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 (7)

酉二、別喻慧根

又如月光,於有情身能令悅豫,非四風輪所能斷壞;如是此中菩薩慧光,一切有情煩惱鬱蒸皆能息滅,一切外道魔軍怨敵不能斷壞。

「又如月光,於有情身能令悅豫,非四風輪所能斷壞」,這是緣起相應增上慧住,第九科「善根清凈」,這一科里分兩科,第一科是「總辨善根」,第二科是「別喻慧根」,這就是別喻慧根。「總辨善根」,信、進、念、定、慧,所有的六波羅蜜等都是善根,現在特別地說到般若智慧的善根,所以叫「別喻慧根」。

「又如月光」,前面是「如世間善巧工匠以所煉金」,用這些譬喻;現在是用月光作譬喻。「於有情身能令悅豫」,這個月亮的光明對於有情的身體來說,能令有情感覺到喜悅。月亮它也不是很熱,清涼的境界,所以感覺喜悅。月光的作用,「非四風輪所能斷壞」,四種風輪,應該就是春、夏、秋、冬,春、夏、秋、冬的風,風稱之為輪。我們的眼睛因為作用狹小,看得很近;若是得天眼的時候就看見這個風是圓的,這個風在虛空里跑,是圓的,所以稱之為「輪」。春天的風叫做和風,譬喻煩惱魔;夏天的風叫炎風,炎熱的風,譬喻五蘊魔;秋天的風叫做涼風,譬喻死魔;冬天的風叫做寒風,譬喻天魔,天魔也能破壞人的善根的。這個四風,就是譬喻四種魔。這個月亮的光明能令眾生感覺到喜悅,不是四種風輪所能斷壞的。

「如是此中菩薩慧光」,這個月亮的光明是這樣子,「如是」指月亮的光明是這樣子,這裡面特別地需要讚歎菩薩智慧的光明。「一切有情煩惱鬱蒸皆能息滅」,菩薩的智慧光明有什麼好呢?月亮的光明能令有情身喜悅,菩薩的智慧光明能夠息滅一切有情煩惱的熱,煩惱的這些苦惱的事情,能息滅眾生的煩惱,有這種好處。眾生有煩惱的時候,感覺到苦;煩惱息滅了,心情愉快。「一切外道魔軍怨敵不能斷壞」,菩薩的智慧光明教化眾生,能息滅眾生的煩惱這件事,一切外道、一切魔軍、一切佛法的敵人不能斷壞的,他不能破壞這件事。這是「別喻慧根」。

申十、受生

受生多作妙化天王,善化有情令除一切增上慢等。

「受生多作妙化天王」,前面是第九科「善根清凈」,下面是第十科「受生」。「受生多作妙化天王」,說這位菩薩他在人世間自己修學聖道、弘揚佛法、教化眾生,他如果這個生命結束了,再去得果報的時候,這個「受生」,受者得也,再得一個生命的時候,是得什麼樣的生命呢?「多作妙化天王」,多數,不是完全的,多數是到化樂天做天王,化樂天的妙化天王。「善化有情令除一切增上慢等」,他做妙化天王的時候,他做什麼事情?他還是弘揚佛法、教化眾生,他善於教化有情,使令他們除滅一切的增上慢等的煩惱,破除這個增上慢。這個增上慢,一切眾生都有這個煩惱。

申十一、威力

所有威力當知此中說百千俱胝數。

這是第十一科。說這位菩薩的威德力,當知道此中說他的威力,有百千俱胝這麼大的數目。

未二、結略義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緣起相應增上慧住。謂十法平等性成滿得入故;覺悟緣起生解脫門故;一切邪想不現行故;方便攝受生死故;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在前故;證得無量三摩地故;證得不壞意樂故;於佛聖教不可引奪故;廣見諸佛善根清凈故;受生故;威力故。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緣起相應增上慧住」,這是第二科「結略義」。前面這十一科,這就是略說這位菩薩緣起相應增上慧住的相貌。這底下就把前面這十一科的題目重說一遍。「謂十法平等性成滿得入故」,這是第六地,就是第五地菩薩十法平等性圓滿了,就入於第六地了;這是第一大科。「覺悟緣起生解脫門故」,這是第二科,覺悟了諸法是緣起的,有染緣起、也有清凈的緣起,從這裡作觀的時候就能成就三解脫門。「一切邪想不現行故」,這是那個第三科,作者、受者、我我所的都是邪想,再也不現前了。「方便攝受生死故」,這位菩薩他自己三解脫門修成功了,他可以不受生死的,但是他有慈悲心,他還善巧方便的,他這個慈悲心不是他有業,不是他的煩惱業力,是慈悲心再來世間上受生死、教化眾生的。「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在前故」,這個「無著智」就是於一切法不執著,那就是觀一切法不可得了,這個智慧叫做「無著智」,他現前了、成就了。「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在前故」,這就是這個根本智以後成就的後得智,後得智是觀一切緣起法,一切眾生都在苦惱裡面生活,所以生大悲心,就是「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在前故」,所以叫做現前地。

「證得無量三摩地故」,這位菩薩他不只是三解脫門這個三摩地,他還有無量無邊的三摩地的。「證得不壞意樂故」,他成就了不可破壞的意樂,就是他若計劃做什麼事情,就是一定能成功,而不可破壞的,他的意樂堅固。「於佛聖教不可引奪故」,他對於佛陀的聖教,他去弘揚聖教也好,他自己對於聖教的信解也好,是不可引奪的,也不可障礙、不可破壞的。「廣見諸佛善根清凈故」,這是第九科,他在三昧裡面能見十方一切佛,所以他見佛聞法栽培的善根也特別清凈。什麼叫做染污呢?就是有所得。他能夠消除這個有所得,所以善根清凈。「受生故;威力故」,這是最後的兩科。

午二、廣指(分三科) 未一、指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現前地說。

這是第二科「廣指」,分三科,第一科是「指」。「若廣宣說」,如果若是廣博地宣說這個現前地他的功德,「如《十地經》現前地說」,那裡有詳細地讚歎。

未二、釋

由此地中,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在前故,名現前地。

這是第二科是「釋」,前面是「指」,這裡面再加以解釋。為什麼這一地叫做現前地呢?「由此地中」,他的無著的智慧現前了、般若波羅密多住也現前了,所以叫做「現前地」。

未三、配

即由此義,當知亦名緣起相應增上慧住。

這是第三科「配」。「即由此義」,也就是由這個現前地的道理,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現前,由此義故,「當知亦名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它的含義也是這樣子。

辰八、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分二科) 巳一、問

云何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前面是第七住「緣起相應增上慧住」,那麼這一科結束了。現在是第八科,也就是第八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前面是第六現前地,這是第七地,是遠行地;就是把這個暖、頂、忍、世第一的勝解行住加上去,所以是八科。這一住里分二科,第一科是「問」。

「云何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呢?怎麼叫這個名字呢?

