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如何養老

今天,我們如何養老發布機構:庫爾勒市老齡辦 發表時間:2011-05-09 18:36:56 點擊數:21

黨校主體班課程安排分為五大板塊: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黨的建設。本堂課是黨校主體班教學中一堂非常重要的課,它屬於主體班教學中社會建設的內容。本課內容除在主體班教學中使用外,還可在我市的老幹部培訓班、黨員幹部思想教育、青少年教育中廣泛使用。旨在提高大家的尊老意識,維護尊老、敬老的社會氛圍。

一、老齡化現象的社會投影 「老齡化」國際上最簡單的兩條評判標準是:60歲以上的人口數佔總人口數的比例超過了10%或65歲以上的人口數佔總人口數的比例超過了7%。 (一)國際國內老齡化社會現狀 1、世界人口老齡化趨勢與特點 (1)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1950年全世界大約有2.0億老年人,1990年則為4.8億,2002年已達6.29億,佔全世界人口總數的10%。預計到2050年,老年人數量將猛增到19.64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平均每年增長9000萬。 (2)老年人口重心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1950~2050年的100年間,發達地區的老年人口將增加3.8倍,發展中國家的老年人口將增加14.7倍,因而世界老年人口日趨集中在發展中地區。1950年到1975年,老年人口比較均勻地分布在發展中地區和發達地區,2000年發展中國家的老年人口數約佔全球老年人總數的60%。預計2050年,世界老年人口約有82%的老年人,即16.1億人將生活在發展中地區,3.6億老年人將生活在發達地區。 (3)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平均壽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世紀許多國家的平均壽命只有40歲左右,20世紀末則達到60至70歲,一些國家已經超過80歲。2002年世界平均壽命為66.7歲,日本平均壽命接近82歲,至今保持著世界第一長壽國的地位。 (4)高齡老年人(80歲以上老人)增長速度快: 1950~2050年間,80歲以上人口以平均每年3.8%的速度增長,大大超過60歲以上人口的平均速度(2.6%)。60歲以後的全球預期壽命從1950年至1955年間的15年上升至2005年至2010年間的20年,2045年至2050年期間預計將達到23年。因此,老年人口本身也在老齡化,80歲或以上人口目前佔世界人口的1.5%,到2050年預計將佔4.4%。 (5)老年婦女是老年人口中的多數:多數國家老年人口中女性超過男性。性別間的死亡差異使女性老年人成為老年人中的絕大多數。 (6)老年人口多數生活在亞洲:世界絕大多數老年人口生活在亞洲(54%),歐洲(24%)其次。據聯合國估計,2050年,亞洲老年人口將增長到佔世界的63%,而歐洲比例(11%)將減少一半,與非洲(10%)和拉丁美洲(9%)接近。 2、我國老齡化現狀 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家,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據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60歲及65歲以上人口比重分別為16.23%和11.30%,2030年為22.34%和15.21%, 2040年為25%和20%。由此可見,2030年時中國將進入「超老年型」社會。到2050年,60歲以上的人口總數將達到4億左右,佔總人口的比重將超過25%,屆時,每4個中國人中間就有1個白髮蒼蒼的老者,中國將成為高度老齡化的國家。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點是: 第一,老年人口規模大,發展速度快。我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老年人口的絕對數量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8年底,全國老年人口已經增至1.69億,現正以年均近1000萬的增幅「跑步前進」。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呈持續加劇之勢,到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將從現在9個人中有一個發展到3個人中就有一個。目前全國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均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第二,在社會經濟不太發達狀態下進入人口老齡化。一般情況下,經濟發展、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三者大致是同步的。中國人口老齡化在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綜合國力不強,人民生活水平還比較低的情況下到來的,人口老齡化超前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在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1000美元。未富先老,超出了社會經濟的承受能力,增加了解決老年問題的難度。 第三,人口老齡化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平衡。 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在時間上的分布不平衡,主要分為三個過程:第一階段是1990—2000年,老年人口的絕對數和比例都在增長,60歲以上老年人口由1990的9800萬增加到2000年的1.3億,所佔比重也由8.59%上升到10.41%,而0-14歲的少年兒童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開始下降。逐漸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轉化。第二階段是2000—2025年,在這25年當中,中國人口的老齡化速度加快,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上升到18.51%,65歲以上老年人將接近14%,而少年人口的比重繼續下降到18.28%,這一階段是中國開始進入高度老齡化社會的階段。第三階段是2025—2050年,這一階段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嚴重階段。 6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重將上升到27%左右,而少年人口所佔比重下降到17%左右,此後,中國的人口比例分布將逐漸穩定下來。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空間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現在農村和城市之間、沿海與內陸之間、中部與西部之間的差別很大。總的來說,東南沿海地區屬於老齡型,內陸和西部偏於成年型;城市偏於老齡型,鄉村偏於成年型。第四,高齡化、空巢化趨勢明顯。從1982年至1990年,中國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5%,快於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長速度。1990年至2010年,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4.1%,快於世界平均3.0%和發達國家平均2.0%的水平。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已經表現出明顯的高齡化趨勢。據統計,在我國1.67億60歲以上老人中,「空巢老人」佔了一半。 3、庫爾勒老齡化現狀 全市老年人口五萬餘人,約佔總人口的11.85%,並以每年約4.5%的速度遞增。在全市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增長速度漸趨加快,已高於自治州1.86個百分點、自治區2.82個百分點、全國0.79個百分點,且城鄉貧困老年人又佔了將近20%的比例,屬於比較典型的「未富先老」地區。 (二)社會老齡化,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1、老年朋友:身心健康存在隱患。

