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亞彬:自由主義前提下資本主義的弊端與解決

黎亞彬:自由主義前提下資本主義的弊端與解決發布時間:2013-03-05 13:48 作者:黎亞彬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點擊:643次

  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眾所周知,私有僱傭勞動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徵,是資本主義社會各種弊端的產生根源。揚棄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一種更為有效合理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是近兩個世紀以來人類最根本的目標和要求。馬克思主義作為人類這一目標和要求的理論基礎,所揭示出的客觀真理早已為世界人民所公認,剩下的只是一個如何實踐、改變、發展和過渡的問題。如何揚棄資本主義,實現一種更加文明和科學的社會主義,仍是擺在人類面前的最根本任務。  本質上,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積極正確的揚棄。所謂積極正確的揚棄,是指實現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是對資本主義的問題的解決,其所採取的行動,應該在人們認為是正確合理的,可以促進現實問題的解決,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和進步的前提下進行。在人類的文明與發展上,只有必須和必要的,才是正確的;只有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才是科學的。  這對當今的中國來說,顯得至關重要。一方面,資本主義私有經濟已經佔據中國社會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中國還要繼續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實現共產主義,堅持建立一種可以有效揚棄和替代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和制度。以一種恰當的方式,在確保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的前提下,以實際有效的社會主義行動,逐步科學合理地揚棄資本主義私有經濟,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滿足中國社會和人民的發展需要,實現黨和國家最終的共產主義目標,無疑是一個根本關鍵性的問題。  一、資本主義的弊端  要積極正確的揚棄資本主義私有經濟,就要從根本上認清其所能產生的危害,以及其產生、存在、發展的規律與根源。現代社會的資本主義私有僱傭生產看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麼錯,一切都是自然產生的,是在所謂自由與民主的基礎之上,通過所謂自由與平等的人民,在所謂公平合理的法律基礎上,在人們理所當然的獲取財富過程中自然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從個別的角度講,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這種關係是建立在自由自願的基礎之上的,雙方都是雙贏互利的。  但是,從社會的角度來講,在這種私有僱傭經濟制度下,貧窮、失業、貧富差距、經濟危機、人性異化、犯罪與腐敗、戰爭與動亂等等社會弊端的存在卻也是客觀事實。經濟是社會的基礎,人類社會的這些弊端明顯根源於經濟上的原因。無疑是這種私有僱傭經濟本身存在某種問題,要不怎麼會產生這種種根源於經濟制度的社會弊端?  資產階級的學者們往往會說人民的貧窮與失業、貧富差距、經濟危機、腐敗與犯罪、戰爭與動亂等等社會弊端,是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落後所致,是人們接受教育的不同和社會發展程度不同所產生的必然結果。然而即便是他們自己也覺得這種說法過於勉強。事實上,在當今社會,這些缺點和弊端也普遍存在於所謂高度文明與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之中;而且正是無產階級的人們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並連續不斷、誠誠懇懇地工作和學習著;而社會上許許多多奢侈腐敗者必然都是有錢人,這些有錢人消遙自在、悠閑自得、無所事事、不學無術卻享受著超級優越的舒適生活。這些人憑藉一點金錢就擁有了一切,而廣大的人民群眾即使再有文化,再勤懇勞動,而只要沒有錢也只能是一無所有、一事無成,只能給有錢人打工。而在有錢人自私自利的安排和決定下,勞動人民又是永遠也不能富裕起來的。  顯然,問題決不是人與人之間教育水平的不同和經濟發展落後那麼簡單。根本的、關鍵的因素在於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方式。我們不難發現,正是私有的資本僱傭的生產勞動方式導致了這一切的社會弊端和人民生產與生活的艱難困苦。馬克思也早已證明,資本僱傭勞動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方式的根本關鍵,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弊端的根源所在。這在當今世界已是無可辯駁的客觀事實,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學者們也不得不承認的事情。  正是根源於這種資本僱傭的生產勞動方式,導致了一個社會貧窮與失業現象的不可避免。因為在這種生產方式下,生產得以產生、形成和發展的前提就是資本在社會上可以僱傭到合適的勞動者。資本要獲利,資本之間也存在競爭,僱傭勞動者要求的工資越低,就越有利於生產的發展。因此,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客觀上需要足夠數量、足夠貧窮的無業的產業後備軍存在。為此,整個社會的勞動者階層的收入水平必須限定在一定的水平之下,而且也只能維持在這一水平之下。廣大勞動者階層只能貧窮與失業,而社會生產所創造的大量財富只能集中於少數資本家個人的手中,這必然是一個貧窮與失業、貧富差距、經濟危機、腐敗與犯罪、戰爭與動亂等弊端叢生的社會。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資本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雖然僱傭的人數會增加,但資本在工資成本上的壓力也加大了。