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運用的基本規律
藥物是臨證實踐的重要工具。每種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性能,或偏於寒,或偏於熱,或升或降,或浮或沉等,利用這些特性,來調節人體陰陽偏盛的病理狀態,是藥物治病的基本原理。為此,需明了各藥物性能,使能正確地域用與臨床。
中草藥物的性能繁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四氣、無味、升降、浮沉、歸經等。這些性能是長期的醫療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來的用藥規律。
第一節 性 能
中草藥的性能,以及中藥的藥理作用,中草藥性能的基本精神,在於調整機體內部陰陽的偏盛偏衰。因為一切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都是機體陰陽的平衡失調,邪正小常的反映,實際上也就是臟腑功能失常後反映出來的陰陽偏盛偏衰的狀態。而中草藥物治病的作用,就在於恢復臟腑的生理功能,消除陰陽偏盛的病理現象調和陰陽,已達到平衡的目的。
中草藥物具有各不相同的性能和氣味,以及氣同味不同,或味同氣各異等,祖國醫學就利用中草藥物性味之偏以「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許哲不知、實者瀉之」等的治療法則,
運用以逆病情之藥物進行始治。即對陽性之熱證,施以陰性寒涼藥物;陰性之寒症,施以陽性溫熱藥物,虛證施以補藥,實證施以瀉藥;上逆者以降逆葯,下陷者以升舉葯。以藥性之偏,調其陰陽之偏,是祖國醫學運用中草藥性能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中草藥的四氣、無味、升降、浮沉等,都包含著調盛衰、糾寒熱以歸和平的基本精神在內。為此,必須熟悉各種中藥的性能,掌握內衣種藥物的特點,始能正確地運用與臨床。
一、 四氣 五味
四氣五味,是構成中草藥物性能的基本部分,用氣味來說明藥物的性能,是中草藥運用的基本特點。自古以來的長期醫療實踐中,把各種中草藥物的功用和性味,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歸納,用四氣五味來說明功效,是祖國醫學中藥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氣;亦稱四性,就是寒、熱、問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這是從長期醫療實踐中,根據中草藥物作用於機體所發生的反映和產生的治療效果,而概括出來的規律。凡能治療熱性病(熱證)的藥物,都具有寒性或涼性;能治療寒性病(寒症)的藥物,都具有熱性或溫性。「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便是對中草藥物寒熱溫涼作用的綜合歸納,亦稱為治病用藥的原則。
寒與涼,熱與溫,只是程度上的差異,歷代本草上的寒、微寒;溫、大溫等記述,即微寒相當於涼,大溫相當於熱。此外,還有平性藥物,即性質平和,雖有偏溫,偏涼之差,但其偏勝之氣不夠明顯,故僅有四氣之稱。
寒熱溫涼,是陰陽的兩大屬性。寒涼藥物屬陰,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溫熱藥物屬陽,具有溫里、散寒、助陽、通絡的作用。治病即審其癥候之陰陽屬性,用藥以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逆病情而施治。至於寒熱錯雜的病症,在辨證基礎上,則以寒熱之葯相依配用而進行始治。
五味;即酸、甘、苦』辛、咸五種不同的藥味。此外,雖有味差不著之淡味,但古有「淡附於甘」之說,且五味差異較大,故稱五味。
