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審美文化史的敘述方法

兩種美學史

就學理層面而言,美學史有兩種,一是美學思想史,一是審美意識史。所謂美學思想史,即由從古到今無數美學家的美學理論和美學觀點連綴而成的歷史;所謂審美意史,即由各個時代各個時期的審美現象顯示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審美標準、審美傾向等構成的歷史。就這二者的關係而言,前者是後者的概括抽象但需要以後者為依據,後者是前者的基礎但也受到前者的指導和規範,二者一般說來是相互適應的,但也可能出現差距、懸殊甚至對立。然而就具體的美學史敘述方法而言,一般不會做得如此純粹單一、清湯清水,總是兼顧這兩種美學史,區別只在主次不同而已。這就有了兩種敘述方法,一種是以美學思想史為主線,以審美意識史為背景,其特點是思想線索清晰,理論品位較高,但同時必須藉助大量審美現象以支撐其思想線索,方才不顯得貧乏、乾燥,也有助於顯示思想主線發展流變的必然性。如李澤厚、劉綱紀的《中國美學史》便是這一寫法。另一種是以審美意識史為主,以美學思想史為輔,其特點是在具體的審美現象中彰顯一定的審美理想、趣味、標準和傾向,它不要求在理論上作更高的抽象和提純,因而形象生動,淺顯易懂,可讀性強,但需要藉助一定的美學思想來釐清規律、揭示道理,以免審美意識淹沒在感性材料的汪洋大海中。如李澤厚的《美的歷程》、《華夏美學》便是這一寫法。

那麼,審美文化史是怎麼回事呢?我認為,審美文化史屬於後一種情況,採取以審美意識史為主,以美學思想史為輔的寫法。自覺的審美文化史寫作是較晚的事兒,在20 世紀80 年代中期「文化熱」起來之前,國內基本上還沒有自覺的文化研究,當然也談不上自覺的審美文化史研究。此前經過1950 年代的「美學大討論」以及1980 年代的「美學熱」的洗禮,國內美學界對於文學、藝術的美學研究已經趨於自覺,然而自覺的審美文化史研究尚有待時日。一個佐證是李澤厚的《美的歷程》、《華夏美學》,就這兩本書的內涵來說堪稱審美文化史的著作,但其恰恰未曾作此標舉,在行文中也不大用「文化」概念,用了也未作界定。還有一個佐證是許明主編的《華夏審美風尚史》,這部11 卷本的鴻篇巨製其創意產生於1990 年代初。據許明稱:「傳統的美學史通常是美學思想史,是歷代哲學家或文藝理論家的理論發展史;而與美學相關的藝術部分及日常生活中的審美現象,則不在研究範圍內。顯然,這是有缺憾的美學史表述。」在此情況下,「大家都感到有必要改變一下傳統思路,再寫一部大美學史」。這部「大美學史」的著眼點在於,「由審美活動的感性層面構成的有一定發展方向,總體特徵具有某種統一性的審美趣味、習俗的總和,我們稱之為『審美風尚』」。從而「我們企圖構思一部具有原生樣態的『華夏審美風尚史』,而不僅僅是美學思想史」 [1]。該書無論從觀念還是從方法來說,毫無疑問也屬審美文化史研究,但作者偏偏沒有這樣做。以上諸例足以說明當時自覺的文化意識尚未在美學史研究中破繭而出。自覺的審美文化史研究是從對於文學、藝術的美學史研究逐步轉化、發展起來的,但關鍵還是在於當時「文化熱」的推助。

由此可見,一種美學史的研究套路和寫作體例的形成原本也不能脫離當時的思想潮流和學術風尚,只是有了「文化熱」,才隨之有了審美文化史。這也有兩個佐證,一是陳炎主編的《中國審美文化史》,一是周來祥主編的《中華審美文化通史》,它們的成書都是在「文化熱」起來之後。

中國審美文化史的深層理念

既然審美文化史介乎審美意識史與美學思想史之間並取得必要的張力,那麼它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審美文化現象上,而是要尋繹隱匿其後的深層理念,包括理論、思想、邏輯、觀念等。它們既是一種統合力,又是一種推助力,貫穿於中國審美文化史之始終,從而凝結為審美文化史的魂魄。如果一部審美文化史的敘述僅止於材料堆積和現象羅列,而缺少深層理念的貫穿的話,那就猶如一盤散沙、烏合之眾,只是一種「失魂落魄」的死學問。

