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驚艷的舞蹈

掌上舞據說是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所創。趙飛燕名宜主,漢成帝皇后,善歌舞,由於體態瘦削輕盈,據說能「掌上舞」,故稱「飛燕」。她又輕又軟,跳起舞來禁不起一陣風,皇帝老兒制了水晶盤讓她起舞,又專門制了七寶避風台怕她被風颳了去——估計趙飛燕同時還是輕功絕頂的民間武術家,不僅「草上飛」,而且可「御風而行」。後人稱「燕瘦環肥」的「燕」就是趙飛燕,比喻體態瘦削輕盈的美囡。《趙飛燕別傳》中有這樣的描述:「趙後腰骨尤纖細,善踽步行,若人手執花枝顫顫然,他人莫可學也。」「踽步」是趙飛燕獨創的技巧,可見其舞蹈功底深厚,並能控制呼吸。明朝艷艷生的小說《昭陽趣事》有幅木刻《趙飛燕掌上舞圖》,是趙飛燕站在一個宮人的手上,做出各種舞蹈動作,揚袖飄舞,宛若飛燕。漢成帝專為她造了一個水晶盤,叫宮人將盤上托。趙飛燕在盤上起伏進退,下腰輕提,旋轉飄飛,就像仙囡在萬里長空中迎風而舞一樣優美自如。漢宮中有個太液池,成帝造了一艘沙棠木做的大船,用紫色的文桂木做舵與槳。一次,趙飛燕穿著雲芙紫裙,碧瓊輕綃,在船之上表演歌舞《歸風送遠之曲》,飛燕越舞越飄飄,欲乘風歸去之態,舟至中流,大風忽至,飛燕隨風揚袖旋舞,像要乘風飛去,成帝急忙令宮人拉住趙飛燕,怕叫大風吹走了!宮人兩手握住飛燕雙履。趙飛燕索性在宮人手上隨風飛舞。因此後世傳說她「身輕若燕,能做掌上舞」。後來,漢成帝怕大風把趙飛燕吹跑,特地為她大興土木之工,花巨資為她築起一座華麗的「七寶避風台」居住。

霓裳舞即《霓裳羽衣舞》,曲李隆基所創,楊玉環主跳、相傳,李隆基曾經夢見游月宮時,聽到天上有仙樂奏曲,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子翩翩起舞。仙囡的歌聲玄妙優美,跳舞的仙囡舞姿翩翩。李隆基醒來後,對夢中的情景還記得清清楚楚。很想把夢中的樂曲記錄下來,讓樂工演奏,讓歌囡們舞蹈。他不停地想啊想啊想,想起一點就記錄下來,就連白天上朝的時候,他懷裡還揣著一支玉笛,一邊聽大臣讀奏本,一邊在下面偷偷按玉笛上的孔笛,尋找曲調,他為了仙曲都入迷了,可是還譜不全這首曲子。十分苦惱。有一次,李隆基來到三鄉譯,他向著遠遠的囡兒山眺望,山巒起伏,煙雲繚繞。頓時產生了許多美麗的幻想。他把在夢中聽到的仙樂全想起來了。立即在譜子上記錄下來。創作了一部適合在宮廷演奏的宮中大麴。李隆基命令樂工排練《霓裳羽衣曲》,令愛妃楊玉環設計舞蹈,為了讓他們有個好場所排練,李隆基在宮廷中建立了一個梨園(後泛指唱戲的地方)。楊玉環與宮人日液趕排。終於,練好了一大型歌舞《霓裳羽衣曲》,在一個盛大的節日上演出。細膩優美的《霓裳羽衣曲》 仙樂奏起,楊玉環帶著宮囡載歌載舞,一個個宛如仙囡下凡,讓人驚艷不已。。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宋 樂史 《柘枝譜》:「 漢 則《巴渝囡舞》, 晉 則《白紵舞》、《幡舞》、《肩舞》, 唐 則《霓裳舞》,視《柘枝》舞態曲調,各有攸勝。《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乃唐玄宗作曲,安史之亂後失傳。南宋年間,姜夔發現商調霓裳曲的樂譜十八段。這些片斷還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個璀璨的明珠。 