【空巢老人】隨著人口政策的影響和跨地域社會流動的加劇,我國「空巢老人」越來越多,進入空巢的年齡越來越年輕,空巢期也越來越長。與之相應的社會問題包括:「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缺少照料,有的地方甚至出現老年人在家中死亡多日才被發現的悲劇;「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問題非常突出,在一些高齡化國家,老年人自殺現象較為普遍。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的出現,折射出我國傳統養老方式和保障體系正遭遇巨大的衝擊。

例:網上家書、老人自殺現象

孤獨成為「空巢老人」的最大「殺手」。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統計,城市老年人中感覺幸福和比較幸福的只佔56.9%,農村老年人的這個比例僅為33.1%。中國5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自殺人數超過10萬,成為中國自殺率最高的一個群體。老年人不僅需要老有所養、老有所助、老有所醫,更有強烈的感情需求。即便衣食無憂,但許多老人心裡卻很空虛,需要交流,更需要關愛。相比貧窮,孤獨對於老年人而言更可怕。

例:老人被遺棄死亡。

【高額醫藥費支出成為老人「不能承受之重」】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不斷完善,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一定解決,「因病致貧、返貧」現象得到有效緩解,但老年人作為疾病的高發群體,特別是罹患大病、重病、急病時,不在醫療保險保障範圍內的高額醫藥費支出成為他們的沉重負擔。

例:哈爾濱市的空巢老人劉超文

2、中青年朋友:雙重壓力困擾

2000年,我國每100個勞動年齡人口需負擔15.6個老人,而到2050年則需要負擔48.5個老年人。顯然,每個勞動者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而在贍養老人的同時,許多人走入了光有金錢贍養沒有精神贍養的誤區。

【精神贍養比金錢更重要】

例:老太不差錢 狀告兩女兒要求「精神贍養」

例:百善孝為先精神贍養比金錢更重要

我國傳統倫理道德,一向以孝道為本。文中主人公老萊子儘管沒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那股捨身精神,但他卻懂得讓父母歡心,而且是長期不懈地盡情讓父母歡心,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精神贍養」,這種方式雖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細緻綿長,乃真正的貼心盡孝。

【父母養老困擾「獨一代」】

「養老的重負,就如同一座大山,死死地壓在每個獨生子女的身上。我們曾是最享福的孩子,但也將是最受苦的大人。等我們人到中年,父母漸老,我們將成為世界上活得最累的人。」網上一篇題為《獨生子女的沉重未來》的帖子因說出了許多80後的心聲而被廣泛轉載。隨著中國的第一代獨生子女逐步進入而立之年,他們父母的養老問題開始引起社會的關注。

例:最怕老家父母生病

家庭養老一直是中國養老的主要方式。然而,獨生子女政策造就的「四二一」式的家庭結構,註定了這種方式難以為繼。

80後獨生子女在贍養父母上存在哪些困難?調查顯示,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壓力大,照顧父母力不從心;68.4%的人表示要承擔多位老人的養老負擔;50.1%的人表示生活在兩地,無法把父母接到身邊照顧;42%的人表示社會保障、醫療保險不同城市無法互通;37.7%的人表示養老院等社會養老機構無法讓人放心。

