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平常把念佛功夫練成,養成習慣了,到臨命終時管用
平常把念佛功夫練成,養成習慣了,到臨命終時管用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6-04-07 17:22:30 關鍵字:念佛,深信切願,念佛功夫,空有,放下,破戒,受戒,加持,臨終,往生,一心不亂 【 點擊數:120 】 【字體: 大 中 小 】 【 收藏 】【 列印文章 】摘自凈空法師《2014大經科注》第322集 2016年4月5日 講於 香港
點擊此處觀看視頻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
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七百六十七頁第七行第二句看起。
【解】按上之論點有三。
我們這個當中,有很多繁雜的事情,所以停了幾天。停的時間久了,怕把上面講的都忘掉了,我們還是從第一行念起,我念一念,然後我們接著講這個註解。
【經】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解】「夢見彼佛」下有兩釋,其義稍異。一、望西謂先是夢見,臨終時是眼見佛。疏曰:「三輩俱有夢見眼見故。《覺經》中說上輩云:『於其卧睡中,夢見無量清凈佛,及諸菩薩、阿羅漢。其人壽命欲終時,無量清凈佛,則自與諸菩薩、阿羅漢,共翻飛行迎之。』中輩亦同夢見彼佛。往生先兆,臨終來迎。本願勝益,故俱應有。若無佛迎,本願虛設。」
往生的人臨命終時,只要具足兩個條件,就是「深信、切願」。「深信」,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決定沒有懷疑,這就是「信願具足」。
蕅益大師說得很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換句話說,有信、有願就是往生的條件具足了。念佛功夫淺深,念「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這是念佛功夫淺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高下不同。這都是四十八願願文,願文裡面清清楚楚,決定不是假的。所以臨終佛來接引,這是必然的事情,我們決定不需要懷疑,我們應該具足「深信切願」,取得西方極樂世界。
過去曾經有人問蓮池、蕅益大師,這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凈宗兩位大德,後人非常嚮往,他們不是凡人。尤其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註解,印光大師讚歎,即使古佛再來,給《彌陀經》作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種讚歎是讚歎到極處了,無以復加了。換句話說,蕅益大師的《要解》,等於是阿彌陀佛自己來說的、來註解的,哪裡會有錯誤?!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心。
念佛功夫淺深不要緊,甚至於這都經上講的,都是願文上的,「五逆十惡」臨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阿彌陀佛本願裡頭沒有說「『五逆十惡』臨終我不來接引」,沒有說這個話。沒有說這個話,那就當然來接引。
各個人發心修行功夫不一樣,所以臨終的時候,福報不一樣,我們這樣講,大家更容易懂。福報差一點的夢中見佛,自己還有些業障,佛來接引也說不清楚,有人說出來了,我見到佛來接引,有人沒說這句話,實際上佛也接他走,肯定有很多,這些我們都要清楚、都要明了。最重要的什麼?將來自己走的時候,我們爭取這一招,往生到極樂世界。
你說我家親眷屬無論在哪一道、無論在哪一個佛國土,你在極樂世界統統看到了,到極樂世界就有這個好處,而且你就能夠幫助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還有阿彌陀佛無量劫修行的功德加持你,讓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幾乎跟阿彌陀佛差不多相等。阿彌陀佛能現無量無邊身,接引十方念佛往生的這些菩薩們。
每一個往生的,往生到極樂世界我們通常都稱為「菩薩」,「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稱「菩薩」,他們的智慧、神通、道力得佛力一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句話重要。「阿惟越致」是什麼?法身大士。極樂世界殊勝就殊勝在此地,十方世界沒有,只有它有,「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薩。
那換句話說,極樂世界往生過去的人,有沒有等級?有,三輩、九品,確實有等級,四土、三輩、九品,但是待遇是平等的,統統都是阿惟越致的待遇,這就很特殊了。待遇是法身菩薩的待遇,最高的待遇,這樣的待遇,所以智慧、神通就很大,像阿彌陀佛差不多,有能力分身,阿彌陀佛分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接引眾生。
那往生的人分身幹什麼?我們也分無量無邊身,跟著阿彌陀佛學習,阿彌陀佛接引眾生,我們分無量無邊身,到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去拜佛、供佛,「福慧雙修」,這修福;聽佛講經說法修慧,「福慧雙修」,你樂意怎麼做都能夠圓滿,沒有一樣不圓滿。
