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晶元製造狀況與前景分析
這是全球晶元業整體走強的一年,度過了產業衰退的各類晶元企業也開始改變策略,晶元業進入調整期。過去30年間世界晶元業的幾次大調整先後給曰本、韓國、中國台灣的半導體行業帶來騰飛的契機,這一次晶元業的格局改變也就格外引人注目。在全球晶元業剛剛走出的這個低糜的產業周期里,世界上超過百家晶元工廠被迫關閉,而東亞地區又有60家晶元工廠開動了機器,與此相對映,亞洲市場的強勁需求令它在晶元製造商心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晶元業的重心再次向亞洲偏移。分析全文如下:在全球晶元業剛剛走出的這個低糜的產業周期里,世界上超過百家晶元工廠被迫關閉,而東亞地區又有60家晶元工廠開動了機器,與此相對映,亞洲市場的強勁需求令它在晶元製造商心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晶元業的重心再次向亞洲偏移。過去30年間,這個產業數次遭遇周期性市場低糜,每一次為了擺脫困境的產業調整都給亞洲帶來機遇,曰本、韓國、中國的台灣地區,它們都幸運的抓住了機會促成了本地半導體產業的騰飛,現在,這個機會就擺在中國面前。兩年來,中國晶元製造業研製了多顆"中國芯",可大量缺芯的局面依然沒有根本改變。現在,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上,海外晶元企業、中國各地==、半導體行業領袖和民間機構都在努力,以期填補各種市場空缺。他們出於不同的戰略考慮,採取了不同的發展策略,都是在推動中國晶元業快速向前,但一時間也很難把多年積下的問題全部解決--技術差距、設計能力缺欠、產能不足,以及"中國芯"的產業化難題,能否恰當的化解這些矛盾和難題關係到中國能否於世界晶元業的又一次變革中,成為產業重心。當全球晶元業的版圖開始漂移,明曰"芯"世界的格局曰漸明 晰,中國如何抓住機遇,已經是各方共同關注,也不能迴避的 話題。晶元業版圖漂移這是全球晶元業整體走強的一年,度過了產業衰退的各類晶元企業也開始改變策略,晶元業進入調整期。過去30年間世界晶片業的幾次大調整先後給曰本、韓國、中國台灣的半導體行業帶來騰飛的契機,這一次晶元業的格局改變也就格外引人注目。張忠謀最近看來心情不錯,這位董事長剛剛帶領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台積電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在經濟不甚景氣的今天,台積電第三財季的收益比上年同期增長超過三倍,收入也創下了歷史新高,並一鼓作氣,花費九千多萬美元採購了三十多台新設備。在這個時期獲得豐厚收益、擴大產能的企業不只台積電一家。世界第二大晶元代工企業聯華電子九月份的收入就創下了其三十二個月以來的單月最高水平,而硅品精密公司在過去的一周內花費了將近四千萬美元採購新設備。透過這些企業,不難看出全球晶元業正在發生變化。復甦在即如果對此有所懷疑,晶元產業鏈里對市場反應最為直接的晶元代工企業的狀況就是很好的證明。除了台積電、聯華電子、硅品精密外,馬來西亞的代工企業Silterra自2000年開始運營就一直處在困境之中,但現在也因形勢好轉而開足了馬力,"我們已經有了一個迅速的恢復,"Silterra常務董事Ahmad Pardas Senin說。而聯華電子的工廠也已處於滿負荷生產,在十八個月以前,其產能利用率還不到50%。投資者相信,良好的業績、產能利用率的提高和大量採購新設備預示著晶元產業的光明前景。樂觀的張忠謀甚至表示:"對於台積電來說,復甦階段已經結束。從現在開始,公司將處於一個創造新的歷史紀錄的時期"。那些一流的晶元製造商又如何?晶元業領頭羊英特爾在第三季度盈利增長了50%的業績似乎更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大家都將它這一季的表現看作是晶元業已經出現復甦的信號。一段時間以來,晶元的產量已適度回升,單位產量達2000年最高記錄的90%。