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告訴你:呈現食物最美的一面
「做廚師不是讓客人吃飽就夠了,而是一種情感的分享」
陳嵐舒 呈現食物最美的一面
邵嶺 文匯報2012-03-14第十二版
孟子說:「君子遠庖廚」。這句話至今像一道魔咒,在華人世界裡,廚師從來不是大多數人夢想中的職業。
所以,陳嵐舒成為特別的一個。3月6日,在所有來滬參加羅萊夏朵名廚盛宴活動的主廚中,她的引人注目,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才30歲出頭、身材嬌小的女子看上去實在不像個廚師,也不僅僅是因為簡歷上標註的「唯一以法式料理獲得羅萊夏朵明星主廚頭銜的亞洲女性」,更多的是因為她那張台灣大學外文系的畢業文憑。不同的人們問她同樣的問題:「為什麼你會選擇做廚師?」她一臉坦然地回答:「因為我喜歡啊!」
是的,很多輝煌的起點,就只是一個單純的愛好。因為喜歡品嘗美食,喜歡親手做出美食與人分享,她在大學畢業那一年遠赴法國學習法式料理,2008年回到台灣開設屬於自己的法式料理餐廳,取名「樂沐」,很快聲名鵲起,成為台灣地區唯一一家通過羅萊夏朵評鑒的「傑出餐廳」。小S曾經有一次在自己主持的節目上抱怨,說樂沐極難訂座,「報我的名號都沒有用哎!」
然而愛好要通往輝煌,需要有信念來支撐。在樂沐的廚房裡,冷藏庫門上貼著陳嵐舒給自己和同事們的座右銘:RespectFor Food,ForCustomers,ForYourself——尊重食物,尊重顧客,最重要是尊重身為廚師的自己。「你要發自內心地相信自己的價值。做廚師不是讓客人吃飽就夠了,而是一種情感的分享,你要把你喜歡的,你愛的,通過雙手製作出來,傳遞給別人。如果你不覺得這是值得驕傲的,那麼你身為廚師,就無法帶給別人快樂的感覺。」
大學期間,學廚藝時愛上烹飪
我問陳嵐舒:「如果沒有做廚師,你會做什麼?」她愣了一會兒,然後語焉不詳地說:「可能會做學問,成為學者吧。」說完,帶著笑搖了搖頭,一副既不肯定也不打算深究的樣子——反正,這個可能性已經被她從自己的人生里剔除了。
陳嵐舒的人生,以22歲作為分界線。
從小學、中學到大學,22歲之前的陳嵐舒,乖乖地走著一條被主流價值觀所認可的康庄大道。她說自己其實在小學六年級時就已經立志要報考台灣大學外文系,「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因為我不喜歡商科和法律,覺得文學院比較適合我。」
不過,也僅此而已。她從來沒有想過這會是自己終生的追求。相反地,她從小就想在念書之外做一點不同的事情。小學開始,她會在媽媽加班時自己下廚做飯,11歲時已經能做出一桌菜來給家人吃;上了中學,雖然各門功課都拔尖,最愛的卻是家政課,還會自己買食譜回家研究;高中的時候,她加入了合唱團,常常和合唱團的同學在音樂教室喝下午茶,分享自己做的餅乾和蛋糕,甚至一個人跑到台北去讀烹飪課。也許,就從那個時候開始,她體會到親手製作美食的樂趣:「你對味道,對生活,對美的體會,都通過你手裡的食物呈現出來,看得見,摸得著,這種表達和分享,比文學更加直接。」所以,雖然台大外文系是她求學的終極夢想,但她對未來生活的規劃,卻是開一家花店,「花店裡面要有個咖啡店,咖啡店裡要賣我自己做的甜點。」
就是迷戀這樣一種踏踏實實用雙手進行創造的快樂,大學畢業那年,陳嵐舒決定給自己幾年時間,去美食之都法國,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有做廚師的天分,也看看自己有沒有毅力可以扛下所有的辛苦。第一年,她進入藍帶廚藝學校,從自己最喜歡的甜點開始學起;畢業之後,陰差陽錯,進入著名的斐杭迪法國高等廚藝學校學習烹飪,沒想到一下子愛上了烹飪:「相比之下,做甜點太慢了,好像少了一點刺激。」當她以第一名成績從斐杭迪畢業的時候,已經打定主意要做一名廚師;到了第4年,累積了在法國和美國總共6家飯店、餐廳與點心坊工作的經驗之後,她帶著上百公斤的家當回到台中,和先生一起開辦了自己的法式料理餐廳,親自擔任主廚。