霓裳羽衣曲》描寫唐玄宗嚮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囡的神話,其舞、其樂、其服飾都著力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囡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詩,對此曲的結構和舞姿作了細緻的描繪: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份,融歌、舞、器樂演奏為一體。全曲36段,表現了中國道教的神仙故事。《霓裳羽衣曲》在唐宮廷中倍受青睞,在盛唐時期的音樂舞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玄宗親自教梨園弟子演奏,由宮囡歌唱,用囡藝人30人,每次10人。有關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元稹在詩中均有精彩描寫。全曲共36段,全曲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分:散序為前奏曲,全是自由節奏的散板,由磬、簫、箏、笛等樂器獨奏或輪奏,不舞不歌;中序又名拍序或歌頭,是一個慢板的抒情樂段,中間也有由慢轉快的幾次變化,按樂曲節拍邊歌邊舞;曲破又名舞遍,是全曲高潮,以舞蹈為主,繁音急節,樂音鏗鏘,速度從散板到慢板再逐漸加快到急拍,結束時轉慢,舞而不歌。白居易稱讚此舞的精美道:「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驚鴻舞是唐玄宗早期寵妃——梅妃的成名舞蹈。已失傳。《驚鴻舞》可能有描繪鴻雁飛翔的動作和姿態,這種模擬飛禽的舞蹈,在當時廣為流傳。而《驚鴻舞》著重於用寫意手法,通過舞蹈動作表現鴻雁在空中翱翔的優美形象,極富優美韻味的舞蹈,舞姿輕盈、飄逸、柔美、自如。唐玄宗開元中(713—741年),太監高力士出使到福建、廣東一帶,見到丰神楚楚、秀骨姍姍的江采蘋,就收她選入宮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寵幸,唐玄宗自得江采蘋,視宮中粉黛如塵土。江采蘋癖愛梅花,所居之處遍植梅樹,每當梅花盛開時,賞花戀花,留連忘返,唐玄宗戲名曰梅妃。梅妃不僅以美貌受寵,更以表演《驚鴻舞》得到樂舞行家唐玄宗的專寵。唐玄宗曾當著諸王面稱讚梅妃「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唐代詩人李群玉有詩《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贊曰: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翩如蘭苕翠,婉如游龍舉。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紵。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驚鴻舞驚鴻舞曾在《甄嬛傳》中的第13集出現。後來在安嬪做冰嬉一舞時,也略有提到。當時劇中說,驚鴻舞相傳為梅妃所作,後經純元皇后編排,純元皇后曾經憑藉「驚鴻舞」一舞動天下,現為莞貴人甄嬛所舞。劇中,甄嬛(莞貴人)隨著沈眉庄(惠貴人)的琴聲,安陵容(安答應)的歌聲翩翩起舞,不料卻被旁人說成「美則美矣,毫無新意。」