在學術研究的視野中,理論與歷史互為表裡,因此「以史帶論」或「以論帶史」都是常規。所謂「以史帶論」講求「論從史出,以史證論」,就是說,理論總是從歷史事實中提升出來,也必須得到歷史事實的驗證。所謂「以論帶史」講求「以論統史,史以論彰」,就是說,理論觀點在歷史事實中的穿行,往往使紛繁複雜的歷史現象得以凝聚和統合,使深藏不露的歷史規律得以彰明和敞開。當然,這裡所說的「論」,不是毫無根據的妄言和空論,歸根結底還是從歷史事實總結、概括出來。在我看來,比起「以史帶論」,「以論帶史」是理論與歷史結合的更高境界。比較典型的是李澤厚的《美的歷程》。他將該書勾勒的「美的歷程」稱為一次「匆忙的歷史巡禮」,作為對其「積澱說」進行的一次思想實驗。他在該書的「結語」中是這樣表述「這個巨大而重要的成果」的:「人性……是感性中有理性,個體中有社會,知覺情感中想像和理解,也可以說,它是積澱了理性的感性,積澱了想像、理解的感情和知覺,也就是積澱了內容的形式,它在審美心理上是某種待發現的數學結構方程,它的對象化的成果是……『有意味的形式』。這也就是積澱的自由形式,美的形式。」 [2] 這段話乃是李澤厚當時揭櫫的「積澱說」的最集中、最清楚的宣言,猶如點睛之筆,點活了他所描繪的中國審美文化史之龍,由此展開了「龍飛鳳舞」的壯美畫卷。儘管後來對於此說不乏歧見甚至非議,但就中國審美文化史的研究而言,則不失為一種深度模式的建構。

儒、道、易、玄、佛、禪、理、心諸家思想,歷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支柱,它們產生和形成的時間有早有晚,但對於當時的審美文化總是起著深層次的調控和統合作用,而後者也總是如影隨形地與之同流轉、共起伏。由於中國古代思想學說渾整、互洽的特點,中國審美文化的發展流變往往不是受到一家一派思想的影響,而是與各家各派都有關係,形成非常複雜的源流關係。譬如,起初往往出現「一源分多流」的景象,而到後來則常常形成「眾源匯一流」的格局,從而中國審美文化史有可能以上述思想史為縱貫線而得到架構。如李澤厚的《華夏美學》,便旨在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吸收各家學說而對隱藏在中國審美文化美學中的文化密碼進行破譯。對此李澤厚說得很清楚:「所謂華夏美學,是指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華傳統美學。我以為,儒家因有久遠深厚的社會歷史根基,又不斷吸取、同化各家學說而豐富發展,從而構成華夏文化的主流、基幹……本書則從美學角度論述這一事實。」[3]

任何事物的發展演變總是有其自身的邏輯,在歷史研究中往往並不缺少邏輯,而是缺少發現。中國審美文化史亦然,一旦其暗含的邏輯被發現、被掌握,也能成為凝聚和統合中國審美文化史的深層力量。在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周來祥的《中華審美文化通史》。作者認為,研究中華文化視野審美文化,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尤為重要,「在史的研究中……是在歷史現象具體的自然進程中揭示對象的本質、必然,在歷史的運動中揭示邏輯」 [4]。該書在確立總體的和諧美學傳統的基礎上,貫穿著兩條邏輯線索,一是審美理想,從周、秦、漢、唐的偏於壯美,經宋元的偏於優美,到明、清、近代的崇高,以及向現代辯證和諧的發展歷程;二是藝術思潮,從唐以前偏於古典的再現、寫實,經宋元偏於古典的表現、寫意,到明清、近代浪漫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的興起,以及向現代審美多元化及相互融合發展的歷史軌跡。總之,中華審美文化史的殿堂因這兩條邏輯線索而得到建構。

中國審美文化史的建構也受到學術觀念的主導。這以陳炎主編的《中國審美文化史》為代表。該書共出過兩種版本,一是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 年版,二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版。前者為四卷本,後者為一卷本。二者的區別並不在內容上的周詳、繁富與精鍊、簡約,而在於主導全書的學術觀念有了變化和發展。前書對於「審美文化」作了如下界定:「『審美文化』作為一個民族『情感方式』的內容之一,必然受制於該民族特定時代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維方式』等多重因素的滲透和影響。」 [5] 後書對於「審美文化」則作了重新定義:「本書所講『審美文化』……作為一種『非物質形態的社會存在』」 [6]。需要說明的是,這一定義乃是從該書對於「文化」概念的界定推演而來。仔細推敲「作為民族情感方式」的審美文化與作為「非物質形態的社會存在」的審美文化這前後兩個概念,不用說其內涵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別。後者分明更加準確,也更具時代感,顯示了該書學術觀念的與時俱進。本文不擬對此加以詳論,要說的是,對於「審美文化」概念的觀念變遷勢必要求審美文化史的敘述有一些新的講究、新的追求。

