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英雄」:林則徐諱敗為勝 裕謙臨陣自殺
核心提示:關鍵在於這兩次戰役之後,正式的英國遠征軍到達中國,立刻改變了原來的作戰策略。這樣一來,就給人造成一種錯覺:林則徐與英軍交手,雖然未獲全勝,但是也絕對沒有處於下風。就連林則徐本人也誤以為,是他的制敵方略成功了,英軍無隙可乘,才轉而北上。後來的正統史書,包括現在的中學歷史課本,都是這麼說的。對於當時不相信天朝會輸給蠻夷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因為據此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後來天朝的軍隊會如此不堪一擊———沒有堅持使用林則徐。也難怪,絕望中的人最容易產生迷信和幻想。這也造就了後來對林則徐的誇大宣傳,以至於後世林則徐幾乎成為神一樣的人物。
然而實際上是巴麥尊的命令使林則徐逃過一劫,他命令英軍對中國沿海進行封鎖,並且說「有效的打擊應當打到接近首都的地方去」。其實巴麥尊也犯了錯誤,他從自己國家的角度出發,認為出海口是一個國家經濟命脈之所系,所以決定對中國沿海進行封鎖,但是實際上農業經濟自給自足的大清對沿海封鎖根本毫無反應,大清朝自己還閉關鎖國呢。所以說這場戰爭雙方就根本沒打到一塊去。戰爭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的,雖然英軍的封鎖對大清國的經濟沒起到什麼作用,但大清沿海各處接連失守還是不可避免。
林則徐
九票之差和兩個錯誤
歷史的細節總是讓人扼腕:如果英國議會裡多五個人投票反對戰爭,鴉片戰爭就不會爆發了。
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
因為從林則徐的錯誤當中我們可以看出,鴉片戰爭無論何時爆發,大清朝總還是要輸的,晚打其實不如早打。早打早清醒。
禁煙任務的完成,只是整個事件的小小開始;而林則徐在這個勝利中所犯的一些錯誤,直接導致了最終戰爭的爆發。林則徐的第一個錯誤,就是接受了義律表示願意交出鴉片的稟帖。這一點似乎有些難以理解,但是應當考慮到義律的身份是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督,接受了他的稟帖,就使得事件的性質發生了變化:本來是中國官方針對普通外國人的反走私的司法行動,這樣一來變成了中英兩國官員代表各自國家的官方正式交涉。這就使得戰爭變為可能。
而義律之所以勸告英國商人將鴉片交出,由他一併交給林則徐,並不是打算就此遵守清朝的法令,而正是打算通過把鴉片的性質變成英國政府的財產,以此為借口鼓吹對清朝發動戰爭。在他被林則徐困於商館區內的時候,他就寫信給英國外相巴麥尊,要求政府立即對中國採取軍事行動。巴麥尊是當時英國政府里著名的鷹派,對外關係方面一貫採用強硬政策,義律的建議正合他的心意。
加上國內鴉片商人集團和棉紡業商人集團都大力支持對華用兵,巴麥尊於是就在內閣提議派出遠征軍,英國內閣遂於1839年10月決定派出艦隊前往中國。考慮到當時的通訊條件,從英國倫敦到中國廣東來往書信需要約四個月時間,英國內閣的決定應該是根據中國6月份的形勢做出的,也就是說,當林則徐在虎門意氣風發地銷毀鴉片之時,戰爭的陰雲其實已經籠罩在了大清國的上空。「日不落」帝國的軍艦和士兵,從1839年10月起,源源不斷地從英國本土、南非和印度,向中國南海洋面進發。然而英國內閣雖然已經開始派兵,但是戰爭這樣的大事在英國的政治體制下還是需要議會來做最終決定的。