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選:也談「家風」
校訊通發來信息,徵集家長撰寫關於「家風」為主題的家庭教育徵文,要求內容健康,體裁不限,題目自定,字數2000字以內。
關於家風,100個家庭也許就有100個家庭的不同。一些具有單個家庭特徵的習慣、做法、方式,或作風,應該都屬於家風的範疇。生在70年代的我,對於家風的理解和傳承或許是非常簡單的,那就是勤勞善良,責任擔當,正直寬容。
父母在對我們那一代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大都是嚴厲為主,奉行的是「黃荊棍子出好人」,用嚴格嚴厲的家教方法以培養子女勤勞勇敢,節儉誠信。簡單說,就是希望子女能夠成一個正直有用的人,即便不能獲得功成名就的人生,但也必須自立自強討生活。
如今,對於多數獨生子女的現代家庭,其教育方式及家風也更加多元化。家庭教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家風的養成,也是一個不斷培養執行、遵守傳承的過程。父母自身良好的行為習慣,其實就能成為孩子效仿學習的榜樣,父母平常生活中不經意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中不知覺的一舉手一抬足,都會影響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
所以,要想養成並傳承一個良好的家風,父母們務必要從自身修鍊做起。把握好自己的言行,規範好優良的作風,培養有趣的愛好,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這些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才是至關重要的。
在這個學習型的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正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多元信息的傳遞,讓孩子從多種渠道獲得更多的知識信息。父母絕不再是孩子眼中的權威,子女也不會對父母的所有要求唯命是從。縱觀實現家庭教育成功的家庭,往往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適應,共同影響並共同成長的家庭。
還記得陪孩子一起閱讀過的《傅雷家書》。對於兒子的教育,傅雷夫婦可謂是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對於孩子的培養,傅雷先生首先要求是兒子們先成「人」,再成「家」。最終,傅雷先生的兩個兒子皆成人成家,傅敏是著名的鋼琴家,傅聰是英語特級教師。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總是抱著美好的願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熱切而又激烈。而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卻不可能人人都能表現出所謂的優秀,不可能人人都拿第一。
怎樣正確看待孩子學習進程中的不如意?怎樣面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平凡?對待這些紛繁困擾的問題,不僅需要孩子要有耐心找癥結,更需要父母有一顆包容寬宏的心,讓孩子得到父母幫助樹立信心解決。
因此,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獨生子女家庭擺脫替孩子包辦所有事務的最好辦法。
一篇關於「家風」的命題文,其實質是給當代父母敲響一面警鐘。怎樣塑造家風,怎樣培養家風,怎樣傳承家風,怎樣讓良好的家風正面影響孩子?這是作為孩子父母必須正確面對和深思的課題。
都說父母是孩子言傳身教最好的老師!從這個意義上說,家風猶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要形成好的家風,做父母的就得事事從自我做起,不斷提高為人父母的素養,做一個勤勞勇敢,正直擔當,樂觀積極有責任的社會人,而不是只要求孩子如何做,用自身言行去影響引導孩子。
如此,家風就自然成為父母之風,孩子效仿之風。父母的良好品質、作風、性格、愛好,都會自然傳承到孩子身上,沐浴孩子純真的心靈。
那麼,正直誠信、善良勇敢、勤勞樂觀——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的華夏精神,就讓它們成為現代家庭最優良的家風,代代傳承。(文/夏夜清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