這個「有加行」這個話怎麼講呢?就是有功用的意思,就是要努力地用功,那就叫做「有加行」。這個「加」就是不懈怠的意思,你若懈怠就是減了,你努力地精進用功。但是這件事在我們沒入聖道的人,這是一個好現象,我們要努力地用功,這是好現象。但是已經得聖道的人,反倒是不圓滿,還有這件事。

「有加行有功用」,用什麼功?就是「無相住」,就是調伏、調和、調順這一念心在無相這裡住。我們凡夫的心在有相這裡住,在這裡住表現於外的相貌就是貪瞋痴。那麼現在入了聖道的人,初得無生法忍的人他是能無相住的;能無相住,就是息滅了貪瞋痴;息滅了貪瞋痴,他是有定、也有慧的。所以他若出定的時候,他有的時候他心還是清凈,但是有的時候也有點事情。現在這位七遠行地菩薩,他是在無相這裡住。在這裡無相住,其實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也都是無相住,但是無相住,初、二、三、四地,這個第六地多數是無相住,少數不是無相住;那麼前面那就是少數是無相住,多數是有相住。這個第六現前地也是無相住,但是有的時候不是無相住,就是他的無相住有間斷,有這個情形。現在第七遠行地菩薩,他這個無相住,有加行有功用,能夠不間斷,所以他的功夫又進步了。

這第一科是「問」。下面第二科回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說」,略說裡面分二科,第一科「別辨相」,分十二科,第一科是「不共勝行成滿得入」,分二科,第一科「明得入」。

巳二、答(分二科) 午一、略說(分二科) 未一、別辨相(分十二科)

申一、不共勝行成滿得入(分二科) 酉一、明得入

謂諸菩薩於前第六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已得十種妙方便慧。

這是讚歎第七遠行地,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他從那裡來的呢?「於前第六」,就是第六現前地,也叫做緣起相應增上慧住。那位菩薩他能夠用功,有加行有功用,已經成就了十種妙方便慧,才進步到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到第七地菩薩這裡,是這樣子的。

《披尋記》一六○○頁:

已得十種妙方便慧者:《十地經》說:若菩薩善具足六地行已,欲入第七菩薩地者,是菩薩當以十種方便智發起殊勝行入。何等為十?所謂善修空、無相、無願,而集大功德助道。入諸法無我無壽命無眾生,而不舍起四無量。起功德法作增上波羅密行,而無法可取得。遠離三界,而能應化起莊嚴三界行。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痴煩惱焰行。隨順幻夢影響化水中月鏡中像自性不二,而起作業無量差別心。善知一切國土道如虛空,而起莊嚴凈佛國土行。知諸佛法身自性無身,而起色身相好莊嚴行。知諸佛音聲無聲本來寂滅不可說相,而隨一切眾生起種種差別莊嚴音聲行。入諸佛於一念頃通達三世事,而能分別種種相劫數修行隨一切眾生心差別觀故。論一一釋,如彼應知。

「已得十種妙方便慧者:《十地經》說」,這句話在《華嚴經.十地品》,如果特別地把它別行,也就是《十地經》,那上面說。「若菩薩善具足六地行已」,若這位菩薩,善者能也,能具足六現前地的道行,「已」。「欲入第七菩薩地者」,他不停留在第六地那裡,他還要進步到第七菩薩地這裡。「是菩薩當以十種方便智發起殊勝行入」,這位菩薩應當是以十種方便的智慧,用這個智慧發起殊勝的止觀、殊勝的德行,他才能入第七地,才能這樣子的。「何等為十?」那個十種方便慧是什麼樣子呢?這也是問了,下面就是回答。

「所謂善修空、無相、無願,而集大功德助道」,這位菩薩他能夠修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他能這樣修。我們在前面這個三解脫門是講過了,這個三解脫門也是通深通淺,這裡說是已經入聖道的菩薩他修三解脫門,三解脫門現前。但是我們開始修止觀,在凡位的時候,也可以修三解脫門的。我們簡單一點說呢,觀我空,觀色受想行識里沒有我,就是空解脫門。這個無相呢,就是色受想行識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不可得,就是無相,沒有色受想行識的相,那麼就叫做無相解脫門。但是若是修這個唯識的三解脫門,那麼這個說法和這有點不同了。無願解脫門,就是對這個……。前面列出來的三解脫門的次第和這個不同,前面列出來的次第,無願是在中間,空、無願、無相。那麼那個無願怎麼講呢?可能各位同學還記得吧?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是不凈的、是無常的、是苦,就是這樣子生厭離心。然後觀察色受想行識是寂滅相,就是無相解脫門了。那麼這是「善修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當然在唯識來說,那個空解脫門就不是這麼說了,就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寂滅相,那就是空解脫門,那就不同了,那裡面也包括我不可得,法亦不可得,這是空解脫門。那個無相呢,就按照圓成實性來解釋,也是離一切相的,但是不有而有,那又和空解脫門有點不同。那麼無願還是這樣解釋。

這樣子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成就了,若是沒有發無上菩提心的,那就是二乘人了,就是阿羅漢了。那麼阿羅漢沒有大悲心,那他就是任運地入無餘涅槃去了,他就不會有這一句「而集大功德助道」,就沒這件事了,因為他沒有慈悲心。

「而集大功德」,就是積集大功德,那當然就是修六波羅蜜。大功德,也包括自己用功修行,也包括廣度眾生,都算是大功德。但是大和功德有什麼意思呢?也有一點差別。假設說修六波羅蜜,你沒有空、無相、無願般若的智慧,你去修布施、持戒這些功德的時候,那只是功德而不能稱之為大。若加上空、無相、無願,就是大功德了,這個情形不一樣。說現在這位菩薩他是有大智慧、又有大慈悲,他能夠不同於阿羅漢,他能「集大功德助道」,就是由大功德力幫助你入於第七地,可以這麼說,「而集大功德助道」。這是第一句,但是在《十地經論》,就是天親菩薩《十地經論》,他解釋的時候,他這個地方特別地指出來這個大功德,這個大功德是什麼呢?是能令你得到財、得到身。就是你想要用財的時候,隨意地財就來了,就是因為你有大功德的關係。還有身,就是你的身體,你這個時候有大福德的身相莊嚴,所以叫做「集大功德助道」。

「入諸法無我、無壽命、無眾生,而不舍起四無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位菩薩就是保護自己的清凈,不要有過失,這個意思。什麼叫做過失呢?我們凡夫有凡夫的過失,這位聖者的菩薩有什麼過失?就是不歡喜去教化眾生,不歡喜教化眾生這是一種過失。第二個過失,就是現起愛、見的煩惱。我度化眾生的時候,以愛、見來度化眾生的,不是用慈悲心,不是用空、無願、無相的智慧度化眾生,而是用愛心。有我,見就是我,「我能度化眾生」,那這就是有過失。

現在說這位菩薩他是「入諸法無我」,這位菩薩他能夠觀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寂的,沒有我,我不可得。「無壽命、無眾生」,這個「無壽命、無眾生」也是無我的意思。若按《金剛經》上的四句:「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現在只是有我相、壽命相,沒有人相,只是說了三相。這位菩薩也就是我空、法也空,悟入第一義諦。「而不舍起四無量」,但是他不棄捨,還是發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去度化眾生的,他還有這樣的慈悲心,他不是「我不歡喜度化眾生」。度化眾生,還是無我相,無眾生可度的,不是有眾生可度,「我能度化眾生」,他沒有這個過失。「入諸法無我、無壽命、無眾生,而不舍起四無量」。