尤其是當時的西方人對中國還懷有一種普遍的敬畏之心:畢竟是曾經取得過無比輝煌和榮耀的大帝國,盛唐的萬千氣象和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餘威猶在,英國人對於自己能不能對這樣一個大國戰而勝之,還不是十分確定。1840年4月7日,英國議院就對華戰爭軍費案和廣東鴉片商人賠償案開始辯論,經過三天的激烈爭論,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多數,通過了內閣的提議。已經在中國南海洋面上集結待命的大英帝國艦隊,等的就是這個決定。而同一時期大清最高決策者道光帝對戰爭的認識是怎樣的呢?其實早在1838年7月,就曾有過英國軍艦開到廣東虎門之事。當時的英國駐印度海軍司令馬他侖應義律之邀,並奉倫敦方面的命令,率領軍艦兩艘來華,意圖炫耀武力,支持鴉片貿易,並支持義律對中英兩國平等交往的要求。
這個舉動的含義其實是十分清楚的,即英國方面為了鴉片貿易是可以不惜動用戰爭手段的。但可惜的是大清朝上下———從廣東的地方官員到道光帝———由於完全不具備近代外交知識,沒有人明白這個信號的真實含義,根本無動於衷。兩廣總督鄧廷楨在給道光帝的奏摺中對馬他侖和義律維護鴉片貿易的意圖僅一筆帶過,倒是對義律給他的公文不用「稟帖」的形式大發議論,說「在臣一字之更,何關輕重,唯平行於疆吏,即敵體於天朝,體制攸存,豈容遷就」等等,還是典型的天朝思維模式。而道光帝對此也並不重視,只是囑咐了鄧廷楨幾句就算完事。他們的表現再聯繫到之前各省督撫在討論鴉片問題時無人提及英國的反應,可以想見,大清朝當時舉國上下並無人想到此事可能引發戰爭,他們所關心的,只是如何在維護天朝尊嚴的前提下妥善解決鴉片及其所帶來的白銀外流的問題。然而儘管如此,道光帝召林則徐進京覲見的時候,還是囑咐林則徐「不得輕啟邊釁」。
道光帝是個守成之主,治國策略是能省就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登基之初,新疆發生張格爾叛亂,結果花費了一千萬兩銀子,動用軍隊四萬人,才抓住了張格爾,平定了叛亂,道光帝對此心疼不已。而清朝此時的財政狀況也不好,所以雖然會過日子的道光帝並不懷疑清軍再一次獲得戰爭勝利的能力,但是錢他是不捨得花了。所以他給林則徐的指示是,鴉片務必杜絕,邊釁決不可開。其實道光帝所擔心的也只是邊釁一開,大清國又要花費不少銀子,根本沒有考慮到會戰敗並且割地賠款的問題。所以說大清國上下,至少在林則徐赴廣東之前,對於戰爭可以說毫無準備。
等林則徐到了廣東,不多久道光帝就得到消息:林則徐收繳鴉片兩萬多箱!道光帝龍顏大悅,給林則徐加官進爵,大大地封賞了一番。正好當時的兩江總督出缺,道光帝就任命林則徐為兩江總督,準備派他去督辦鹽、漕、河三務。這三件事可歷來是中國的大事,派林則徐去辦這三件事,說明了道光帝對林則徐的重視,而兩江總督在地方官當中是僅次於直隸總督的位子,把林則徐由湖廣總督調為兩江總督,實際上也就是升了林則徐的官。在道光帝看來,鴉片一事林則徐自然很快就能徹底解決,不久即可到兩江總督的位子上赴任。不料林則徐之後在廣東糾纏不清,總有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報給道光帝,最後道光帝終於忍無可忍,給林則徐下令說「即將英吉利國貿易停止」!乾脆什麼貿易也別做了,一勞永逸,以絕後患。
