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不吃藥也能治療好
一、高血壓非藥物治療的意義與評價
目前,原發性高血壓病因與發病機制不明。其發病的危險性除遺傳外,與鈉鹽攝入過多、肥胖、久坐少運動、心理應激以及飲酒等因素有關,而這些危險因素與人們的社會行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聯。如鈉鹽攝入過多與飲食因素有關;肥胖由不合理膳食及身體缺乏運動引起;心理應激與社會及心理環境不良有關;酗酒屬不良的生活行為等。因此,原則上講人類這些與高血壓有關的不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是可以改變和控制的。1995年世界高血壓聯盟的《維多利亞宣言》鄭重提出: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及心理健康為人類心臟健康的「四大基石」,再次將非藥物措施列為預防與控制高血壓等心血管病的基礎。
高血壓非藥物治療的意義包括:預防或減少心血管併發症
高血壓既是一種疾病,又是一種危險因素。多數高血壓病人最終將導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冠心病、腦卒中、腎功能衰竭等靶器官損害或並發脂質異常、代謝紊亂及胰島素抵抗等。已有研究表明,高血壓的易患因素(肥胖、鹽攝入過多、缺乏運動、酗酒、應激等)越多、程度越重、出現越早,則靶器官損害越重、越早、危害越大。因此,高血壓病人在降壓治療同時積極地、及早地針對易患因素進行非藥物措施干預,可減輕、延緩或阻滯靶器官損害和併發症的發生。
二、高血壓非藥物治療措施
(一)減輕體重
1、減重對降壓的影響。眾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超重肥胖是原發性高血壓獨立的危險因素。干預試驗結果也顯示,減重是高血壓非藥物治療措施中效果最明顯的方法之一。無論是高血壓抑或正常血壓的肥胖者,減重均可使血壓不同程度地下降,伴血容量和心輸出量減少、心率減慢、血漿尿酸及血糖、膽固醇減少,並可明顯減低同時存在的心血管危險因子。美國的研究結果顯示,相對體重減輕10%,膽固醇減少11.8%,收縮壓下降6.6mmHg,血糖、尿酸均有所下降。持續減肥5kg~15kg後,平均血壓由 156.2/98.3mmHg降至 139.6/83.8mmHg。研究表明,減輕體重不僅降低血壓,還可使相當一部分需藥物控制的高血壓患者停葯或減少藥物劑量,同時減輕藥物的不良反應。因此,作為有效的高血壓非藥物治療措施之一,所有超過理想體重的高血壓病人均應納入個體化、被監測、被指導的減重計劃中。超重的輕、中度患者,在開始藥物治療前,至少試用3個月~6個月的減重訓練和改善生活方式措施,以期控制高血壓。需要藥物治療時,減重計劃應繼續積極地進行。
(1)減重方法。膳食攝入的熱量與自身消耗的熱量不平衡,使入大於出,多餘的能產生熱量的營養素如脂肪、糖等轉化為甘油三酯在體內儲存起來而造成超重、肥胖。因此,減重的方法主要包括限制熱卡攝入和通過有規律的體力活動增加熱卡消耗。減少熱量攝入即節食,是減重的主要方法之一。
首先減少膳食中的脂肪成分:膳食中能產生熱量的有脂肪、糖和蛋白質三大營養素,以及酒精。研究發現,每克脂肪氧化代謝後能產生37.66kJ熱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每克氧化後產16.70kJ,酒精每克能產生29.29kJ。因此,控制飲食減少熱量首先要減少產熱較多的動物油脂、植物油和肥肉等脂肪成分。不少超重肥者多是由於嗜食油、肉的習慣所致。超重的高血壓患者在烹調食物時,最好不用動物油,植物油也不宜過多。少食煎炸類食物,每日植物油不超過20g為佳。食肉類時應選用富含蛋白質而脂肪較少的肉類,如魚類、牛肉、禽類,而減少含脂肪較高的豬肉、肥肉等。1221257601.shtml (2)少食含精製糖較高的食物:糖是純熱能食物,食用過多是攝入的熱卡過剩,轉化為脂肪在體內儲存。因此,飲食減重應注意少食糖果、糕點、過甜的飲料、水果等。(3)減少澱粉的攝入量:我國的傳統膳食中穀類仍是能量的主要來源。穀類富含碳水化合物(澱粉),攝入過多可導致熱量過剩而超重肥胖。對一些食慾旺盛、攝入量過多的高血壓患者,應適當限制穀類澱粉主食的攝入量,而搭配一些熱卡較少而富含營養素的牛肉、豆類、蔬菜、水果等。
限制飲食對減輕體重,防治高血壓意義重大。為了健康,食量要節制,營養要平衡。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日三餐要規律;保持八分飽;限制主食量和油脂量;少吃零食,限制飲酒;進食宜清淡,忌食過咸過甜;不偏食,豐富副食品種;多食粗米粗面、海藻及菌類;多吃黃綠色蔬菜。幾種常用食品的熱量供參考:二兩米飯350kcal,二兩饅頭360kcal,二兩豬肉580kcal,二兩魚100kcal,二兩豆腐72kcal,一個雞蛋60kcal,一匙油80kcal,一個蘋果80kcal。
2、體力活動或運動,消耗熱卡,減少體內脂肪儲存也是減輕體重的另一重要方法,應與控制飲食相結合。高血壓患者,無論肥胖還是非肥胖者,積极參与體力活動或運動,如有規律性體育鍛煉(慢跑、游泳、騎自行車、健身運動、登山等),可以達到控制體重,降低血壓的作用。