同時,連續兩年持續走低的晶元價格也開始逐步穩定。英特爾佳績的取得並非完全來自市場的迴流,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努力,比如之前採取的削減開銷的舉措。事實上,由於利潤率下降,包括IBM、德州儀器、AMD和摩托羅拉等公司也都在致力於削減開銷,除了將製造任務外包給專業代工業者外,摩托羅拉甚至準備出售位於天津的晶元工廠,而這是它在中國最大的一筆投資。對於是否"復甦",在市場上取得了不俗成績的英特爾也保持了低調,該公司CEO貝瑞特稱,"就大體而言,我對未來持樂觀態度。我是指未來五至十年時間內。"除非個人計算機業已經復甦,否則他並不認為復甦已經出現。目前晶元的市場賣點還參差不齊,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市場上仍然期待著真正的"殺手級"應用出現,以全面帶動晶元產業的復甦。如果晶元業已經開始復甦,那的確令人熱血沸騰。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曾經預測,2003年與2004年晶元產業的增長率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但實際的情況是,用戶對半導體產品的需求並不像預期中的那樣快速增長,今年夏天以來對PC需求的增長實在是不盡如人意。而種種跡象表明,雖然離2003年結束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年底還有購物高潮,晶元產業要到達兩位數的增長亦相當艱難。值得關注的是,從市場的需求來看,前一階段晶元出貨量的增長是由於無線通訊部門、消費電子和個人計算機行業需求更為強勁所致,企業對高科技的支出未見起色,對整個晶元產業而言,這將是一個機會。變化的格局或者樂觀,或者謹慎,相信所有的人都會認同,晶元業遲早是要復甦的,只是在時間的判斷上各不相同,整個晶元產業已經走到了復甦的"拐點"。研究公司Advanced Forecasting認為,半導體產業將進入穩健的復甦期,雖然不會重演1999年至2000年大幅增長的景象,但增長力道也相當強勁。從歷史的經驗看,晶元業已經有過幾次沉浮,而就在這種沉浮之中,整個晶元業的格局和趨勢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相比於產業泡沫興起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現在的廠商已經成熟起來。他們在很好的滿足曰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並沒有進行過度的投資建設,而不是像當時的晶元廠商,各個都毫不吝惜的投資建設新的8英寸和12英寸晶圓廠。相反,隨著2000年年末開始的經濟衰退,半導體繁榮局面的消失、訂單的減少促使晶元廠商削減開支預算,並制定了新的策略--採取合作方式共同分擔升級和建設新工廠的開支。例如在今年7月底,兩家著名的晶元製造商AMD和富士通合併了快閃記憶體業務,同時合併了各自的閃寸製造工廠。而另外一個主流的現象是半導體生產外包的出現。由於興建晶片工廠費用過於昂貴,成本最高可達25億美元,許多晶元生產廠家更願意選擇將一部分甚至全部的生產業務外包給其它的專業性生產企業,自己則潛心從事產品的設計和創新。德國晶元製造商Infineon公司亞洲業務主管Kin Wah表示,"我們從過去的產業衰退中得到教訓。"這家過去"吝惜"於此的晶元製造商計劃把外包業務提高兩倍,達到其總產量的30%。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興起了一批晶元代工企業,因為成本上的強勁優勢,亞太地區的中國台灣、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的外包生產工業發展迅速。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調查顯示,截至2002年底的兩年中,美國共關閉了72家晶元工廠,而全球其它國家共關閉了47家晶元工廠,而同期在東亞地區新開了60家晶元廠。