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美國大兵的寂靜歸途

美國大兵的寂靜歸途2012-01-07 22:49:17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北京) 有1072人參與 手機看新聞

沒有最後的決戰,只有最後的撤離

「聽說他們回去了,希望我們也可以早點回去。」2011年12月28日,美國步兵卡爾文·特勞特曼對《中國新聞周刊》說。2011年4月,他換防到阿富汗北部城市昆都士。在滿目瘡痍的河谷地帶,卡爾文·特勞特曼關心著美國政府的政策動向。他知道,10天前,阿德軍營的最後一批駐伊美軍回國了。

始建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阿德軍營,位於伊拉克南部濟加爾省首府納西里耶市附近,伊戰爆發後,這裡是美軍在伊拉克南部的重要軍事基地,曾駐紮過美國海陸空諸軍種和海軍陸戰隊,最多時達到1.5萬人。

這裡留下的不僅是美軍士兵的駐守足跡,也是美軍士兵的戰爭記憶。記憶的終點定格在2011年12月17日,星期日。

凌晨兩點30分,阿德軍營的夜晚向往常一樣寂靜。

隸屬美軍第一機械化師第三旅的約500名士兵,乘坐110輛裝甲車,悄然駛出了這個歷經無數不眠之夜的軍營,開往伊拉克與科威特的邊界地區。由於擔心叛亂勢力趁美軍撤離時發動襲擊,美軍方將這次撤軍當作戰鬥任務來執行。

出於安全的考慮,美軍開拔並沒有與伊拉克人道別。最終行程的整個細節都是在完全保密下制定的,包括對於盟友伊拉克安全官員。為了不泄露美軍很快就要全部離開的消息,就在前一天,美軍還和當地部落和政府領導人聯絡,通報巡邏會照常進行。

很多美軍士兵猜想,如果星期天早上醒來,那些與他們一起工作並接受美軍培訓的伊拉克人發現,基地上所有美軍連招呼都沒打就全部撤離的時候,將會作何反應。

或許伊拉克人的反應並不會很強烈,因為幾個星期以來美軍都在收拾行裝。5個小時後,天已破曉,最後幾輛裝甲車跨過了有探照燈和鐵絲網值守的科威特邊界。

從阿德軍營到科威特邊境,再由科威特包機回國,最後一批駐伊美軍踏上了返鄉之路。幾百個日夜的等待,這些美軍士兵,終於踏上了歸途。

阿德軍營只是美國在伊諸多軍事基地中的一個,伊戰爆發以來,這一數目一度達到505個,駐軍17萬名。截止到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軍阿德軍營基地司令理查德·凱澤與伊拉克總理馬利基的代表阿薩迪代表雙方簽署基地移交文件時,美軍在伊基地已全部完成移交。移交後的阿德基地隨即改名為伊瑪目阿里空軍基地。

12月31日,數千名伊拉克人在首都巴格達集會,慶祝美軍在最後期限前完全撤出伊拉克。

「今天是外國軍隊全部撤離的日子,是屬於伊拉克的日子,是全體伊拉克人民的節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迎來了全新一天的黎明,我們的國家自由了!」伊拉克總理馬利基在當天的慶祝集會上宣告。

對於美國來說,撤出伊拉克,顯然不是勝負那麼簡單。歷時8年9個月,耗費8019億美元,死亡4474人,受傷32000人,伊拉克人死亡更超過10萬人,數字背後是戰爭的巨大消耗和代價。

「我們的部隊成功完成任務,給了伊拉克一個擁有成功未來的機會。」早就承諾結束這場戰爭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如此評價。

最好的聖誕禮物

瘟疫一樣的死亡威脅和吉凶未卜的漫長等待,是駐伊美軍最大的心理壓力。直到走出伊拉克邊境那一刻,這種壓力才拋在了身後曾經的戰場。

查爾斯·米勒二世是其中一位最後撤離的美軍士兵。27歲的他也是賓夕法尼亞州國民警衛隊的一名全職中士,2011年1月,他隨部隊被派往伊拉克換防。按照通常一年甚至更長的輪換期,他要等到2012年2月才能回家。