「起功德法作增上波羅密行,而無法可取得」,這位菩薩「起功德法」,他發動無量的善法去教化眾生。這個法是什麼法呢?「作增上波羅密行」,或者說六波羅密,或者說十波羅密,而這個波羅蜜裡面都有「諸法無我、無壽命、無眾生」的智慧,所以叫「增上波羅密行」。「而無法可取得」,所做的一切善法還都是不可得的,不執著有法可得。這是第三句。

「遠離三界,而能應化起莊嚴三界行」,這是第四句,這個第四句的意思是攝化眾生。「遠離三界」,因為他自己修空、無願、無相三三昧,沒有愛煩惱、沒有見煩惱,所以他不來三界了,他不到三界里來受生死了,「遠離三界」。「而能應化起莊嚴三界行」,但是他有大悲心,所以他還來現身,現出一個身相來,隨其所應現出身相來教化眾生。「起莊嚴三界行」,現起來莊嚴這個三界的功德行。「莊嚴三界行」是什麼行?「莊嚴三界行」,也就是教化眾生行,教化眾生都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有這樣的賢聖人在這個地方住,這個地方就是莊嚴的;就是人莊嚴,世界就莊嚴,所以這叫做「莊嚴三界行」。這個「莊嚴三界行」這裡面,這個「應化」就是現身,他本來遠離三界了,但是現身到世界來度化眾生,為眾生的上首,他有這個無量功德,所以眾生都接受他的教化。

「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痴煩惱焰行」,這一句話是教化眾生令他滅除煩惱障的意思。前面這句話「遠離三界,而能應化起莊嚴三界行」,這就是這位菩薩的慈悲,又來到三界現身。「畢竟寂滅諸煩惱焰」,這位菩薩自己修學三三昧,他是究竟地寂滅了愛煩惱、見煩惱,像火似的,「煩惱焰」,滅除了煩惱。「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痴煩惱焰行」,但是他又能夠來到三界里,他為了度化一切眾生,他「起貪瞋痴煩惱焰」、「滅貪瞋痴煩惱焰」,他能這樣做。這個意思就是教化眾生煩惱是可滅的,他也能起煩惱,但是也能用空、無相、無願滅除一切煩惱,能覺悟眾生通達煩惱是畢竟寂滅的,並不是真實有煩惱。若真實有煩惱,就不能滅了。這一節文是教化眾生滅除煩惱障。

「隨順幻、夢、影、響、化、水中月、鏡中像,自性不二,而起作業無量差別心」,前面是滅煩惱障,下面就是應該滅這個所知障了。所知障也叫做智障,障礙你的智慧,破除這個障礙你就開智慧了,是這個意思。「隨順幻、夢、影、響」,這位菩薩來到這個世界來,他的思想並不認為三界是真實有的,不認為眾生是真實有的,也不認為一切法都是真實有的,所以他的思想隨順「幻」,就像幻術所變的事情似的,也不是真的。「夢」,夢裡面的境界也不是真的。「影」,你障礙了光明,現出來影,那個影是假的。「響」,空谷發出來的音聲,叫做響。「化」,就是神通的變化,也是假的。和水裡面的月亮也是假的,鏡裡面的影像也都是假的。這位菩薩的智慧觀察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那一切法的真實性不可得,自性不可得。這個「二」是差別的,有差別叫做「二」。觀察這一切如幻如化的本性是畢竟空的,都是不二相的。「而起作業無量差別心」,但是菩薩來到世間,他會現起種種的事情,有無量無邊差別的心相。因為一切法本身是畢竟空的,由心才現出一切法的,所以這一切法的現前也就是心的分別。這樣子來教化眾生,使令眾生開大智慧,滅除去這個智障。

「善知一切國土道如虛空,而起莊嚴凈佛國土行」,這個地方是起莊嚴國土行。「知一切國土道」,這個「道」這個字,在《十地經》上是這個字,但是《華嚴經.十地品》不是「道」字,是個「猶」字,「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起莊嚴凈佛國土行」,我看應該是「猶」字。這位菩薩他知道一切國土看上去好像很實在,但是它是自性空的,猶如虛空,無有少法可得的,這是這樣子。「而起莊嚴凈佛國土行」,所以這可以知道,是心的功德業力所變現的,所以重新創造一個莊嚴的、清凈的佛國土。這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不莊嚴、不清凈,就是眾生的心不清凈,並不是離開了我們的心有一個污穢的世界,不是這樣子。所以菩薩行菩薩道、修六波羅密、修三十七道品,這都是凈佛國土的德行,可以創造一個清凈的世界。這是菩薩能夠「起莊嚴凈佛國土行」,就是創造一個莊嚴的世界,這個世界,剛才也說過,就是要集會很多的賢人、很多的聖人到這個世界來,大家共同地修學聖道。若是我們在眾生的世界,這個世界是眾生的共業所成,這個世界修學聖道,有的時候可以,有的時候有問題。若是創造一個清凈的世界,都是佛教徒,都是聖人在那裡,那要用功修行就方便一點,他就容易一點,沒有那麼多的困難。這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的地方。

「知諸佛法身自性無身,而起色身相好莊嚴行」,前面是說的依報,依報轉成一個清凈的佛世界,菩薩有這樣的大意願。說我們造一個廟,感覺很難,但是現在菩薩要造一個清凈的世界,這可見菩薩的意樂有這麼廣大。「知諸佛法身自性無身」,下面是正報,菩薩是知道諸佛的法身,諸佛法身以法為身,那麼什麼是法呢?即是諸法如,「如來者,諸法如義」,以如為身,「諸佛法為身,清凈如虛空」,所以法身的體性是沒有身相可得的。沒有身相可得,這樣怎麼能度化眾生呢?所以「而起色身相好莊嚴行」,那麼這個佛以法為身,是沒有身相的,但是為了度化眾生,也現「起色身相好莊嚴」,菩薩亦復如是,也是「而起色身相好莊嚴行」,那還是無量無邊六波羅密的功德所成就的。

「知諸佛音聲無聲本來寂滅不可說相,而隨一切眾生起種種差別莊嚴音聲行」,前面是現身,現在這是說法。這位菩薩「知諸佛音聲無聲」,他是通達諸佛的法音是沒有聲音的,怎麼叫做沒有聲音呢?「本來寂滅」,這個音聲是因緣有的,所以它的本性是沒有聲音,本性是寂滅的。「不可說相」,那個寂滅的理性是離言說相的。「而隨一切眾生起種種差別莊嚴音聲行」,但是佛還是得要有音聲,這個諸法寂滅相是沒有音聲,但是度化眾生還是需要有音聲,那麼隨順一切眾生的根性,就現起種種差別不同莊嚴的音聲。而這個音聲的莊嚴也是由種種功德成就的,所以是「行」。你若常讚歎佛、讚歎法、讚歎僧,你的音聲就好一點;如果常常歡喜說別人的壞話,這就靠不住了,音聲就差一點。「音聲行入」,「入」字向前念也好,因為你這樣子你才能入於第七地。