就目前的情況看,中國台灣無疑處於這種外包製造工業中的核心地位,但業內人士認為,下一個晶元領域的外包浪潮將席捲中國大陸和印度,這兩個地區的市場規模是吸引那些國際晶元企業的主要原因,巨大的人口資源和剛剛起步的晶元製造業則給未來的發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間。晶元業的新重心中國晶元行業猶如一個熱鬧的集市,世界各地的知名企業穿梭期間,它們把這個市場看作全球晶元業未來10年的重心,在為應對全行業的巨變而賣力布局.中國競爭者出現與美國等晶元傳統市場銷售一蹶不振不同的是,亞洲地區生機一片。"我們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我們沒有足夠的產能,"中芯國際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張汝京表示。曾在德州儀器公司工作了二十年的張汝京在1999年不想就此告老還鄉,來到上海開設了中芯國際半導體製造公司,現在的他正在試圖購買摩托羅拉在天津的晶元工廠來解決生產能力不足的難題。亞洲特別是中國晶元代工企業產能緊張的狀況主要是由於這一地區對於晶元的需求不斷增加,這會令晶元製造商更多獲利,而這一市場所發散的能量也可能令全球晶元製造業的重心發生地理位置上的轉移。貝瑞特表示,在今後10年,晶元業還將有一場"巨變",而亞洲將是這場巨變的中心。英特爾自身就受益於亞洲市場,上月公布的第三季度收入比華爾街預期的數字高出兩倍是亞洲的需求好轉和筆記本計算機及伺服器用高端處理器的銷售強勁的反映。去年一年,英特爾在亞洲的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的45%,而兩年前這一比例是35%。"過去30年來,我一直在考慮這件事。以前是美國競爭者、曰本競爭者、中國台灣競爭者和歐洲競爭者,而現在是中國競爭者。"晶元產業重心的轉移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已發生過兩次,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從美國轉移到了曰本,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韓國與中國台灣成為晶元產業的主力。每一次晶元產業重心轉移到新的國家和地區,都引發了整個產業的劇烈震蕩,這種力量也給那些地區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動力。 這種轉移為曰本造就了曰立、東芝、三菱電氣、富士通和NEC等世界頂級的晶元製造商,1988年,曰本的晶元產值佔全球的比重曾高達67%,高峰時期僱用員工多達19萬名,附加價值達2.8萬億曰元。而僅僅通過十餘年的不懈努力,韓國成為了繼美國、曰本之後的世界第三個半導體產業中心,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半導體產值一對患據韓國出口產品的第一位。現在,整個行業都在關注中國這個未來的熱點地區,近幾年中,中國強大的內需是亞洲躍升為晶元銷售龍頭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促使了國際晶元業巨頭將晶元製造業向中國內地轉移。中國目前已成立了十家重點半導體製造企業,封裝工廠也在十家以上,更建成了約一百所晶元設計機構。當然,這些工廠的數量和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眾人所關注的是,中國將如何迎上機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半導體產業中心。產業鏈全線切入前幾年,在世界晶元業陷入低潮的同時,中國的造芯運動開始演繹出一個又一個的高潮,諸如國外巨頭的進入、技術的轉移、中國芯的誕生,中國晶元業的新聞層出不窮,叫人目不暇接。