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一共有三百多個宰相,司馬光卻只服他一人
唐德宗李適是代宗李豫長子,繼位為君時年38歲。即位之初,德宗思革舊弊,勵精圖治,罷四方之貢奉,解五坊之鷹犬,出永巷之宮女,放訓象於荊山。裁抑藩鎮割據勢力,加強中央集權,頗有新開茅廁三天香的意思。
如何削藩,德宗也沒有什麼高明之處,無非是在各藩鎮間製造矛盾,利用矛盾驅虎吞羊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德宗本以為此計大妙,哪知引來了各地藩鎮的公憤。結果弄巧成拙,盧龍節度使朱滔自稱冀王、成德王武俊稱趙王、淄青李納稱齊王、魏博田悅稱魏王,"四鎮"聯手對抗朝廷。淮西李希烈更是自稱天下都元帥、太尉、建興王,攻佔了河南大片土地。
德宗調兵遣將平叛,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奉命率五萬人馬前往襄城。安史之亂以來民生凋敝,軍隊供給十分困難,這五萬人馬本以為此番替朝廷賣命,到了京師可以得些賞賜,哪知唐廷毛線也沒有一根,就直接打發他們奔赴前線了。軍中將士怨聲載道,皇帝不差餓兵,德宗事後也覺此舉不妥,於是派京兆尹王翃前去犒勞軍兵。哪知王翃中飽私囊,只給這些軍兵準備了粗米飯。如此一來,徹底激怒了這些軍兵,拋妻棄子去為國家賣命,國家府庫堆積如山,卻只給吃豬狗食。這些軍兵越想越氣,走到滻水時嘩變倒戈,呼嘯著殺向京城。
德宗見勢不妙,狼狽出奔奉天(今陝西乾縣)。亂兵入京師後擁立範陽節度使朱滔之兄朱泚為帝,屠殺來不及出逃的唐宗室七十多人,又追殺德宗直至奉天。
直到年底,奉天之圍終於解除,心有餘悸的德宗為了掃除晦氣,決定改換年號,將「建中」改為「興元」,同時宣布大赦天下。中書省起草好赦文,德宗命左右送給大臣陸贄,想聽聽他的意見。陸贄堅持要德宗把赦書寫成一份深刻的檢討書,德宗無奈只好同意,於是,陸贄親自操刀,替德宗寫了封史上最有名的罪己詔——(《奉天改元大赦制》)。
陸贄以德宗的口吻,坦白承認自己「長於深宮之中,暗於經國之務。不知稼穡之艱難,不察征戍之勞苦……天譴於上而朕不悟,人怨於下而朕不知」,國家變亂,都是自己引起的。為此改元大赦,對所有參與叛亂的人一概赦免,而且不搞秋後算賬那一套。詔書詞真意切深沉感人,檢討書一頒布效果驚人,有的將士迷途知返痛哭失聲,藩鎮王武俊、田悅、李納三人見到赦令後,不約而同主動去王號,上表謝罪。反叛勢力因此四去其三,氣焰大減,為安定人心順利平叛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陸贄的策劃和主持下,唐廷逐漸擺脫困境轉危為安,陸贄也因無可替代的作用而被後人稱為「救時內相」。
陸贄逼著唐德宗向天下臣民認錯,承認「朕實不君」。陸贄是何許人,居然有如此膽色?
陸贄是一代名相,唐王朝有三百多宰相中,陸贄是司馬光最佩服的一個,《資治通鑒》中引用了陸贄奏疏39篇。蘇軾稱讚陸贄「才本王佐、學為帝師」。陸贄18歲登進士第,唐德宗還是皇太子的時候就對他欽慕不已。即位為君後,召陸贄為翰林學士。德宗比陸贄年長十二歲,但從來不呼陸贄名字官職,而只親切地呼其為陸九。
陸贄雖然深得德宗皇帝的賞識,但卻很長時間不能從「內相」轉正,原因是他不會順情說好話,討皇帝歡心。甚至很多時候,他會拒絕皇帝的要求,弄得皇帝很不高興。
德宗逃亡在外時心情鬱悶(給誰也樂不起來)有察言觀色者認為「宜有變更,以應時數」,提議為尊號加字。德宗即位不久,眾臣就為他上了「聖神文武皇帝」的尊號,現在請求再加幾個字,德宗當即應允。可是,陸贄卻態度鮮明的認為「不該加」。陸贄認為「皇帝」已經是崇高到無以復加的稱號了,三皇五帝無非只稱「皇」或者只稱「帝」。加尊號是從本朝才興起的,在和平時期尚且有老王賣瓜之嫌,更何況把天下治理成這番模樣,怎麼好意思還為自己臉上貼金?再加字無異於赤裸裸的打臉了,非但不能加,反而應該把從前的尊號去掉。
因為陸贄的堅決反對,事情最後不了了之。
經陸贄起草的詔書不計其數,然而他並非無原則什麼詔書都寫,有的事他認為欠妥就堅決不奉詔,直接撅了德宗。對不起,這文章我寫不來,您最好是另請高明。興元元年(784)六月,唐軍收復長安,捷報傳來德宗皇帝興奮的手舞足蹈。令人跌碎下巴的是,他做出的第一反應,居然是要求陸贄起草一份詔書,讓有關部門立即尋找在戰亂中失散的內人「送赴行在」。
家有三件事、先從緊上來,好不容易平復叛亂,德宗不是琢磨著安排醫治戰爭瘡痍的事情,而是急於臨幸離散宮女。陸贄聽了哭笑不得,一口回絕道:「貧病交加的百姓、傷殘流血的將士都急需安撫,怎麼能只想著安撫尋找那些宮女呢?」
德宗自知理虧,不敢再強求。
推薦閱讀:
※唐詩編年極簡史:這21首名作,寫進了大唐王朝289年
※揭秘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歷史真相
※龐勛之亂:唐王朝喪鐘的第一聲響
※大唐王朝為何會覆滅,這四個因素缺一不可
※一個為維護李唐王朝立了大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