你不到十方世界去,行,就在阿彌陀佛大講堂,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也一樣,「佛佛道同」,佛佛互相稱讚。諸佛如來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去,起心動念、妄想執著都沒有了,不是我有能力斷掉的,不是的,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雖有,不起作用。起作用是智慧起作用,是佛力加持起作用。
這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極樂世界無比的殊勝,讓我們對於釋迦牟尼佛生起無盡感恩之心,要不是他介紹,我們怎麼會知道?!諸佛的介紹,是阿彌陀佛的願力。第十七願,「諸佛稱讚」,「稱讚」就是介紹,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沒有一尊佛不講《阿彌陀經》。
凈土三經,都是一切諸佛常說的,釋迦牟尼佛一生多次宣講,不是一次兩次,可見得這個法門重要。遇到這個法門,你這一生決定成就;遇不到這個法門,你這一生不太可能成就,只是善根、福德提升,要想脫離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不容易。
這一段,我們看到經上所說的,克實而論,夢見之後,可見佛迎,有人說出來了,有人沒說出來,這是各人福報不一樣。臨走的時候清楚,把他所看到的說出來,這個福報大,為什麼?影響別人,讓旁邊的人增長信心。自己走了,一句話說不出,這是自己業障重,他沒這個福,但是他往生了,比前面一種人福報差一點。
所以平常求佛加持,常常求佛加持,養成個習慣,到臨命終時也求佛加持,讓我有精神、有體力把臨終的境界跟大家說清楚,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解】然今文中,無來迎者。且為分別,三輩差異。謂上報佛,中是化佛,下夢佛故。以實而言,夢見之後,可見佛迎。故《觀經》說,「化佛來迎」。惡人尚爾,況善人耶?」
「五逆十惡」臨命終時,只要臨命終時不糊塗,具足「信願」,一心稱念,一聲、十聲都能往生。造「五逆十惡」臨終也能往生,何況我們雖然造業,沒那麼重,佛哪有不來迎的道理?!
所以我們就接著今天這個《註解》看:
【解】按上之論點有三:㈠彼佛有臨終接引之本願。若於下輩,不來迎接,則有違本願故。
佛是決定不會違背自己的本願,他說到做到,那我們就有理由相信,佛決定來迎。
【解】㈡《觀經》下品,俱是惡人,佛尚來迎。今經下輩,俱是善士,焉能不迎。
這說得好,很合乎邏輯,彼佛有臨終接引之願,彼佛是阿彌陀佛,他四十八願有發這個願,所以下輩往生的當然也來迎接,不然的話就違背本願了。
【解】㈢漢吳兩譯,上中二輩,俱先夢佛,然後臨終見佛,故今下輩,亦應如是。是故本經謂夢見,言其前者。《觀經》雲見佛,指其後者也。此是一說。二、另一說如《會疏》謂確是佛迎,但彷佛似夢。
真的佛來迎接他,這就是自己業障重。有沒有見到佛?見到了。見到怎樣?好像是在夢中,也就是說不是十分的清晰,確實是見到。
平常把念佛功夫練成,養成習慣了,到臨命終時管用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要知道斷惡修善,一切時、一切處,不讓自己有惡念生起。縱然見到不好的境界,逆境惡緣,環境不好,很不喜歡,見到一些都是冤親債主、都是來找麻煩的,我們要用什麼心對待?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是用佛號把自己的心控制住,要起心看境界,極樂世界的境界,看眾生統是阿彌陀佛,好!這功德很大,這真修行、真在這練本事。念念當中一切人統是阿彌陀佛,一切境界統是西方極樂世界,一切法從心想生,看你怎麼想,為什麼不想好的想壞的?好的、壞的都是從心想生。平常功夫練成,養成習慣了,到臨命終時管用。你見到的境界清晰,不是彷彿在夢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會給大眾交代得清清楚楚,跟佛到極樂世界去了。
【解】疏曰:「夢見彼佛者,如《觀經》下三品人。命促剎那,獄火來現。雖佛來迎,彷佛不明,猶如夢中故。
這是造的業很重,自己的功夫不夠深,要夠深的話看不到地獄。在夢中先看到地獄,警覺性很高,馬上一句阿彌陀佛,地獄就沒有了。這個時候是關鍵的時候,功夫能不能真正得力,這關係很大!這個時候真的叫分秒必爭,沒有分,就是秒,秒秒都要爭取,決定不許有惡念,不容許有惡的念頭。有惡人的念頭不許可,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沒有第二念,見到一切境界全是阿彌陀佛,全是極樂世界,這就好。
【解】若不爾者,何至臨終,得安閑神遊乎?」蓋謂《觀經》所示下品之人,臨終之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眾苦交逼。佛雖現前,但以神識不清,不甚明了。依稀彷佛,若在夢中。故云夢見彼佛也。若非有佛來迎者,焉能安閑有此十念,而隨佛神遊極樂也。
這些話很重要,佛來接引你真得到了。
【解】兩疏所辨雖異,但謂下輩往生,亦有佛來迎是一。殊途同歸。故並引征,以證斯旨。
這些都是讓我們放心,下輩往生佛真的來接引,問題還是我們在平常生活當中,要真正懂得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個功德特別在臨終見佛,顯示不可思議的境界,自己歡喜,讓在身邊的大眾個個生歡喜心,這無量功德。下面再說。
【解】至於《觀經》下品三人,俱是惡人者。善導大師謂下品上生者,是造十惡輕罪凡夫人,下品中生,是破戒次罪凡夫人。
在家受了各種戒了,幾個人真正能受住?這個「破戒」,裡面包含著在家、出家。這個現象很普遍,在家受了戒了,受了「三皈、五戒」、受了「菩薩戒」了,受了「八關齋戒」了,幾個人真正能受住?出家更不必說,「沙彌戒」有沒有破?「比丘戒」有沒有破?