為了不再讓鴉片事務來煩擾自己,這位一向儉樸的皇帝甚至打算放棄對外貿易所能獲得的稅銀,說「區區稅銀,何足計論」?然而道光帝根本就不會知道,拒絕通商給大清朝帶來的是怎樣的後果。再來看林則徐。林則徐的第二個錯誤,就是他在給道光帝的奏摺中得出結論,「彼萬不敢以侵凌他國之術窺伺中華」,只不過是「私約夷埠一二兵船」,未奉國主調遣,擅自粵洋游弋,虛張聲勢」。這個結論是如何作出的呢?林則徐到了廣東,與英國人打過一些交道之後,還是了解了不少情報的。從史料上看,當時林則徐至少雇了四名翻譯為他翻譯英文書報,林本人也很重視這些情報,把情報整理編輯成冊,以供隨時閱讀參考。在對西方世界了解極其模糊的大清朝,作為一名天朝的封疆大吏,欽差大臣,能做到這些已經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了。
然而可惜的是,即使是了解情報最多、最詳細的林則徐,對於即將爆發的戰爭也是完全沒有預料到;相反,他從他了解的情報中倒得出了英國人不敢開戰,只是虛張聲勢,企圖進行軍事訛詐的結論。首先,林則徐從情報中已經大概了解了英國的地理位置、國家大小、軍隊和艦船數量等等情況,但是林則徐沒有親眼見識過英軍強大的近代軍事力量,僅從這些字面數字的比較上,很容易就得出了英國遠遠比不上大清朝強大的結論,這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在他看來英國距離大清達六萬里之遠,如果英國人勞師遠征,主客之勢,眾寡之數實在過於懸殊。其次,從情報中林則徐了解到英國是以貿易為立國之本的,對華茶葉貿易利益尤大。因此他又認為,即使斷絕了英國鴉片貿易的利益,僅僅為了正當的貿易能夠繼續進行,英國也要慎重考慮,不會輕易開啟戰端。對於這一點應當注意的是,林則徐得出的這個結論是建立在他認為英國開戰必敗的基礎上的,他並沒有想到如果英國獲得了戰爭勝利,正當生意和鴉片生意都將獲得巨大利益。
在他看來,天朝在戰爭中會失敗是不可想像的。再次,他注意到了情報中介紹的一些英國人士反對鴉片貿易的聲音,並且對英國女王要求商人們遵守中國法律的規定格外重視,甚至在給道光帝的奏摺中都有所談及。據此他認為,鴉片貿易不過是一些不法商人勾結英國駐印度等地的地方官員所做的非法勾當,並非英國的官方意思。而他根本就無法想像,英國社會的民主與法治導致了上述情況的產生,而這些情報所反映的事實並不影響英國議會和政府做出對華用兵的決策。最後,他還分析過在華的英國鴉片商人的背景,認為這些人都是一些散商,並無影響政府決策的能力。他還提醒道光帝說,義律此人常年在華,對大清的局勢頗為了解,算得上是個中國通,他聽說有「邊釁」之論,就藉此訛詐,希望道光帝不要上當。在給其密友廣東巡撫怡良的信中,林甚至對義律的強硬態度表示出無法理解,認為「然替義律設想,總無出路,不知因何尚不回頭」?這就是在電影中憂國憂民一臉正氣的林則徐!然而他已經是在當時的大清朝對英國最了解的一個人了!就在這樣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大清朝遭遇了鴉片戰爭。
開戰:彷彿見到外星人
面對科技比自己發達很多倍的外星人,人類簡直不堪一擊。但是最終憑藉著孤膽英雄的神勇,人類最終還是戰勝了強大的對手,保護住了自己的家園。這是典型的好萊塢式情節。
可惜,電影里的美好終究是一種虛幻,現實是殘酷的。大清朝的將士們再英勇,也無力扭轉整個戰局。
戰爭的整個過程頗為複雜,難以一一詳述,在此只選擇幾處重點談談,以助於了解當時的真實情形。正式的戰爭始於1840年7月5日的定海之戰,然而實際上在此之前,雙方已經開始動用武力。1839年6月虎門銷煙後,局勢愈演愈烈,雙方圍繞著英國商人具結保證不再走私鴉片、英國水手將中國村民毆傷致死和續繳新近到來的鴉片等問題先後發生多次外交對抗。1839年9月4日,義律到九龍要求中國官員供應食物,被拒絕後下令開炮,此為雙方對抗訴諸武力之始。