從以上中國審美文化史的已有成果可見,正是理論、思想、邏輯、觀念等深層理念對於林林總總審美現象的凝聚和統合,才使得中國審美文化史成為一個猶如身體一樣的有機生命體,並從而彰顯其深廣的意義和價值。這裡也給出了一個重要的提示:理念一變,境界全出。換言之,只有在理論、思想、邏輯、觀念上有所更新、有所突破,中國審美文化史敘述的創新開拓才是可能的。

中國審美文化史的表象形態

中國審美文化史的表象形態就是中國審美文化史敘述所採用的的路徑、框架和體例等。通常有這樣幾種:

一、按照自然時間順序,將各種審美文化現象進行排列組合,分別給予闡釋、分析和論證。一般的寫法就是按照先秦、兩漢、魏晉、隋、唐、宋、元、明、清的順序進行鋪排,以上論列的幾種中國審美文化史著作基本上都是採取這一寫法。

二、按照文化層次來展開論述。一般將文化分為器物、制度、觀念三個層次,這也為審美文化的分層提供了一個基本框架。但是也有變通處理,對文化的層次作了一些重新分類,例如陳炎將影響審美文化這種民族「情感方式」的主要因素分為「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維方式」等四個方面。周來祥將審美文化分為五大內容:一是歷代重要的美學家、美學著作的美學思想,這是理性形態的審美文化;二是各種類型的文學藝術現象,這是典型的感性形態的審美文化;三是人類生產、生活等物質性文化中包含審美因素的文化;四是人類社會生活的節慶文化、風尚習俗文化中的審美情趣;五是富有審美性的典章制度和倫理政治文化等其他人類文化。

三、按照文化類型進行具體論述。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不可勝數的文化樣式、品種和類別,如繪畫、雕塑、音樂、舞蹈、詩歌、散文、小說、戲劇、電影、電視、書法、篆刻、建築等等,如果往下細分的話,那就會展現為一個海量的文化類型。不用說,任何一部審美文化史都不可能離開對於這些具體的文化類型的描述和例示。

這裡的討論並非旨在衡量以上諸種路徑、框架和體例的高低優劣、合適與否,從而進行選擇取捨,應該說,以上諸種路徑、框架和體例都是審美文化史寫作的常規,都為歷來的審美文化史所採用,在具體寫作中往往是交叉使用、雜糅為一體的。這裡的討論旨在考量對於上述路徑、框架和體例的採用應持何種立場的問題。如上所述,近年來我們已經有了多部中國審美文化史的著作,而且大都規模宏大、卷帙浩繁:許明主編的《華夏審美風尚史》為11 卷本,陳炎主編的《中國審美文化史》為4 卷本,周來祥主編的《中華審美文化通史》為6卷本,即便是單卷本,篇幅也頗為可觀。可以套用一句老話:中國的《審美文化史》,一出手就是鴻篇巨製。出現這一情況不難理解,中國文化歷史悠久,範圍宏闊,品類繁多,審美文化史的規模當然小不了。但這裡說到底還是有一個立場問題,那就是求大、求多、求全。如果說草創之初這樣做完全有必要的話,那麼今天再按照這個路子繼續做下去,勢必吃力不討好,失去特色、抹平個性,大不了再來幾部大同小異的「鴻篇巨製」而已。我覺得今天思考中國審美文化史的敘述方法,是否需要改變一下思路,轉而求小、求專、求精。一味求大、求多、求全,導致人們對於研究對象的觀察太過匆忙,思慮太過浮躁,筆觸太過粗略,恰恰將那些精細、綿密、微妙之處給遺漏了,今天中國審美文化史研究要取得突破和進展,是否可以考慮將以往被忽略但意義重大的細部作為研究重點,並在寫作路徑、框架和體例的設計上有所體現。

譬如說,以往按自然時間順序描述的中國審美文化史主要是通史,即便有斷代史也是在通史中的斷代。今後是否可以考慮做獨立的斷代史,甚至做年代史?我們能否在審美文化史研究中嘗試寫出像黃仁宇《萬曆十五年》那樣的著作,或者像歷史紀錄片《公元1644》那樣的文本?