若向下念:「入諸佛於一念頃通達三世事,而能分別種種相劫數修行,隨一切眾生心差別觀故」,這下面是隨眾生有什麼樣的疑問,菩薩都能解釋,能除其疑惑,是這個意思。前面是說法,後面是除疑。「入諸佛」,就是這位菩薩他的大智慧能夠契入佛的境界,佛是什麼境界呢?「於一念頃通達三世事」,就是「一念頃」,或者我們現成的話就是一剎那頃。那麼短的時間能通達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一切的因緣事;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這一念之間就能通達什麼什麼事情。「而能分別種種相」,能為眾生分別、解釋種種相、種種劫、種種數、種種修行,能這樣分別,這是佛陀的一個根本智、一個後得智,能作如是分別。「種種相」,就是一切法的相。「劫」,一切法的變動就有了劫。還有種種的數,種種相也有數,種種劫也有數;還有種種的修行。「隨一切眾生心差別觀故」,隨順一切眾生心的不同而作種種的分別、種種的解釋。

「論一一釋,如彼應知」,前面這是經的文,這個《十地經論》每一句都有解釋,「如彼應知」。

所引世間不共一切有情,而共一切世間進道勝行。

前面是說這位「菩薩於前第六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已得十種妙方便慧」,得了十種智慧。這十種智慧成就了,有什麼好處呢?就能引出來世間的不共一切有情的事情,能引出世間不同於有情,就是超越一切有情的事情,殊勝的事情。「而共一切世間進道勝行」,但是這件事還是和世間的事情還有一點相似,所以「共一切世間」。「進道勝行」,就是菩薩自己也在修學聖道,也是漸漸漸漸地使令這個聖道逐漸地圓滿,所以叫做「進道勝行」。這個修行是個殊勝的德行,但是它是逐漸逐漸向前進的,由六地到七地,七地到八地,逐漸進步的。

《披尋記》一六○○頁:

所引世間不共一切有情等者:如下自說: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發增上力故,能行一切有情不共菩薩妙行,雖與世間相似顯現,而非彼性。此說趣入,義應准知。由與世間相似顯現,名共世間。然非彼性,說名不共。後後勝進加行究竟,故名進道勝行。

「所引世間不共一切有情等者:如下自說」,下文也說這件事了。「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發」,就是那個世間是由不可思議的智慧引發出來的。譬如說我們的這些苦惱的境界,是由我們的業力煩惱引發出來的。現在這位菩薩能造這個妙方便智的清凈的業力,所以他引發出來的世間這是不一樣的。「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發增上力故」,因為那個妙方便智是有殊勝的力量的原因,那他引發出來的事情,他所創造出來的事情就是不一樣了。他有什麼事情呢?「能行一切有情」,他所創造的世間,這位菩薩具足十種方便智慧,他也來到這個眾生的世界,也和眾生在一起住,所以「能行一切有情」,就是能在一切有情世間活動。「不共菩薩妙行」,但是這個事情是不共於一切有情的,這是菩薩不可思議的德行。「雖與世間相似顯現」,菩薩來到世間,他也有父親、他也有母親,他也可能到學校讀書這些事情,他也有眼耳鼻舌身意的身體。雖與世間相似的顯現,「而非彼性」,但是他內心裡的境界和凡夫可是不一樣,「而非彼性」。這樣這個不共有情就是這麼解釋了。「雖與世間相似顯現」,就是共一切世間;「而非彼性」,就是不共一切有情。

「此說趣入,義應准知」,這段文的大意是說六地菩薩趣入第七地,主意是這個意思,所以它的道理你應該這樣知道,「義應准知」。

「由與世間相似顯現」,由於這位菩薩有十種方便智,但是他來到世間和眾生相似,而顯現出來的,所以叫做「共世間」。「然非彼性,說名不共」,可是內心裏面可是不一樣了,所以叫做「不共」,又叫做不共一切有情世間。「後後勝進加行究竟,故名進道勝行」,後面這一句話「進道勝行」怎麼講呢?就是「後後勝進」,後後這個字,就是以後,以後又以後又有,又是一個以後。換一句話說,就是漸漸的意思。「後後勝進」,就是漸漸地殊勝起來,當然是由五地到六地,六地到七地,七地到八地,也漸漸地進步,「後後勝進」。「加行究竟」,他努力地修行,到最後是圓滿了,故名叫做「進道勝行」,這句話這麼講。

即由如是妙方便慧所引不共進道勝行,成上品故、極圓滿故,超過第六住,得入第七住。

「即由如是妙方便慧所引不共進道勝行,成上品故」,也就是由於這樣妙方便的智慧,那十種「妙方便慧所引」,所成就的,所引發出來的。「不共」,不共於一切有情,也不共於阿羅漢,也不共於辟支佛,他那個進道的勝行。「成上品故」,成為一個上品的功德。什麼叫做上品呢?就是「極圓滿故」,就叫做上品。這下面解釋這個「進道勝行,成上品故,極圓滿故」的內容。「超過第六住,得入第七住」,這位菩薩他不斷地這樣用功修行呢,就超過了第六住,到了第七住,這樣子。

這一科「明得入」,得入第七住。

酉二、指略義

如是文辭,如經廣說應知其相。謂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德;依於有情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依為菩提福德資糧菩提分法後後勝進,依不共聲聞、依不共獨覺,依有情界、依諸法界、依諸世界,依諸如來身語心智,當知是名妙方便慧所引不共進道勝行處所略義。

「如是文辭,如經廣說應知其相」,這是第二科「指略義」,前面「明得入」,現在指這個略義。「如是文辭」,它這個文句,「如經廣說」,那就是《十地經》廣說其相,應知它的相貌。那究竟是什麼相貌呢?這裡「指略義」。

「謂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德;依於有情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依為菩提福德資糧菩提分法後後勝進」,這個相貌,這個文辭裡面所說的這一住的相貌,「謂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德」,就是根據這位菩薩的十種方便慧,他能現起世間的興盛的,最殊勝的。「攝受福德」,所成就的大福德的境界,就從這裡說的。這一句話應該是總說,下面就是別說。

「依於有情利益安樂增上意樂」,就是根據這位菩薩對於有情的「利益安樂增上意樂」,利益增上意樂、安樂增上意樂,這個利益和安樂不一樣,我們已經講過了。這是對於眾生的慈悲。

「依為菩提福德資糧菩提分法後後勝進」,這裡說的這個相貌就是根據「菩提福德資糧」,這個「菩提」是菩薩自己所得的無上菩提的大智慧境界,就是一切種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他所想成就的無上菩提的福德資糧。「菩提」就是福德,那就是無漏的福德。他這個資糧是無上菩提的因,所以叫「福德資糧」。「菩提分法」,這個得無上菩提,一方面要有福德資糧,一方面要有菩提分法。就是三十七道品,叫菩提分法。這個「分」就是因,三十七道品是無上菩提的因。福德也是無上菩提的因。而這個福德也好,菩提分法也好,都是「後後勝進」,逐漸逐漸地殊勝的。

