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戰爭:歐洲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國際戰爭
07-20
1618—1648年,歐洲兩個強國集團——哈布斯堡王朝與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團為爭奪歐洲霸權而展開了一次全歐國際性大混戰。起初,戰爭是圍繞德國新舊教矛盾進行的,但不久就演化為各國爭奪權利和領土的混戰,西歐、中歐及北歐主要國家幾乎全部先後捲入。其結果使德國四分五裂,法國等迅速崛起,從而給西歐各國關係帶來了重大影響。 16世紀後期和17世紀初,歐洲社會的重大變化,各國政治經濟矛盾衝突,封建王朝及諸侯的領土之爭以及宗教派別的矛盾,構成30年戰爭的複雜背景。德國和整個西歐經宗教改革後,教皇和皇帝權力有所削弱,路德教、卡爾文教等新教勢力迅速發展,新舊教勢力幾乎相等。 皇帝與諸侯之間矛盾重重。17世紀初,德國皇帝盧道夫二世企圖用武力限制新教諸侯的權力。於是,德國分裂為兩個敵對的集團,即「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教皇、皇帝、西班牙都支持天主教同盟;德國、荷蘭和英國等支持新教同盟。歐洲各國之所以干涉德國,主要是想阻止它強大,並趁機獲取好處。德國兩大諸侯集團和西歐各國尖銳對立的形勢,使戰爭終因以1618年捷克人民起義為導火線而爆發。 捷克1526年併入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德國皇帝兼為捷克國王,此時捷克人有宗教自決、政治自治等權。但到三世皇帝馬提亞(1612—1619年)時,他派遣耶穌會教士深入捷克,企圖恢復天主教,並指定斐迪南為捷克國王,遭捷克人強烈反對,當國會向皇帝馬提亞提出抗議時,遭馬提亞拒絕,並宣布新教徒為暴徒。於是捷克人在1618年舉行起義,衝進王宮,把國王的兩個欽差從窗口投入壕溝。這個「擲出窗外事件」是捷克反對哈布斯堡王朝起義的開始,也是30年戰爭的開端。戰爭開始時,捷克軍隊進展順利,6月進抵維也納近郊。斐迪南求助於天主教同盟,並把巴拉丁選侯的爵位讓予巴伐利亞公爵。天主教同盟立即出兵2.5萬人,並供給皇帝大量金錢;西班牙也出兵進攻巴拉丁。 1620年11月,捷克和巴拉丁聯軍被天主教盟軍擊敗,腓特烈逃往荷蘭,巴拉丁被西班牙佔領,捷克成為奧地利的一省,約有四分之三的捷克封建主土地轉入德國人之手。征服者還強迫捷克居民改奉天主教,焚毀捷克書籍,宣布德語為捷克國語。 皇帝和天主教同盟的勝利,直接威脅法國和荷蘭的安全。 法國不能容忍查理五世帝國的復活;荷蘭則已於1621年與西班牙處於戰爭狀態。英王詹姆士一世關心自己的女婿巴拉丁選侯腓特烈的命運;垂涎北德領土的丹麥和瑞典,也不願看到德皇對全國實現有效的統治。於是,這場戰爭很快轉變為廣泛的國際戰爭。 1625年,法國首相黎世留倡議英國、荷蘭、丹麥締結反哈布斯堡聯盟,英、荷兩國則慫恿丹麥出兵,從此開始了戰爭的第二階段。 1626年,捷克貴族瓦倫斯坦和天主教同盟的軍隊打敗丹麥和新教諸侯的聯軍。丹麥國王被迫於1629年5月在律貝克簽訂和約,保證以後不再干涉德國的內務。皇帝規定新教諸侯於1552年以後將所佔教產全部歸還原主。同時根據瓦倫斯坦的計劃,德國將在波羅的海上建立一支強大的艦隊,瑞典害怕此計劃影響它在波羅的海的優勢地位,遂在法國大量金錢援助下,瑞典軍於1630年7月在波美拉尼亞登陸,開始了戰爭的第三階段。 瑞典軍隊由國王古斯道夫率領,很快就佔領波美拉尼亞,1632年初,佔領美因斯,4月又攻陷奧格斯堡和慕尼黑。在列赫河戰役中,天主教同盟軍慘敗。同時,捷克和德國本部有很多地方掀起農民和市民反對哈布斯堡家族和封建的起義。德皇在危急之中,重新起用瓦倫斯坦為統帥,11月與瑞典軍發生會戰,瑞典獲勝,但古斯道夫陣亡。瑞典軍取勝後軍紀鬆弛,德皇乘機聯合西班牙軍,於1634年9月在諾德林根附近大敗瑞典軍,一直追到波羅的海沿岸。這對法國大為不利。在此之前,法國一直假手他國以削弱哈布斯堡的勢力,當丹麥、瑞典以及德國新教諸侯連續失敗後,法不得不直接出兵了,致使戰爭進入第四階段——全歐混戰階段。 