當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工人工資就無法再繼續增長,再增長資本就無利可圖,生產就停頓了。這就是現代世界資本主義國家所稱的「中等收入陷阱」。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實質是資本主義國家內在必然的客觀規律和要求。不僅中等收入國家存在這種陷阱,低收入、高收入國家都存在這種陷阱。出現這種陷阱的原因在於資本的利潤空間已經喪失,出現一種工人工資無法提升只能下降的一種客觀現象和要求。  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質是資本主義實體經濟的危機。那些高收入國家之所以能夠進入高收入的行列,完全是一些特殊因素所致:科學技術的提升、獲得新的資源、開拓出新的產品市場等。發達國家的殖民戰爭與掠奪、海外市場的開拓、各種新技術的革命等新的資本利潤來源,才是發達國家的成功秘訣所在。而一旦沒有了這種新的利潤來源,資本就只能依靠自身的危機,即某種陷阱的方式,依靠生產的破壞、工人工資的降低來獲取新的利潤空間。  資本主義的問題遠不止「收入陷阱」,還有更嚴重的經濟危機。由於要確保社會產業後備軍的存在,廣大勞動者階層的收入只能限制在一定水平之下,而與此相對應的就是資本利潤和社會生產的自由瘋長。勞動者收入構成社會主要消費,資本生產構成產品供給,這種供給與消費的不均衡增長無疑在壓縮資本的利潤空間;同時,生產增長時工人工資也會增長,工資增長也會壓縮資本的利潤空間。兩種趨勢疊加,很可能造成資本利潤的加速度萎縮,廠商和政府對生產與消費控制不當就造成嚴重經濟危機。「收入陷阱」只是資本主義生產中經濟危機頻繁而較弱的一種「軟著陸」狀態,即沒有造成大的社會問題和動亂的狀態;而一旦前期生產發展過快、過猛,就會導致一種「硬著路」狀態,即生產快速停頓,產生嚴重社會問題的經濟危機狀態。  現代社會的人們迷惑於虛擬經濟世界中的金融危機。實際上,金融雖然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大明顯的影響,其實仍屬一種外因。具有本質意義的,具有決定性作用的仍是實體經濟。無論資本在現代社會經濟中怎樣紛紛擾擾、橫行霸道,其實最根本的還是勞動者的勞動在起著根本的決定性作用。  真正的社會財富是勞動產品,而非貨幣。脫離了勞動產品,貨幣不過是毫無意義的數字。通貨膨脹的真正威脅在於,一旦貨幣失去與現實產品的可信性聯結,居民手中持有的貨幣可能變成垃圾。通貨膨脹不止是物價的問題,更是社會信用問題。一旦這種信用崩塌,長期積累起來的數量龐大的,遠遠高出其實際價值的信用貨幣就會轟然崩塌,其結局之悲慘是不言而喻的。  現代社會形成規模遠超實體經濟上百倍的龐大虛擬經濟、金融財富,其實質不過是一種社會權力。這種虛擬財富越大,在經濟世界中的權力就越大。資本爭取的利潤、資本之間的競爭似乎就是要在資本中間競爭產生一個「武林盟主」一樣。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這種權力規模龐大,甚至足可以統治世界。因此,所謂共濟會的存在,世界最大資本家的種種陰謀,對世界的統治等等,其實都屬資本的理性所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其實這種權力毫無實際意義。現代社會已非野蠻時代,人們日常的生產與生活才具有實質意義,資本對社會再有統治的力量,也無法、不應去干涉個體人們的自由與權利。即使有統治世界的權力,成為世界帝國的皇帝又如何?在資本競爭中取勝又如何?對於人類,這種權力的存在與爭奪毫無意義,只有負面作用,而無積極意義。市場經濟的競爭是必要的,但像資本競爭這種以犧牲人類的福利代價的競爭就多餘、過分了。資本的利潤、資本之間的競爭毫無意義的,但卻是資本經濟的客觀規律和要求,是迫不得已、必然存在的。這是以僱傭為基礎的資本的本性,是你死我活的資本競爭的必然結局。現代人類社會的大部分時間、精力、資源都被迫浪費在這種無意義社會權力爭奪之中。為了這個資本權力第一,人類的地球已變得似乎不適合居住。這說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從頭到腳喪失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市場經濟中的生產競爭必須予以一定的限制、協調或改進,只有消滅聯合勞動的方式,取代資本生產的方式,以良性互動的勞動競賽,取代惡性循環的資本競爭,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經濟面貌,使之有益於社會和人民。  二、私有僱傭經濟的產生根源  顯然,資本主義的一切問題和弊端都根源於私有僱傭的資本生產方式上。那麼,這種私有僱傭勞動方式的產生根源是什麼?我們該如何避免私人對社會生產的這種佔有和管理,並建立一種更加公平、合理、有效,可以更好實現人民生存與發展的生產方式呢?這是人類所面臨的一個根本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所要解決但還沒有徹底解決的一個基本問題。私有僱傭勞動是歷史在一定前提條件下,經濟發展的一種必然結果。在其產生、存在與發展的歷史過程中,一切似乎都是合情合理的:私人爭取和佔有私有財產沒有問題;在自由市場上用自己的私有財產購買自己需要的產品沒有問題;使用私有財產購買生產資料,建立私有僱傭生產顯然也沒有問題。  但是,換一個角度來思考,有錢人可以僱傭工人,那麼貧窮者為什麼會貧窮,為什麼要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呢?顯然,問題的關鍵在於,僱傭勞動是一種在不平等的前提下,建立的不平等的生產關係。勞動者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願意被僱傭是被迫的。勞動者缺乏私有財產,沒錢購買生產資料,無法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的財富生產,才是勞動者不得不出賣自己勞動力的原因,才是僱傭關係得以建立和出現的直接原因。  私有僱傭生產是建立在勞動者天然貧窮、一無所有,這一看上去似乎理所當然的,怨不得別人的基礎之上的。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的:「資產者有很充分的理由給勞動加上一種超自然的創造力,因為正是從勞動所受到的自然制約性中才產生如下的情況:一個除了自己的勞動力外沒有任何其他財產的人,在任何社會的和文化的狀態中,都不得不為佔有勞動的物質條件的他人做奴隸。他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許才能勞動,因而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許才能生存。」(《馬克思和恩格斯選集》1972年版3卷5頁)。  在以私有財產為基礎和目標的自由生產與交換的競爭中,有錢購買生產資料和沒錢購買生產資料是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情。