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人的腳跟痛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見到一些腳後跟疼痛的病人,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生率很高,僅次於腰腿痛的患者。沒有明顯外傷,多數患者從腳跟表面上看沒有紅腫,也沒有畸形改變,活動時加劇,甚至有時痛得不敢走路,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腳後跟痛(足後跟痛)。中醫學稱之為「氣落底」。疼痛輕者尚可行走,重者步履艱難,甚至難以入眠。該病誘因多為長途跋涉、長久站立、肥胖、受傷、冷水浸泡、遭受濕冷等因素。發病機理歸因於骨內靜脈淤滯、血循不暢、跟骨骨內壓增高。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疼痛科王祥瑞
腳後跟痛常見原因:跖腱膜炎,骨質增生,跟下脂肪墊炎,腰椎病變,跟管綜合征,跟部滑囊炎,肢動脈硬化症,跗骨竇軟組織勞損,跟骨結核、腫瘤等.
1.跖腱膜炎:人的腳後有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長期負荷過重使韌帶鬆弛,這些情況能造成腳跟骨的受力點發生變化,在新的受力點發生損傷和產生無菌性炎症時出現疼痛。
足底腱膜炎:足底腱膜有維持正常足弓、緩衝震蕩、加強彈跳力的作用。長時間的行走、過度的負重,都會引起腱膜的勞損,導致局部無菌性炎症而出現疼痛癥狀,其部位常常集中於跟骨結節腱膜起點處。
跖筋膜炎又叫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由於足底筋膜過度受壓引起的。足底筋膜由足跟部起,到前足止,是貫穿於足底的纖維組織。足底筋膜炎也可能引起足跟痛、足弓痛及足跟骨刺。跖筋膜炎患者通常在組裡側(跟骨與足弓之間的部分)受傷。跖筋膜炎患者的疼痛通常在早上下床後的第一步或長時間休息後再邁步的時候。
該病起病緩慢,40歲以上中老年多發,足跟下疼痛,向前放射,清晨下床站立時痛甚,不敢站立行走;但行走片刻疼痛又可緩解,行走多又可使疼痛加重,多為位於跟骨下前方的針刺樣痛。檢查可發現跟骨前內側區有深在的明顯壓痛點,病人可能是扁平足。如有骨刺,可觸及硬性腫物並有壓痛,X線檢查有骨刺形成。值得指出的是,不一定發現骨刺都有跟骨痛,而有跟骨骨刺者也並非均發生跟骨痛。
2.骨刺:骨質增生是骨骼的一種狀態,表現為骨骼生長、發育及其完成功能的過程中,某些部分失去正常的形態,骨質增生的形式多種多樣,因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其各自的特點,當跟骨骨刺(骨質增生)形成時,反覆擠壓和刺激可造成局部炎症反應,誘發足跟痛。跟骨骨刺並不是引起足跟疼痛的常見原因。跟骨為最大的跗骨,呈不規則長方形,前部窄小,後部寬大,向下移行於跟骨結節。在跟骨結節處有足底長韌帶(也叫跖長韌帶)與前方第1~5趾骨相連,與腱膜一起起維持足弓的作用。在臨床上常見跟骨骨刺很大而沒有癥狀,有的骨刺很小癥狀卻很明顯。患跟骨骨刺的足,足弓均較健側加深,且骨刺的生長部位均在跖長韌帶和跖腱膜的跟骨結節附著點處。跖長韌帶和跖腱膜後端均附著在跟骨結節的上下緣,且跟骨結節處長的骨刺一律是尖部指向足前方。由此可見產生骨刺的原因是跖長韌帶和跖腱膜攣縮。跖長韌帶和跖腱膜攣縮引起跟骨附著點處持續性的牽拉損傷,韌帶和腱膜的纖維也就不斷地被撕裂,機體為了強化強度,防止被拉斷,就使附著點不斷鈣化和骨化,而形成骨刺。
癥狀:足跟底部疼痛,走動後好轉,晨起或休息後再開始走動時,疼痛厲害,有的晨起後要一兩小時的預備活動後才能走路。
診斷:① 足跟底部疼痛,跟骨結節處壓痛明顯。② 患足足弓加深,跖長韌帶和跖腱膜(讓患足伸平時)像弓弦一樣在足弓處可清楚摸到。③ X線片示:患足跟骨結節處有雞咀樣骨刺生成。
治療:俯卧位,踝關節前緣墊一枕頭,足跟朝上,將足墊穩,在壓痛最明顯處亦即骨刺的尖部(結合X線片)進針刀,刀口線和足縱軸垂直,針體和足跟底的後平面呈60°角,進針刀深度達骨刺尖部,作橫行切開剝離,3-4次即可出針,之後使患足過度背屈,同時另一手拇指指向足背方向指頂足弓部像弓弦一樣的跖長韌帶和跖腱膜,同樣做2-3次。
注意事項:切開剝離的位置一定要在骨刺尖部,並將尖銳的頂部磨平,不必將骨刺過多削掉。治療該病,並不要求骨刺鏟掉,骨刺留在裡面,並不產生癥狀,也不影響功能。
足跟痛活動後減輕多為足跟刺、跟腱滑囊炎,活動後加重應考慮跖管綜合症。
3.跟下脂肪墊炎:特點是坐一會突然站起時或睡醒覺後起床時著地疼痛明顯,活動一會兒會明顯減輕.原因是炎症刺激的疼痛隨著足跟與地面的擠壓使血流增快,炎性物質被部分帶走,疼痛緩解.休息時炎性物質又在產生及積存在此.故再次著地還會疼痛.部位在跟下脂肪墊,性質為無菌性炎症。觸診跟下有空虛感,壓痛範圍廣泛,X線檢查有時脂肪墊鈣化。跟部皮膚厚,具有特有的脂肪墊,以緩衝壓力,減輕震蕩。脂肪墊是許多真皮伸展至跟骨下面纖維隔,形成許多小房,每個小房又由斜行及螺旋形排列纖維帶所加強,小房中充盈有特殊彈性纖維,以抵抗壓力和吸收震蕩.