法國首相黎世留先與瑞典議和,商定發動戰爭後任何一方不單獨與哈布斯堡皇帝議和,然後於1635年5月對西班牙宣戰。戰場主要仍在德國境內,但戰爭同時也在西班牙、西屬尼德蘭、義大利等地進行。戰爭開始後,雙方蹂躪所佔領的對方地區,掠奪和殺戮居民。法軍採取多點進攻和破襲交通等手段疲憊對方。1645年孔代親王協同H·杜倫尼元帥在諾德林根(德境)打敗德皇軍隊。法國和瑞典軍隊還取得其他幾次戰爭的勝利,使哈布斯堡王朝集團無力再戰。瑞典軍的節節勝利,引起丹麥王的嫉妒和恐懼,乘瑞典軍深入南德時期,丹麥對瑞典宣戰。經3年(1643—1645年)戰爭,瑞典從海陸兩路圍逼丹麥,丹麥被迫求和。從1643年起,交戰雙方在威斯特伐利亞開始談判,一直到1648年10月才達成協議,締結了兩個和約——《奧斯納布呂條約》和《明斯特和約》(兩個和約又統稱為《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至此戰爭結束。 30年戰爭,結束了自中世紀以來「一個教皇、一個皇帝」統治歐洲的局面,德國分裂為近300個獨立的大小不同的諸侯領地和100多個獨立的騎士領土,皇帝企圖在歐洲恢復天主教地位完全破滅,神聖羅馬帝國在事實上已不復存在。 與此同時,由於德國是30年戰爭的主戰場,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六分之五的鄉村被毀滅;捷克和薩克森的礦山全部被破壞;人口減少三分之一以上,捷克居民在戰前有300萬,戰後只剩78萬人;工商業急劇衰退。絕大多數城市都失去了原先的商業,而淪為諸侯的統治中心。恩格斯說:「在整整一個世紀里,德意志為歷史上空前未有的最無紀律的暴兵縱橫反覆地蹂躪著。到處是焚燒、搶掠、鞭打、強姦、屠殺。大軍之外,還有小股的義勇兵,其實,倒不如乾脆把他們叫做土匪,他們隨隨便便,自由行動——凡屬有這樣匪軍出現的地方,農民是最倒霉的了。物質的破壞,人口的凋零,是無窮無盡的。當和平到來的時候,德國已經不可救藥了,已經被踏碎、被撕破、遍身流血,躺倒地下了;最可憐的,當然還是農民們。」 西班牙失去了一等強國的地位。戰勝國法國從這一次戰爭中得到了德國大片領土,包括在1552年佔領的梅斯、土爾、凡爾登等洛林土地得以承認,阿薩斯和下阿爾薩斯以及西南德意志的一些地區。法國因此成了歐洲霸主。 戰勝國瑞典也得到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包括整個西波美拉尼亞,包括魯根島在內;還獲得了東波美拉尼亞的一些地區和城市,含出海口城市施台廷及奧德河口地區。瑞典國王還以帝國采邑(從皇帝那兒獲得的封地)名義獲得威塞爾河口及其他一些地區。這樣,瑞典不僅據有德意志北部各重要河口,而且由於成了德意志的諸侯,可以隨時干涉德意志的內部事務。此外,瑞典還得到500萬杜卡登(當時的一種金幣)的賠款。瑞典因此成為北歐強國。 和約正式承認荷蘭獨立;正式承認瑞士脫離神聖羅馬帝國,成為獨立國。 在宗教方面,和約規定卡爾文教徒享受與路德教徒同樣的權利。教會財產的歸屬以1624年初持有的情況為準。新教得以承認,在帝國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佔有相等的人數。 這次戰爭對世界軍事學術和技術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比如:滑膛槍得以進一步改進,並開始大量投入使用;火炮也進行了改進,開始實行標準化;炮兵已成為一個獨立兵種;武器裝備的改進使戰術發生了革命,戰鬥隊形趨向靈活;促使了許多國家軍事制度發生變革;在戰爭中湧現了一大批軍事將領,如瑞典的古斯道夫二世、法國的蒂雷納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分歧:新春秋:西方諸國之英法聯合王國
※瑞典憲政史【一】
※三分鐘看懂塞爾維亞歷史
※揭秘:馬克思為何留大鬍子?
※二戰歐陸雄心系列之二十—194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