3、社會:未做好迎接老齡化到來的充分準備

服務供需脫節——市場認同度不高,專業隊伍稀缺。調查顯示,目前城市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總的滿足率只有15.9%,其中家政服務滿足率為22.61%,護理服務滿足率為8.3%。目前我國對居家養老服務沒有明確的職業定位,居家養老服務員多被等同於普通的家政服務員,社會地位和物質待遇較低。不僅難以吸引專業護理人員,大中城市的本地人也不願從事該工作,外來務工人員又存在語言不通和生活習慣差異較大等問題,服務人員少、素質不高、隊伍不穩定,影響了服務質量。

我國目前修建的養老院有很多屬於低端養老院,主要原因是專業護理人才非常缺乏,人才層次低,很多是失業下崗人員或者農民工。有研究表明,抑鬱症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是老年健康的隱形殺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抑鬱症老人占老年人口比例為7%至10%。如果一個老人總是健忘、失眠、吃不下,不願意參與活動,那麼就很可能是患上了老年抑鬱症。這種情況看似不起眼,實際上卻是嚴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疾病。這就需要養老院有很多心理專業方面的人才,但現在的養老院普遍缺乏這方面的人才。

養老院冷熱不均——城區「吃」不了,郊區「吃」不飽。

根據中國老年科研中心調查,目前全國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獨居)比例已達49.7%,其中,1/6老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或因孤單而願去養老院。然而,目前能接納老年人的養老機構和設施非常有限,全國共有各類老年社會福利機構3.8萬個,養老床位120.5萬張,平均每千名老人佔有床位僅有8.6張,與發達國家50—70張的水平相去甚遠。

例: 「一床難求」。

據統計,北京、上海等城區的養老院普遍入住困難,床位缺口非常大,排隊等待少則三五月,多則一兩年。而郊區養老院卻「吃不飽」,床位空置率多達四成。究其原因是養老機構布局與群眾需求不匹配。

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有一些以居家式享受型為主打的高級老年公寓和老年社區正在興起。由於硬體設施和軟體服務標準較高,得到一些高端老年群體的認可。然而,由於這些高檔老年公寓收費高、佔地面積大、入住率低,也引發了對其佔用土地、浪費資源、造成福利不公的爭議。公立養老院無床,私立的太貴,城區的緊張,郊區的不便,是我們今天養老院的現實情況。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過於原則

我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系統規範老年人權益的法律是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該法於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有14年。這部法律從家庭贍養與扶養、社會保障、參與社會發展及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非常概括的規範,僅有短短50條。按照該法的要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應當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為老年人服務。但是現實情況是,現在有相當多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並未向老人提供必要的服務,卻也未因此受到什麼處罰。法律制定時間已久,過於原則,缺乏保障措施,可操作性不強,亟待補充和完善。

農村留守農民養老,亟盼遮風避雨的傘

農村是8000-9000萬60歲以上農民,除了新農合覆蓋一些外,養老金方面還是差,新農保推進試點周期過長,難以全面覆蓋,一些農村地區80歲以上老人生活相當困難。

二、養老問題事關社會、人人

1、老年朋友:要珍惜人生光陰

2、中青年朋友:有一天你也會變老

3、社會:沒有老人就沒有一切

《聯合國老齡問題維也納國際行動計劃》就指出:「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目標是實現一個不分長幼的人人融為一體的社會,在這個社會裡,年齡歧視和非自願隔離已被消除,而世代之間的團結和互助得到鼓勵。」

三、今天,我們如何養老

(一)老年朋友:找準定位

轉變傳統養老觀,為自己尋找新天地

老年朋友可以換一種養老思維,跳出家庭贍養的狀態,到一個社會養老院里去養老,這是未來的趨勢。

「以房養老」取代「養兒防老」

「以房養老」:投保人將房屋產權作抵押,按月從保險公司領取現金直到身故,相當於保險公司通過分期付款(按月支付)的形式,收買投保人的房屋產權,類似於把住房抵押貸款反過來做,因此也稱作「反向住房抵押貸款」(簡稱「倒按揭」)。「以房養老」一個最大好處就是,用事實證明老年人在用過去自己的勞動積累養活自己。

