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出土清代墓葬群 發現140萬枚古錢
記者從河北省邯鄲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獲悉,該市文物考古部門近日在配合某基建工地進行文物勘探時,發現一處清代時期的墓葬群,發掘出土一批精美隨葬品,其中的一批光緒龍洋,保存完好,十分罕見。
經上級文物部門批准,邯鄲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對該墓葬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發掘出古墓12座,其中8座為土坑墓,4座為磚室墓,年代為清代晚期到民國初期。考古專家在清理髮掘該墓葬群時,發現這些墓葬曾被嚴重盜擾,只有5座土坑墓保存完好,出土的瓷器、銀元、銅幣數量種類較多,有青花瓶、罐、光緒元寶、大清銀幣、宣統元寶等,從出土的文物來看這些墓葬屬於貴族官員墓葬。
據現場發掘的考古工作人員介紹,考古專家在該墓葬群還發掘出土了近百枚大清銀幣,其中「長須龍」兩枚,「曲須龍」數枚,其餘的都是光緒銀元及大量的銅幣。這些古錢幣尤以墓主人胸前擺放的大清銀幣「長須龍」最為珍貴。這些銀元經過特殊處理保存完好,從表面氧化程度考古專家推測這些錢幣應為墓主人生前流通幣,死後隨葬。出土的兩件青花瓷盤,一件是乾隆官款,一件蓮花紋飾,保存較為完好。雖埋藏地下一百多年,經過文物專家特殊處理後這些錢幣和瓷器依舊如新。另外,考古專家還從這個墓葬群發掘出了古玉璧如手指肚大小,考古專家表示,該墓葬群出土的隨葬品,為研究項城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墓葬形制、風俗習慣,提供了典型的實物依據。
據了解,清理髮掘出數枚古錢。價值都非常高在2013年最為轟動的莫過於是一枚品相完好的「大清銀幣」拍出400萬的天價,賣家一夜致富,學者認為,「大清銀幣」收藏價值難以估量,是古玩收藏市場的「偏門」,如今「大清銅幣」收藏市場極度火熱,造假技術應運而生,請謹慎為之。
進入21世紀,近幾年來,隨著錢幣收藏市場的不斷升溫,古錢幣也慢慢走入了人們的視線中,各地錢幣拍賣會上,古錢幣也相繼拍出了不錯的價格。
近期,在一場春拍古錢機制幣金銀錠專場,一枚清「咸豐元寶」寶泉當五百雕母拍出769萬元人民幣的高價,刷新了單枚古錢幣拍賣紀錄。
大清壹百成升值最快的古錢幣
在古錢幣收藏市場中,珍品類古錢幣是升值最快的,並且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漲幅很大。像2009年嘉德秋季拍賣會錢幣專場中,一枚十分罕見的清代光緒元寶」拍得396萬元人民幣的高價。
影響古錢幣價格高低的因素存世量是影響古錢幣價值的重要因素,收藏界通用的法則就是「物以稀為貴」,當然也適用於古錢幣板塊。歷史上有些朝代比較強盛,數十年甚至幾百年發行單一品種的錢幣,所以這類古錢的數量就非常巨大。有些短命王朝剛試鑄了一些樣幣就被改朝換代,因此這類古錢的數量就非常少,這一點就對力古錢幣的收藏投資價值有所影響。
來源:網路
推薦閱讀:
※美的不可置信 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
※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劃變遷圖,最初的內蒙是什麼樣子的?
※秋天 內蒙古 赤峰
※內蒙古顎爾多斯特產---白瓜子
※遊記|我來內蒙古,不看草原,玩轉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