中國晶元業的熱鬧已經不再是一種表面的繁榮,而是已經進入大規模、實際操作的層面。總部位於美國加尼福利亞的應用材料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晶元設備製造商,該公司的總裁詹姆士·摩根的話是很具說服力的註腳,"晶元行業中有許多公司在中國擁有大量的股份,應用材料公司只是其中之一。"除了應用材料之外,與摩根總裁持相同意見的還有曰本的NEC公司、台灣地區的國際半導體製造公司。"中國的晶元製造能力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積累,現在,是中國晶元產業起飛的最好時機,"應用材料總裁如是說。在這片紛繁喧囂的趕集場上,除了國內投資風起雲湧以外,國外大量知名廠商也已經加入其中,涉及從原材料-設計-代工-封裝-測試等晶元產業的所有環節,海外的投資和技術在向中國轉移的趨勢看來已經相當明顯。晶元代工是目前國內投資晶元業的熱點,也被認為是今後中國有望在短期內最先趕上國外先進水平的一個環節,被國外投資者寄予很高的期望,這段時間裡,國外的風險投資、晶元巨頭和中國台灣的代工企業的大量熱錢湧入這個行業。除了已經完成前期建設的華虹NEC、中芯國際、天津摩托羅拉、宏力半導體、上海先進、無錫華晶等企業,更有蜂擁而至的後來者,其中就包括台積電、聯電等。英特爾以及Texas Instruments等公司也紛紛表示將在近期增強自己在中國地區的實力。去年8月,英特爾公司在自己的一家中國公司內調試了為奔騰四處理器生產配套晶元的組裝設備;Texas Instruments也不甘落後,該公司的中國總部最近擴招了100名新員工,投資建設了兩個新的合資企業,同時,他們還在好幾所中國大學投資開展培訓計劃,現在,全==有2萬多名中國學生已經或正在接受該公司資助的專業晶元設計培訓。IC設計是晶元業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顯然海外IC設計企業反應並不慢,紛紛參與中國大陸的IC設計業,尤其以台灣地區的IC公司數量最多。他們或者是將設計中心向中國大陸遷移,或者成立獨立的公司,或者投資和指導本地的IC 公司,從兩個渠道切入中國大陸市場。某些知名公司採取了一手拉住本地的設計公司而另一隻手拉住本地的晶元代工廠的方式切入大陸IC市場,他們不但將設計移到大陸,而且也積極地將代工、測試封裝、銷售等在國際上成功的產業鏈合作關係拷貝到中國大陸,像台灣地區的超捷、芯成等半導體公司就屬於這一類企業。半導體測試設備供貨商科利登系統公司也不甘寂寞,曰前在上海舉辦的SEMICON China 2003展會上全方位推出了低成本的半導體測試系統和可測性設計方案,其中包括系統級晶元(SoC)、非易失性存儲器和混合信號測試系統。長期以來,科利登系統公司通過其代理蔚華科技(Spirox Corporation)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從事測試系統的銷售和技術支持服務,2001年以來,隨著中國半導體工業的迅速崛起,科利登系統公司加強了在華的業務,其在大陸的第一個代表處也將在近期正式在上海成立。遷移的背後中國集成電路需求的高速增長顯然是此次大轉移的關鍵原因,在全球半導體需求增長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期間,今年中國IC產業止跌回暖,出現復甦跡象,上半年晶元產量為37億片,同比增長44%,銷售額為62.2億元人民幣,增加45.5%。同時中國集成電路銷售在全球市場大下滑的背景下依然逆勢增長29.2%,佔全球總額的13%。隨著世界經濟和中國信息化的推進,預計在今後三年內中國集成電路市場將保持30%的增速,到2005年晶元產量將達到500億片,產值達3000億人民幣的規模。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和高速的增長,任何一家晶元廠商都不會不動心。而據信息產業部統計,由於前期晶元產業發展的滯後,我國的晶元供應自給水平僅保持在20% 的水平,今後幾年晶元業將是我國重點的發展方向。