4.腰椎病變:腰椎退行性病變,可以伴隨坐骨神經痛,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多發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間隙,而坐骨神經正是來自腰4、5和骶1-3神經根,所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經痛或先有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足背及足底外側和足趾。初期表現就是整個後腳跟底板疼,嚴重的還會伴有半個臀部涼、無知覺,大腿外側麻、小腿麻等癥狀。
5、跟管綜合征:夜間疼痛,感覺異常或麻木感。站立時癥狀明顯。癥狀的分布依受累的神經分支而有所區別:跖神經受累時,從踝至足跖和大跖;脛神經跟內側支受累,分布在足跟和足趾內側痛。跟內側區壓痛。在敲擊神經遠端時,其支配區產生異感。為區別神經本身有無病變,應做肌電圖和神經傳導速率的檢查。
6、跟部滑囊炎:常見於一側跟腱止點部痛,行走、站立和劇烈活動後疼痛加劇。跟腱附著處壓痛,可觸及腫物,有時可觸及磨擦感和捻發音。
7.下肢動脈硬化症:患者早期常表現為腿部發涼、麻木,腿部肌肉痙攣,也就是「抽筋」。這些癥狀常被誤認為是老年人缺鈣或是腰椎病所致,還有人以為是年老體衰的正常現象
8.跗骨竇軟組織勞損;
跟骨骨突炎:常發生於8~12歲的男孩。病變與小腿脛骨結節骨突炎相似,是在發育過程中,未癒合的骨骺受肌腱牽拉引起的癥狀,疼痛在跟腱附著點下方,可雙側同時發病。跑步與足尖站立可使癥狀加重。骨骺癒合後癥狀自然消失。一般作對症處理,可使患兒減輕活動,也可用跟墊減輕跟腱對跟骨的拉力。
距骨下關節炎:常發生在跟骨骨折後,是一種創傷性關節炎。X射線照片上前跗竇處,負重時疼痛加重。
9.跟骨結核、腫瘤等
10.腓腸肌、比目魚肌、庶方肌肌筋膜觸發點的牽涉痛:由於創傷、受涼等因素,形成了觸發點,根據肌筋膜觸發點疼痛原理,進行綜合治療,在腓腸肌上部、比目魚肌、庶方肌有明顯壓痛點部位定點後,碘伏消毒,用5ml注射器7號針抽吸2ml 0.2%利多卡因注射液和2ml注射用水,在明顯壓痛點反覆穿刺痛點,患處有肌肉抽搐和激烈酸脹不適感時滴注一兩滴注射液,如此反覆進行穿刺治療,直到患者沒有酸脹疼痛感和肌肉抽搐為止。每隔7~10天治療1 次,治療2~3次。牽張鍛煉:針刺治療後指導患者在家中做自我牽張鍛煉:雙手扶牆,雙腳併攏,腳跟貼地,身體與牆約成45°,牽拉腓腸肌、比目魚肌、庶方肌,每次維持1~2min。每天2~3次。長期鍛煉。補充多種維生素如甲鈷胺片、維生素C片和改善周圍循環如丹參片的藥物。針刺可以破壞肌肉的觸發點和刺破張力帶或強烈刺激觸發點,引發了脊髓的強烈反射,改變或破壞了脊髓中樞的感覺支配區,從而放鬆了張力帶達到止痛。利多卡因僅僅是用來對不舒適的針刺感覺進行阻滯。對腓腸肌、比目魚肌、庶方肌的牽張鍛煉,可以使肌肉保持一種鬆弛和有氧狀態,是減少複發的關鍵。機體內的維生素缺乏或正常低線的維生素含量可以引起疼痛。因此作為輔助治療應當長期恰當的補給多種維生素藥物,有利於對治療的鞏固和減少複發。另外,改善微循環可以緩解局部血管危象,也是協助減少觸發點疼痛的輔助因子。
11.跟腱腱圍炎 患者跟腱附著部位的腱周圍組織因外傷或勞損發生炎症引起跟腱部腫脹、疼痛。發病後,患者跟腱粗大、有壓痛。活動時踝關節疼痛加重。老年人發生足跟痛後,首先應找病因,依據X 線片可檢查出是否為腫瘤、結核、骨刺等病變。急性期時,患者應適當休息,局部熱敷、按摩,以及口服消炎止痛藥如消炎痛、布洛芬、扶他林等。12.中醫學認為足跟痛是由於腎陰不足即腎虛,又受風寒濕等外邪侵襲所致,經脈之氣受阻而致疼痛。治療原則滋補腎陰,通經活絡,活血化瘀。針灸穴位:太溪,照海,足跟部阿是穴可針三到五針,可每晚用熱水燙腳。跟痛症患者多能從第5腰椎和第1骶椎棘突同側旁找到壓痛點,經斜扳法複位腰椎後,跟痛症隨之消失。
夏枯草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又名廣穀草、脹飽草。其味苦、辛,性寒,有清肝散結、宣通濕痹之功效。臨床用以治療足跟痛,有明顯療效。