總有人問她學廚時遭受的挫折,想從她嘴裡聽到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她卻一個勁搖頭:「這是我喜歡的事,不覺得有特別苦的地方。像一些書上面寫的什麼當實習生被人家欺負之類的,我都沒有遇到過。以前以為自己不能適應烹飪工作的忙碌,後來發現,人的耐力極限是可以挑戰的。」她在大名鼎鼎的克里雍點心坊實習,負責飯店的下午茶,卻一早就到廚房報到,中午之前完成分內事,然後用整個下午來練習做甜點,每天工作超過15個小時。坊間盛傳她當年學習法式甜點拉糖技巧時,因為要先把糖煮到160度,再把糖拉出光澤,雕塑成各種造型,戴著的手套很快就被燙破,所以手上滿是水泡,但第二天她卻照樣要練習,那成為她在法國最難熬的一段時光。我向她求證這段軼事,她卻不以為然:「那是沒辦法的事,那個東西就是這麼燙,初學都會經歷的。其實水泡過上一個禮拜就結疤了,不會有什麼感覺啦。只是當時記者一定要問我有什麼辛苦,我就說了這個。」
現在的她,每周工作7天,每天下班回到家已近半夜,剩下的時間和精力加起來,只夠給自己下一碗泡麵。很多廚師都是這樣,所有人都享受到了他們的手藝,除了他們自己。不過自憐自傷的戲碼不會在陳嵐舒的生活里上演,對她來說,親手製作美食的樂趣本就更甚於品嘗美食本身:「一道菜烹飪完成的那一刻是成就感最大的,一旦你開始吃的時候,美食的誘惑就會遞減。可是做給別人吃就不一樣了,你會一直感受到分享的快樂。這就是別人吃跟自己吃的差別。」
浪漫背後,每一道菜都有邏輯
陳嵐舒喜歡用花朵來入菜。樂沐和台灣不少有機農場合作,從這些農場採購三色堇、金蓮花、洛神花等有機花卉。人們很容易從她的性別上來為這樣的喜好找原因,又或者猜測說,這可能是她那被外國文學培養出的浪漫主義情懷使然。她歪著頭想一想:「我的浪漫程度,其實還好吧。這麼做,更多是考慮到視覺、味覺和口感上的平衡,是邏輯思考的結果。」在她看來,每一道菜,都要有色彩上的協調和口感上的搭配,不同花卉有不同的顏色和口味,很適合承擔起這樣的任務。
邏輯,是陳嵐舒常常強調的一個詞。法式料理總讓人感覺浪漫,廚師們喜歡說,自己是從一本書、一幅畫、一片葉子、一件擺設中獲得關於美食的靈感。陳嵐舒也不例外,她有隨時記筆記的習慣,哪怕是雜誌上一張照片的顏色,都會讓她想到什麼樣的食材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呈現,然後趕緊記下來,等待日後不斷豐滿。但她又說:浪漫背後,每一道菜都有邏輯;所有的靈感和本能,其實都來自於邏輯的支撐。她曾經創作過一道牛肉料理,是日式和牛搭配蔬菜泥和腌制的大頭菜,很受歡迎。問她怎麼想到做這麼一道菜,她的解釋是和牛油脂很多,吃多了會膩,要用一點清香或者酸澀的味道來中和才好。當時正值秋末冬初,是大頭菜上市的季節。台灣人喜歡把這種球根類蔬菜做成泡菜吃,陳嵐舒便突發奇想,用法國的香料和醋來腌大頭菜,再把台灣本地產的青龍辣椒燒焦之後去皮,和蔬菜高湯一起打成蔬菜泥。腌好的大頭菜口感清脆,略帶甜味;蔬菜泥有青龍辣椒特有的微酸、微苦、微甜和沉香,這兩種配菜的味道和口感正好與和牛形成了反差,實現了整道菜的和諧。
然而一道菜好不好吃,雖有共識,很多時候卻也是很個人的事。每一位廚師都有自己對美味的理解,所謂邏輯,其實是一種美食哲學,而陳嵐舒的美食哲學就是:儘可能多地去發現和抓住食材最美的那一刻,讓每一種食材的特色都更加完美。「因為我們不能夠讓食物死得沒有價值,所以必須要呈現它最好、最棒的一面,讓每個人都可以知道這個東西很好。」帶給她此番感悟的,是美國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TheFrench Laundry,她曾經在回台灣之前在那裡待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發現那裡的主廚每天都換菜單,每種食材都有不同的用法,比如一樣蔬菜,今天可能摘下葉子給一條烤魚做配飾,明天可能就拿去打成蔬菜泥,後天又可能被涼拌了當色拉。「這給我很大的啟發,原來一種食材的特色,可以被如此千變萬化地呈現出來。」那個叫做托馬斯·凱勒的主廚,從此成為陳嵐舒的偶像,而她在樂沐開業之後送給自己的第一句話就是:尊重食物。
溫柔之外,她是廚房裡的「魔頭」