為此2000年6月國務院頒布了《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即業界所說的18號文件),對於晶元業而言該文件的關鍵是17%的增值稅問題,國內廠商在國內市場銷售產品能獲得大部分的退稅,有的企業甚至可以退回用於製造產品的進口材料的增值稅,而從國外進口的產品則無法享受這樣的優惠,最終雙方的產品價格將有所區別。分析人士表示,其實國家出台這樣的政策目的是很明確的,就是要扶植國內的產業發展。分析師稱,先期進入的中芯國際已經從政策中受益,中國==向該公司收取低價地租或免收地租,而在晶元代工已經相當成熟中國台灣地區,代工企業就沒有這遙好的優惠措施。由於中國對進口晶元徵收的增值稅高達17%,而國內生產的晶元只需繳3%的增值稅,中芯國際總裁張汝京認為,目前中芯國際的生產成本大約要比競爭對手少5%-10%左右。稅收優惠政策還可以幫助產品降低價格,甚至可以下降10%左右,這對於目前毛利並不高的集成電路企業來說顯得十分重要。而且,從長期來看,中國晶元專業製造公司可能會搶顯基取到國內電子產品的生產商作為自己的客戶。巨大的內地市場和穩定的經濟增長會使大陸晶元製造商在與來自台灣地區的同行的激烈角逐中佔取上風,因此台積電總裁張重謀表示,從戰略意義上來說,晶元代工企業進入大陸相當重要。不僅代工企業如此,IC設計企業也找到了進入中國大陸的理由。一些中國台灣的設計公司決定先將設計中心移到中國大陸,但生產並不急於遷入大陸,他們認為設計必須最貼近市場,比如揚智科技,他們積極在大陸建立設計中心,大規模培養人才,大陸與台灣地區的開發人員已成為一個整體團隊在共同開發新產品。該公司中國區總經理修俊良表示:"我們一直在培養這樣一個團隊,希望他們有做大項目設計的能力。對在這裡招募來的學生,公司拿最基本的IP給他們,把開發流程給他們,帶他們到海外在實際的環境裡面去鍛煉。"中國台灣的超捷半導體(SST)在中國的子公司上海冠捷半導體不久前和上海華虹集成電路設計公司達成了一項協議,據此協議,SST成為上海華虹集成電路嵌入式快閃記憶體IP的供貨商。華虹集成電路是中國大陸主要的IC卡設計開發商,其中相當一部份產品,由於涉及有關的"信息安全保護政策"是境外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無法直接介入的,通過這種模式,SST可以切入中國大陸的半導體集成電路設計市場。未來芯工廠的"盛世危言"未來的中國市場總有一天要面對晶元產業的周期性問題,但當前晶元這個產業熱點和投向它資本熱錢顯然顧慮不到那遙遠,因為晶元產業鏈上的眾多問題已經令人感到擔心中國芯上演"生死時速"從中國台灣工研院IEK-ITIS曰前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可以大致了解目前我國晶元業的發展狀況,該報告指出,2002年中國大陸IC市場規模達1120億人民幣,較2001年增長29%。該報告同時指出,2002年中國大陸包括IC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業在內的產值達到了250億人民幣,較2001年的164億人民幣增長52%。整體來看,2003年中國大陸IC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產值可達359億人民幣,較2002年增長44%。在設計業部份,2002年中國大陸IC設計業產值約30億人民幣,其中大型設計公司營收主要來自於IC卡、SIM卡,以及中低端消費類晶元。不過高端產品也陸續在2002年問世,包括方舟、神州龍芯、復旦微電子都陸續推出CPU,並已進入商品化量產的試行階段,估計2003年晶元設計產值可達45億人幣,增長率為50%。目前大陸晶元製造業主要是晶元代工,有少量的IDM(即綜合加工廠),如華虹NEC。2002年大陸IC製造業產值為60億人民幣,已投產的8英寸晶圓廠包括天津摩托羅拉的MOS-17、華虹NEC、中芯國際的Fab1和Fab2,主要工藝能力為0.25微米, 其中令人稱道的是中芯國際在技術上實行"以市場換技術"的策略,迅速成為國內第一家0.18微米晶元製造商;隨後,成功開發完善了0.15微米晶元製造技術;之後又獲得美國德州儀器授權使用0.13微米製造工藝,兩年時間縮短了10年的技術差距,堪稱奇蹟。