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漢民】儒家「文化軟實力」的獨特魅力

《禮記》,主要記載了先秦的禮制,是「三禮」之一、「五經」之一,「十三經」之一,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對「文化軟實力」最為推崇的,是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居主導地位的儒家學派。

人們普遍認為,「軟實力」是20世紀90年代國外的國際政治理論中產生的一個新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全球戰略專家約瑟夫·奈提出來的。任何思想觀念均是某種特定的歷史情境的產物。當代「軟實力」的觀念,是各民族國家在全球化時代競爭意識的表達,特別是反映了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急切地維護自己霸權地位的意識形態。由於這個概念為各民族國家綜合國力的描述、評價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和重要因素,故而很快就被普遍接受。

「文化軟實力」則是對「軟實力」理論進一步探討而衍生的一個概念。在國家軟實力的構成中,由於文化具有廣泛滲透性(包括社會思想、政治制度及人的行為方式等)及柔性力量等重要特徵,故而在「軟實力」中居於最重要的地位。許多學者、政治家在描述「軟實力」時,往往就是指「文化軟實力」。

應該說,「文化軟實力」並不完全是一個新產生的概念。追溯歷史,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中華民族就形成了十分豐富的「文化軟實力」思想,擁有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優秀資源,只不過沒有用這個詞而已。我們會發現,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代思想家不僅發現並提出了與「文化軟實力」相近的思想理念,並且將這個理念付諸實踐,指導以後歷朝的國家重大政治決策,對古代中國的繁榮與強盛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對「文化軟實力」思想最為推崇的,是後來在中國思想文化中居主導地位的儒家學派。儒家學派推崇「王道」,強調「文化」在國家競爭中的重要作用,認為它雖然是一種「軟」的力量,但又是一種「無敵於天下」的巨大力量。孟子將「以力敵人者」稱為「霸道」,行「霸道」者對外靠軍事力量,對內靠嚴刑峻法。孟子認為,推行「霸道」雖能暫時獲得統治國家的權力,但絕不可能得天下。他說:「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他強調,只有推行「王道」者才能得天下,因為行「王道」者推崇「文化」,具體而言就是講仁政、重德治、行「文德之教」,和「以力服人」的「霸道」不一樣,這是一種「以德服人」的「王道」,它是使天下百姓「中心悅而誠服」的「軟」力量。孟子反覆強調這種能夠深入人心、感召天下的仁道所具有的巨大力量,遠遠要超過軍事、政治等硬實力,所以他提出「仁人無敵於天下」,「仁者無敵」。「文化」、「仁政」是「得民心」的軟實力,而「得民心者」必能得天下。

儒家所推崇的文化力量體現為對人心產生感召力、凝聚力、滲透力、影響力的「軟實力」,是「人文化成」的力量

儒家所推崇的這種「人文化成」的「文化軟實力」,它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呢?這些要素如何才能夠形成強大的軟實力呢?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做一些考察。

其一,以仁德為核心的價值觀念,具有深入人心的道德滲透力和感化力。儒家倡導君主必須施行德治、仁政。所謂「仁政」,對內而言,能夠做到民有恆產、輕徭薄賦、救濟貧困、減輕刑罰、保護工商等;對外而言,則是要做到勤修文德、講信修睦、以和為貴、以善服人、協和萬邦等。能否行仁政的關鍵在於國家的君主能否保存、擴充自己內在的仁心。孟子說:「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仁德只是一種道德價值觀念,為什麼統治者們只要認同、推行這種仁政的理念,就可以「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呢?因為這種仁德價值觀念和「人心」是聯繫在一起的。一方面,仁德的價值觀念具有對「人心」的內在凝聚力:「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另一方面,仁德的價值觀念具有外在感召力,能得到天下的幫助和歸順,孟子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認為,仁道是一種能夠得到普遍贊同、欣賞的價值觀念,能得到外界的普遍聲援、幫助,故而能夠產生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使天下臣服和歸順,這是任何有形的外在力量不能比擬的。

其二,以禮樂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具有使國家和社會組織內的人民和諧相處的組織力和凝聚力。儒家所說的「文」、「文化」的軟實力不僅是指仁德方面的精神力量,同時還包括禮樂制度的組織力量。仁德與禮樂是一個內外一體的和諧整體,相當於現代政治學所講的政治結構的組織形態與政治文化的價值形態一體化。「禮」是古代中國包括家庭、社會、國家等方面的制度體系和行為方式,所以,「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作為一整套人人遵守的制度規範,能夠使組織內的人們和諧相處而不生怨恨,從而產生極強的社會組織力和凝聚力,即所謂的「故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禮之所以具有這樣強的力量,是因為它不僅使仁義道德的精神力量得以落實,同時還廣泛地滲透在法律、政治、教育、軍事、宗教等一切社會活動中,並發揮著規範化、組織化的作用,即所謂:「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庄。」由於禮能夠使國家、社會、家庭保持和諧、有序的秩序,故而具有很強的組織力,這也是軟實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樂」是輔助禮的一種手段,它使人們從內心認同禮、服從禮,從而更加強化了這一制度體系的凝聚力,即所謂「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禮樂是人內在仁德的外在化、制度化,它具有使人們無怨、不爭的功能,從而強化了社會、國家的組織力、凝聚力,是一種不同於軍事、政治力量的軟實力。

其三,以教化為途徑施展文化軟實力,具有強大的精神調控力和深遠的歷史影響力。「文化」能夠對個人、社會、國家、天下產生調控力、影響力,總是需要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而對儒家來說,「教化」則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徑。古代「文化」的含義和「教化」非常接近,均是指通過傳播仁德的價值觀念、禮樂的文化體系而影響個人、社會與國家。儒家對文化軟實力的重視,亦充分體現在他們對「教」、「教化」的重視上。《禮記·學記》中,儒家這樣看待教化:「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化、教學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居於這麼重要的地位?其關鍵是教化能夠充分實現「文化」作為一種「軟」力量的特點。對內而言,通過教化能夠「化民成俗」,使百姓自覺自愿地追求仁德價值、德行禮樂規範,最終使得社會和諧、國泰民安;對外而言,通過教化而建立的和諧社會、政治秩序,要比依賴政治強制、刑罰暴力、軍事威脅更能得民心,更能維持國家、天下的和平穩定。「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總是強調得民心者得天下,這離不開文化通過教化而具有的精神調控力和影響力。

儒家所推崇的文化力量就是由上述三個方面構成的。這三種力量均不是以軍事、經濟、政治為代表的「硬實力」,而是體現為對人心產生感召力、凝聚力、滲透力、影響力的「軟實力」,是一種不靠強制,而靠感化的文化力量,也就是《易傳》所說的「人文化成」的力量。當然,能夠統一天下並實現長治久安的國家,總是既有「王道」,又有「霸道」,即所謂「王道」與「霸道」並用之。

推薦閱讀:

實力碾壓如來的3位大神,一直被忽略,但太上老君都要給七分面!
如何在一個月之內提升引體向上的實力
「軟實力」能助職場生輝幾何
實力撩妹新技能!
2017-11-24  五年巨變 ——吳中太湖新城未來實力不容小覷

TAG:文化 | 魅力 | 儒家 | 軟實力 | 實力 | 獨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