由此至戰爭正式打響,共九個多月時間裡,據林則徐的奏摺中稱廣東沿海共發生戰事七起,但由於當時作為天朝官員的林則徐並沒有近代外交知識,他是把清軍扣查鴉片船等並非兩國交戰的事件也算了進去,再加上還有誤燒西班牙商船的事情發生,所以所謂的七起戰事實際上僅有兩起是中英雙方國家武力的對抗,一次是9月4日的九龍之戰,一次是11月3日的穿鼻之戰。九龍之戰時,英國遠征軍還在從地球另一邊長途跋涉到中國的路上,此時義律手下正式軍艦僅有印度總督應其邀請派來的窩拉疑號一艘,其餘均為裝載了火炮的商船。當日義律和窩拉疑號艦長士密率三艘小船到九龍索要食物,未達到目的後士密下令開炮,雙方交火後英方增援,但窩拉疑號因為風停無法靠近參戰,英方增援船隻均為火力不濟的商船;清軍則是以海岸炮台為依託,水師三艘師船作戰,將士奮勇,最後雙方可以說未分勝負。然而戰後雙方的報告卻很有意思。雙方對於過程敘述並無多少不同,關鍵在於戰果,林則徐稱清軍戰死兩人,受傷四人,水師師船輕微受損,而擊翻英船一艘,擊斃英人至少十七名;而英方的戰後紀錄中並無清軍損失記載,但稱己方几乎沒有損失,僅幾人受傷。而穿鼻之戰,雙方的報告更是大相徑庭,不僅戰果不同,連事情起因經過也各執一詞:林則徐稱1839年11月3日,英國某商船遵守自己的命令具結保證,於是要進入虎門進行正常貿易活動,但英艦予以阻撓,水師提督關天培前往查看,結果英方率先開炮。英方則稱,義律和士密二人聽說林則徐就具結一事發出最後通牒,於是率英艦兩艘準備前往遞交信件要求林收回成命,由於逆風,抵達穿鼻炮台,遂準備通過當時在炮台的水師提督關天培遞交信件。但是關天培不接受信件,反又提出要求英方交出毆傷村民致死的兇手,並率29艘師船逼近。士密認為清軍將威脅到自己身後的英國商船,而且軍人的榮譽也不允許他在敵人逼近的時候退卻,於是率先開戰。
關於經過和結果,林則徐稱清軍炮火多次擊中窩拉疑號,致使其「帆斜旗落,且御且逃」,並且提到提督關天培的時候好像說書的一樣,把關天培說成是在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的猛將,彷彿林自己也親身參戰,親眼所見一般;而英方則稱自己的兩艘戰艦在清軍水師師船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傾瀉了毀滅性的炮火」,而對提督關天培,英方則表示了足夠的敬意,但是稱其雖然英勇,卻不堪一擊。如同世界上所有的戰爭一樣,雙方的戰報永遠都有差別。從日後大清朝官員的欺上瞞下,虛報戰功,甚至把慘敗說成大勝的情況來看,林則徐的戰報恐怕也有摻假成分,只是不知道這些誇大其詞是林則徐還是關天培所為。與後來的戰爭相比,此兩次戰役僅僅是一個小小序曲,意義不大,爭論雙方戰報差別也無必要。然而關鍵在於,這兩次戰役之後,正式的英國遠征軍到達中國,立刻改變了原來的作戰策略。這樣一來,就給人造成一種錯覺:林則徐與英軍交手,雖然未獲全勝,但是也絕對沒有處於下風。就連林則徐本人也誤以為,是他的制敵方略成功了,英軍無隙可乘,才轉而北上。後來的正統史書,包括現在的中學歷史課本,都是這麼說的。對於當時不相信天朝會輸給蠻夷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因為據此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後來天朝的軍隊會如此不堪一擊———沒有堅持使用林則徐。也難怪,絕望中的人最容易產生迷信和幻想。這也造就了後來對林則徐的誇大宣傳,以至於後世林則徐幾乎成為神一樣的人物。