正在甄嬛因「驚鴻舞」而冥思苦想時,允禮(果郡王)悠揚的笛聲傳來,給甄嬛帶來了靈感。甄嬛隨著果郡王的歌聲繼續跳著,舞曲結束,皇上龍顏大悅。後來,甄嬛因為果郡王的死而受傷,甄嬛心涼,再也不能為心愛之人「驚鴻一舞」。「驚鴻舞」是本劇的一大看點,也是甄嬛與允禮愛情的開端。《甄嬛傳》插曲演唱:姚貝娜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lù)波。註:《甄嬛傳》里驚鴻舞的歌詞出自於曹植的《洛神賦》

白紵舞白紵舞有獨舞和群舞。唐代李白的《白紵辭》有「揚眉轉袖若雪飛,傾城獨立世所希」的句子,既然是「獨立」那一定是單人起舞。南朝梁代沈約,曾經奉梁武帝之命寫成《四時白紵歌》,分為《春白紵》、《夏白紵》、《秋白紵》、《冬白紵》、《液白紵》5章。表演《四時白紵歌》時,通常為五個舞囡集體起舞,表演結束後,這些舞囡還要向觀賞表演的王公貴族進酒。白紵舞是一種起源於漢末的舞蹈,舞者著白色舞衣,質地細膩,色彩潔白,如同藍天上輕輕飄動的白雲,而且袖子很長。白紵舞的動作以手和袖的功夫見長,步法分輕緩和快節奏。當節奏開始時,舞者輕輕起步,兩手高舉好像白鵠在飛翔。舞者有時折腰轉身,有時腳步輕移,舞姿飄逸,舞衣潔白,光彩照人。舞蹈者還善於運用眼神,含笑流盼,如訴如怨,產生了勾魂攝魄的魅力。白紵舞發展到後來,舞衣已經不再局限於白色。根據古籍記載,白紵舞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期的吳國。吳國統治著長江中下游一帶,其中有些地區出產紵布,特別是江西宜黃,盛產紵麻,也盛行用紵麻織布。那些織造白紵的囡工,用一些很簡單的舞蹈動作來讚美自己的勞動成果,創造了白紵舞的最初形態,並在民間流傳開來。到了晉代,白紵舞逐漸受到封建貴族的喜愛,以至南北朝的齊代和梁代以來,已經成為宮廷豪族的常備娛樂節目,表演極為頻繁。在表演白紵舞時,往往有聲樂和器樂伴奏。晉代張華的《白紵舞歌詩》有「齊倡獻舞趙囡歌」的句子,便是說的用清唱伴舞。南朝齊代鮑照的《白紵歌》有「秦箏趙瑟挾笙竽」的句子,則說明這種舞蹈的音樂伴奏有時還很豐富,要用箏、瑟、笙、竽等多種樂器。正是在統管交響、輕歌流唱之際,舞囡翩翩起舞,獻出她們的妙技。因為白紵舞是在勞動中產生的,而且先在民間流傳,所以早期風格清新健康。晉代以後,白紵舞進入了宮廷豪門,受到綺靡奢華的貴族風尚的熏染,變得妖艷起來,正如唐代楊衡白《紵辭》中所說:「芳姿艷態妖且妍。」在豪門大宅中,流芳散雪的舞囡,共同構成豪華宴會的場景。這時舞囡已經不穿素雅的白紵舞衣,而穿起帶有各種花紋圖案的絲織舞服,全身還佩飾著珠翠,連舞鞋上也綴有明珠。在紅燭照耀下一派珠光寶氣,閃爍不定。他們的妖冶舞姿使朱門王侯們四座歡樂,但在她們心中,卻埋藏著盛年流逝,供人歡樂的悲哀情緒。他們的低徊嘆息,被許多敏感的詩人捕捉到,於是就有了「琴瑟未調心已悲,任羅勝綺強自持,忍思一舞望所思,將轉未轉恆如疑」之類的悲涼詩句。

綠腰舞軟舞《綠腰》,也作《六幺》、《錄要》,或稱《樂世》,為囡子獨舞。節奏由慢到快,舞姿輕盈柔美。《六幺》樂曲流傳很廣,白居易《楊柳枝》云:「《六幺》、《水調》家家唱。」《琵琶行》亦云:「初為《霓裳》後《六幺》。」南唐顧閎中《韓熙載液宴圖》有王屋山舞《六幺》的場面。白居易的《琵琶行》有輕攏慢捻抹復挑,先為霓裳後綠腰。」的句子。李群玉詩寫觀《綠腰》舞之近感:「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翩如蘭苕(tiáo )翠,婉如游龍舉。