「依不共聲聞」,就是因為這位菩薩所成就的這些福德資糧、菩提分法的資糧,不共於聲聞的,也「不共」於「獨覺」的,實在就是超越的意思,超越了聲聞、超越了獨覺。

「依有情界、依諸法界、依諸世界」,前面是讚歎菩薩的無上菩提資糧的殊勝,這下面又分開說。「依有情界」,因為菩薩他是大慈大悲來利益眾生,利益安樂眾生,就是「依有情界」。這個「有情」,就是假名眾生叫做有情界。「依諸法界」,色受想行識就是法,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這都是法。「依諸世界」,這個世界就是有情所居住的地方。這三件事就是一件事,有正報就有依報,有假名也就會有法。這就是菩薩的利益安樂增上意樂所饒益的對象。

「依諸如來身語心智」,就是根據菩薩所學習的、所恭敬供養的一切佛的身,佛的法身、化身。佛的法語,為眾生說法。這個現身和說法,都是要佛的大悲心、佛的大智慧所現前的,也是一回事;就是菩薩要是常隨佛學,菩薩又有大悲心廣度眾生。「當知是名妙方便慧所引不共進道勝行處所略義」,前面這一段你要知道,這就是菩薩的妙方便的智慧,所成就的不共於一切有情、不共於聲聞緣覺的,這些進道勝行處所的相貌的大意,就是這樣子。

《披尋記》一六○一:

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德等者:《十地經論》說:此勝行有四功德。今攝彼義,正釋此文。一、財及身勝。隨其所需自在能取故,即此名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德。二、護惡行勝。不舍眾生起四無量故,即此名依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三、護善根勝。勤修正行不取少法故,即此名依福德資糧菩提分法後後勝進。四、攝眾生勝。此復多別:隨願受生為不舍有情故,即此名依不共聲聞獨覺。又復善說正法,為令一切眾生永滅煩惱行故,即此名為依有情界。又復唯滅雜染不滅有為作業無量故,即此名為依諸法界。又復莊嚴一切佛土為於大法眾會集故,即此名為依諸世界。又復了知如來無相無聲無諸分別,然有種種相似示現,為彼有情見聞親近供養修行生福德故,及為轉*輪故,隨彼所問善記別故,即此名為依諸如來身語心智。當知妙方便慧所引勝行以此為依,是故名彼處所略義。

「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德等者」,重標這段文的話,「《十地經論》說:此勝行有四種功德。今攝彼義,正釋此文」,《披尋記》的作者說,現在把四種功德的話引來,「正釋此文」,來解釋這段文。就是這段四功德的文,在《十地經論》裡面是解釋十方便慧,但是《披尋記》的作者要這樣解釋。第一種功德是什麼呢?

「一、財及身勝」,他的財富也特別殊勝、身體也特別殊勝,「隨其所須自在能取故」,隨菩薩的大願,若是計畫做什麼功德,就能拿到錢,財富就拿來了,因為什麼呢?因為他積聚大功德的關係,「即此名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德」,這句話就是這樣解釋。「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德」,這句話就是這麼講,怎麼講呢?就是他的財、他的身特別殊勝,隨其所須自在能取。

「二、護惡行勝」,保護自己的身、口、意不要有罪過的事情,這是一個殊勝。怎麼講呢?「不舍眾生起四無量故」,就是發動慈、悲、喜、舍來度化眾生,不要棄捨眾生,入無餘涅槃。「即此名依利益安樂增上意樂」,這句話「不舍眾生起四無量」就是「利益安樂增上意樂」的意思。

「三、護善根勝」,就是保護自己的善根,不斷地積集,能廣大無量無邊。「護善根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勤修正行不取少法故」,勤修戒、定、慧,勤修六波羅密、三十七道品,但是對於一切法還沒有取著,這就是「護善根勝」。「即此名依福德資糧菩提分法後後勝進」的意思。

「四、攝眾生勝」,《十地經論》上說四種功德,最後是「攝眾生勝」,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此復多別」,這句話裡頭還有很多的意義,「隨願受生為不舍有情故」,隨他的慈悲願去得果報,不是隨順自己的煩惱去得果報,那是什麼呢?就是不棄捨有情故。「即此名依不共聲聞獨覺」,不共聲聞獨覺就是這個意思。

「又復善說正法,為令一切眾生永滅煩惱行故」,菩薩能善說正法,為的是令一切眾生永滅煩惱,就是佛菩薩為我們說法,是令我們斷煩惱的,用意是在這裡;「永滅煩惱行故」,「行」,就是心,心在動,煩惱也不是離開心,另外有煩惱的。「即此名為依有情界」。「又復唯滅雜染不滅有為」,就是一切因緣所生法,就是有為法,「有為法」是不可以破壞的,那麼有什麼問題要解決呢?就是內心的雜染,和一切有為法接觸的時候,心裏面沒有煩惱,就做這件事,「不滅有為作業無量故」,菩薩也做種種功德,現身說法,也造成清凈的世界,這都是「有為法」,「即此名為依諸法界」,這句話也是這個意思。

「又復莊嚴一切佛土為於大法眾會集故」,創造一個佛世界,做什麼?就是為了佛法,很多的眾生在這裡集會,學習佛法的意思,「即此名為依諸世界」。「又復了知如來無相無聲無諸分別」,「又復」,應該知道,佛是沒有相,是離一切相的,也沒有聲音,也沒有分別,這樣說「無相」就是沒有身,「無聲」,就是沒有語,「無諸分別」,就是沒有意,沒有身、口、意的活動。「然有種種相似示現」,可是事實上呢,佛還是現身說法,有種種智慧的境界,有種種相似顯現。「為彼有情見聞親近供養修行生福德故」,為什麼無相而又現相呢?為了彼有情能見到佛的身相,能聽聞佛的說法,能親近佛、供養佛,這時候才能發心修行,這就有了福德的關係。所以無相還要現相,無聲還要現聲。

「及為轉*輪故」,就是佛若是沒有身、口、意,怎麼為眾生轉*輪呢?所以為轉*輪,為眾生說法,「隨彼所問善記別故」,眾生有了疑問的話,佛能夠為他開示,開示他能除其疑惑,「即此名為依諸如來身語心智」。「當知妙方便慧所引勝行以此為依」,就是根據這些事情出現的,「是故名彼處所略義」。這是第一科不共勝行成滿得入,這一科說完了,下面第二科通達佛境起勤加行。

申二、通達佛境起勤加行

菩薩與彼共相應故,便能通達無量無數如來境界,及為彼起無功用無相無分別無異分別,觀無量佛境界,起無間無缺精勤修學一切威儀行住作意,一切分位不遠離道。

「菩薩與彼共相應故」,與彼十種方便慧,所成就的「不共的「進道勝行相應故」,也就是成就了。「便能通達無量無數如來境界」,就能通達佛境界,無量無邊佛境界就能通達了。不像我們沒有得聖道的時候,就是有眼睛去見一見,就是表面上的事情,內裡面什麼都不懂,凡夫就是這樣子,但是得聖道的菩薩不是這樣子,他能通達佛的境界。