然而實際上是巴麥尊的命令使林則徐逃過一劫,他命令英軍對中國沿海進行封鎖,並且說「有效的打擊應當打到接近首都的地方去」。其實巴麥尊也犯了錯誤,他從自己國家的角度出發,認為出海口是一個國家經濟命脈之所系,所以決定對中國沿海進行封鎖,但是實際上農業經濟自給自足的大清對沿海封鎖根本毫無反應,大清朝自己還閉關鎖國呢。所以說這場戰爭雙方就根本沒打到一塊去。戰爭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的,雖然英軍的封鎖對大清國的經濟沒起到什麼作用,但大清沿海各處接連失守還是不可避免。
1840年7月5日,定海縣失守。隨後的兩年時間裡,戰事不斷升級,吳淞、虎門、廈門、鎮海,大清朝沿海火燒連營一般烽煙四起,而最終的結果無一例外,全是清軍完敗。1841年10月10日的鎮海之戰,兩江總督、欽差大臣裕謙為國捐軀,而他是鴉片戰爭殉國者中官位最高的。而裕謙在整個戰役過程中的表現,足以說明當時雙方實力的真實對比。當時經過一年多的戰爭發展,大清上下對於英軍戰鬥力之強已經有所了解,知道海戰絕非英軍敵手;但是過度的愚昧無知還是使他們堅信,英國人陸戰並不擅長,而其依據竟是當時傳說英國人的膝蓋不會打彎。膝蓋不能彎曲,陸戰當然非常困難。而這個膝蓋不能打彎的傳說,則來源於當年英使馬戛爾尼於乾隆年間來華,參見乾隆帝時堅決不肯下跪的故事。英使的不肯下跪,是出於榮譽和尊嚴的考慮,而在大清朝經過多年的以訛傳訛,竟然成了英國人膝蓋不會打彎。對於戰事的一敗再敗,大清內部剿、撫兩派也是爭論不休。而裕謙正是剿派的代表人物。而他主剿的主要理由就是:戰爭的勝敗關鍵,不在於器械,而在於人心。在近代之前,人類戰爭處於冷兵器時代,兵器只不過是人手腳功能的延伸和強化,本質上與手腳並無不同。在這樣的前提下,戰爭中士兵的勇氣、信心以及信仰所提供的精神力量———也就是裕謙的所謂「人心」———就成為了勝負的關鍵,這一點是無疑的,也就是所謂的「狹路相逢勇者勝」。但是近代以來,人類進入熱兵器時代,軍事裝備的作用就變成了重中之重,在此條件下僅憑勇氣去獲得戰爭勝利就實在是天方夜譚了。而天朝中人裕謙對此毫無認識。他在成為欽差大臣奉命前往江浙之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努力振奮清軍的士氣軍心。為此他甚至有一次將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的詩句變成了現實,把兩名英軍俘虜抽筋剝皮,凌遲處死,以此鼓舞士氣。同時他也加緊修築工事,造船鑄炮,做好和英軍決一死戰的準備。
而鎮海防線,則是他的得意之作。裕謙在鎮海大興土木,於原有工事基礎上再行修築,形成了招寶山、金雞山、大峽江、鎮海縣城四道防線,自以為固若金湯。戰前裕謙還「共率文武官員,誓於神前」,藉助祖宗神靈幫忙鼓舞士氣,振奮軍心,並上奏摺向道光帝解釋這一行為:「此非奴才敢效匹夫之勇,甘為孤注之投,蓋因鎮海地方稍有疏虞,則逆敵愈張,兵心愈怯,沿海一帶必將全行震動。非此不能固結兵心,滅此朝食,更非此不能挽回一年來瞻顧徘徊之陋習。」裕謙認為這一年清軍的失敗主要原因是「瞻顧徘徊」,也就是意志不堅定。這個錯誤的認識就決定了裕謙的防線不可能吸取一年多以來清軍失敗的教訓。他沒有認識到清軍簡陋的原始工事根本無法抵禦英軍炮火;而且也沒考慮應對英軍登陸迂迴作戰的策略,而這顯然又與其以為英軍不善陸戰的思想相符合。裕謙就這樣打算用清軍將士的血肉和勇氣,去抵禦侵略者的艦船槍炮。