但2011年10月,奧巴馬宣布年底前全部撤離伊拉克的計劃,讓米勒喜出望外。一個月後,他得知自己將會在聖誕節前回家。

讓駐伊美軍回家,也是奧巴馬當選之初的承諾。在這場戰爭開始以來的屢次升溫的爭議熱潮中,奧巴馬曾憑藉堅定的反戰立場在總統大選中贏得了不少的支持。2009年2月,就任之初的奧巴馬宣布了在未來18個月分兩步撤出全部駐伊美軍的計劃。

根據2008年布希政府與伊拉克達成的駐伊美軍地位協定,2011年12月31日前美國要撤回全部駐伊美軍。奧巴馬履行了前任的決定。

2011年12月14日,奧巴馬在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軍事基地對軍隊發表講話,宣布最後一批美軍將撤離伊拉克。「歡迎回家!」奧巴馬以軍隊總司令之名,對已經和將要返回的美軍將士連續高呼四遍。他還稱這場歷時近9年的慘烈戰爭以一種「體面」的方式結束,沒有最後的決戰,只有最後的撤離。

就在同一天,米勒和弟弟突然出現在母親目前時,母親開懷地稱這是人生中最好的聖誕禮物。

像米勒一樣,這個聖誕節成為很多駐伊美軍家庭團聚的日子。2011年12月21日,奧巴馬和副總統拜登在華盛頓安德魯空軍基地舉行儀式,迎接最後一批駐伊美軍回國。

至此,除留駐少量美軍由美國大使館統一管轄外,駐伊美軍全部撤離。留駐部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包括157名士兵,負責訓練伊拉克安全部隊;另一部分為一支海軍陸戰隊分隊,負責保衛美國外交使團的安全。

現任駐伊美軍司令勞埃德·奧斯汀大讚將士們的浴血奮戰,讓持續近9年的伊拉克戰爭取得「非凡戰果」。但他也承認,對於近4500名陣亡士兵的家人而言,美國欠下的「恩情永遠無法償還」。

駐伊美軍返鄉的悲喜交加,讓這個聖誕節與以往不同。陣亡士兵家屬的哀痛,更增加了對戰爭和未來的反思。

「現在一切都過去了,全國在平安夜,為捐軀士兵的家屬與還在阿富汗戰場上的戰士祈禱祝福,國家進入療傷治癒階段。」美國《世界周刊》如此評述說。

戰爭的代價

「南森是個有禮貌、受尊敬的年輕人,他的夢想是服役期滿後當一名兒科醫師,但他沒能回來。」南森的母親瑪麗亞·馬斯頓充滿懷念地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說。

生於1985年的南森,高中畢業後,參軍後成為美國五大湖海軍基地新兵訓練營的一員。在兵團學校畢業後,南森被分配到第二陸戰師6團3營服役。2005年8月25日,南森隨部隊一起開赴伊拉克,成為駐伊美軍中的一員。南森的部隊駐紮在臨近敘利亞邊境的伊西部城市加伊姆。

南森到達時,加伊姆地區人道形勢受到聯合國駐伊特派團的關切。暴力衝突不斷,當地大批民眾流離失所,給南森的服役期增添了不少不祥的徵兆。

2005年9月6日凌晨,南森到達伊拉克的第10天,在與戰友的一次夜間巡邏中,巡邏車翻倒,南森當即死亡,戰友1人重傷。

事實上,自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打響,到12月13日薩達姆被捕,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試圖「速戰速決」,儘快解決伊拉克問題。這一時期美軍損失還不到200人。

薩達姆下台後,伊拉克國內政治重建面臨多重難題。過去長期被壓抑的民族和宗教矛盾重新浮出水面。如何實現穆斯林什葉派和遜尼派、庫爾德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和睦相處,是伊拉克政治重建面臨的一大難題。

此後的伊拉克局勢不僅面臨抵抗者與佔領軍的衝突,也面臨不同宗教政治派別之間的衝突,加上頻發的恐怖襲擊事件,惡化的伊安全形勢在2007年達到高峰。根據布希政府的要求,鎮壓伊國內各武裝分子成為駐伊美軍的新任務。