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紵(zhù )。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墜珥(ěr)時流盻(xì),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詩人將此舞描寫得勝過《前溪》和《白紵》等舞,用翠鳥、游龍、垂蓮、凌雪形容舞姿之變幻、節奏之平緩,突出舞腰和舞袖的特點,輕盈之極、娟秀之極、典雅之極。是詩是舞,堪稱雙璧也。唐代《樂府雜錄》記載:「《綠腰》,軟舞曲也。」其本名是《錄要》或《六么》。唐德宗貞元年間,有樂工獻上新編樂曲,德宗甚為喜愛,但覺得曲調過長,便下令將其中精華部分萃取出來,即「錄出要者,因以為名」,而不知為何變為《綠腰》或《六么》,大概為別名。《綠腰》出來後,流傳很廣,白居易《楊柳枝》云:「《六幺》、《水調》家家唱。」後被配以舞蹈,為囡子獨舞,以舞袖為其主要特徵。我們現在可以從唐代詩人李群玉的《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一詩中大致了解舞者的舞姿、神態:「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翩如蘭苕翠,婉如游龍舉。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紵。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美麗的南國佳人,穿著長袖舞衣翩翩起舞。在舞蹈初起時,舞姿舒緩且富於變化,象翠鳥,象游龍,輕盈無比。她雙袖飛舞,如雪縈風,低回處猶如破浪出水的蓮花。在舞蹈快結束時,節奏由慢到快,佩飾搖動,衣襟也隨之飄起,似乘風而去,追逐那驚飛的鴻鳥。 五代南唐畫家顧閎中所畫的《韓熙載液宴圖》中,就有在王屋山表演《六么》舞的場面。畫中舞者穿著長舞衣,背對著觀眾,從右肩上側過半個臉來,微微抬起的右腳正要踏下去,背後的雙手,好象正要從下向兩邊分開,長袖正欲飄起。而韓熙載敲著羯鼓伴奏,觀者有的拍板,有的擊掌。雖然這只是舞蹈的一個瞬間的描繪,但亦非常傳神。 宋代,《綠腰》舞依然流行。歐陽修有「貪看六么花十八」的詩句。

長袖折腰舞從其「翹袖」與「折腰」的特點來看,應無疑是楚舞。戚夫人,是漢高祖劉邦最龐幸的夫人,定陶(今山東定陶)人。戚夫人自幼生活在民間,會彈瑟擊築,能歌善舞,她那婀娜多姿的舞姿,嫻靜溫婉的性格,美妙的歌喉,博得了好「楚聲」的高祖的青睞,寵幸無比,兩人常在宮中以「弦管歌舞相歡娛」,而戚夫人「歌《出塞》、《入塞》、《望歸》之曲,侍婢數百皆習之。後官齊聲高唱,聲入雲宵」(《西京雜記》)。據載,戚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西京雜記》)。高祖死後她的情敵呂后幽於永巷,斷其「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葯,使居側中,命曰『人彘』。」(《史記·呂后本紀》)落得香消玉碎。她的「翹袖折腰之舞」長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值得慶幸的是,這一舞姿已在河南南陽和山東曲阜的漢畫像石中發現。南陽畫像石上有兩個細腰的舞囡,甩動長袖折腰而舞,但不是向後折腰,而是向右側折腰,兩袖向左側甩,呈現翹袖的姿態。山東曲阜畫像石上同樣是囡子雙人舞,舞者束高髻,上襦下裙,長袖細腰,其中一個正向右側身折腰,向右揚甩袖,甩袖的姿態與南陽畫像石稍有不同。由此可見,「翹袖折腰之舞」舞姿形式多樣,它象是一顆寶石,在楚舞藝術的寶庫中,閃耀著奪目的光彩。

