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7甘肅省隴南市禮縣

禮縣

禮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山區,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漢水上游,東鄰天水、西和,西接宕昌、岷縣,南連武都,北與武山、甘谷接壤。全縣總面積4299.92平方公里,共轄2鎮34個鄉,總人口10.35萬戶,50.13萬人。禮縣深居內陸,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境內海拔最高3312米,最低1080米,平均氣溫9.9℃,年均降雨量488.2毫米,全年日照1968.1小時,無霜期183天。

目錄

· ? 基本情況

· ? 行政區劃

· ? 歷史沿革

· ? 特色產業

· ? 歷史文化

·? 基本情況

·? 行政區劃

·? 歷史沿革

·? 特色產業

·? 歷史文化

·? 相關條目

·? 參考資料

[顯示全部]

禮縣-基本情況

禮縣有著悠久的歷史。這裡,不僅是先秦文化的發祥地,而且是黃河仰韶文化和長江巴蜀文化的交匯點,更是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在這片古老神奇而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既有先秦十二公揚鞭躍馬,馳騁千里,瞰視中原,橫掃六國,完成霸業的遺址,也有諸葛亮六出祁山,揮師北上,屯兵伐魏,鞠躬盡瘁,光復漢室的足跡,並且還是東漢詞賦家趙壹、五代詩人王仁裕、元代重臣趙世延、明禮部尚書蒙克新的故里。在6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時不閃耀著鍾靈毓秀,人傑地靈的斑讕光彩。

禮縣

禮縣全縣轄2鎮34鄉,向積4299.92平人公里,總人日50.33萬人。本要產小麥、玉米、洋芋、大豆等糧食作物和蘋果、花椒、核挑等經濟林果,是全國32個優質水果基地縣之一。境內有各種藥用動植物5 3 4種,素有「隴南葯鄉」之稱,被譽為「五朵金花」的大黃、紅芪、當歸、党參、半夏等中藥材遠近聞名,尤其是「雙鹿牌」大黃遠銷海內外,年出口量約佔全國的一半,海外稱「中國銓黃」。全縣有森林面積75.9萬畝,大然草場144.4萬由,發展畜牧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歷史悠久的鹽官騾馬市場聞名西北。礦產和水力資源豐富。西南部有鉛、鋅、銅、金、冰洲石等IO多種礦藏,其中黃金藏量最為豐富,現已探明儲量27.8噸,遠景儲量在100噸以上;境內河流、地下水資批豐富,開發前景廣闊。縣城距隴海線天水火車站98公軍,距洛門火車站83公里,公路狀況良好,通訊設施完善,各種電信服務齊全。禮縣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旅遊業獨具特色。明成化九年始置禮縣,殷末,周時是秦人的發祥地;先秦文化的重要發掘,將以無窮的魁力吸引眾多遊人訪古尋幽。

禮縣-行政區劃

禮縣

禮縣轄4個鎮、24個鄉、1個民族鄉:城關鎮、鹽官鎮、石橋鎮、白河鎮、寬川鄉、永興鄉、祁山鄉、馬河鄉、紅河鄉、永坪鄉、固城鄉、崖城鄉、羅壩鄉、湫山鄉、洮坪鄉、上坪鄉、江口鄉、雷王鄉、龍林鄉、中壩鄉、白關堡回族鄉、沙金鄉、橋頭鄉、草坪鄉、雷壩鄉、王壩鄉、肖良鄉、三峪鄉、灘坪鄉。

禮縣-歷史沿革

石橋鄉高寺頭仰韶文化遺址,1964年出土了人首器形蓋,1986年又出土了石、陶、骨器多件,經測定系距今5000多年前氏族公社時期用物。夏商時期,地屬雍州。大禹「蟠冢導漾」,導的就是流經禮縣的西漢水。周朝時期,周孝王「邑非子於秦」之前,秦人的發祥地西垂(西犬丘)就在縣東北的永興一帶(近年發現的秦公墓為證)。

「非子邑秦」後,雖然秦都邑短時間的遷到了今清水縣境內的秦亭,但很快秦庄公又將都邑迂迴西垂,「居其故西犬丘」。中經襄公,直至文公時秦都才由西垂遷到湃渭之會。秦昭襄王時隴西郡,轄禮縣一部分地域。秦朝時,地域東北部屬隴西郡西縣,西南部仍為氐羌人所居,尚未置郡縣。西漢時,地域東北部屬涼州刺史部隴西郡西縣,西南部屬益州刺史部武都郡、嘉陵道和隴西郡羌道,王莽改西縣為西治。東漢時,東北部屬涼州刺史部漢陽郡西縣,西南部屬武都郡武都縣及羌道。