根據五角大樓的統計數字,2007年成為美軍入侵伊拉克以來傷亡最慘重一年,與南森不同的是,有近900名美軍士兵在敵對軍事行動中陣亡。

根據安排,黑人男孩大衛·希格曼本可以在2011年12月1日返回家鄉。回國的時間就在眼前,但他卻沒能等到。

大衛·希格曼,23歲,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伯勒地區,是駐伊美軍82空降師第2作戰旅325步兵團2營的一名技術軍士。這位性格安靜的大男孩,生活中不乏傳奇色彩。

2006年從吉爾福德高中畢業後,在學校足球隊司職外線衛的大衛,既是隊長,又是全美參賽隊的成員。因此,在北卡羅來納州麥克萊恩斯維爾市,大衛·希格曼是廣為人知的明星球員。同時,他還是一名技術嫻熟的跆拳道黑帶選手。

入伍兩年的大衛·希格曼,2011年9月份從布拉格堡基地調往伊拉克。11月14日,大衛隨隊在巴格達巡邏時被一個簡易爆炸裝置擊傷之後在巴格達傷重不治。一名五角大樓女發言人說:「這是最後一名確認死亡的美軍士兵。」

在大衛·希克曼乘坐的裝甲車被路邊炸彈擊中的前一天,他剛剛接到回國的命令。

駐伊美軍的傷亡統計中,絕大部分都是年輕的士兵。一份美聯社的分析顯示,死亡駐伊美軍士兵的平均年齡是26歲,並且在近4500人的死亡數字中有近1300人都只有22歲甚至更小。

難以還鄉

從開始到結束,這場缺乏合法性依據的戰爭,在美國國內始終充滿爭議。

「伊戰是好戰者為了牟取戰爭暴利撒下的又一個資本主義的謊言。伊戰是另一場全民都反對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是帝國主義和軍工複合體靠謊言和欺騙犯下的又一樁罪行。」住在紐約長島的政治活動家羅納德·馬通蒂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作為一名退伍老兵,他是多個反戰組織的參與者。

而曾在美軍後勤協會擔任董事會成員的麗薩·福爾摩斯則不這麼認為。「他們(士兵們)作出了偉大的犧牲,保衛了我們的自由和安全,我們應該感激和牢記。」她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對家鄉魂牽夢繞的還有美國另一個戰場上的年輕人們。

「雖然也想管住自己不會想,但每個人還是會想家。」卡爾文·特勞特曼向《中國新聞周刊》講述說。

儘管撤軍得到了美國民眾的普遍歡迎,但也遭到共和黨保守派的嚴詞批評。批評人士指責奧巴馬迅速結束伊拉克戰爭是配合其競選連任的步驟,警告稱從伊拉克撤軍將激勵仍然活躍的激進分子與伊拉克鄰國伊朗。

撤軍之後,留給奧巴馬的問題還遠沒有結束。不論是危機四伏的伊拉克局勢,還是等待安置的退役士兵都將是擺在奧巴馬面前的嚴峻考驗。

美國撤軍後,除了巨大的戰爭陰影,留存在士兵記憶里的還有伊拉克的政治重建,各種政治勢力衝突、教派矛盾、社會恐怖氣氛仍在延續,爆炸、襲擊每天不斷。

回國後的美國士兵,工作、換防、婚姻等將是等待他們的問題。據美國政府的數據顯示,美國青年退伍軍人的失業率超過三成,退伍老兵自殺人數佔全國兩成。

「因為這裡危險,所以(在這裡服役)才可以拿到更多的錢,退役後我打算用這筆錢參加一個網上課程。」尚在阿富汗服役的步兵卡爾文·特勞特曼說。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責任編輯:NN041
推薦閱讀:

在美國安家必備知識:美國的信用分數詳解(圖)
美國著名畫家Ed.Soplei繪畫作品(續1)
滬江論壇聽力提高與交流路線-英語四級六級聽力下載|voa,bbc|走遍美國|瘋狂英語聽力下載-滬江聽說頻道
美國中文網
美國法律如何認定賣淫罪

TAG: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