一方面是有錢購買生產資料建立社會生產的資產階級;一方面是無錢購買生產資料不得不以出賣自己勞動力為生的無產階級,兩者結合便形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僱傭經濟。貧窮者無法購買生產資料,不得不出賣自己勞動力的客觀事實使自身陷入一種因貧窮而貧窮的惡性循環之中。這是私有僱傭勞動得以產生、存在和發展的關鍵,也是資本主義社會得以出現一系列社會弊端的根本原因。  因此,弊端重重的私有僱傭經濟得以產生和存在的根源,不在於私有財產制度,也不在於市場經濟制度,更不在於人們為實現自己的私有財產而以僱傭勞動的方式建立了僱傭經濟本身,而在於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使勞動者無法公平合理地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的社會生產。僱傭勞動不止是人民貧窮的原因,也是人民貧窮的一種必然後果。勞動者無法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的勞動,從而不得不出賣自己勞動力,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本關鍵之處。資本主義的問題出在勞動者無法公平合理地建立自己的生產勞動上,而不是資本家以僱傭勞動為基礎進行的生產與投資行為。如果勞動者可以建立自己的生產勞動,那勞動者就不必要去給資本家打工,僱傭勞動就不會產生,資本主義及其弊端也就不復存在了。  當人們使用自己的私有財產在市場上購買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生產投資,形成僱傭生產時,私有財產就轉化為私有生產資料。但我們顯然不能把產生私有僱傭勞動,形成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原因歸結為私有財產制度和市場經濟制度。人們擁有私有財產是正常合理的,人們使用自己的私有財產購買各種生產資料和生產要素,僱傭工人,建立私有生產也是正常合理的。問題不在於一部分人擁有大量的私有財產,不在於這些人使用私有財產進行僱傭生產和投資,而在於另一部分人沒有足夠的生產資料,不能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的社會生產。  三、私有財產和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區別與聯繫  許多社會主義者,把資本主義私有制等同於私有財產制,認為社會主義揚棄資本主義私有制就是要消滅私有財產制,實現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就是要實現生產公有制和財產公有制,並把沒有商品和貨幣,人們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當作一種目標理想。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  社會主義理論的先驅,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確是把資本主義私有制等同於私有財產制的。但實際上,在馬克思、恩格斯那裡,私有財產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私有財產,而是包含他人勞動的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馬克思在《1844年哲學經濟學手稿》中指出:「因此,私有財產是外化勞動即工人對自然界和對自身的外在關係的產物、結果和必然後果」;「我們通過分析,從外化勞動這一概念,即從外化的人、異化勞動、異化的生命、異化的人這一概念得出私有財產這一概念」;「私有財產一方面是外化勞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又是勞動藉以外化的手段,是這一外化的實現」。「工資是異化勞動的直接結果,而異化勞動是私有財產的直接原因。因此,隨著一方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956年版42卷100-103頁)。顯然,在馬克思這裡,私有財產不是一個普通的一般意義上的概念,而是特定資本主義條件下的概念,是資本主義私有社會制度條件下的私有財產。馬克思主張消滅私有財產實際上不是消滅一般意義上的私有財產,而只是要消滅資本主義私有社會制度,是消滅以剝削和壓迫為主要內容、以人的異化為特徵的私有財產。正因為馬克思、恩格斯筆下的私有財產是包含異化勞動等不合理內容的,包括「工資」,所以馬克思、恩格斯在其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設想上,才沒有私有財產的地位和作用。  馬克思、恩格斯都是歷史唯物主義者,他們反對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卻並不反對一般意義上的私有財產。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共產主義的特徵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把資本變為屬於社會全體成員的公共財產,這並不是把個人財產變為社會財產。這裡所改變的只是財產的社會性質。它將失掉它的剝削性質」。 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指出:「所以,每一個生產者,在作了各項扣除之後,從社會方面正好領回他所給與社會的一切。他所給與社會的,就是他個人的勞動量。…,他從社會領一張證書,證明他提供了多少勞動(扣除他為社會基金而進行的勞動),而他憑藉這張證書從社會儲存中領得和他所提供的勞動量相當的一份消費資料。他以一種形式給予社會的勞動量,又以另一種形式全部領回來。顯然,這裡通行的就是調節商品交換(就它是等價的交換而言)的同一原則。內容和形式都改變了,因為在改變了的環境下,除了個人的消費資料,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私有財產。至於消費資料在各個生產者中間的分配,那麼這裡通行的是商品等價物的交換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則,即一種形式的一定量的勞動可以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972年版第三卷10頁)。顯然,馬克思在這裡的指出的「個人的消費資料」就是一般意義上的社會主義也需要和存在的私有財產。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私有財產只包含消費資料;而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不僅包含消費資料,也包含生產和生產資料,包含別人的勞動在內。