禮縣

三國時,東北部屬秦州漢陽郡西縣隸於魏,西南部屬武都郡武都縣隸於蜀。晉時,東北部屬秦州天水郡始昌縣(晉改西縣曰始昌),西南部屬武都郡武都縣,仇池國(296—322)時期,全部地域屬仇池國。前趙(304—329)、後趙(319—351)、前涼(314—376)、前秦(351—394)、後秦(384—417)時期,這幾個地方割據政權或全部或部分,或較長時間或短暫地佔據過本縣地域,在此期間,東北部均稱天水郡始昌縣,西南部均稱仇池郡。前涼時曾在東北部置西城校尉。

西秦(385—431)時,東北部屬秦州漢陽郡陽廉縣,西南部分屬仇池郡及白馬郡。北魏時,紅河、鹽宮一帶分屬秦州漢陽郡的陽廉、黃瓜二縣,永興、平泉一帶分屬南秦州天水郡的水南、平泉、平原三縣,城關地區屬南秦州。漢陽郡的蘭倉、谷泉二縣,江口以下地區分屬南秦州仇池郡的階陵、倉泉二縣。西魏時,鹽官以東地區仍屬秦州天水郡陽廉、黃瓜二縣,永興、城關地區分屬成州漢陽郡的水南、漢陽二縣,西南部地區分屬成州潭水郡的潭水、甘若、武定、相山四縣及成州仇池郡的階陵、倉泉二縣。北周時,鹽官以東屬黃瓜縣(陽廉省),永興、城關地區屬成州仇池郡漢陽縣,西南部地區屬成州仇池郡的潭水、上祿二縣。

唐時,東北部先屬山南西道成州的漢源、長道二縣,後屬隴右道秦州長道縣,西南部分屬隴右道成州上祿縣及宕州良恭縣。鹽官城曾為党項馬邑州治所,隸於秦州都督府。五代的岐、唐、晉、周時,東北部屬隴右道秦州天雄、雄武節度使所轄的長道縣,西南部沒於吐蕃。五代漢時全縣地域沒於吐蕃。北宋時,東北部屬長道縣,西南部屬大潭縣,兩縣先屬秦鳳路之秦州,後改屬岷州。南宋時,仍為長道、大潭兩縣地,但改屬利州西路的西和州所轄,鹽官以東地域屬天水軍(州級建制,治所在今天水鎮)轄治。

元朝時,東北部的長道縣地域並人西和州,而於今城關鎮別置「禮店、文州蒙古漢軍西番軍民元帥府」,下轄「禮店、文州蒙古漢軍西番軍民上千戶所」及「禮店、文州蒙古軍民奧魯干戶所」;「元帥府」負責西和州、武階、文州地區的軍民安全,「上千戶所」則僅統攝今城關及西南部地域的軍民。明初承元制,洪武四年(1371)

禮縣

置「禮店守御千戶所」,隸岷州衛,屬陝西都司,洪武十五年(1382)改隸秦州衛,屬仍舊。成化九年(1472)割秦州19里置禮縣,屬鞏昌府所領的秦州管轄,原「千戶所」與縣並存不廢。清朝時,順治十六年(1659)裁撤衛所十百戶,將鞏昌衛、文縣所、西固所歸併禮縣統轄,屬鞏昌府。雍正六年(1727)改屬秦州。中華民國時,民國2年(1913)袁世凱令各州府改道,禮縣屬隴南道,旋改渭川道。

民國16年(1927)道廢,縣直屬於省。民國25年(1936)蔣介石令甘肅全省設七個行政專員公署,禮縣屬第四區(天水)專署領轄。1949年8月17日禮縣解放,隸武都專區,1955年10月劃歸天水專區,1985年7月又劃歸隴南地區。

禮縣-特色產業

初夏的蘭倉大地,果菜飄香,豐收在望。特別走進一座座日光溫室、塑料拱棚,滿枝桃杏紅黃透亮,畦畦蔬菜碧綠青翠,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誘人景象。