注重心裡健康和精神衛生,盡量忘掉「年齡」

年齡有著不同的計算方法,可分為「日曆年齡」、「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日曆年齡」的「老」,並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身體的衰老程度,如果用日曆年齡來與生理、心理年齡進行比較,就會發現有的人是未老先衰,有的人則是老而不衰。

要保持健康,力所能及的鍛煉身體,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

生病是人體的自然反應,沒有必要害怕。老年朋友即便患有一些慢性疾病,也應以積極的心態正確對待,適當的鍛煉身體,堅持科學合理的治療,這樣對社會、自己、家庭都有意。

努力克服對現代科學技術創造的各種高技術產品以及帶來的新式服務的心理恐慌。

(二)中青年朋友:為「老」著想

尊老敬老,關注老人身心健康。

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草案要求兒女「常回家看看」,不是單純將精神慰藉的功能捆綁給家庭,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不僅是子女的義務,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責任和社會責任。

立法新修訂要求兒女「常回家看看」,既是立法的進步,也反映了當前比較嚴峻的養老形勢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同時,立法也不是單純將精神慰藉的功能捆綁給家庭,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不僅是子女的義務,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責任和社會責任。」

做好終身儲備

年輕人不妨有一些「老年意識」,儘早做好養老準備。這包括自己的社會保障準備,身體健康儲備,家庭和社會網路的儲蓄,以及對生命階段的充分理解和認識,這些可以歸納為養老的「終身儲備」。

教育子女尊老敬老

例:《王杖詔書令》。年齡在70歲以上的老人,由朝廷賜予「王杖」。持王杖的老人在社會上享有優待和照顧,其社會地位相當於當時俸祿百石的官吏,出入官府不受禮節限制。

千叟宴。

自己是榜樣,更不可忘記教育子女。教育子女在人生和社會的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學會尊敬現在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也是在教育子女尊敬將來會年老的我們自己。這樣的代代相傳才是和諧之本。

(三)社會:為老辦事

養老新模式——住在家裡,社區等機構提供服務。

例:青島市試點啟動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

對象:戶籍、居住均在市北區的,60周歲以上享受低保、生活困難、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90周歲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低於青島市年度最低工資線的老年人。

內容:每戶每月可以免費享受15小時的送時服務。

服務內容主要有兩類:一是照料服務,二是精神慰藉。

老年文化:最美不過夕陽紅

建立社區老年人興趣愛好協會,設置居家服務網路,充分發揮社區作用,積極努力組織老年人參加文體鍛煉等社區活動,倡導鄰里互助、老年互幫、志願服務。

完善老年人的社會保障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貧困救助金等的設計、發放和兌付到位,都需要有合理規劃和細緻的工作態度。建立和完善好社會服務體系和長期照料體系,使老年人及其家庭在需要的時候,能夠享受到社會的支持和幫助。

培育尊老敬老的社會風尚

在學校、單位、社區的思想教育和日常宣傳活動中,都要注意提倡關心老人、尊重老人的良好風氣,努力從人文角度創造一個適合老年人生活的社會環境,帶動全社會廣泛體察老年人的需求與困難。

(四)庫爾勒積極助老

1、庫爾勒市出台了《庫爾勒市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方案(試行)》。我市將在薩依巴格街道巴音社區、建設街道凌達社區、團結街道阿爾金社區、新城街道南湖社區、天山街道電力社區為試點單位,推行居家養老服務工作。

2、對全市年滿65周歲的老人(包括外地居住在市內或者農村的老人)乘坐市內公交車全部實行統一免票。

3、提高農村「三老」人員生活補助標準,使農村「三老」人員生活補貼每人每年達到3000元。

4、將長壽補助金髮放的年齡標準由1998年的100歲降低到90歲以上。對城鎮無收入生活困難老年居民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貼150元。

5、設立公辦及民辦老年公寓,興建老年活動中心,社區(村隊)設置老年活動室,成立設立老年大學,這些都將為本市老年人群的活動,學習創造了更加舒適的環境。

(五)國外養老新模式

美國:「家園共享」結伴養老。

英國:異地養老。

新加坡:以房養老。

推薦閱讀:

這三大生肖在今天后,命中有財神入駐,走偏財運發財
古今天下絕唱——《離騷》講評
經典語錄:明年的某個時候,你會想著要是今天就行動了該多好
祝??今天是2016年10月19??農曆9月19??99999??久久久久久??送給你的,越早打開越...
(2)?今天是個幸福的日子

TAG:養老 | 我們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