(二)限鹽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限鹽降低血壓的試驗興趣不減。目前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研究:一是研究減少鈉鹽攝入對血壓的影響以及能否減少服用降壓藥的劑量;第二是研究限鹽結合減重或補鉀等其他措施降低血壓的效果;第三是較大規模的臨床協作試驗研究,觀察鈉鹽攝入量對於控制高血壓和減少服用降壓藥的效果。
人體對鈉的生理需要量僅為每日0.5g,而日常生活中人們膳食的食鹽遠超過人體需要。WHO(國際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群每日攝鹽量應控制在6g以下,美國建議輕中度高血壓患者每日攝鹽量應控制在4g~6g。
(三)補鉀補鈣
1、補鉀。流行病學研究證實,高血壓與鉀攝入及尿鈉/鉀比值存在關係;血壓與鉀排泄量成反比,與尿鈉/鉀比呈正比。一些與世隔絕環境下生活的人群,其血壓值不隨年齡增長而升高,患高血壓者很少,其膳食結構特點往往是低鈉而高鉀。
中國營養學會1990年制定的成人男女每日安全適宜鉀攝入量為1875mg~5625mg。高血壓患者,尤其鹽敏感者更應注意補充鉀,這對於防治高血壓十分有益。最現實的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多食用含鉀豐富的食物來增加鉀的攝入量。新鮮蔬菜中綠葉菜如菠菜、莧菜、雪裡紅、油茶等含鉀較多;豆類含鉀也豐富,此外,蘑菇、紫菜、海帶以及木耳等菌類也是鉀的重要來源。
2、補鈣。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人群日均攝入量與其收縮壓、舒張壓呈顯著負相關,提示鈣對血壓的保護作用。近年來研究發現,鈣的防治高血作用與鈉有密切關係。補充鈣的攝入有增加尿鈉排泄的作用。說明提高膳食鈣有利於拮抗鈉對血壓的升高作用。
我國膳食結構中鈣攝入普遍低,而鈉攝入過多的具體情況,增加鈣的攝入,使之達到供給標準,對預防高血壓及骨質疏鬆等慢性疾病十分必要,尤其是鹽敏感者。我國膳食鈣水平低於西方膳食,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膳食中動物性食品,尤其奶及其副品少,而主要以穀類為主。每100g牛奶含鈣120mg,而100g穀類食品只含鈣10mg~30mg。因此,有條件者應提倡飲用牛奶及其製品。豆類及其製品也富含鈣,如100g干黃豆含鈣300mg,100g綠豆含鈣80mg~120mg,100g豆腐及其他的豆製品含鈣約200mg左右。因此,積極發展豆類尤其大豆資源是改善我國膳食結構的重要內容。新鮮蔬菜中,油菜、芹菜、蘿蔔纓、蘑菇、木耳、蝦皮、紫菜等含鈣也較高。
(四)運動
1、運動對血壓的影響研究發現,人群中那些久坐少動,缺乏運動者血壓偏高,而體力活動多者血壓值均偏低,高血壓患病率低。體力活動少者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是體力活動多者的1.5倍。無論動物實驗還是人群研究表明,體力活動是獨立的降壓因素。有規律的體力活動或運動作為預防何治療高血壓的非藥物措施之一,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
2、運動處方。儘管有人對體力活動或運動降低血壓的效果仍持懷疑態度,但多數學者認為,作為控制高血壓的一項非藥物措施,體力活動具有自然、易行、方便、經濟等優點,且對健康尚有其他益處,應積極提倡和廣泛推廣。
高血壓患者在體力活動前最好有一張準確、可行和有效的運動處方,該處方適應病人的生理條件和病理狀況。運動項目主要是一些需氧運動,如散步、跑步、做操、登山、騎自行車、運動、打太極拳等,可由病人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所確定的運動量由以下三個內容決定:運動程度、運動頻率、與運動持續時間。運動強度是指一定時間內的運動量。通常以運動的目標心率來表示。
(五)限制飲酒戒煙
飲酒與高血壓的關係一直為人們所關注。多數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飲酒與動脈血壓升高即高血壓的發生相關聯,飲酒量即使不大也有明顯增壓作用。關於飲酒劑量與血壓水平的劑量效應關係,報告不一。有的結果顯示飲酒量大小與血壓水平及高血壓患病率為直線關係,即血壓水平及高血壓患病率與各種飲酒劑量呈正比相關,隨飲酒量的增加而升高;有的結果揭示為J形曲線關係,表示小劑量或適度飲酒的血壓水平並不比不飲酒及戒酒者為多,以後隨著飲酒量的加大而上升。
1、長期飲酒使皮質激素水平升高,兒茶酚胺水平增加。
2、影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及血管加壓素的作用。
3、影響細胞膜流動性、通透性,引起細胞的鈉-鉀泵活性異常及離子轉運功能異常,使細胞內遊離鈣濃度升高,周圍阻力增加。
WHO(國際世界衛生組織)主張飲酒者每日應少於或相當於白酒一兩即酒精30g的量。我們主張高血壓病人應積極提倡不飲酒,對於肥胖和正在服降壓藥的患者,以及孕婦更應禁酒。
推薦閱讀:
※治療和控制高血壓
※蛇類常見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咽炎患者親啟:比含100片含片還管用的,5個治療咽炎小方法!
※9種水果治療不孕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