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我國學術不端行為的特點及治理

試析我國學術不端行為的特點及治理
文章作者:郭建宏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 點擊: 206

一、前言 科學研究是人類探究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智力活動,是人們認識世界、和諧發展的重要動力。因為從事科學研究者大都學識淵博、品德高尚,因此科學研究始終被認為是人類活動最神聖的領域,被譽為社會的一片凈土。雖然從歷史記載來看,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早已存在,但與整個學術界嚴謹自律、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相比,這些現象終究不過是少數,對科學共同體整體的影響微乎其微。 但是,當前學術界這一方凈土正在被學術不端行為迅速侵蝕,學術界遭遇空前的誠信危機。近年來各國科研人員弄虛作假的行為不斷被媒體披露,學術不端正成為世界性的學術公敵。根據英國愛丁堡大學丹尼爾德?范尼利的一項研究,有七分之一的科學家坦言他們知道同事有嚴重違反學術規範的行為,比如偽造科研成果等。大約46%的科學家報告說,自己某些同事在學術研究中的行為「值得質疑」,比如「有選擇性地」報告研究數據、迫於研究資助方的壓力修改研究結論等。 據2005年5月9日出版的英國《自然 》雜誌報道,美國社會科學家實施的不端科學行為的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幾千名美國科學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承認在過去三年中有過不端科學行為。 我國學術界的狀況同樣不容樂觀。近來,我國學術界的學術不端行為呈現告發趨勢,違反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的醜聞接連曝光,對於我國的學術環境和科學共同體的聲譽造成極大影響。 如果這種趨勢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和扭轉,必然會扭曲科研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和行為規範,使科研工作者將主要精力從潛心鑽研轉移到投機取巧之上,進而從根本上削弱國家創新能力。因此深入研究學術不端行為產生的原因,對於建立有效的防範機制,澄清學術環境,重塑優良學風,提升國家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學術不端的界定關於違背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的行為有很多不同的概念,如學術失范、學術不端和學術腐敗。這三個概念的內涵並不完全相同,嚴重程度的強弱也不同。學術不端處於中間位置。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技工作者道德與權益工作委員會認為,學風問題與腐敗問題不宜混為一談,因此,學術界存在的一些不良現象稱為學術不端行為比較恰當。 對於學術不端的概念目前學術界還沒有一致的界定,不僅不同國家對學術不端的認識不盡相同,即使同一個國家內,對學術不端的界定也存在差異。美國國家科學院(NAS)的報告將學術不端行為限定為「申報、開展或報告研究項目過程中的偽造、篡改、剽竊」。美國公共衛生局(PHS)的定義是:「在申報、開展或報導研究項目過程中,出現偽造、篡改、剽竊或其它嚴重背離科學共同體所公認的東西的行為。它並不包括在解釋或判斷數據過程中誠實性的錯誤 或誠實性的偏差」。顯然PHS的定義在NAS定義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擴展。聯邦政府任命的研究完整性委員會(CRI)的定義則更加寬泛,他們認為,「學術不端行為是對科學家在進行研究和傳播研究成果過程中應該誠實和公正這一基本原則的嚴重違反」,包括盜用(剽竊或不守秘密)、干涉、曲解(偽造或篡改)、妨礙對不端行為的調查,以及不遵從研究的規章制度等。瑞典將學術不端界定為:有意捏造數據來修改研究進程的行為、剽竊其他研究者的行為、以及用其他方法修改研究進程的行為;丹麥認為,學術不端行為包括修改、捏造科學數據 的行為和縱容不端行為的行為;等等。 我國相關部門對於學術不端行為也進行了界定。科技部2006年12月頒發了《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試行)》,並於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列舉了五種學術不端行為,同時以「其他科研不端行為」作為補充規定,以應對今後可能出現的不端行為的新情況。該《辦法》認為,科研不端行為是指違反科學共同體公認的科研行為準則的行為,包括:(1)在有關人員職稱、簡歷以及研究基礎等方面提供虛假信息;(2)抄襲、剽竊他人科研成果;(3)捏造或篡改科研數據;(4)在涉及人體的研究中,違反知情同意、保護隱私等規定;(5)違反實驗動物保護規範;(6)其他科研不端行為。2009年3月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嚴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知》,其中列舉了6種學術不端行為和一條補充規定,包括:(1)抄襲、剽竊、侵吞他人學術成果;(2)篡改他人學術成果;(3)偽造或者篡改數據、文獻,捏造事實;(4)偽造注釋;(5)未參加創作,在他人學術成果上署名;(6)未經他人許可,不當使用他人署名;(7)其他學術不端行為。 比較以上對學術不端行為的不同界定,可以看出,(1)雖然各國各部門對於學術不端的定義不盡相同,但是當前的學術不端的主要內容集中在科學研究和成果傳播過程中違背科學精神的行為,「捏造、篡改、剽竊」(FFP)是三種主要的表現形式;(2)與國外相比,我國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界定更加具體,但在不考慮補充條款的前提下,涵蓋的範圍也相對較窄;(3)上述各種界定對於科研過程及成果傳播之外的學術活動中存在的不良行為均未涉及或很少涉及,如學術評價、科研資源分配中顯示公允的行為。我們可以預計,隨著對學術不端行為治理的逐步深入,這些領域的學術不端行為將逐漸引起應有的重視。