禮縣

今年初,我縣提出以日光溫室為龍頭、拱棚蔬菜為基礎,擴大面積、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提高單棚生產效益的發展思路。並採取切實措施,對日光溫室大棚進行投資治理,使全縣日光溫室達到652座326.5畝。在溫室果樹生產上進行了試驗示範,引進山東榮農葡萄新品種進行定植,成活、長勢良好,有望明年掛果;對以往引進的毛桃、雪桃進行了更新,推廣中油5號、99—1等新品種,採用由大樹生產向矮化密植型一邊倒栽培技術,共發展棚栽油桃和杏60多棚30畝。盛果期的30棚桃杏已搶售一空,平均單棚產量1000公斤,最高批發價16元/公斤,最低9元/公斤,棚均收入達到1萬元。全縣溫室油桃總產量達到了3萬公斤,實現收入15萬多元。在溫室蔬菜生產上,主要引進發展韓國寶利八號、韓箭等系列黃瓜新品種和法國、碧玉、碧浪、縴手等系列西葫蘆新品種蔬菜120棚,採取暗溝灌水、全膜覆蓋、黃板誘殺成蟲、配套沼氣池、澆施腐熟肥料、使用殘效期短的農藥等方式,達到了無公害生產標準,保障了消費者的安全,全面提高了溫室生產效益。按當前長勢,預計今年溫室蔬菜平均單棚收入最高能達1.5萬元,最底0.5萬元,平均收入0.65萬元/棚,畝收入1.3萬元。全縣溫室蔬菜總產量(以黃瓜為對照)將達到19.5萬公斤,總產值將達到23.4萬元。

在拱棚蔬菜生產上,我縣充分利用「下四區」的「光、熱、水」資源優勢、擴展新區域,實施了三茬育苗移栽技術,即:第一茬冬播洋芋套種水蘿蔔或甘藍,第二茬栽培瓜果、茄果類果菜,第三茬栽培芹菜、白菜為主的葉菜類蔬菜。結合今年科技扶貧項目的實施,縣上為農民統一採購了竹板、棚膜、溫度計等,還從山東壽光聘請了技術員、引進了新品種種子,在建棚育苗和移栽等方面由縣技術員蹲點具體指導,在肖良、雷壩、白河等7鄉鎮推廣塑料拱棚500座,在漢陽農場新建塑鋼拱棚20座。使全縣蔬菜拱棚迅速達到2.3萬座7000畝,較上年增長1500畝。

目前,全縣設施果蔬菜生產總面積已達1.2萬畝,菜農90%的收入都來自果菜產業,大家真正嘗到了果菜生產帶來的甜頭,果菜業已成為我縣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禮縣-歷史文化

禮縣歷史久遠,文脈深厚。祁山、鐵籠山等地的農民,在耕地中常翻出陶片、「龍骨」、瓦當、箭矢等東西,人

禮縣

們熟知《三國演義》中孔明六出祁山、姜維大戰鐵籠山的故事,對此便習以為常,並不介意。1917年,在禮縣紅河鄉的王家東台,出土了數十件青銅器,農民把它們當作破鐵爛銅賣給古董商人,兩年後流入蘭州商肆,其中一件置廚中盛殘漿,幸虧甘肅督軍張廣安尚能識貨,重金收藏,直到1923年在北平被王國維見到並為之作跋,才真相大白,原來它就是現藏北京國家博物館的國寶「秦公簋」。此後為秦公簋作考證的,除了當地學者天水馮國瑞外,還包括了羅振玉、馬敘倫、郭沫若、容庚、商承祚等著名學者。1947年,著名古人類學家、考古學家裴文中來禮縣考察,在鹽關鄉新集村和石橋鄉高寺頭,先後發現仰韶文化和齊家窯文化遺址多處,並有後來發掘的秦安大地灣文化遺存的顯示。  從1987年開始,由於不法文物販子的介入,禮縣城東13公里的大堡子山的盜掘活動越來越猖獗,規模也越來越大,所獲文物大量流失海外。比如,1994年6月,在美國紐約出現的一對秦公壺;1994年11月,在法國巴黎出現的一批金器,計顧首金虎2件,鳥形金飾片8件,重環紋鱗片形金飾片26件,竊曲紋梯形金飾片2件,竊曲紋形金飾片2件,簡化竊曲紋圭形金飾片2件。還有在日本出現的秦編鐘。這些珍貴文物,據香港古董商透露,均為禮縣出土。  甘肅省文物考古所對大堡子山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結果發現大大小小各種墓葬200多座,最有代表性的,是在東西長約250米,南北寬為140米墓葬區內,清理出3座大型墓葬,按編號,1號墓為曲尺形,長37米,深7米。2號墓為中字形,長87米,深11米。3號墓為目字形,長110米,寬10米,深9米。墓室面積以2號墓為最大,長12米,寬、深各11米,並有大型車馬坑。儘管發現盜洞多處,但仍出土玉器、金器、青銅器等各種隨葬品1000餘件,有的青銅器上鑄有「秦公作鑄用鼎」,「秦公作寶用簋」,「秦公作和鍾」等銘文。這究竟意味著什麼?  據《史記》等史書記載,秦人總是同「西山」、「西垂」、「犬丘」、「西犬丘」等地名聯繫在一起,秦人在這裡繁衍生息,馳馬逞強,後來從西東移,可以說經歷了「三部曲」:先是為周孝王養馬有功,被收為附庸「賜姓嬴」,接著因征伐反叛周室西戎獲勝,被賜為西垂大夫;最後因護送周平王東遷而受寵,得以封侯。秦人東遷,最初駐足於(氵千千)渭之間,即今陝西寶雞境內,後封於梁山,即今陝西韓城一帶。秦人東遷後,利用其政治、經濟上的優越條件,迅速壯大起來,與其他諸侯一起參與逐鹿中原的七雄爭霸,並最終問鼎中原,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能夠證實這一時期秦人歷史活動的,是已探明的3座秦人陵園,即雍城陵園、芷陽陵園和始皇陵園,均在陝西境內。那麼,秦人最早的陵園,即史書上所載的西垂陵園,它在什麼地方呢?這是長期困擾歷史學家的一個千古之謎。