知識給人以力量,這話沒錯;可是愚昧也可以給人以力量,有時候是更大的力量。1841年10月10日,大清主戰派里的最堅定者,鎮守著他認為最堅固的陣地和城池,與英軍交戰。清晨戰鬥開始,英軍先用艦載炮火猛烈轟擊清軍在岸邊和山上的炮台陣地,同時陸軍從別處登陸,迂迴至清軍陣地背後發動攻擊。清軍原打算和從海口進入,深入內河的英艦進行炮戰,沒想到英艦竟然根本不靠近,利用大炮射程遠的優勢,在海面上遠遠進行攻擊,其炮彈甚至可以飛越招寶山前沿轟擊清軍縱深陣地,至此坐鎮縣城的裕謙才真正見識了英軍火炮的威力。不久英軍登陸部隊也迂迴而至,向清軍陣地猛攻,清軍本來就被炮火轟得肝膽俱裂,又見這些「鬼子」竟然翻山越嶺如履平地,根本不是膝蓋不會打彎,頓時無心戀戰,紛紛潰逃。據裕謙家丁余升後來的敘述,此時在鎮海縣城東城牆上觀戰的裕謙似乎已經神情恍惚,茫然不知所措地從城牆上退了下來,向城中退去。路上可能是忽然意識到自己無論在當下的戰局中還是以後的朝廷里都已經走投無路,於是北向望闕叩頭,投水自殺。經其家丁親兵救起後搶救出城,路上還一息尚存,卻在赴省城途中氣絕身亡。
這是一個令人無法接受但又不得不承認的事實:當時的主戰大臣代表、後世的民族英雄———裕謙,是被英軍強悍的戰鬥力嚇得自殺身亡了。裕謙的自殺從他本人所崇尚的儒家學說———宋明理學的角度來說,充分體現了一個封建臣子所能具有的最高氣節,值得欽佩和讚揚;但是從當時的戰局來看,清軍雖敗,戰役尚未結束,此時當地清軍的最高長官忽然棄軍隊於不顧而自殺,使得清軍群龍無首,實在是不負責任;而其家丁將其搶護出城,雖然裕謙本人於昏迷中並不知情,但實際效果完全就等於臨陣脫逃。英軍隨後根本也就沒再遇到什麼抵抗,順利佔領了鎮海縣。
英國人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自問:活著還是死去?
人類為什麼會自殺?從哲學上來說,這是個深邃難解的問題。但是裕謙應該不會懂得這種西方哲學,他的自殺,當然是源自絕望。按理說,頭號主戰派已經對戰爭絕望到了自殺的地步,大清朝君臣應該明白這場戰爭的結局會如何了。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裕謙的死到了道光帝那裡,已經被扭曲。家丁余升逃回後,報告浙江巡撫劉*珂,說戰役進行之時浙江提督餘步雲曾兩次登城見裕謙,稱「可憐一家三十餘口」等等,被裕謙駁斥;余升又說戰役之敗,是由於餘步雲駐守的招寶山陣地抵抗不力,餘步雲臨陣脫逃,致使全線崩潰。而隨裕謙守城的副將豐伸泰對此事的供詞則是,其戰時見餘步雲上城見裕謙,二人密語,當時炮聲震天,沒有聽清,但是後來裕謙高聲喝道:「汝如退守寧波,極救百姓,即自行具奏。倘鎮海被占,我即殉節。」劉*珂一看這可是條猛料,不能不爆,於是立即上奏。這樣一來,給人的印象就成了戰爭不是因為清軍無力戰勝英軍而失敗,而是因為有將領臨陣脫逃而失敗。反倒佐證了裕謙的「人心」說。餘步雲因此成為替死鬼,後來被判斬立決,成為鴉片戰爭中唯一一個因戰事不利而被斬首的清軍將領。而他之所以如此倒霉,卻是因為他和裕謙在官場上早就互有嫌隙,並且在對待英軍的問題上政見不同,這次裕謙一死報國,餘步雲頓時在官場傾軋當中敗下陣來,成了替罪羊。裕謙則成就了流芳百世的英名。整個戰爭過程,充滿了類似的悲劇和鬧劇:有的大臣一敗再敗於英軍,又不敢將實情上奏道光帝,就在奏摺中轉敗為勝,然後再私下與英軍議和;有的則愚昧無知,自認為天朝不會敗給蠻夷,而在陣前犧牲。而總的說來,當時的清軍見到英軍,就如同科幻電影里人類遇到了比自己厲害不知道多少倍的外星人一樣,雙方沒法交流,也沒法在同一等級上形成對抗。這就是那場一百六十多年前的戰爭。
推薦閱讀:
※民族英雄林則徐是怎樣煉成的?
※千古之迷:鴉片戰爭竟是由林則徐誤判引起?
※林則徐賦
※蔡禮旭:林則徐的十無益
※林則徐大楷精品《錄沈大悟詩四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