三、中國近期學術不端行為的特點 近一個時期學術不端行為在我國頻頻曝光,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總的來看,我國發生的學術不端行為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學術不端行為發生的頻率加快。近年來,發生在我國的學術不端事件快速增多,頻頻被媒體曝光。然而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被揭露出來的事情僅僅是冰山一角。雖然如此,其爆發的數量之多和頻率之快也足以讓世人震驚。從目前披露的案例來看,我國學術界的學術不端行為遠高於國際學術同行。 2.造成的社會影響極大。從近年來被曝光的學術不端行為來看,我國學術不端行為或是發生在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或是涉及國內知名學者,有的甚至是高校領導,這些事件對我國學術界造成及其惡劣的影響,極大損害了科學共同體的聲譽。200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長江學者陳進在研製「漢芯」系列晶元過程中存在嚴重造假和欺騙行為的事實被揭露,在科學界引發震動。2008年11月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志偉博士學位論文抄襲被實名舉報,經比較全文雷同字數比例在40%以上。2009年6月,遼寧大學副校長陸傑榮與楊倫合作的論文《何謂「理論」?》被指抄襲,經比對,至少有80%的內容複製了雲南大學講師王凌雲的文章。廣州體育學院院長許永剛的博士論文《中國競技體育制度創新》一書被指「抄襲情況極其嚴重」,全書354頁40萬字中,竟然有202頁約19萬字為抄襲。 3.學術不端行為的類型多樣。從歐美等國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界定和治理來看,國外的學術不端行為的主要表現是「捏造、篡改、剽竊」(FFP)三種類型,這都是發生在科研和傳播過程中的行為,在其他環節發生的學術不端行為較少。反觀我國的學術不端行為,除上述三種主要類型外,還存在大量的虛假署名、成果有償發表、學術評價失范和科研資源分配不公正等其他學術不端行為。在一定意義上,這些領域的失范才是學術不端行為的溫床。而這些行為目前顯然還未受到足夠的重視,未被列入學術不端行為。 4.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認同感高。學術不端作為違背科學共同體誠信準則的行為,歷來為廣大正直的學者所不容,正因如此,科學研究的正常秩序才得以維護,科學界的良好學風和崇高聲譽才能夠長期保持,成為人類社會道德風尚的典範。但是,在我國正如人們對社會中的某些不良現象已經習以為常一樣,在科學共同體內很多人對於學術不端行為也表現出很高的認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200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有相當一部分博士畢業生對學術不端行為者持寬容態度,分別有39%和23%的博士表示有學術不端行為者是「值得同情」和「可以原諒」的。一項針對調查數據的分析認為,參加過科研項目的人與沒有參加過的人相比更可能同情學術不端行為,同情的幾率要比後者高出 0.39倍,有工作經歷的人比沒有工作過的人更可能「原諒」學術不端行為,幾率高出後者0.44倍。

四、學術不端行為泛濫的原因 頻發的學術不端行為破壞了科學共同體的正常秩序,損害了學術界的清明聲譽。在人們紛紛譴責這類行為的同時,也對其發生的原因進行深刻反思。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認為,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同樣不能脫離這個規律。科學研究的主體是人,發生學術不端行為的內因自然是在科研工作者自身,外因則是科研科研工作者面對的外部環境中一些不利因素,包括制度安排、社會環境等等。 首先,從內因來看,學術不端行為源於個別科研工作者背棄學術道德和科學精神。長期以來,科學共同體一直被認為是社會道德的典範,是一個道德高尚的群體。但是科學共同體不可能保證絕對純潔,其中總是夾雜著一些低劣的投機分子。科學研究是一項艱辛而嚴謹的工作,在科學職業化的現代社會,科研競爭日趨激烈,科研工作者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個別科學工作者不甘艱辛的鑽研和清苦的生活,為了迅速獲得學術地位,牟取更多利益,罔顧科學精神和學術準則,在科研活動中採取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 其次,從外因來看,社會環境對於學術不端行為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雖然科學研究被社會普遍認為是神聖的象牙塔,但是科學工作者同樣是一個社會人,不可能真正與世隔絕,因此科學工作者不可避免地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生深刻變化,人們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趨於多元化。但與此同時,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相適應的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卻相對滯後,因此社會中各種不良現象日益增多。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學術界和科學工作者很難獨善其身,科學共同體的榮譽感集體弱化 。 第三,制度缺陷是學術不端行為的重要原因。如此嚴重的學術不端顯然不能僅僅通過個別科研工作者自身因素和社會環境影響加以解釋,科研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是一個重要因素。雖然現有科研製度的產生與社會大環境密不可分,但是作為科學共同體理應在制度建設方面成為全社會的表率,而不應隨波逐流。制度學派的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早已證明,制度決定人的行為,好的制度能讓壞人做好事,壞的制度能讓好人做壞事。當前科研製度早已倍受批評,其主要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缺乏科學、公正的學術評價機制。當前的學術評價機制可能是廣大科學工作者批評最多,同時又與科學工作者的利益最為緊密的一項制度。對於學術評價的批評,一是數量剛性和成果出身論,即科研人員學術水平的高低取決於成果數量,科研成果質量的高低取決於發表刊物的級別;二是職稱評定、立項評審等環節缺少透明度,公平原則難以保證;三是學術評價的功利性,學術評價與科學工作者的晉陞、收入等物質利益直接掛鉤,直接導致學術商品化。(2)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懲戒機制。對於學術不端行為的懲戒制度的缺失,使學術不端行為的成本極低,而預期收益很高,因而在事實上形成了對學術不端的縱容和激勵,這又進一步對其他科研工作者起到了示範作用,從而誘發更多的學術不端行為。(3)學術行政化。學術行政化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學術機構的管理體制採取行政化管理,而不是符合科學規律的科研管理體制;而是學術機構的領導由行政化方式產生,即使有些原本是從事科研工作的研究者,一旦他們擔任領導崗位,也可能轉變為行政化體制下的學術官僚。