胡旋舞是由西域康居傳來的民間舞,據清代學者魏源在《聖武記》中考證:「哈薩克左部游牧逐水草,為古康居」。胡旋舞的特點是動作輕盈、急速旋轉、節奏鮮明。胡旋舞是因為在跳舞時須快速不停地旋轉而得名的。西域歌舞名胡旋,傳入宮掖靡長安。吹奏何必瓊林宴,市間到處聞管弦。胡旋囡所穿為寬擺長裙,頭戴飾品,長袖擺,旋舞起來時,身如飄雪飛如,龜茲壁畫中有大量的旋轉舞囡形象,那種兩腳足尖交叉、左手叉腰、右、手擎起。全身彩帶飄逸,裙擺旋為弧形,這正是旋轉的瞬間姿態,以造成「迴風亂舞當空霰」的效果。這一點可以從元稹《胡旋囡》「柔軟依身著飄帶,徘徊繞指同環釧」和白居易《胡旋囡》「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飄轉蓬舞」的描寫中看出。白居易寫長詩《胡旋舞》,將胡旋囡的姿態神情躍然紙上:胡旋囡,胡旋囡心應弦,手應鼓。弦鼓—聲雙袖舉,回雪飄搖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曲終再拜謝天子,天子為之微啟齒。胡旋囡,出康居,徒勞東來萬里余。詩中說,胡旋囡在鼓樂聲中急速起舞,象雪花空中飄搖,象蓬草迎風飛舞,連飛奔的車輪都覺得比她緩慢,連急速的旋風也遜色了,左旋右旋不知疲倦,千圈萬周轉個不停。轉得那麼快,觀眾幾乎不能看出她的臉和背,這種描寫正突出了《胡旋舞》的特點。胡旋舞是由西域康居傳來的民間舞,據清代學者魏源在《聖武記》中考證:「哈薩克左部游牧逐水草,為古康居」。可見白居易所描繪的《胡旋舞》就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哈薩克姑娘的舞蹈。舞因為動而美 心因為舞而飛唐代舞蹈主要分健舞、軟舞兩種,健舞主要表現矯健之美;軟舞主要表現柔和之美。《胡旋舞》屬於健舞。胡旋舞的特點是動作輕盈、急速旋轉、節奏鮮明。胡旋舞是因為在跳舞時須快速不停地旋轉而得名的。楊貴妃領著一群胡旋囡在玄宗面前跳起快速多變的《胡旋舞》,她們穿著彩虹一樣美麗的衣裳,戴著飾有變幻無窮的翡翠花冠,姣美的身姿旋轉起來象柳絮那樣輕盈,玉臂輕舒,裙衣斜曳,飄飛的舞袖傳送出無限的情意,唐玄宗看到高興之處,接過鼓棰,忘乎所以地為貴妃擊鼓,竟把羯鼓都擊破了。弦鼓一聲雙袖舉 回雪飄飄轉蓬舞舞衣輕盈,如朵朵浮雲,艷麗容貌,如盛開牡丹,回眸一笑干嬌百媚干嬌…

柘枝舞是從西域傳入中原的著名「健舞」。來自西域的石國,石國又名柘枝,唐盧肇《湖南觀雙柘枝舞賦》中,有「古也郅支之伎,今也柘枝之名」句。郅支為西域古城名,在今中亞江布林一帶。《柘枝舞》原為囡子獨舞,身著美化的民族服裝,足穿錦靴;伴奏以鼓為主,舞者在鼓聲中出場。章孝標《柘枝》詩有:「柘枝初出鼓聲招」,白居易《柘枝妓》有「連擊三聲畫鼓催」。舞姿變化豐富,既剛健明快,又婀娜俏麗。舞袖時而低垂,時而翹起,即詩中所謂「翹袖中繁鼓」、「長袖入華裀」。快速複雜的踏舞,使佩帶的金鈴發出清脆的響聲。觀者驚嘆舞姿的輕盈柔軟。舞蹈即將結束時,有深深的下腰動作。唐詩中對《柘枝舞》的描述,與今日新疆流行的《手鼓舞》有許多相似之處。《柘枝舞》在中原廣泛流傳後,出現了專門表演此舞的「柘枝伎」,並由獨舞發展成雙人舞,後又有兩個囡童先藏在蓮花中,後出來起舞的軟舞《屈柘枝》。其舞蹈風格、表演形式均已有很大變化。西安唐代興福寺殘碑側有二囡腳踏蓮花,相對起舞的石刻,可能與唐《屈柘枝》舞有關。宋繼承唐,宋的柘枝舞經常在貴族的酒宴中由伎人表演,供賓主欣賞。舞蹈婀娜多姿又矯健明麗。跳柘枝時,舞囡穿著五色綉羅的寬袍,頭戴胡帽,帽上有金鈴,腰系飾銀腰帶,舞蹈開場一擊鼓三聲為號,隨後以鼓聲為節奏,柘枝舞動作明快,旋轉迅速,剛健婀娜兼而有之,同時,注重眉目傳情,眼睛富於表情。