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生產資料都掌握在少數私人手中,而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生產資料掌握在集體或國家的手中。資本主義條件下的普通人民因缺乏生產資料而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才能獲得「個人的消費資料」,而社會主義條件下的人民由國家或集體協助其解決生產資料問題,從而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生產勞動,可以更好的獲取「個人的消費資料」,可以實現自身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很明顯,資本主義私有制應該是指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生產和生產資料的私有制,而不是一般人所必須擁有的用於個人消費的私有財產。我們不應把用於個人消費的私有財產同用來生產剩餘價值的私有生產和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混為一談。在資本主義社會,私有生產以及生產資料雖然是私有財產的一種,但私有財產與私有生產和生產資料並不相同,而且私有生產和生產資料的產生根源也並不在於私有財產,當然也不在於以私有財產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不能也不必消滅私有財產和市場經濟。  四、自然資源私有制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根源  僱傭勞動的產生,根源於勞動者被迫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然而,勞動者天生就是一無所有的貧窮者,天生就無法從事自己的社會生產,只能依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謀生嗎?顯然不是!  實際上,雖然私有財產可以購買各種生產資料,但生產資料其實主要不是來源於人民的私有財產,而是來源於自然資源,來源於土地、山川、河流、礦藏、森林、植物、動物、空氣等等所有自然界中的東西。  自然資源才是社會生產的根本和基礎,人類就是依靠自然資源實現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儘管這些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但相對於讓人民建立自己的社會生產來說,這些自然資源並不是匱乏的。地球這麼大,資源這麼多,只要分配合理、使用妥當,加上人民的辛勤勞動,完全可以讓所有人民都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的社會生產,可以滿足所有人民的生產與生活需要,人們根本不必要去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依靠這些自然資源足以使所有人們都建立自己的財富生產,足以使所有的人們生活富裕、事業成功,怎麼可能稀缺到使人民無法生產和生活呢?  問題顯然在於社會,在於自然資源的所有制!在現代社會,一個基本的客觀事實是,人類大部分的自然資源都是私有制的。不知何時,這些自然資源都成了少數資產階級個人花錢買來的,或者世襲的私有財產,成了無產階級的人民群眾不能染指、侵犯和使用的東西。顯然,廣大勞動者階層被這些少數資產階級剝奪了對自然資源的公平占有權,無法使用這些自然資源,從而才無法建立自己的生產,才變得一無所有,不得不接受資產階級的僱傭和剝削的。  勞動的條件、生產資料主要來源於自然資源。而自然資源顯然不應是某個人的私有財產,而應是整個社會的公共財產。也就是說,如果公平、平等是自由主義的基礎和前提的話,那自然資源私有制就是不合理、不自由、不公平、不平等的。想想看,土地、山川、礦藏、河流、空氣、環境等自然資源應該歸個人所有么?這些自然資源本來不是屬於全體人民的公共利益,為人民所共有的么?怎麼就變成資產階級神聖不可侵犯的私有財產了?公共財產可以在自由市場上,在私人資本家之間自由交易么?這種把人民的公共財產私有化的行為難道不是一種出賣人民利益的行為?難道不屬於一種強盜的、犯罪的行為?少數資產階級擁有的這種自然資源形態的私有財產是非法和不合理的,是應該被人民剝奪,重新歸人民共同佔有的。人們生來是一無所有的么?顯然不是。只要是社會的一份子,任何一個人都應平等地享有社會的一切權利。這種權利不僅包括政治權利,也有經濟權利,包括對公共財產的相應權利。每個人生來在財產上並不是一無所有的,而是有一定的財產的,和其他人一樣,對這個社會上的自然資源、公共利益擁有平等的所有權,任何人不能剝奪人們的這種權利。  自然資源實際上和國家政權等具有一樣的屬性,都屬於社會全體公民共同擁有的一種權益,是一種公共利益。人民的公共利益是不能為私人所擁有的,這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經驗和常識,也是所謂自由主義的基本要求。歸私人佔有就是對人民權利的侵犯。雖然自然資源在現實中不可能由每個人平均佔據,但至少應以某種形式反映和體現在每個人身上,至少應該可以使每個人都受益。自然資源作為生產資料的主要來源,至少應該使人們可以自由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的生產勞動,讓人們正常、合理、而公平地生存和發展。而自然資源私有制以及以此為基礎所產生的僱傭生產勞動關係明顯忽視人們的合法權利,無視人們的平等與自由權利,無視每個人都有權擁有這個世界的共有資源的客觀事實,其產生和存在是對人身權利的漠視,是對人類基本人權的踐踏。  在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們大力鼓吹和宣揚自由交易的權利,並把這個世界上歸人民共有的自然資源也列入交易的對象。他們不是把自然資源當作每個人都可以公平地享有和使用的公有的稀缺資源,而是作為可以自由交易的可以出賣給個人,可以由個人獨自佔有的稀缺資源。除非繼承了別人的遺產,否則每個人生來在經濟上都是一無所有的。於是,土地、山川、河流、礦藏等公共財產在不經人民同意的情況下,就成了在自由市場上可以在私人之間自由交換和購買的物品,從而就似乎合法地成了他們的私有財產。他們把非法獲得的自然資源打上私有財產的標籤之後,就到處宣揚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思想,從而賦予自然資源私有制以及相應的私有生產和生產資料以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宗教特質,給資產階級對自然資源的佔有披上了合理合法的外衣。他們通過法律和人權的形式確立了私人對自然資源私有權的神聖不可侵犯,併到處宣傳和推廣他們的法制、民主與自由思想,從而永久地確保他們壟斷的特權地位。  