五、治理學術不端的對策 學術不端行為泛濫的危害極大,它不僅破壞學術風氣,損害學術共同體的聲譽,而且有可能摧毀科學研究的誠信基礎, 危及國家科研創新的根本。因此,根據導致學術不端行為發生和泛濫的原因,對症下藥,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防治和消除學術不端行為,恢復學術界的良好學風。 1.從科研工作者個人角度而言,要大力加強學術道德教育。正如前文所述,學術不端行為的內因在於科研工作者本身學術道德和科學精神的缺失,因此加強對科研工作者的學術道德教育,切實提高其學術道德水平,是防治學術不端行為的根本所在。當前,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學術道德教育缺失,很多學術從小學直到大學都沒有受過學術道德教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對3000名博士畢業生的調查表明,主要從學校組織課程學到科研道德和學術規範知識的人僅佔總數的21%左右,說明當前的教育體制對學術規範的培養重視程度不高。 2.從科研管理制度的角度而言,應革除現有制度的弊端,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規律的制度安排。在對學術不端行為進行研究和反思的過程中,眾多的研究者幾乎一致認為制度缺陷是導致學術不端行為泛濫的最重要的原因,並提出完善監督和懲治制度的建議,如建立學術道德誠信體系,成立獨立的學術監督機構,完善學術不端行為懲戒制度,加大處罰力度,等等。這些制度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對於防治學術不端具有積極意義。建立科學的職稱評定辦法、成果評價體系、科研資源配置機制以及打破學術界的官本位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健全有效的科研管理體制應當注重幾個基本的原則,以使新的制度安排有利用科學精神的發揚。具體包括:(1)增加學術評價的科學性,革除科研評價量化剛性和「出身」至上的弊端。我們應當看到,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和學術大師他們發表的成果並不多,卻是精品力作;很多開創性研究最初發表的刊物可能只是所謂的一般期刊。(2)增強學術活動的透明度。公開、透明是保證一切行政權力公平實施的基礎,也是科學精神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學術評價等涉及學術權力行使的過程更應當增加透明度。(3)加大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懲處力度。目前我國對於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罰力度總體較輕,與其獲得的收益相比,承擔的風險很低。韓國黃禹錫案的懲戒力度或許值得我們借鑒。(4)注重從根源上削除產生學術不端行為的制度誘因。完善科研製度的關鍵並非事後的懲罰,而是提前預防,從完善科研製度著手,消除滋生學術不端行為的制度缺陷,使學術不端行為失去孕育的土壤。 3.學術環境的最終改善離不開整體社會環境的好轉。將學術不端行為歸咎於不良社會環境的影響,乍看起來有找客觀之嫌,但是只要仔細思量,卻不得不承認現實。科學工作者不是與世隔絕的自然人,科學共同體也不是完全獨立運行的,特別是在現代科學研究系統性、協作性日益加強的條件下,科學工作者和科研工作都要與社會發生各種聯繫。

參考文獻:1.王峰,科學不端行為及其成因分析,《科學學研究》2002年第1期。2.曹樹基,學術不端行為:概念及懲治,《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第3期。3.張立、王華平,學術不端行為的模型化研究,《科學學研究》2007年第1期。4.詹國彬,學術不端行為的新制度經濟學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2期。

發表時間:2010-4-30 文章出處:本站原創 責任編輯:黃英

推薦閱讀:

童慶炳:《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 - 文學編年 - 國學論壇
國學: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禹音:禮於無禮
元詩選初集·辛集 (下) 《元詩選》 國學
國學

TAG:學術 | 國學 | 行為 | 學術不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