48.9%,騰訊旗下的財付通以 19.9% 位居第二。而隨著餘額寶收益率越來越低,不少用戶開始尋求其它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被寄予厚望的跨境電商,還在起步階段

在設立了新的跨境電商部門「天貓國際」後,2014 年被阿里巴巴定位為「全球化網購元年」,天貓國際帶來的 Costco、自然之寶等品牌,也成為了當年「雙 11」業績的有力推動者。

但說到國內的跨境電商,可能是一個比大電商更為複雜、對市場份額的爭奪也更為激烈的情況: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亞馬遜海外購、聚美優品、蜜淘、網易「考拉海購」……互相爭奪的其實都是同一批消費者——中國越來越龐大的中產階級。

我們此前在《跨境電商的概念火是真火,馬雲的天貓國際做到哪兒了?》這篇文章中,對天貓國際現在的處境有過詳細分析。

上市前後的那些投資併購,短時間內還沒法發揮整合效益

平均每月公布 2.5 起投資、為每起投資平均付出 2.8 億美元、總金額超過 70.6 億美元——在 2014 年的前 9 個月里,阿里巴巴不僅是一家等待赴美上市的電商巨頭,還成為了一個兇猛而胃口極大的投資者。

它慷慨地將大筆投資砸向了社交、旅行、地圖、文化傳媒乃至體育等自己甚少涉足、卻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繼續抓住用戶的領域。但從目前實際投資和整合的成果來看,除了在自己所長的電商、營銷及互聯網服務領域能夠很好整合外來者之外,阿里幾乎還沒有在其他任何一個大肆投資的領域中,體現出幫助公司、乃至整個行業向上發展的能力。

假貨,這是個難以被很快解決的老問題

從國家工商總局的「白皮書」、到 Gucci 母公司開雲集團的起訴、AAFA 的兩次投訴、再到數家美國知名律所提出的調查請求……關於「到底怎麼管平台上的假貨」這個問題,阿里巴巴在上市的一年裡又被問了好多次。

在面對投資者時,阿里巴巴一直表示,公司長期致力於打擊售假行為,並使用了數據挖掘等技術提前預防;遇到實際問題時,也會與政府、品牌和行業協會緊密合作。

只是印象一旦形成,改變的難度就變得大了很多——尤其是當投資者考慮到,銷售這些假貨所獲得的營收和利潤,還會被計入財報數據的時候。而基於阿里同時擁有 B2C 和 C2C 平台,也有人質疑阿里打擊假貨的執行力並不那麼果斷。

各類創新性業務,也有被政府監管幹掉的可能性

7 月底,央行宣布了一份爭議不小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希望能對目前國內的各類互聯網支付機構進行監管。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只是隨著驗證交易要求的提高、以及相關支付限額的收緊,關於監管到底是促進行業向好發展、還是限制創新業務發展,成了一個問題。

在海外上市,但在海外的話語權還很弱

6 月 9 日,馬雲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發表主題演講時,提出了阿里「全球買、全球賣」的遠期目標:「未來 10-20 年,無論你身在何處,都可以買到任何地方的產品,也可以把自己的產品賣到世界各地。」

兩個月之後,阿里任命了前高盛高管 Michael Evans 擔任公司總裁,負責集團的全球化業務。在他的任務清單上,歐洲、美洲及亞洲其他地區都是阿里海外業務首先需要開拓的區域。

但根據集團 2014 年財報,阿里近 80% 的營業收入,依然來自於淘寶、天貓、聚划算這三大本土化零售業務。包括零售和批發在內的整個海外業務,營收佔比僅 8%。

兩個月前,阿里巴巴還出售了自己在美創立僅一年的電商平台 11Main,阿里本來是希望它可以獲取海外用戶,這目前對阿里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

所以,阿里距離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公司,還有很長的距離。


推薦閱讀:

【小職條】如何適應跳槽後剛進入新公司的那段時間?
【公司簡史】LVMH集團:阿爾諾打造的全球奢侈品之王
【人資專題】如何籌建一家新公司?
業主地下室被淹 物業公司被判賠償
女老總眼淚打動發審委 爛公司成功IPO引質疑

TAG:公司 | 質疑 | 這個 | 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