「菩薩戒」,依照善導大師的話來說,現在在家、出家往生的,大概都是下品,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都是屬於這個。
為什麼「戒」那麼容易破?環境太惡劣了,幾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受環境干擾?那是念佛有功夫的人,無論在什麼環境里,我剛才所說的,也是常常念念勸導大家,這也勸我自己的,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放在心上。有念頭起來,就想著《金剛經》上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不執著了。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才能放得下。怎麼放下?時時刻刻,無論在什麼地方統統是放下。
最徹底的放下——身,這個身不是「我」,把它放下,不是「我」,我不要為這個身去操心,去造業。「我」有「真我」,「真我」在哪裡?到極樂世界就見到「真我」了,「真我」不生不滅,我們這個身體剎那生滅。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生滅,前念滅了,後念生了,前念滅後念生,它永遠不斷,斷了就沒事了,它不斷,這個東西在佛經上叫阿賴耶,迷失自性的真我。
覺悟了?覺悟了就叫法身。法身沒相,法身能現一切相,證得法身的是無相而無不相,他二邊都不執著,「無相」不執著,「無不相」也不執著,為什麼?都不可得,「假相」不可得,「生滅相」不可得,「真相」也不可得。
為什麼?真的它沒有相,它是什麼?凈宗最高境界叫「常寂光」。
「常寂光」就是法身,「常」就是不生不滅。
「寂」是清凈,永遠沒有染污,也就是永遠不受任何境界干擾。
第三個,它是「光」。它的體是「光」,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統統在「常寂光」中,只是自己沒有感覺到,證得「常寂光」就是圓滿成佛了。什麼人證得?凈宗所講的「妙覺如來」,證入「常寂光」了,很難懂。
我們現在用這種高科技、用電視傳播,我們在一起學習,我常常用電視畫面來比喻,大家就好懂。我們打開屏幕是一片光明,一片光,這個「光」就是「常寂光」,裡面什麼也沒有,按上頻道它就「無不相」了,現相就出來了。那個頻道是什麼?頻道是阿賴耶。
什麼是阿賴耶?動念了,念頭一動,「相」就出現了,就頻道按下去了,幾個人能在頻道裡面知道,這個作用是屏幕跟頻道同時現出來的時候,我們看到這相,我們都看到了,但是我們的注意力都在形相上,沒有在屏幕上;如果在屏幕上的話,你就知道這個相全是空的,根本就不存在,它的頻率太高了。
我們今天用的電視,這個畫面一個一個接著一個,前念滅後念生,多快?一秒鐘一百張。所以你沒有看到它跳動,它是一張一張在跳動,頻率太快了,好像是真的。其實如果是一張你看不到,只有一張,一張過去,底下沒有了,那你放放看,百分之一秒,你會看到什麼?有一個光突然亮了一下就沒有了,甚至於連這個光都看不到,你都沒看清楚,有那麼個印象,但是沒看清楚,什麼都不知道,它是一個整個的畫面。
那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生滅多少次?不是一百次,一百次太慢了。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算出來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現在的電視一秒鐘一百次。而我們實際狀況,我們這個生活當中眼見色、耳聞聲,實際上這個狀況是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就完全不知道,都認為是真的,全是假的,這個要搞清楚、搞明白,叫「知空知有」。「空、有」都知道了,「空、有」二邊都不執著,為什麼?二邊都不可得。
執著「空」的人到哪裡去了?到四空天去了,沒出六道輪迴。六道裡面最高的是四空天,到那去了;執著色相的人到色界天去了;還有慾望的人(就是還有是非人我),欲界天去了,他的欲沒有斷。佛經上講得清楚、講得明白,我們自己在哪個層次要清清楚楚。
所以這些東西要把它統統放下不容易,他已經養成習慣了,不是這一世養成的,生生世世無量劫養成的習慣沒法子斷。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是斷煩惱、證菩提;你要不斷,你成就不了。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是真的不是假的。
--------------------------------------------------------------------------------------
推薦閱讀:
※也談學生行為養成教育
※做好七件事,養成孩子好習慣!
※教你看懂食品營養成分表
※抹胸 完美S曲線養成記
※「最全讀書法」助你養成閱讀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