禮縣

  禮縣大堡子山墓葬的發掘,可以破解這一千古之謎:其一,出土的青銅器上,無論鼎還是鍾,都鑄有「秦公」字樣,這明確無誤地告訴人們,這不是一般秦人的墓葬,而是秦人最高統治者的墓葬。其二,與此相聯繫和相適應的是,墓葬的規模宏大,陪葬豐厚,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其三,墓葬都是坐西向東,墓主都是頭西腳東,這跟雍城陵園、芷陽陵園、始皇陵園的建制完全一樣。其四,大堡子山位於西漢水和永坪河的交匯處,從側面看,酷似烏龜形,這種「兩河夾一山」的風水取向和象徵長壽的山形選擇,也完全符合秦人的文化傳統。總之,一些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據此初步斷定,禮縣大堡子山的秦公墓,就是被歷史塵封2000多年的秦人第一陵園———西垂陵園。新華社於2002年9月2日正式發布消息:「秦始皇第一祖陵驚現甘肅禮縣。」  秦人第一陵園確定後,另一謎團也便迎刃而解,即歷史上所謂「西垂」、「犬丘」、「西犬丘」究竟在哪裡?答曰:大部分在禮縣境內。具體說,是西漢水從東邊發源地到西邊永坪河以北,以祁山為主脈的廣大三角形地帶,那裡是岷山山系同秦嶺山系相接處的緩衝地帶,山勢平緩,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屬草原與草原植被帶下的黑赤土壤,適宜於放牧。在它以南,就是《水經注》所說「嶓冢導漾」的西漢水,發源於天水境內的嶓冢山(今齊壽山),旋即流入禮縣,它從東邊羅堡到西邊永坪峽,長約30多公里的河谷地帶,是禮縣境內最大最肥沃的河谷平

禮縣

原,當地人稱作「鹽關川」,適宜於耕種。而位於這一河谷平原中心的鹽關,盛產井鹽。唐乾元2年(公元759年),自秦州(甘肅天水)南下入川的詩人杜甫途經鹽關,作詩《鹽井》,描寫當時煮鹽和貿易的景象,歷史上就是商賈雲集的大鎮,又以騾馬集市而馳名。可見,秦人最早在這一地區養馬,建邑,築陵;後來諸葛亮北上伐魏,在這裡建立大本營,都不是沒有原由的,而是充分考慮和利用了這裡的山脈河流,地質土壤,水文氣象等方面的優越條件。這一正確的選擇,無疑使這裡成了秦人的嘉天福地,秦人爾後發展的歷史證明了這一點。  到此,我們完全有理由說,禮縣是秦的真正發祥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成統一大業的皇帝,最早是從禮縣孕育出來的。


推薦閱讀:

輝煌的隴南秦文化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陰平文化之白馬藏族圈圈舞【圖文】
甘肅省隴南市成縣景區之杜少陵祠【圖文】
朱弢:甘肅隴南發生群體性事件(《財經網》 2008-11-18)

TAG:甘肅 | 隴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