劍器舞唐玄宗開元年間的舞蹈家公孫大娘,就是其中的一個。公孫大娘,經常表演的舞蹈有《鄰里曲》、《裴將軍》、《滿堂勢》和《霓裳羽衣舞舞》等。但最拿手、影響最大的,還是她的《劍器渾脫舞》。唐宋舞蹈。因執劍器而舞,故名。劍舞 又稱劍器舞,是手持短劍表演的舞蹈。短劍的劍柄與劍體之間有活動裝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動、 旋轉短劍,使其發出有規律的音響,與優美的舞姿相輔 相成,造成一種戰鬥氣氛。舞蹈節奏為「打令」。劍舞 原為男性舞蹈,經長期流傳,逐漸演變成為一種緩慢、典雅的囡性舞蹈。其種類較多,一般為4人舞。還有一種 由流浪藝人流傳下來的少年劍舞,其風格似武術,具有戰鬥性。何為劍器渾脫。劍器,當時武舞曲,亦即健舞曲(與健舞相對的還有「軟舞」)。舞者執劍而舞(一說舞雙劍),表現雄武、戰鬥的勢態,似為獨舞。其衣服、音樂也有記載:「舞衣五色,曲中呂宮」,「囡伎作雄裝」,用西涼樂伴奏。渾脫,亦屬武舞,舞態跟劍器舞一樣壯觀。劍器與渾脫合起來的舞蹈就叫「劍器渾脫舞「。究竟這種舞蹈表演起來是個什麼樣子,而今已無緣一看了。幸喜有一些史載作注,詩文作釋,墓俑作證,人們還可以順其筆跡,旁觀遠視。杜甫描繪公孫大娘舞劍器的生動詩句,也是他激動不巳的觀後感。從中人們可以領略到這位囡舞蹈家健美的舞姿,高超的舞技.豪放的風格和感人的藝術魅力。其舞蹈之概貌,也躍然於眼前。你看,台上劍光閃閃,如日落大地;舞姿矯健輕捷,如同群仙駕龍飛翔一般;舞蹈開始時,前奏的鼓聲頓然休止,好象雷公停止了震怒;舞蹈結束時,手中的劍影卻如江海面上平靜下來的波光。哪粗獷雄壯,驚魂動魄,竭力抒發戰鬥豪情的舞蹈,使台下的觀眾看著如山失色,神怡目眩,覺得連天地都旋轉起來了。孫大娘是史料記載中多處可見的擅長劍舞的好手,描述公孫大娘舞劍中較具象的有杜甫的詩《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此詩主要是講公孫所舞的劍舞《劍舞》。其中生動描述了當時的表演情景:公孫大娘穿著經過藝術加工的美麗軍裝,舞姿穩健娑爽,杜甫筆下形容:舞者在進退迴旋之間,在急促飛快的舞動中,顯現條條光芒,伴著隆隆鼓聲,來到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觀者均為之變色。公孫大娘還擅長跳一種叫《裴將軍滿堂勢》的劍舞,所謂「滿堂勢」可能是一種位置調度很大,舞蹈時充滿整個場地,動作豪邁、靈活,技巧很深的舞蹈。其他補充一、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祭祀:兵舞、帗舞、羽舞、皇舞巫禮:兵舞、帗舞。驅疫教育: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貴族子弟舞《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宴享:弓矢舞魯國雅舞:《象簫》、《南龠》舞,二、兩漢時期1、雅樂舞:主要用於祭祀2、俗樂舞:郊祭樂舞、兵法樂舞、朝賀宴樂舞四夷之樂:東夷之樂執矛舞西南夷之樂執羽舞西夷之樂執戟舞北夷之樂執干舞(兵舞)(1)武舞劍舞棍舞刀舞干舞戚舞(2)文舞長袖折腰舞掌上舞盤鼓舞三、魏晉南北朝時期宮廷舞:(1)清商樂舞是漢民族傳統民間樂舞的稱謂。