人們提到陳嵐舒,總說她是「美女主廚」。這算不上溢美之詞,因為她確實清秀漂亮,瓜子臉上有著精緻的五官,而且常常說完一句話就笑,眼睛彎成兩道月牙,更顯得溫婉甜美。不過這樣的她,在廚房裡卻是一個「女魔頭」,下屬們做事的時候,只要有她在旁邊看著,就會很緊張。在她餐廳廚房的時鐘下方,貼著一句斗大的標語:「SenseofUrgency」,意思是「緊迫感」,提醒廚師們嚴格掌握時間;任何導致上菜時間受到耽擱的意外,都會惹她大光其火,比如到了擺盤的時候才發現肉的熟度和熱度不對,等等。
時間,對於法式餐廳的廚房來說是特別重要的。和中餐不同,法式料理菜單複雜,兩盤開胃小點、三個前菜、兩道主菜和一道甜點,都得嚴格按照次序上菜,如果一個環節出了紕漏,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每道程序。與此同時,法式料理中的每一道菜都有很多道工序,任何疏忽都會讓菜的質感和口味大打折扣。關於這一點,被美國人奉為法式料理皇后的茱莉亞·查爾德就在菜譜聖經《掌握法式烹飪的藝術》中有所提及——她以洋蔥馬鈴薯燉羊肉舉例,說完成這道菜需要煎、燉、過濾、撇沫和調味,每道工序雖然簡單卻不可或缺;而好的法國料理和差的法國料理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絕對不會在時間上偷工減料,「快一點也沒關係」之類的想法永遠是法式料理的致命傷。這就意味著,在一個環節上耽誤的時間,無法從另一個環節得到彌補。
而更加糟糕的情況是,有時失誤導致的拖延還會損害菜品的質量。比如客人點了一道煎牛排,陳嵐舒說,這道菜其實很特別,牛排在煎過之後必須放置一段時間,因為在煎烤的過程中,牛排中的血水會被高溫逼到最中間,需要通過「休息」重新滲透到各處紋理之中;而「休息」時間的長短則取決於煎烤的時間,「比如一塊厚牛排,煎了3分鐘,進烤箱烤了10分鐘,拿出來一定要休息15分鐘以上」。一般廚師都會在客人品嘗前兩道菜的時候先把牛排煎好,為牛排預先留出恰當的「休息」時間,這時如果前面的菜出了錯,讓客人多等了5分鐘甚至10分鐘,等到上煎牛排的時候就已經熟過頭了。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西餐廳里的主廚在廚房都是「魔頭」。陳嵐舒在法國時就碰到過很兇的主廚,「不開心了會罵人,還會摔盤子」,聽上去像極了美國那個電視真人秀節目《地獄廚房》。而她自己,以前也會在生氣時罵人,如今雖然學會了控制情緒,變得溫和,但仍然每天感到焦慮,而這種焦慮背後,是對顧客的敬畏。「來到餐廳,享受跟自己或者朋友相處的時光,這樣的體驗,對於每一個客人來說都是獨特的。所以每一個客人,對我們來說也都是獨特的,而不僅僅是今天晚上40個客人裡面的其中之一。我們要用客人的心態來面對客人的菜,付出我們的時間和心思。」帶著這樣的敬畏,陳嵐舒對菜品的要求近乎苛刻,連所有食材的尺寸都是固定的:當她說要把一樣食材切成丁時,手下的廚師必須問她,是要零點幾厘米的立方體。「這不只是為了美觀,更是為了熟度的一致。」她說。
創業伊始,深感人比食材複雜
西餐的廚房,是個等級森嚴的地方,三廚、二廚、一廚、副領班、領班、副主廚、主廚,長幼有序。比起那些經過漫長的歷練,從底層一步步向上攀登的同行來說,陳嵐舒是幸運的:受到家人資助,可以去法國最頂尖的廚藝學校學習;在正式入行的同時就有了自己的餐廳,而這幾乎是每一個廚師的終極夢想。然而她卻說,如果只是在一個餐廳裡面工作,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把自己的那一部分做好;但人就比食材複雜多了,如何獲得他人的認同,進而合作愉快,是一件比做菜難得多的事。
她至今為止遭遇到的最大挑戰,就和人有關——餐廳開業一年半的時候,一位廚師離開了。那是陳嵐舒在開店之前就一起工作的合作夥伴,就在他即將升任副主廚的時候,因為觀念分歧又沒有良好地溝通,兩人之間產生了誤會。那位廚師的性格很好,在餐廳很受其他廚師的喜愛和信任,因為他的離職,導致很多人也想跟著離開,餐廳一時間風雲動蕩。陳嵐舒說那是她最低潮的時候,幾乎所有時間都撲在了廚房裡,親自下廚的同時,也反思自己與廚師相處的方式,不斷自我調整。也許是感受到了她的誠意,那位廚師後來又回到餐廳,兩人重新合作,相互之間倒是比以前更加信任。