「及為彼起無功用無相無分別無異分別」,他通達了佛境界以後,還要繼續用功,為了它現起無功用無相,就是真如的境界,「無功用」,就是心裏面的境界,心裏面不用特別努力,「無分別」,就是他的心也不動,叫作「無分別」,「無異分別」,就是差別的分別;「無分別」是總說的,「無異分別」就是對總而說別,有總分別,有差別的分別,或者說是「分別」是概略的分別,「異分別」就是詳細的分別,現在這二種的分別都沒有。

「觀無量佛境界」,就是真如的境界,「無功用無相無分別無異分別,觀無量佛境界」其實就是真如的境界。「起無間無缺精勤修學」,這個時候,這位菩薩求無相住,希求內心在無相的真如那裡安住不動,「求無相住」菩薩希望能成就,「起無間無缺」,沒有間斷、沒有缺失、也是圓滿的,沒有缺失、不間斷地「精勤修學」,就是不懈怠、精進地、努力地修學無相住。「一切威儀行住作意」,「一切威儀」,就是行住坐卧這些威儀,內心裏面的作意。「一切分位不遠離道」,不管是行、不管是住坐卧、也不管是在房子裡面、也不管是在房子外邊、也不管是在山裡邊,在一切時分、在一切空間的位置裡邊,「不遠離道」,內心不遠離第一義諦,這位菩薩就是做這件事。

申三、一一剎那圓證覺支(分二科) 酉一、標簡

彼於一一心剎那中,十波羅蜜多而為上首,一切菩提分法圓滿殊勝,諸餘下住則不如是。

前面是第二科,現在是第三科一一剎那圓證覺支,分二科,第一科標簡。「彼於一一心剎那中」,這位遠行地的菩薩,「一一心剎那中」,每一剎那中,時間非常地短,這可是不容易。「十波羅蜜多而為上首」,剎那、剎那地他都能現出十波羅蜜多的功德,這十波羅蜜多是最上首,就是在前面,還有很多的無量的功德隨順十波羅蜜多。

「一切菩提分法圓滿殊勝」,十波羅蜜多乃至三十七道品,這都是菩提分法,他的菩提分法、波羅蜜多都非常地圓滿、也非常地殊勝。對誰說這句話呢?「諸餘下住則不如是」,現在說是第八住,在第七住以前,都不能這樣子,對他們說第七地菩薩的菩提分法是圓滿殊勝。

酉二、辨釋

謂於第一極歡喜住。正以大願為勝所緣。於第二住。正能除遣毀犯戒垢於第三住。正願增長得法光明。於第四住。正趣入道。於第五住。正入一切世間事業。於第六住。正入甚深緣起道理今即於此第七住中。具足發起一切佛法。覺支圓滿。

這是第二科辨釋,前面是標簡,就是標出來他的功德殊勝,簡別其他的所不能及,現在這裡面是辨釋,就加以解釋。

「謂於第一極歡喜住」,那就是初歡喜地、初極喜地,「正以大願為勝所緣」,他的優點就是發大願,發無上菩提心,這方面是他特別殊勝,因他這個時候,初開始得無生法忍,他的大智慧現前的時候,感覺到眾生苦,又感覺到佛無上菩提最為殊勝,所以他就發大願,「以大願為勝所緣」,為他最殊勝的所緣境。

「於第二住」,就是增上戒住。「正能除遣毀犯戒垢」,他是能夠破除去犯戒的污垢,犯戒的污染能破除去,能持戒清凈。「於第三住」,就是增上心住。「正願增長得法光明」,這個時候,他也是大菩提願,能增長他的戒、定、慧,但這個時候得到法光明;就是對佛法的聞思修,他的光明非常地廣大。「於第四住,正趣入道」,第四住這個時候,正努力地向前進,其實這句話也共於前面,但是有各別的意思;在第二地特別是增上戒住,第三地增上心住,有特別義,現在第四住菩提分相應增上慧住,正趣悟入第一義諦。

「於第五住,正入一切世間事業」,在第五住這個時候,是在第一義諦這裡,又發大悲心,能夠在世間上作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業,那就是五明了。「於第六住,正入甚深緣起道理」,第六住現前地,或者是證入甚深緣起慧住,那就是十二緣起甚深、也是第一義諦,也是智慧現前了,叫「現前地」。「今即於此第七住中,具足發起一切佛法,覺支圓滿」,「今即於此」,現在是第七地菩薩,這個地方說「住」,是按照十地來說,勝解行住不在內了,應該這麼解釋。「今即於此第七住中,具足發起一切佛法,覺支圓滿」,就是他的智慧圓滿,到了七遠行地,到了功用行的最後邊了。下面第四科有加行行圓滿所攝。

申四、有加行行圓滿所攝

此住菩薩加行行圓滿所攝故。妙智神通行清凈,能入第八住故,由是菩薩此住無間,能入第八極清凈住。

「此住菩薩加行行圓滿所攝故」,還是說第七住,這位菩薩他努力修行的境界,到了圓滿的境界了,屬於這一部分。「妙智神通行清凈能入第八住」,他的妙智慧,也包括了神通,其實也就是方便行,這方面特別地清凈,有能力進一步悟入到第八住,那就是無功用行了,「由是菩薩此住無間能入第八極清凈住」,由於這位菩在「此住」,就是七遠行地,能夠無間斷地無相住,有能力進步到第八極清凈住,八不動地是極清凈住。這是第四科有加行行圓滿所攝,下面第五科安立染污及不染污,分二科,第一科望第八住。

申五、安立染污及不染污(分二科) 酉一、望第八住

彼第八住一向清凈。此第七住猶名為雜,與清凈住為前導故,當言此住名不染污。猶未得故,當言此住墮雜染行。

「彼第八住一向清凈」,那就是不動地,他完全是清凈的,「此第七住猶名為雜」,這第七住,又不能說是完全清凈地,還有不清凈間雜在裡面。「與清凈住為前導故」,他雖然猶名為雜,但是能為第八清凈住作前導,由前導才能夠悟入第八住,所以他還是很重要的。「當言此住名不染污,猶未得故」,應該知道此住的不染污,這個住還沒成就不染污,「當言此住墮雜染行」,還應該知道這位菩薩,還是屬於雜染行這一面的,還不是純清凈的。不是純清凈的,就是還有有所得的事情。下面第二科唯約自住。

酉二、唯約自住

今此住中一切貪等上首煩惱皆悉除斷。當知此住非有煩惱非離煩惱。一切煩惱不現行故。希求佛智猶未得故。

「今此住中」,這位七遠行地,他是一切貪、瞋、痴等,「上首煩惱」,就是非常強力的煩惱,「皆悉除斷」,都已經除滅了。「當知此住非有煩惱」,煩惱斷了,應該知道他沒有煩惱,他還「非離煩惱」,煩惱還沒有離,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切煩惱不現行故」,一切貪、瞋、痴的煩惱不活動了。「希求佛智猶未得故」,但是希望得到一切種智,這一切種智他還沒有成就,所以還是有煩惱,所以叫作「非離煩惱」。