在資本主義社會,自然資源都被少數資本家個人霸佔著,奉行一種任由人們在不公平、不合理的、不人道的前提條件下自由競爭、適者生存的社會規則。勞動人們既沒有私有財產,也沒有自然資源的使用權,更沒有其他的人道援助,就只好以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實現自己的生存與發展了。而只有和只要存在願意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的人,那麼私有財產就可以輕易的轉化為私有生產資料,從而私有僱傭生產就得以產生、存在和發展。以自然資源私有制等方式迫使人們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就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產生的真正根源和秘密所在。  這些自然資源、生產資料都可以表現為一定數量的金錢,可以用金錢來購買。因此,一個人有錢就可以僱傭工人,組建自己私有企業,就能取得所謂成功,也可以任意購買自然資源。每個人都可以去這樣做,都有這種所謂公平、均等的機會。於是,整個資產主義私有制的一切就變得平等、公平和自由了。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金錢的,只有資產階級才有足夠的金錢。因此,這種所謂的公平和平等,對於廣大貧窮的勞動人民來說毫無意義。  在自然資源私有制下,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基本處於一種一無所有的狀態,勞動者能夠通過出賣自己勞動力的方式實現自己生存與發展就已經不錯了,哪裡還有足夠金錢去購買自然資源建立自己的私有生產?而且,勞動人民的工資收入本身是由資產階級決定的,資產階級有權決定工人工資的標準和多少,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還可以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等的形式變相壓制或降低工人的工資收入。因此,資本主義的一切所謂自由、平等與公平都是欺騙人民的。貧窮者之所以貧窮,根本和關鍵都在於人們天生應有的對自然資源的財產權被少數個人無端地剝奪和霸佔了,加上缺乏人道的社會制度,才最終導致勞動人民喪失了建立和擁有自己財富生產的物質條件,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為生,不得不在不平等的生產競爭中維持著自己的卑微生存。  五、自然資源私有制的歷史根源  資本主義的這種自然資源私有制明顯是一種歷史上的霸權延續下來的結果。這種歷史上的霸權表現為任何以武力為基礎的不合理的人為霸佔,如皇權、奴隸權、莊園主、地主、礦主等等。這種霸權通常表現為對別人合法財產、人身自由或公共財產的霸佔。  人類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階段,政治的霸權結束了,對人身自由的政治束縛基本結束了,但仍然存在經濟上的霸權,人們還受到經濟上的霸權的根本性束縛。政治上的霸權已經由資產階級的大革命完成,而經濟上的霸權卻被資產階級繼承下來。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實質上就是要結束資產階級的這種經濟霸權,而實現一種全人類的經濟自由與解放。  資本主義經濟表面上是一種自由公平的市場經濟,奉行一種機會均等的自由競爭原則,但實際上原本屬於全體人民所共有的,對人民的生產與生活最重要、最根本的自然資源的財產權仍然被霸佔在少數個人的手中。占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不但延續了歷史上對最重要的自然資源的霸權,還發展了這種霸權,使其可以通過金錢在自由市場上自由交易。這樣原本屬於全體人民的公共財產,在資本主義社會卻成了可以在私人之間進行交易的商品。與此同時,資產階級還把這種霸權充分發展,形成了對社會大多數勞動人民的奴役制度,使社會的財富和權力,壟斷於資產階級的手中,廣大勞動者階層成為資本家階級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勞動工具。整個資本主義社會也因此弊端重重,貧窮、失業、飢餓、犯罪、戰爭等等像惡魔一樣纏繞著人類。改變資本主義社會的這一切弊端,實現一種人類的解放,是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的最終使命。  私人佔有自然資源這一社會現象自人類有史以來似乎是被社會所認可的。因為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些自然資源要麼是無主的,要麼就是別人的。誰能佔有一定的自然資源,取決於誰的能力。這就像西方國家的殖民主義者在北美殖民地上進行跑馬圈地一樣。普通的人們從來沒有想過這些自然資源也應該有一部分屬於他們自己,即使自己沒有能力佔有,任何人也不能隨意侵佔。這就像他們從來沒有想過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完全平等的、自由的,不僅政治權利平等,經濟權利也要平等;沒有天生的皇帝、莊園主、地主、礦主,這些都是不合理的強權與霸佔的結果。顯然,自然資源私有制是人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應有權利,還沒有認識到自己本身的體現。而當人們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人的本來面目,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人的應有權利,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完全應該是平等的、自由的時候,就會認識到人類社會的自然資源的財產權也應該是完全平等的,自然資源應該屬於全體人民共同擁有的了。  人人平等、自由、人權、民主等等所謂普世價值的人的本性回歸的思想觀念正是資產階級的人士廣為宣傳和認同,甚至不惜武力大力推廣的東西。然而奇怪的是,資產階級幾百年來的對平等、自由、人權、民主等普世價值觀念進行宣揚,卻獨獨對自然資源的財產權的人人平等的原則卻諱莫如深,絲毫不見其宣傳與推廣的蹤影,甚至還掖著、藏著地予以保密。顯然,資產階級真正感興趣的不是經濟上的人人平等,而是政治上的人人平等。因為經濟上的平等將使資產階級喪失其對自然資源的獨佔權,從而喪失其財富生產的壟斷權和特權。這種經濟上的霸權加上政治上所謂自由與民主就可以為資產階級帶來無數可供其剝削的產業後備軍和無數控制一切的機會和條件。  資產階級在其主張和學說中從不涉及到自然資源的人人平等權。無論其經濟學說還是政治學說,無論其宗教思想還是人文、法律、道德與倫理,他們從不觸及這一簡單的常識性的人類重要認知。