但壓力仍然存在。陳嵐舒手下如今有四五十個廚師,這對她而言是很大一份責任:「很多人的家庭,很多人的生計,或者他的未來,他的理想,其實都看你。如何讓這些人一起成長得更好,我想是最辛苦的地方。」陳嵐舒說,也許是受法國文化的影響,自己從來都把廚師看作是神聖的職業,反而是回到台灣之後才發現,儘管美食節目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走進了廚藝學校,但因為薪水不高,廚師在今天的台灣尚不是大多數人夢想中的職業。很多人到她的餐廳應聘,都只是為了找一份工作,以為廚師門檻低,可以從學徒做起。「其實廚房這個地方,如果沒有熱情,真的是待不久的。你會覺得很辛苦,因為需要不斷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所以,她要求手下的每個廚師都要首先為自己身為廚師而感到驕傲,真正地熱愛廚房,熱愛美食,熱愛分享。
而與此同時,她也努力為廚師們創造成長的機會。廚師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活,更需要閱歷和文化的沉澱;在法國,年輕人在成為主廚之前都會儘可能週遊世界,了解世界各地的風俗人情。陳嵐舒也希望自己手下的廚師能有開闊的眼界,所以每次參加交流活動她都會帶一些助手同行,比如3月份來上海,接下來還會去紐約和悉尼。更重要的,是讓廚師們能夠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台灣是這樣一個社會:需要很多的認可,人才會覺得自己是好的,或者是棒的。」樂沐開業短短4年不到,成為台灣地區唯一一家通過羅萊夏朵評鑒的「傑出餐廳」,陳嵐舒接下來的願望,是餐廳獲得米其林的星級評選,「我想要那些在我餐廳工作的廚師們知道,他們選擇的方向和他們堅持的東西是對的。他們需要這樣的榮譽感。」
陳嵐舒的幾個「之最」 最愛用的食材:海鮮和蔬菜
一方面,海鮮和蔬菜的味道不像肉類那麼強烈,有很多發揮的空間和組合的可能性。法式烹飪的一切技巧都是為了味道,但這個味道未必是食材的原味,可以在原味的基礎上加一點別的,讓它有別樣的表現也是好的。另一方面,台灣環海,盛產海鮮和蔬菜。用本地的食材表現本地的風格,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烹飪理念,這樣做可以縮短食材的運輸過程,體現環保的精神。
最愛看的書:米蘭·昆德拉的《不朽》
我很喜歡這本書。它其實寫得很抽象,而且討論非常形而上的東西,但我看了幾十遍還在看。要說對我有什麼幫助的話,廚房裡的工作是非常現實的,而且步調很快,我需要一個在心靈上讓自己沉澱或者說是休息的空間。這本書可以讓我整個人完全從現實中抽離出來,之後再回到工作當中,就會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身邊的人和遇到的困難。這是對我最大的幫助。
最愛吃的食物:媽媽做的炒麵
我媽媽會煮的東西其實種類不是很多,她不是一個很擅長烹飪不同菜肴的人,但可能因為從小到大吃習慣了那樣的口味,我過幾個禮拜就會想要回家去吃;有時候我工作很辛苦,我媽媽也會主動做給我吃,她知道我很喜歡,永遠都吃不膩。
平時我吃小吃和宵夜比較多,很少有時間去餐廳吃。因為餐廳營業的時間,都是我工作的時間。小吃裡面,我喜歡吃薑母鴨,是用幾十種中藥材燉的,很滋補,不過只有冬天有。即便是去餐廳吃飯,我也不太喜歡吃西餐,因為我一吃西餐,就會馬上進入工作狀態。
最難忘的經歷:一邊準備開店,一邊準備生小孩
我開店和生小孩幾乎是同時進行的,都在12月。我的小孩現在已經3歲多了,很可愛。他很喜歡玩扮家家酒烹飪的遊戲,只要看到鍋子、勺子就會很開心。他1歲之前我經常做東西給他吃,現在我的時間越來越少,他也越來越大,不太需要我操心那麼多了。我常常在店裡做馬卡龍和布丁之類的甜點,他特別喜歡吃。
推薦閱讀:
※女人吃什麼食物最排毒?
※最「養」男人的10種食物
※保持心臟健康的十大超級食物
※只用一側牙齒嚼食物,危害有多大?
※發芽食物有劇毒?它們發芽後反而營養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