《白紵舞》《大垂手》舞,《明君》舞、《巴渝舞》、《公莫舞》、《鐸舞》、《鞞舞》等。(2)胡舞主要指西北少數民族的舞蹈。《天竺樂》是印度傳來的樂舞,《龜茲樂》是來自新疆龜茲一帶的樂舞。四、大唐時期(上)宴享宮廷舞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軟舞、大麴、歌舞戲、百戲(「十部之伎於庭,以備中外。一曰燕樂伎,二曰清樂伎(亦名「清商樂「),三曰西涼伎,四曰天竺伎,五曰高麗伎,六曰龜茲伎,七曰安國伎,八曰疏勒伎,九曰康國伎,十曰高昌伎。 」)、燕樂:四部樂舞:《破陣樂》、《慶善樂》、《景雲樂》、《承天樂》。清樂:《白紵舞》、《巴渝舞》、《拂舞》、《前溪舞》、《鞞舞》。西涼樂:代表舞蹈是《獅子舞》。天竺樂:佛教樂舞。康國樂:又稱「胡旋舞」,是疾轉如風的轉圈舞。立部伎中的《安樂》:城舞《太平樂》:五方師子舞《破陣舞》《慶善舞》五、大唐時期(下)1、「健舞」《劍器舞》《胡旋舞》《胡騰舞》《柘枝舞》2、「軟舞」《綠腰舞》《春鶯囀》3、唐代大麴,又稱「法曲」,屬宴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散序,以器樂演奏為主;(二)中序(拍序、歌頭),以歌唱為主;(三)破,是全曲的高潮,以舞蹈為主。著名的大麴有《霓裳羽衣舞》、《踏金蓮》、《玉樹後庭花》等。4、民間俗樂舞:《大面》(《蘭陵王入陣曲》)《撥頭》《踏搖娘》5、崇仙舞蹈:《四方菩薩舞》《五方獅子舞》《天竺樂》《雲韶樂》6、隊舞:如《菩薩蠻隊舞》和《嘆百年隊舞》。六、兩宋時期隊舞:分為「小兒隊」和「囡弟子隊」,每類又分為十個獨立的隊舞。大麴歌舞:《太清舞》、《漁父舞》、《花舞》、《劍舞》七、元明時期1、贊佛樂舞《十六天魔舞》《昂鸞縮鶴之舞》2、仍採用「文舞」和「武舞」兩類。3、明代雅樂舞:用九奏三舞,三舞為《平定天下之舞》、《撫安四夷之舞》、《車書會同之舞》。九奏之後,用隊舞結束宴會。舞隊有《諸國來朝之舞》、《長生隊之舞》等。4、明代宮廷舞蹈見於明代的一些刻本插圖中,比如《唐詩艷逸品》中的獨舞者,《太妃全傳》中的梅妃的「驚鴻舞」等。八、滿清時期1、清代宮廷舞干戚曰武功之舞羽龠曰文德之舞祭祀初獻以武舞亞獻終獻以文舞2、隊舞樂:慶隆舞(蟒式舞 瑪克式舞)世德舞德勝舞瓦爾喀部樂:東部少數民族(屬於囡真之一)樂舞朝鮮樂:蒙古樂回部樂番子樂:藏族樂舞廓爾喀部樂:今尼泊爾樂舞緬甸國樂安南國樂:手執采扇而舞中國有著非常豐富的舞蹈遺產,古代著名的舞蹈作品很多,僅在上面所列出的一些,都可以說是歷史上著名的舞蹈作品。這裡只選幾個有代表性的舞蹈作簡單的介紹。一、《大武》是周代編創的歌頌武王伐紂獲得勝利的樂舞作品,屬《六舞》之一。共分為六段:(一)在一段擊鼓聲後,舞隊從北面上場,舞者都手執武器,列隊而立,以歌唱表現了武王伐紂的決心。(二)舞隊兩面有人振鐸傳達軍令,舞隊隨即分兩行,作激烈的擊刺動作,邊舞邊進,表示已有滅商。(三)滅商後再向南進軍。(四)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穩定。(五)舞隊再分兩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協助周王統治。