他們宣揚地球是全人類的,環境與自然也是全人類的,但是偏偏至關重要的自然資源就不是全人類、全社會的了;當資產階級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強力開發自然資源,導致環境嚴重污染、惡化之時,他們到處宣揚人人有責、要求人民保護環境;而在貧窮的人民為了自己能有口飯吃而要求自然資源公有制,實現社會主義時,他們就又宣揚起私有財產的神聖不可侵犯來,這就是世界少數資產階級們的醜惡嘴臉!  資本主義與奴隸主義相比,不過是人們在政治上變得自由了,弱肉強食中的「強」也不僅表現為身強力壯、武功發達,而更多地表現為「金錢」、「實力」。 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僱工和奴隸社會的奴隸、封建社會的農奴在經濟地位與勞動方式上顯然基本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都是不能佔有自己的勞動力,都要在別人的管理和允許下生活,都為別人創造著財富而自己則永不翻身地貧窮著、屈辱著。  在資本主義社會下,僱工的本質就是一種政治上自由的經濟奴隸。僱工相對於農奴或奴隸的進步在於擺脫了政治上的桎梏,然而經濟上的剝削卻是更甚了,從而也使政治上的自由大打折扣。奴隸或農奴擺脫政治上的枷鎖還可以獲得解放,而僱工階層卻無論如何也逃不脫資產階級的僱傭,並在大打折扣的資本主義民主政治面前無能為力。顯然,在資本主義社會,人類生產力發達了,而人類的生產方式卻更加野蠻落後。  資本主義的精神向來都是自私自利的,體現在其生產、行事原則上,不是人民的共同富裕與友好相處,而是自由競爭、適者生存。資本主義思想從來都是一種霸權思想:讓別人成為自己財富的奴隸和工具,毫不留情的掠奪、侵佔別人的財富。資本主義的這種非人道精神明顯繼承了歷史上的霸權思想,是奴隸制、封建制度的精神遺留物。  資本主義的非人道不止表現在精神思想上,還貫穿於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一無所有的無產者階層得不到應有的、合理的、人道的幫助,另一方面人民本來應有的最重要的自然資源財產權又被少數資產階級霸佔著。以此為基礎,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在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多方面都是不公平、不合理、不人道的,產生和存在一系列缺點弊端。人民為了生存被迫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被迫屈從於不合理、不公平的分工,被迫屈居於被壓迫、被剝削地位,被迫生活在貧窮與非己的境地。在當今人類社會,這種經濟霸權所主導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制度正在壓制著人們的自由、個性與生產力,產生各個方面的異化現象,導致人性扭曲、生產扭曲、文化扭曲、社會扭曲等等。甚至,資本主義社會的存續發展就要依靠人民的貧窮與痛苦。因為沒有人民的貧窮,私有生產就僱傭不到合適的勞動者,資本主義生產就無法形成,經濟就無法發展。在資本主義社會,為了生產的繼續發展,為了獲取巨額財富,資產階級經常採取措施人為製造經濟危機、社會危機,搜刮人民僅有的一點財富,使人民變得更加貧窮,從而資本主義生產得以更加良好的發展。統治者一方面拒絕共同富裕,一方面還人為地製造著人民的貧窮。當人民好不容易富裕起來,或者工資福利增加到影響其繼續獲利時,資產階級將毫不留情地出手,以各種手段:通貨膨脹、經濟危機、戰爭與動亂、腐敗與犯罪等等方式來巧取豪奪人民手中的多年積攢下的一點積蓄。甚至,資產階級經常要通過發動戰爭的方式,以屠殺人民百姓的方式來促進其經濟發展。  毫無疑問,人類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階段,在形式上擺脫了政治霸權,在實質上卻仍然受到經濟霸權的桎梏。這種經濟霸權正是導致人類社會畸形變態,產生種種不合理、不公平、不自由、不民主現象,導致一系列缺點弊端的根源。不公平的競爭基礎、不均等的致富機會、加上野蠻獸性的生存規則,普通的人民百姓不貧窮、不失敗才叫怪事。  消滅這種經濟霸權,從而改變和恢復人類正常的生產與生活方式,真正把人當人看待,建立人道的生產方式,從而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正是人類獲得解放的根本和關鍵。這正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和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揚棄資本主義,首先應剝奪資產階級的經濟霸權,至少把自然資源形態的公共利益恢複本來面目,並以公平、合理、人道的原則為人民提供各種服務和幫助,使人們擺脫主要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各種束縛,而可以建立和擁有屬於勞動者自己所有的社會生產,實現按勞分配,完善資本主義的自由主義,實現人類的解放,實現生產力的解放。  六、揚棄資本主義的正確方式  私人對自然資源的佔有是不合理、不合法的。而資產階級恰恰就是憑藉對自然資源的這種霸佔,加上自由競爭、適者生存的社會生存法則,才構造起資本主義的大廈,形成對廣大勞動者階層的壓迫,確定穩固的僱傭勞動制度,創造了資本主義以金錢決定一切的,以對勞動者的剝削和壓迫為基礎的社會制度、人文精神、倫理道德等。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資料私有制是資本主義社會人民貧窮與失業,勞動者被迫以僱工身份參加社會生產,以及其他一系列社會弊端的根源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毫無疑問,馬克思主義主張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按照「今天的生產力終於被認識了的本事來對待這種生產力」(恩格斯《反杜林論》)的主張無疑也是正確的。但實際上,生產資料私有制,卻主要源於自然資源私有制,源於缺乏人道的社會制度,而不是私有財產和市場經濟制度本身。生產資料私有制與私有財產、市場經濟雖然密切相關,但並非就是等同的,並非不可脫離的。實現社會主義,實現人的自由與解放,顯然不能為了否定生產資料私有制而把私有財產和市場經濟制度也否定了。無論何時,人都是要生產與生活的,都是要消費個人生活物品的。私有財產和市場經濟無疑是實現人的正常生產與生活的必須。實現社會主義,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沒有必要,也不能把私有財產和市場經濟制度也一同消滅了。就是說,在我們倒洗澡水的時候,不能把洗澡的孩子也一同倒掉。  馬克思主義所堅持的共產主義,並非是人的「大公無私」,而是人的自由與解放。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是社會科學,而非針對個人的道德化要求。在《費爾巴哈》中,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建立共產主義實質上具有經濟的性質,這就是為這種聯合創造各種物質條件,把現存的條件變成聯合的條件。