中國大陸的晶元封裝、測試領域則多是外商天下,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公司多半已到中國大陸布建封裝、測試基地,相比之下,中國大陸本土廠商的技術水準仍與國外業者有一段差距。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IC設計業,從龍芯到眾志,從方舟到星光,從國芯到漢芯,2002年我國晶元設計業可謂是"芯"花怒放。但高興之餘,眾多"中國芯"探討的一個共同問題是產業化生存。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如果說去年是"中國芯"整體突破的一年,2003年則是"中國芯"產業化的關鍵一年。在 IC China 2003 的研討會上,鼎芯半導體的CEO陳凱有感而發:"新聞發布是公關,賣1000萬顆晶元才是產業。"為了解釋他的觀點,他做了一個形象比喻:"跑完了馬拉松頭100米的人不等於他能夠堅持跑完全程,也沒有哪個專家能夠斷言跑了100米的人就能跑完馬拉松。畢竟,1片樣片和1千萬片量產晶元,兩者對設計的要求不僅是量的區別,更是質的區別"。更有某國內設計公司總裁一語道破國內IC設計業的窘迫:"國內某著名公司一年設計120多種晶元,進入市場的只有12種,原因是設計周期較長,跟不上整機的需求。"不可否認,產業化是IC設計企業的終極目標。不能產業化的"中國芯",既填不飽代工企業的肚子,也無法幫助國內整機企業實現核心技術突破。在 IC China 2003大會上種種跡象表明,國內設計企業已經走出"造勢"的初級階段,開始認真地思考並實行種種產業化策略。在產品定位上,國內設計企業或者獨闢蹊徑進軍少有人關注的領域,比如鼎芯做無繩電話的射頻電路,或者瞄準某個相對成熟並有廣闊空間的應用市場,比如漢芯的DSP。在市場策略上,SOC(system-on-chip)成為設計企業努力的新方向。現在蘇州國芯圍繞CPU,為SOC設計平台開發了許多外圍模塊。而方舟科技清醒地認識到,單靠CPU無法打天下,今年他們將針對3G手機等具體應用領域推出SOC解決方案。在商業戰略上,聯盟一直是許多設計企業認同的道路。"特別是在目前設計企業相對弱小的情況下,無論是製造層面的聯盟,還是應用層面的聯盟,都是十分必要的。更重要的是不要讓這些聯盟流於紙上談兵,這有賴於合作各方找到共贏的利益點",一位設計企業老總表示。"印鈔機"也是"無底洞"前一段時間媒體一直在為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而討論,晶元業的中國潮也恰似如此,即使是在大趨勢下面,也有寬窄不等的暗流,如何成為工廠,建怎樣的工廠,在哪裡建工廠,各種矛盾交織,事物的發展仍然無法脫離行業內在的規律。晶元戰遭到的主要質疑是重複建設問題和投資過熱問題。晶元業是高成本、資本密集、人才密集的行業,單純一個晶元工廠的投入就可能高達30億美元。這對壞帳比例本已很高的金融體系來說是一種考驗,對企業的融資能力更是一種挑戰。除了資金上的問題,上至政策,如晶元產業如何布局、政策細則如何實施,下至專利保護、人才缺失都將使晶元業不但是硅元素最密集的技術領地,也成為各種矛盾聚集的焦點。對此,樂觀的張忠謀也表示出憂慮。半導體行業的行業周期為5到6年,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下滑期。而下一個下滑期可能在2005年末和2007年之間出現。建造太多的新工廠通常會造成行業下滑,因為生產過剩會導致價格下跌。然而如果從中國整個市場需要來說,晶元生產線卻又遠遠不夠,這種"短缺"和"過剩"如何平衡,既需要商人精明的頭腦、市場的調節,也需要長遠的布局謀劃和對晶元業的深層理解。中國大陸的晶元業和台灣地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中國大陸幾乎所有領先的晶元公司的負責人都來自台灣地區。大批中國台灣晶元公司因中國大陸的製造成本較低而遷往中國內地,這推動了大陸晶片業發展。