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六藝——射藝(國學入門)

古代六藝——射藝 來源:中華遺產作者:淺風如果將傳統比做根,那麼傳統射箭這個根在中國不僅歷史古老,而且根系龐大、旁支眾多,其入地之深和覆蓋之廣,遠非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所能及。

今人對於弓,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為已很少有人真正見到過弓,對於現代射箭賽場上使用的弓箭更是知之者甚少。如果將傳統比做根,那麼傳統射箭這個根在中國不僅歷史古老,而且根系龐大、旁支眾多,其入地之深和覆蓋之廣,遠非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所能及。 「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在中國古代,射藝作為一門地位崇高的武藝,和劍術、拳法一起,共同構成了中華武技的精華。即使在今天,下面這些神射手的名字仍令人過目不忘,充滿英雄般的傳奇色彩:論力量,有還在未冠時就能「挽弓三百斤」的岳飛;論距離,有一箭射出深入石叢中的漢代飛將軍李廣;論精準,更有春秋時「百步穿楊」的楚人養由基,以及通過學射柳葉和門前吊虱而名揚天下的神射手紀昌。 歷史上,漢時的匈奴、南北朝時的鮮卑,宋元時的蒙古以及清朝的女真後裔,無一不以騎射為立族之本。其中將射藝運用得最淋漓盡致、令全世界嘆服的要算蒙古人。成吉思汗就曾規定,每個兵士必須攜帶下列武器:弓二至三張(其中至少有一張好弓),三個裝滿箭的大箭筒。一個訓練有素的騎射手每分鐘可以射出十支箭。蒙古騎兵西征時,遇到歐洲重甲騎兵集團衝鋒,先是在遠距離用強弓射殺,以儘可能殺傷敵人和破壞陣形。等距離靠近再換用飛行速度更快的箭射殺敵人。然後依靠自己快速的行動再次拉開和對方的距離,接著又是新一輪的箭雨。如此往複,等到蒙古騎兵揮動馬刀開始衝鋒的時候,歐洲的騎士已經傷亡慘重、潰不成軍了。 隨著北方游牧文明和中原農業文明的不斷交融,尤其戰國時趙武靈王首倡「胡服騎射」後,中原的習射之風就不斷被強化。不僅軍中的神射手總能出其不意滅殺敵方主將,大量射手群體更可在同一時間內遠距離、大面積地殺傷敵方有生力量。鑒於弓箭在冷兵器中的威力,「控弦之士」的數量和質量成為衡量軍隊戰鬥力的一個重要標誌,而戰爭隊列也往往是「左騎,右步,中列強弓勁弩」。 軍事上的廣泛應用促進了射箭在民間的盛行。據載,北宋時長城腳下的河北一帶,民間組織的「弓箭社」就有600多個,參加的人員有3萬多,連大文豪蘇東坡都曾為弓箭社的發展多次向朝廷進言。在國防建設貧弱的宋朝,弓箭社雖產生自保家衛國的需要,卻已具有了今日專業射箭運動員組織的一些基本特徵。而政府定期組織的圍獵活動和民間投壺遊戲的流行,更反映出「尚射」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在弓、劍和拳三者之中,作為人身體器官的延伸,弓箭走得最遠。但在較量中,其結果卻是滯後的。兵家之祖孫子曾以弓矢之法形容戰爭,在《兵情》一章中他說:「若欲知兵之情,弩矢之法也。矢,卒也;弩,將也;發者,主也。」這句話精妙地點明了弓(弩)、箭和人之間的關係:看得見的較量是在於射出的箭,最初的較量卻發生在拉弓的那一刻,而真正本質的較量卻是在弓後面的那個人,他的眼、手和心。可以說,人的作用是占絕對主導地位的。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魏國,有個地方曾頒布「習射令」,宣布:「人有狐疑之訟者,令之射的,中之者勝。」以射箭的結果來斷定官司輸贏,這種做法雖然不足取,但射箭對人的心理素質水平的反映可見一斑。也許正因如此,從西周開始就產生了「射禮」,具有嚴格而複雜的儀式流程,從皇親國戚到普通百姓都須躬行,不得逾越。春秋時,孔孟更是將「射禮」傳統提升到哲學的高度,融合進了儒家的禮樂教化體系,射箭成為春秋「六藝」之一,其文化內涵得到充分彰顯。 據《周禮》記載,在「射禮」的整個流程中,第一番射是不計成績的,只要求外表和體態合乎要求;第二番射才屬於正式的比賽,射中箭靶才能計算成績,稱為「主皮」;而從第三番射開始,射手不僅要容、體合於禮,要射中箭靶,而且射姿還要與樂節相配合,要按照音樂的節奏發射,以體現射手的深層修養。孟子說,「發而不中,反求諸己」,另有「射以觀德」。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在練箭,而是在練心。

推薦閱讀:

話說古代文人雅士的養生秘籍
古代貪官為清官跑官怪象
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及其有關知識大全
傳播中醫館—41部古代名醫精華—臨證的實驗錄
古代聖賢的思想特徵

TAG:古代 | 國學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