共產主義所建立的制度,正是這樣的一種現實基礎,它排除一切不依賴於個人而存在的東西」(《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972年版第一卷77頁)。因此,所有實現共產主義所要採取的行動、措施、制度,應服從於人的自由與解放的目標,而不是馬克思個人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一些簡單設想。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共產主義基本原理,是把生產資料,即「現存的條件」掌握在生產者自己的手中,從而變成「聯合的條件」,從而可以實現生產者的自由,進而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因此,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不應侵犯人的正常合理的自由和權利。按著馬克思的共產主義要求來講,就是不能人為限制人的自由與發展。即便在揚棄資本主義的時候也不能這樣。就是說,社會主義不應強力阻止僱傭關係的建立。既不能阻止資本家僱傭工人,也不能阻止工人去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同時,人的合理合法的私有財產、私有生產和生產資料也不能被隨意剝奪。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私有制是社會的事情,不是資本家個人的事情。對於現在的一般的資本家個人來說,除了自然資源之外,其它財產的來源都是合理合法的,是不能也不應被任意沒收、充公的。共產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建立,應該通過自然資源的公有制,以及其他合理合法的方式來實現。而共產主義平等合作的生產關係的建立,只能在自由、自主、自願的基礎上,在全民所有的生產資料的協助下,由勞動人民自由自主地來建立、完成和掌管,完全歸勞動者自己集體擁有。  馬克思主義並不反對私人對某種物品的佔有和使用。就像對待私有財產一樣,馬克思主義反對的只是利用這種佔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社會現象,即反對的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私人對物品的正當合理的佔有與使用當然應予以維護和認可。但非法的、不合理的佔有就必須予以反對。例如,個人因偷盜、搶劫、詐騙而來的私有財產是不合理的,就必須予以沒收或物歸原主的。同樣,屬於全體人民共有的自然資源絕對不應當成為某個人的私有財產。土地、森林、礦藏、山川、大河等應是所有人民的共有財產,不應歸某個人私有,即使這種個人私有是花錢買來的、歷史形成的、約定俗成的也都不應該。自然資源的私人佔有,明顯是對社會其他人民的公共權利的一種侵佔。社會主義應首先把自然資源收歸國有,並以此為主來建立全民所有制的生產資料,並通過全民所有的生產資料為勞動者個人提供生產資料服務,讓勞動者個人可以只有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的社會生產。  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要揚棄私有僱傭勞動關係,也不是反對人們建立在雙方自由意願上的交易契約,而只是要求形成這個契約的交易應建立在雙方都平等和道德的基礎上。這種平等和道德不是說說就行的,而是要具體落實到交易的前提條件和基礎、方式上的。比如,金錢不能購買一切,不能購買人身自由和人的尊嚴,不能購買奴隸、妓女等,也不能購買國家政權,不能購買土地、礦藏等公共利益,不能購買公民共有的財產。有些東西是不能被用來做交易的。同樣,勞動力也是不應被購買的。出賣勞動力,等於出賣人身勞動自由和權利。通常情況下,勞動者出賣自己勞動力都是被迫的。勞動者無法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的社會生產,為了個人生存才被迫出賣自己勞動力的。這些不公平、不正常契約的達成,即使是對方願意的,也明顯是侮辱人的,是乘人之危。而資本主義則根本不考慮這一切,對自然資源、他人勞動的佔有,以及這種佔有所導致的極其殘酷的不人道後果都表現出一種冷酷無情和漠不關心的態度,體現了資本主義對財富不顧一切地掠奪的本質和精神。資本主義這種私人佔有一切的社會生產方式所造成的貧窮與失業、飢餓與疾病、環境污染、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發展機會的不公平、地區發展不均衡等等社會弊端卻似乎與資產階級毫無關係。  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應該為勞動者的自由與解放提供服務,而不是製造新的障礙和束縛。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勞動者自由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社會生產的一種結果和表現形式。顯然,那種根據生產資料全民所有而產生的全民所有制計劃經濟的生產方式完全是錯誤的,這不但沒有實現勞動者的自由與解放,反而為勞動者的自由與解放製造了另外一種的障礙和束縛,完全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思想的本意。其實質,是以另一種形式的剝削與壓迫制度,替代了資本主義的剝削與壓迫制度。是以全民或國家替代資本家的形式,繼承了剝削壓迫制度,成為勞動人民的新桎梏。全民所有制計劃經濟這種新的桎梏,無疑正是馬克思、恩格斯在《費爾巴哈》中說批判的那種:「不依賴於個人而存在的東西」,是「冒充的集體」,「個人自由只是對那些在統治階級範圍內發展的個人來說是存在的」,「對於被支配的階級來說,它不僅是完全虛幻的集體,而且是新的桎梏」。  滿足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理論要求的,可以實現勞動者的自由與解放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只能是那種:「在真實的集體的條件下,各個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並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由」的企業生產方式,即真正符合勞動者的生產與生活需要,由勞動者自己作主,自由、自願地結成的「真正集體所有制」生產方式。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理論要求的社會主義經濟,只能是一種以集體所有制企業為基本生產單位的公有制市場經濟。  