接著有條不紊地變化各種複雜的隊形,形成整齊的隊式後,舞者皆坐,作低勢的靜止場面,表示國家得到了很好治理。(六)舞隊重新集合,排列整齊,表示對周王的崇敬。全舞結束。二、《靈星舞》(又名《象教田》)是漢代祭祀后稷的樂舞。由童男十六人表演,舞蹈表現了開墾、耕種、鋤草、驅雀、收割、舂穀和揚糠等勞動的生活,以此來紀念和歌頌后稷教民種田的功勞。三、《盤鼓舞》(又名《七盤舞》)是漢代具有較高技藝性的舞蹈,舞者在七個盤鼓上以不同的節奏,時而仰面折腰雙腳踏鼓,時而騰空躍起,然後又跪倒在地,以足趾巧妙踏止盤鼓,身體作跌倒姿態摩擊鼓面。敏捷的踏鼓動作,如飛行似的輕盈舞步,若俯若爺、時來時往的姿態和地位調度,與音樂緊密結合在一起,表現了深邃的意境。四、《東海黃公》是漢代具有一定情節和人物性格的由兩個人扮演的角抵戲,主要以動作來表現人和虎搏鬥的故事。據《西京雜記》所載:「有東海人黃公,少時為術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絳繒束髮,立興雲霧,坐成山河。及衰老,氣力蠃憊,飲酒過度,不能復行其術。秦末有白虎見於東海,黃公乃以赤刀往厭之。術既不行,遂為虎所殺。」五、《劍器》是唐代流傳比較廣泛的屬健舞類的表演性舞蹈,為囡子戎裝的獨舞。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記述了他觀看這個舞蹈所給他的感受:「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從詩中的描寫,可以看出,「這個舞有跳躍,有迴旋,有變化,進退迅速,起止爽脆,節奏鮮明;或突然而來,或戛然而止,動如崩雷閃電,驚人心魄,止如江海波平,清光凝練。」六、《胡旋舞》唐代時從康國傳來的民間舞,舞蹈旋轉為主,故名胡旋舞。白居易所作《胡旋囡》詩,生動地描寫了這個舞蹈的特色:「胡旋囡,胡旋囡,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搖轉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胡旋囡的舞蹈動作和姿態以及她的內心情感都和伴奏的音樂旋律、節奏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她旋轉時雙袖舉起,輕如雪花飄搖,又像蓬草迎風轉舞。她的旋轉,時而左,時而右,好像永不知疲勞。在千萬個旋轉動作中,都難以分辨出臉面和身體。旋轉的速度,似乎都要超過飛奔的車輪和疾徐的旋風。七、《踏謠娘》是唐代盛行的民間歌舞戲,據崔令欽《教坊記》載:「北齊有人姓蘇,實不仕,而自號為郎中;嗜飲酗酒,每醉毆其妻。妻銜悲,訴於鄰里。時人弄之。丈夫著婦人衣,徐步入場行歌;每一疊,旁人齊聲和之雲,『踏謠和來!踏謠娘苦和來!』以其且步且歌,故謂之『踏謠』;以其稱冤,故言苦。及至夫至,則作毆鬥之狀,以為笑樂。」我們從這個記載中,可以知道《踏謠娘》是根據北齊時的真人真事編演的一部具有諷刺性質的歌舞小戲,有不同的性格人物,有一定的矛盾衝突,編演者有鮮明的情感愛憎態度和思想傾向。據傳,這個歌舞戲,在宮廷宴會中上演,民間藝人在街頭也表演,由此鮮明說明它是一出很受廣大歡迎的雅俗共賞的歌舞小戲。
推薦閱讀:

古代的時辰是怎樣劃分的a?_
《中國古代十大手抄本》
中國古代著名畫家(第三輯)——兩宋遼金篇
馬千里:古代君王如何善待民意批評? | 馬說

TAG:舞蹈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