《披尋記》一六○二頁:

悕求佛智猶未得故者:此釋前說非離煩惱,由有加行有功用猶未證得清凈無相故。

「悕求佛智猶未得故者:此釋前說非離煩惱」,「悕求佛智猶未得」這句話就是解釋前面「非離煩惱」的意思。「由有加行有功用猶未證得清凈無相故」,因為他用功的時候,要努力這樣才能用功,若不努力,這功夫就不現前,所以「猶未證得」,還沒能夠成就無功用、自在的清凈無相的境界,這個地方還有那麼一點事情。下面第六科凈業工巧皆得圓滿。

申六、凈業工巧皆得圓滿

如是行者,增上意樂已得清凈,無量身語意業隨轉,於諸如來所贊毀業。如前廣說,於第五住所引世間工巧業智轉得圓滿。三千世界共許為師,唯除安住上住菩薩及諸如來意樂加行無與等者。

「如是行者」,這位修行的聖者,「增上意樂已得清凈」;他的「增上意樂」,就是強大的意願,「已得清凈」他已經成就清凈了,沒有污染了。「無量身語意業隨轉」,他以增上意樂為上首,無量無邊的身語意,都隨著這增上意樂去活動。「無量身語意業」,還是這位菩薩的身語意業,在時間上說就是「無量身語意業」。

「於諸如來所贊毀業,如前廣說」,對於佛陀所讚歎的功德,所訶責的過失,這位菩薩如前所說,他不會違犯如來的贊毀了。所訶斥的業力,是凡你作功德的時候,有煩惱染污它,那就是佛陀所訶斥的,若有般若的智慧相應,那就是佛陀所讚歎的。一般粗顯的煩惱,這是凡夫境界,微細的煩惱,就是有所得,作這樣的功德,他就心裏面還有執著,不是貪煩惱,不是瞋煩惱,不一樣,所以這是「於諸如來所贊毀業」如前面第五地那邊說了。

「於第五住所引世間工巧業智轉得圓滿」,第五住他那智慧引發出來的菩薩道,作工巧業智,「轉得圓滿」,這位菩薩展轉地世間工巧業智,展轉得到圓滿了。「三千世界共許為師」,三千大千世界裡邊,這些學習佛法的人,大家同意這位菩薩是我的師父。「唯除安住上住菩薩」,唯獨是除去了,安住上住菩薩,那就是第八地以上的菩薩,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的菩薩,那不能以他為師,也加上佛,「及諸如來」。「意樂加行無與等者」,這位菩薩意樂的功夫,沒有人能和他相等的。

申七、得三摩地無量不共(分三科)  酉一、辨得相

於一切靜慮等菩提分法皆能現前。由修行相現在前故,非由安住異熟分位,如第八住。

這個地方還是有點簡別,這是第七科得三摩地無量不共,分三科,第一科辨得相。「於一切靜慮等菩提分法」,說這位第七遠行地的菩薩,對於一切靜慮的禪波羅蜜,「菩提分法」應該包括般若波羅蜜,「靜慮等」,其實就是六波羅蜜,但是標出來的是「靜慮」。「菩提分法皆能現前」,這些無上菩提的因緣,他都能成就了、現前了。

「由修行相現在前故」;這修行就是三昧,在三昧裡邊能現前故,不是一般的境界。「非由安住異熟分位,如第八住」,他的現前,就是在禪定里地修,要努力地加功夫禪定現前,現出一切菩提分法,不是安住在「異熟分位」,不是安住在果報,果報是自然的意思,不是安住在自然的境界裡面。像第八住不動地的菩薩,那就任運地現前了。說這位菩薩,要有加行、有功用才能現前,就是有這麼點差別。 

《披尋記》一六○二頁:

由修行相現在前故等者:謂有加行有功用令現在前,名由修相。非無加行無功用任運現前,說彼非由安住異熟。

「由修行相現在前故等者:謂有加行有功用令現在前,名由修相」,這是他的修相,當然還是在三昧裡面。「非無加行無功用任運現前」,不是第八地菩薩,無加行無功用任運地能現前一切菩提分法,「說彼非由安住異熟」,是這樣的意思。

酉二、顯無量

此諸菩薩如是方便。能善思擇諸三摩地。引發菩薩三摩地上首十百千種三摩地門。

這是顯無量,前面是辨得相,這是顯他的三摩地的無量相,「此諸菩薩如是方便」,就是很多遠行地菩薩,他們的方便智慧是這樣子。「能善思擇諸三摩地」,在三摩地裡面能善思擇一切法、一切法義。「引發菩薩三摩地上首」,「思擇」就是毗缽舍那的大智慧境界,能引發出來三摩地的上首,「十百千種三摩地門」有那麼多。

酉三、明不共(分二科) 戌一、於三摩地

由得如是三摩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三摩地境。

這是第三科明不共,分二科,第一科於三摩地。「由得如是三摩地故」,由於這位遠行地的菩薩,他能夠獲得十百千種三摩地故,超過一切聲聞、超過一切獨覺三摩地的境界了。

戌二、於諸境界(分二科) 亥一、辨所行境

菩薩如是一切煩惱皆悉遠離難可了知。一切分別現行隨逐,身語意業皆悉安住。而不舍離尋求勝進勇猛加行,顧念有情。

前面第一科於三摩地,這是第二科於諸境界,分二科,第一科辨所行境。「菩薩如是一切煩惱皆悉遠離難可了知」,那個境界是難可了知。「一切分別現行,隨逐身語意業皆悉安住」,對於一切法的觀察、思惟,隨逐他的身語意業皆悉能安住,而不散亂。「而不舍離尋求勝進勇猛加行,顧念有情」,他能夠在身語意業裡面安住,那麼廣大的智慧境界,但是「不舍離尋求勝進」,他內心裏面還希望再進步,還希望勇猛努力地,還希望能夠愍念一切眾生的苦惱,他還有這樣的加行。

《披尋記》一六○三頁:

難可了知一切分別等者:此顯遠離一切粗相。唯彼最極微細一切分別現行,是名難可了知,隨逐身語意業令其隨轉,名悉安住。

「難可了知一切分別等者:此顯遠離一切粗相」,那粗劣的相貌。「唯彼最極微細一切分別現行」,這是用粗顯的和微細的對比,唯彼最極微細的一切分別還在現行,「是名難可了知」,是指這個意思說的。「隨逐身語意業令其隨轉,名悉安住」,身語意業能隨順他的增上意樂的活動。

為大菩提速圓滿故離一切相,無量身語意業隨轉,妙善修治,無生法忍之所顯發。

「為大菩提速圓滿」,就是他的內心,為了無上菩提的「速圓滿故」,迅速地能得圓滿,「離一切相,無量身語意業隨轉」,他的無上菩提的圓滿,也就是第一義諦的圓滿,要遠離一切虛妄分別相,「無量身語意業」,實在就是時時地隨順「離一切相」隨轉,隨順第一義諦。「妙善修治,無生法忍之所顯發」,他那個時候的大智慧,很微妙地、很善巧地修治無生法忍之所顯發,顯發出來無量身語意業隨轉。