又譬如說,以往的中國審美文化史研究雖然對於文化分層已有比較明確的概念,但在關於審美文化的具體敘述中存在著薄弱環節,對於器物層面和觀念層面的討論較多、較充分,但對於制度層面的討論就較少、較薄弱,其實後者的美學內涵異常豐富,例如周代草創的禮樂制度、漢代建立的詩教規範以及從先秦到明清逐步完善的教育制度,它們與美學、美育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應將其納入審美文化史的範疇,有專門的研究與之相匹配。

再譬如說,由於審美文化類型的包羅萬象、層出不窮,在中國審美文化史的總體把握中對於這一塊無法一一細說,所以總是顯得片光吉羽、浮光掠影,這是令人遺憾的。這一缺憾必須由對於具體樣式、品種和類別的專門研究來彌補。例如專門的彩陶文化研究、青銅文化研究、漢畫像研究、元青瓷研究、明清傢具研究、江南園林研究等等,至今這種對於審美文化類型的專門研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需要大力提倡,這就為中國審美文化史研究打開了一個無限開闊的空間。當然這種個案研究仍須有深層理念的貫穿和統合,方能發揮美學史研究的長項,否則且不說別的,就說專業知識、行業技能,也可能都遠遠趕不上其中任何一個行當的專家。

餘論

研究中國審美文化史,首先要明確「文化」這一概念的含義,否則何以搞清中國審美文化史的真諦?但要搞清「文化」概念的含義又談何容易!困難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對於漢語中「文化」概念的解釋就頗為不易,二是受到英語中的「文化」概念culture 的干擾,因為國外的文化研究先發,而中國在這方面則相對滯後,後者不免受到前者影響,因此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人們說的是漢語「文化」一詞,想的是英語culture 的含義,用的漢語「文化」兩字,討論的卻是英語culture 的意思,而這兩者之間在語義上的齟齬和錯位之處卻被忽略了。

那麼,漢語「文化」一詞是何時與英語culture 一詞直接對譯的呢?據考證,culture 一詞輸入中國的時間並不長,它最早是在19 世紀60 年代在來華傳教士以及中國人編纂的一些英漢詞典中被列為條目,但很少譯成漢語「文化」一詞,而是將其譯為「開化」、「風化」、「教化」等。真正將culture 譯為漢語「文化」一詞,則是1882—1883 年間的事,在1882 年中國人顏永京翻譯的斯賓塞《教育論》以及1883 年美國傳教士丁韙良所著的《西學考略》中,第一次在現代意義上使用「文化」一詞來對譯culture 一詞。[7] 可見將culture 一詞移譯進來只是100 多年前的事,而中國人使用「文化」一詞已有2000 年甚至更為長久的時間了,兩者的涵義存在著明顯的時代差異和文化懸殊。因此像一個時期以來文化研究盛行的路徑那樣,僅從英語culture 一詞中尋繹「文化」的含義是不夠的,在方法論上存在著一個誤區,有必要更多關注漢語「文化」一詞的由來與發展,進而與英語culture 一詞相互參照,當有助於進一步揭示「文化」概念的內涵。

在中國語境和漢語系統中,「文化」一詞是由於「文」、「化」二字的長期連用和合用而逐步形成的,它意指人類通過自己的活動使事物的性質和狀態發生合乎規律、合乎需要的變化,這一變化過程及其歷史成果即為文化。這裡所說「事物」包括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也包括人本身以及人心人性在內。[8] 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由三個層次構成:文化即人化,文化即教化,文化即美化。這三個層次的精神實質在於對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美善合一這三種境界的文化追求,順天應人並使人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謂之「人化」,教以人倫並使人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謂之「教化」,陶冶人心並使人達到美善合一的境界謂之「美化」。它們千百年來積澱在中國人心靈深處,影響著中國人的心思言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這一分析不是將文化看成一個孤立事態、一種局部現象,而是看成一個運動過程、一個有機整體,從而揭示了文化的動態性、過程性、整體性,在動態的邏輯推演和有序的系統解析中把握文化的內涵。以上理解在思維水平上有其明顯的優長之處,更加切近文化的本質,尤其是中國文化的本質。從人化、教化、美化這一逐級遞進的邏輯順序來看,美化在整個文化中居於更高的層次,更具兼容性和普適性,這就使得構建包容大度的審美文化成為可能。這就為中國審美文化史研究提供了一種參照,也為其敘述方法開啟了一條路徑。

參考文獻:

[1]許明.華夏審美風尚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序言.

[2]李澤厚.美的歷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213.

[3]李澤厚.華夏美學.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前記.

[4]周來祥.中華審美文化通史(第1 卷)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6.

[5][6] 陳炎.中國審美文化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5.

[7]黃興濤.晚清民初現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歷史實踐.近代史研究,2006 (6) .

[8] 姚文放.中國語境與漢語系統中的「文化」概念分析.社會科學戰線,2008 (8) .


推薦閱讀:

張天愛撞臉鞠婧禕,居然是因為這個部位……分析張天愛的長相
影響世界審美的中國四瓷、五窯
@准女王:「變美教育」了解一下
從倫理學審美化到倫理化美學
消費升級到底是升級什麼?

TAG:中國 | 文化 | 審美 | 方法 | 文化史 | 敘述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