資本主義野獸般非人道的本質精神明顯地表現在其秉持著的動物世界的生存原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但這種自由競爭、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並非一無是處。實際上,根源於人的生產與生活的千變萬化、多種多樣性,這種必然導致市場經濟形態的人的生存法則也是滿足人的生產與生活需要的最好方式。就像把生產資料私有制改造為生產資料公有制一樣,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也要把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改造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把控制人的市場經濟,改造為受人控制的市場經濟;把為禍造害的市場經濟,改造成服務於人民的市場經濟,使其為人的自由與解放提供一種方式和服務。  自由競爭、適者生存的法則應用在人的生產與生活領域中,作為資源配置的一種市場方式是可行和有效的,但卻不能簡單應用於人類本身,不能簡單應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作為人,參加這種自由的生產與生活競爭應該有兩個前提:首先要確保人的尊嚴和起碼的生存基礎;其次必須是真正公平合理的。而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區別,恰恰就表現在這市場經濟的這兩個前提上。資本主義要確保僱傭勞動,所以必須確保勞動人民的貧窮與失業,確保產業後備軍的存在。而且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是不斷侵蝕人的尊嚴底線,危害人的生存基礎,甚至連人的起碼社會保障系統也無法得以有效實施。發生於2008年,持續5年後的今天也無改善跡象的歐美金融危機的實質就是其福利政策的破產。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連人們起碼的生活保障也難以維持不下去。同時,自然資源私有制、資本主義僱傭勞動方式的存在,也說明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是建立在一個不公平、不平等、不合理的基礎之上的。顯然,正是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導致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不公平、不合理,導致了資本主義社會一系列的缺點弊端,甚至連人的起碼生活與尊嚴底線都無法得到實現和保障。  而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的基本做法,恰恰就在於通過生產資料公有制,讓勞動者可以自由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的社會生產,從而確保市場經濟的真正公平合理性上。在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中,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的社會生產,從而沒有了也不可能產生僱傭勞動這種不公平、不平等的生產關係。由於每個勞動者都是自己勞動的主人,自己所生產的社會財富全部歸自己所有,生產資料公有制就是自己生產與生活的最大、最好保障,因此也不存在所謂社會保障的問題。而且,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人的尊嚴當然得到最高的體現。  在資本主義僱傭生產的整個鏈條之中,如果自由競爭、適者生存的法則是必要和正常的,自由僱傭和交易,私有財產和市場經濟制度也是符合人們道德化要求,不能隨意終止或沒收的話,那自然資源私有制卻絕對是非法和不合理的。人民有充分的理由把私人佔有的自然資源收歸國家所有,讓其歸全體人民共同擁有。如果說實現社會主義不能憑空沒收資本家們的企業和生產資料的話,那麼沒收資本家手中的自然資源卻是非常必要、合理的,理所當然的。  而其實,建立整個的共產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依靠自然資源的公有制就已經足夠了。實現共產主義,實現勞動者的自由與解放,無需強硬沒收資本家手中的生產和生產資料,而只需讓勞動者可以成為自己和自己勞動的主人就夠了。而只要以公有自然資源所形成的生產資料為勞動者的生產勞動提供必要的生產資料服務,再加上國家與社會在其他方面的扶持與幫助,就足以讓所有勞動者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的企業生產,成為自己和自己勞動的主人。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人民並不是生來就一無所有的,而是有一定的天然的財產權的。每個人除了一定的政治權利外,也擁有相應的自然資源財產權。依靠這自然資源財產,每個人都可以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的生產勞動,從而可以實現自己的個性自由,實現自己最完美的生存與發展。  當然,土地、森林、礦藏等自然資源的開發和使用必然要落實到具體的勞動者集體。但這並不需要把土地、礦藏等自然資源出賣給個人。使用權和所有權是不同的,自然資源可以給具體的使用者使用,卻不能賣給使用者。使用是一定時期內使用,是要付出報酬的。而出賣所有權是一次性的,一次性交易後,所有權將永遠屬於新的所有者。  在當前中國,雖然資本主義私有經濟已經佔據主體,但自然資源大部分仍是國家和人民的,政權也掌握在以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為目標和指導思想的共產黨的手中。我們的黨和政府只要充分完善與發展自然資源的使用與管理制度,充分完善和發展現有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並以此為基礎,為中國廣大的勞動者提供有效的服務,使之可以自由地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的集體所有制企業生產,那共產主義的實現仍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毫無疑問,這是當前中國積極正確地揚棄資本主義,解決一系列現實社會問題的有效辦法,也是當今中國改革與發展的唯一出路,是實現中國夢,完成中華民族崛起的最好道路!
來源: 共識網 | 責任編輯:向異

推薦閱讀:

《教父》三部曲:美國資本主義的隱秘自白
孟廣竹 | 閑聊:資本主義的終結
資本主義如何產生?
沒有資本家的資本主義
夢想的陷落——評《帝國的毀滅 Der Untergang (2004)》

TAG:自由 | 自由主義 | 資本主義 | 資本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