取夏枯草50克,食醋1000毫升。將夏枯草放入食醋內浸泡2~4小時,然後煮沸15分鐘。用藥液先熏後洗患處20分鐘,每日1~3次。每劑葯可用兩天。少則3~4劑,多則7~8劑,疼痛即可緩解或消失。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1、休息;2、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硅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5、功能鍛煉
治療方面:1、理療;2、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3、局部注射治療;4、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減輕刺激,緩解疼痛
13.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本病多於中年後起病。亞急性或慢性發病,進行性發展。多數患者在神經系統癥狀出現前有疲乏、無力、腹瀉、貧血等癥狀。神經系統主要有以下表現:
1).周圍神經損害 最早出現。多表現為由下肢開始的足趾、手指末端對稱性、持續性感覺異常:麻木、刺痛、發冷感、燒灼感。查體可檢出手套樣、襪套樣感覺障礙及神經干壓痛。
2).脊髓損害 主要累及後索和側索。後索癥狀出現較早。表現為以下肢明顯的深感覺障礙:位置覺、振動覺、運動覺減退或消失;感覺性共濟失調:患者步態不穩,如踩棉花感,夜間尤重,指鼻試驗、跟膝脛試驗不穩,Romberg』s征陽性。隨病變進展,出現雙下肢無力,並累及側索,損傷錐體束,引起肢體痙攣性癱瘓。臨床體征由周圍神經、後索、錐體束受損程度決定。如果病變以周圍神經為主,則表現為肢體肌張力降低、腱反射減低、呈弛緩性癱瘓;如病變以錐體束為重,則表現為肢體強直、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征陽性。疾病晚期可有括約肌功能障礙。
3).腦神經損害 除視神經受累外,其餘腦神經不受影響。主要表現為視力受損、雙側性視野中心暗點、視野縮小、視神經萎縮等。可發生在疾病的早期或晚期,也可發生在患有惡性貧血而沒有亞急性聯合變性徵象的病人中。
4).精神癥狀 由於治療上的進步,精神癥狀現在很少見。但在維生素B12及肝精應用之前較常見。可表現為易激惹、淡漠、認知功能受損、反應遲鈍、幻覺、定向力喪失、抑鬱、記憶力減退乃至痴呆。Vit B12濃度低於100pg/ml時,注射1次Vit B12,10天後如出現網織紅細胞增多,則有助於臨床診斷。
錘狀趾
小腿趾長伸肌和足部骨間肌上的激痛點是錘狀趾、爪狀趾和腳趾疼痛的病因。這種病的表現是腳趾抽筋,不論主動或被動都不能拉直。如果激痛點不被發現,最終會導致腳的永久性畸形。無論這種病症剛剛發生還是有幾十年了,激痛點治療方法都可以解決。
大腳趾痛
Travell & Simons醫生曾講過,大拇趾痛經常被診斷為關節炎、人工草皮趾(Turf Toe)和痛風。在很多病例中,這種疼痛是由小腿脛骨前肌上的激痛點所引發。這些激痛點的關聯痛包括大拇趾痛、第一趾骨頭痛(即大拇趾與腳掌的連接處)。這種疼痛感覺起來像是在關節處。不了解這些原理的醫生可能會開出治療痛風的藥方,即使檢測結果並不是很確定。真正的痛風,尿酸晶體會沉積於關節處,由尿酸血症引起,總體上是因為血液中的尿酸指標超標。飲食中的肉類攝入過多以及水攝入量過少可能會加重尿酸血症。痛風和激痛點引起的類痛風癥狀可能同時存在。體內維生素C缺乏會讓這兩種病因都很難去除。
推薦閱讀:
※腳跟乾裂也可能是腳氣
※60%的德國兒童所穿鞋子都太小!你中招了嗎?
※1招伸展,腳跟痛、足底筋膜炎一次解決
※「腳跟疼、膝蓋疼」女人的更年期到了
※為什麼今年穿鞋一定要把後腳跟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