亥二、料簡差別

於此住中由自覺慧境界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境界。

這是第二科料簡差別,於此住裡邊,「由自覺慧境界故」由於他自己覺悟的智慧境界,不需要佛菩薩的加持。他就超過一切聲聞獨覺的境界里。

《披尋記》一六○三頁:

由自覺慧境界故者:謂由加行圓滿具自智力能成所作故。

「由自覺慧境界故者:謂由加行圓滿具自智力能成所作故」,由他自己努力修行的圓滿,他自己智慧的力量,能成就他所做的事情。

餘六住中但由佛法增上所緣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境界。

「餘六住中」,就是前面的現前地以前,現在是七遠行地,以前的那六位菩薩,他們是由佛法的增上所緣故,要去緣佛法;緣佛的境界、緣法的境界,這樣子有增上力的關係。能超過一切聲聞、超過一切獨覺境界。

《披尋記》一六○三頁:

但由佛法增上所緣故者:謂即已證法性,發心以大菩提及諸有情一切義利為所緣境故。

「但由佛法增上所緣故者:謂即已證法性發心,以大菩提及諸有情一切義利為所緣境故」,就是這樣子能超過一切聲聞、獨覺的境界。

申八、剎那剎那能入滅定

又諸菩薩第六住中所入滅定,今此住中念念能入。然此菩薩甚希奇業不可思議。謂常安住實際住中,而於寂滅能不作證。

這是第八科剎那剎那能入滅定,「又諸菩薩第六住中」,就是第六現前地,「所入滅定」,他們也能夠悟入滅盡定,到那個境界,而實在到這個時候說滅盡定,實在就是真如的境界。「今此住中念念能入」,現在到第七住,就是到遠行地這個時候,「念念能入」,就是剎那剎那能證入滅盡定。「然此菩薩甚希奇業不可思議」,然而這位菩薩很稀有的、很微妙的事業是不可思議。「謂常安住實際住中,而於寂滅能不作證」,這不可思議的地方在那裡呢?就是他常能夠安住第一義諦這裡,「實際住中」。「而於寂滅能不作證」,但是對於真如的境界,他不作證,他不就是安住在那裡,同時他還有作用。

《披尋記》一六○三頁:

第六住中所入滅定等者:經說:菩薩從第六地未能入寂滅定,今住第七菩薩地,於念念中能入寂滅定,而不證寂滅定,是菩薩畢竟成就不可思議身口意業。此應准知。

「第六住中所入滅定等者。經說:菩薩從第六地未能入寂滅定,今住第七菩薩地,於念念中能入寂滅定」,《十地經》上說:「菩薩從第六地,沒能夠剎那剎那地入寂滅定,沒能這樣作,沒能有這個功夫。今住第七菩薩地的時候,於念念中能入寂滅定而不證寂滅定,他不證寂滅定,什麼叫作「不證寂滅定」呢?看下面這句話,「而不證寂滅定,是菩薩畢竟成就不可思議身口意業」,就是他在寂滅定裡面,不離滅定而現威儀,這就叫作「在寂滅定,而又不證寂滅定」,若是阿羅漢,那些三果聖人,或者四果阿羅漢,他們入寂滅定的時候,就不能現諸威儀,不能為眾生現身說法,那就是證寂滅定了。證寂滅定呢,就是入在滅盡定裡面,不能發生作用,這就叫作「證寂滅定」。而這位菩薩在寂滅定裡面,同時能為眾生現身說法,那就是「在寂滅定,而又不證寂滅定」,那就是有作用,無作用的差別。

申九、現行一切不共妙行(分二科)  酉一、標彼相

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發增上力故。能行一切有情不共菩薩妙行。雖與世間相似顯現而非彼性。

這是第九科現行一切不共妙行,分二科,第一科標彼相。「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發增上力故」,說是這位第七遠行地菩薩,由這樣妙方便智慧的引發,所成就,能引發出來這樣殊勝的力量,這樣的作用。「能行一切有情不共菩薩妙行」,他能夠這樣行菩薩道,能在一切有情的世界度化眾生,這是不共的菩薩妙行,不共於其他菩薩能做到。「雖與世間相似顯現」,前面說下文會說,就是在這裡說了,「雖與世間相似顯現」,他的身口意,也有一些地方,和世間眾生,相似的相貌的顯現,「而非彼性」,但是和眾生還是不一樣的,這是標彼相,標出那句話的文句。第二科解釋經義。

酉二、釋經義

如經廣說此中總義,謂依福業事。攝受種種親屬徒眾,求生差別,發起勝進三解脫住,信解劣乘方便調伏,受用諸欲求欲差別。轉諸外道隨他心轉,隨大眾轉。

這裡解釋這個意思,如經廣說其相。「此中總義」,這裡只說一個大概的要義,沒能廣說。「謂依福業事,攝受種種親屬徒眾」,這位菩薩他造了很多福業的事情,做了很多大福德的境界,由這個福德的境界,能攝受種種的親屬,「攝受」,就是饒益,饒益很多的親屬,也就是他以前,久遠以來的父母、兄弟姐妹、親屬,還有他修學聖道的時候,收的徒眾,也是用這個福業來饒益這些人。

「求生差別,發起勝進三解脫住」,「求生差別」,那就是這個時候,到這個境界,這個時候他願意想要作國王,或者是願意這個時候想要作個比丘,作個比丘尼,或者是願意生到天作天王,或者是不願意在這個世界,到他方去了,「求生的差別,發起勝進三解脫住」,那就是他要「發起勝進三解脫住」,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在這裡特別要進步,才能作這件事,為了要求生的差別的成就,要發起勝進三解脫住。「信解劣乘方便調伏」,就是若有的眾生,他對劣乘有好樂心,歡喜學習劣乘,「方便調伏」,那這位菩薩他也善巧方便地調伏這個人,或者用劣乘來教化眾生,但是也是調伏他展轉能學習勝乘。

「受用諸欲求欲差別」,這位菩薩也能受用諸欲,或者在這裡也有種種欲的差別,也能現前,也能依此來利益眾生的。「轉諸外道隨他心轉」,他能夠轉化一切外道,使令外道隨菩薩心轉,而菩薩自己也能隨他心轉,隨著眾生怎麼想,他也能隨順你的意思。「隨大眾轉」,這不可思議,他能隨順很多的眾生心去轉變。

申十、善根清凈(分二科) 酉一、總辨善根(分二科) 戌一、指同前

余如前說。


推薦閱讀:

腘繩肌—瑜伽練習中讓你最頭痛的部位!
瑜伽師地論 解題
瑜伽不是拉伸嗎 為什麼要練習力量
4組減肥瑜伽 坐著消除全身贅肉
向秋仁波切的前世--大成就瑜伽師旦勒·貢確嘉參傳記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