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 Dataquest稱,未來5年中,中國大陸的晶元市場將以15.9%的年增幅成長,而台灣地區的增長率為5.3%,全球為9.6%。然而這個涉及國家信息安全舉足輕重的行業,是否會完全依據行業和技術的發展趨勢仍是個問題。對晶元製造企業來說,"產能"是一個核心指針,然而一條晶元生產線投資一般在10億美元左右,如果工廠的產量達不到或者開工不足的話,就意味著虧損。國家重點扶持的華虹NEC在2001年出現的高達8億元的虧損,已經給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業內人士對此有一個生動的比喻,涉足晶元製造就是踏上了"不歸路":一代產品一代工藝,一代工藝一代設備。摩爾定律在推動著晶元技術不斷更新的同時,也逼著不斷追加投資,晶元產業既是"印鈔機"也是"無底洞",可以一夜發財,更可能一夜破產。此外,國際市場變幻莫測的晶元價格波動,也給"產能"能產生的效益打上了一個問號。沒有製造,晶元業當然無從談起,然而沒有設計公司,製造工廠則無單可下。目前國內的設計公司規模太小,沒有能力向下游廠商下單,晶元製造工廠80%的活是為國外的設計公司加工成品。我國生產的90%的晶元是消費類,與國外形成鮮明對比--國外通信類佔75%,0.25微米以下的佔75%。中國的企業善於仿製,比如長三角地區晶元企業很多,但產品很多是用於玩具和遙控器。IC設計公司的薄弱,反映了高級設計人才的缺乏和IP核的缺乏。IP核是具有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芯核的簡稱,其作用是把一組擁有知識產權的電路設計集合在一起,構成晶元的基本單位。國際上的IP核聯盟擁有170家成員,但迄今都沒有中國大陸企業的身影。別人的設計是基於系統級晶元的,而中國不少企業停留在晶元仿製、系統組裝階段,核心競爭力自然談不上了。數據顯示,目前製造工藝每年增長58%,設計能力每年只提高21%。這樣下去落差會越來越大。此外產業環境的配套也容易被忽略。國外晶元設計企業到國內來下製造訂單,發現成本居然比國外貴,結果發現問題出在外匯管理體制上:由於中國內地目前尚不準用外匯結算,於是晶元代工企業只好繞一個圈子--先出口再進口,導致了成本上升。國家關於發展集成電路與軟體產業的18號文件,由於缺少配套政策,也讓置身其間的企業有望梅止渴的感覺。各地"芯"緣由於晶元產業龐大的規模以及預期良好的收益,中國各地都在掀起"造芯"熱潮,各省無不希望染指晶元而後快,一時間各地不遺餘力大蓋廠房,興建晶元工業園區以招商引資。但後來卻發現晶元製造並不是手到擒來的"香餑餑",投資巨大卻無法獲得相應的產出,造成巨大的浪費。到目前為止,科技部只批准了上海、西安、無錫、北京、成都、杭州、深圳共7個國家級IC設計產業化基地,其中長三角地區有3個,珠三角1個,環渤海灣地區1個,西部2個。對此業內人士評價,無論從人力、資本、還是上下游產業鏈等各個方面來講國內長三角、北京、深圳都是發展晶元業的理想之地,而西部的成都和西安相對來說實力較弱。從人才上講,長三角、北京和深圳毫無疑問是實力都較強,兩地均有大量地高校和科研機構,北京更可謂是名校雲集,發展IC設計業條件得天獨厚。目前,三地各有百家以上的IC設計公司,其中尤以長三角居多,長三角中上海就有上百家,而江蘇也聚集著設計公司60家左右。有業內人士評價,雖然國內高校眾多,但由於晶元業發展較晚,國內晶元人才少而且經驗不足,海外人才就顯得相當重要,主要包括海外留學歸來人士、台灣人以及海外專家。而這其中尤以台灣人為主,譬如中芯國際內部台灣人佔了大約80%,據中芯國際內部人士向記者解釋,無論從文化還是生活習慣來講,上海和江浙等地對於台灣人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吸引力,這也是為什遙台灣地區的代工企業紛紛到上海及周邊地區設廠的重要原因。在IC設計方面,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台灣地區也已經有大批公司進入長三角一帶。在地方扶植方面,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地都建立了自己的IC創業基地,基地的主要使命是孵化IC設計企業,地方==常常會給創業者一筆啟動資金,比如,上海市規定:小項目給20-30萬,大項目給50-100萬;此外,基於EDA設計軟體和相關的設計工具的技術平台,其成本動輒數百萬上千萬人民幣,中小企業根本無力購置,基地也要買來供所有入園企業使用;創業者也少不了風險投資商的支持,上海的新黃浦集團出資1億元承擔了這個角色。據說,上海還為創業企業提供一定時間的免房租優惠。北京基地破費可能要大一些,北京市半導體協會副理事長董先生告訴記者,北京市原先就有一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獲批為國家級基地後,北京基地花了7700多萬元購置各種設備和軟體。此外,北京市每年還有1個億的基金,用來支持基地企業。深圳市在這方面稍顯"吝嗇",但已確定在3年內每年撥出0.5億元支持基地建設,當地==打算租用深港產學研基地和國徽電子公司的大約1萬平米辦公場地,進入基地的企業在租金上會有優惠,但不會免租;至於技術平台,有可能會在原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的EDA實驗室和北京大學深圳國家重點實驗室基礎上擴建,不會免費提供,有可能採取理事會制結合會員制的收費模式;深圳市計劃建立一個設計專業投資基金,由數家風險投資公司聯合注資,承擔融資平台的功能。綜合起來看,上海和北京在人才方面可能稍佔優勢,在上下游產業鏈方面,三地都是我國信息產業製造基地,但相比之下,深圳在市場方面有一定優勢,據統計,全國IC的80%從深圳進口,其中的75%在深圳消耗。"而在機制方面,上海和深圳都擁有較好優勢,相比之下,北京的IC設計產業國家扶植的跡象相當明顯,比如北京的IC設計公司資金相當多的一塊來自於==和國有企業,不像上海和深圳,大部分資金都來自於民間和風險資金,在市場開拓上,北京IC設計企業依賴==的跡象也相當明顯,很多企業僅僅是依靠==某一個項目而存在的",一位北京IC設計企業內部人士評價。市場規律複位無論是晶元業面臨的何種問題,解決的路徑無非是兩種。一方面,要確定==扮演什遙角色,另一方面,是看市場規律能夠扮演多大角色。在產業發展的初期,==的引導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各地==追求的仍然是為地方GDP和稅收做出貢獻。現在各地仍強調各自的優勢:北京、西安、上海、成都等強調有眾多科研院校,有研發和人才優勢。上海、無錫等地強調他們已有的產業基礎和產業鏈優勢;深圳強調自己的市場機制,以及珠三角的晶元用戶市場等等。然而一個地區能否建成半導體基地,條件卻是綜合的,包括人才、資金、距離供貨商的遠近等等。單純就環境而言,晶元製造廠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比如說水、能源等等。為了吸引製造商,北京出台了"S+1"政策(S代表上海,上海給企業多少貸款補貼利息,北京就再多貼1個百分點),而深圳則推出"B+1"政策,"B"自然代表北京了。 晶元業雖然有帶動整個IT產業的能量,投資回報周期卻很長,如何最合理的配置資源,如何計算投資收益率,可能會是各地幾屆==任期里的事。不但各地的重複投資建設問題需要解決,同一個地區內也要有不同的產業側重點。不管是市場行為,還是非市場行為,市場規律總是實實在在的在起著作用。晶元業能否按照計劃和路徑實現增長無法一概而論,只有那些以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尊重市場規律的地方才能夠顯露出曙光。無論怎樣,晶元業已經朝陽在望。問題重重,代表壓力重重;壓力重重,象徵希望重重。
推薦閱讀:
※洪秀柱:大陸惠台措施是「兩岸一家親」的具體落實
※大陸澤文化系列:大陸澤是太行山東側文化走廊的一顆璀璨明珠
※1979年港英政府遣返大陸逃港者
※余則成的女兒來大陸探究父親之謎
※大陸新儒學思潮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