我國醫學在長期使用藥物的過程中,發現藥物之「五味」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即;「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的具體說法,辛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如生薑發表散寒,荊芥發表散風;木香行氣,蘇木行血。酸味具有能收、能澀的作用,如五味子斂肺澀腸,烏梅收斂止汗。甘味具有能補、能緩、能和的作用,如人蔘補氣、熟地補血;甘草調和藥性、緩解毒性、緩急止痛,飴糖甘緩和中。苦味具有能瀉(能降)、能燥、能堅的作用,如大黃瀉下通便;杏仁降氣;蒼朮燥濕健脾;知母、黃柏降火堅陰(瀉火存陰)。鹹味具有能軟、能下的作用,如牡蠣軟堅散結,海藻散結癭瘤;芒硝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淡味附於甘,功用與甘味類同。具有補益滲利作用,如茯苓、薏苡仁補益而滲濕。但藥味不是完全由舌感辨識,而包含有藥效的含義。
藥物的性能,是氣味的綜合,一要之中,有氣也有味,氣味相同者,作用近似,如辛溫藥物大都有解表作用,氣同味異或同氣異味者,藥效各殊,如麻黃辛溫發汗,厚補辛苦下氣散滿;烏梅酸溫收斂,胎盤咸溫助陽。還有點藥物一氣多味,其作用尤為廣泛,如當歸氣溫、味辛感,則甘溫補血,辛溫行血等,所以,藥物的氣味是錯綜複雜的。這種服雜性也正是體現了中草藥物具有多種作用,藥物之間的性能在相同之中,又有不同,個性之中又有共性。因此,臨證時既要掌握四氣五味的一般規律,又要掌握每一藥物氣味的特殊作用,是中草藥運用的重要關鍵。
二、 升降 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中草藥物作用的趨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上行散發,沉是下行泄利。升與浮、沉與降,其趨向是類同的,升浮葯主上升向外,屬陽,具有昇陽、發表、祛風、散寒、溫里等作用;沉降藥物主下行向里,屬陰,具有潛陽、降逆、滲濕、清熱、瀉下等作用。
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主要以藥物的氣味厚薄為依據。所謂氣味厚薄,是指四氣五味及其質地淳厚雄烈和清淡薄而言,並加以炮製、配伍的不同有密切關係。《內徑》「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陽,薄者為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說明了味為陰而下行,因厚薄不同,有能通能瀉之分;氣為陽而上升,亦因厚薄不同,有發泄和發熱之別,構成了升降浮沉的理論根據。氣薄則發泄,發泄即昇陽發散之意,大多為辛溫、甘平、微苦平之葯,如麻黃、升麻、荊芥之類,主升。
氣厚則發熱,發熱即溫里散寒之意,多為辛、甘。溫熱之葯,如附子、肉桂、乾薑之類,主浮。
味厚則泄,泄即清火降下之意,都為苦寒、咸寒之葯,如大黃、黃柏、芒硝之類,主沉。
味薄則通,通即通利下行之意,多為甘淡寒涼、酸平、咸平之葯,如茯苓、牡蠣、澤瀉之類,主降。
中草藥物的質地輕重,是歸納升降浮沉的另一依據。凡花、葉及質輕的藥物大都升浮,如辛夷、荷葉、菊花、桔梗等;子實及質重的藥物,大都主沉降,如蘇子、枳實、赭石等。
但此等情況,僅為一般規律,而不是絕對的,例如;「諸花皆升,旋復獨降」,就說明了普遍性中,又有不同的特性。
炮製及配伍的不同,也可以改變升降浮沉的性能,例如,酒炒則升,姜炒則散醋炒則收斂,鹽炒則下行,又如,升浮葯配於大隊沉降藥物中,則隨之下降;沉降葯配於大隊升浮藥物中及隨之上升。又有少數藥物還可以引導其他葯上升或下降,如桔梗載葯上浮,牛膝引葯下行等。說明了升降浮沉載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為此,再臨症運用時,除掌握一版原則外,有尤須考慮影響升降浮沉的變化因素,以便靈活運用。
第二節 歸 經
歸經,是說明某種藥物對某些臟腑、器官、經絡等病變所起的主要治療作用。藥物歸經不同,其療效有偏,如同一類藥物,雖都具有清火作用。但其適應範圍。有偏於清肝火,有偏於清肺火,有偏於清胃火之分;同一類補藥,均有補益作用,但有補腎、補脾、補肺等之別,各所有所專。
歸經是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藥物歸經,就是把藥物的作用與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的關係密切結合起來,說明某葯對臟腑經絡的病變反映起主要治療作用。
至於一種中草藥物而歸數經的,是指其治療範圍擴大,即它對幾個臟腑都能發揮治療作用。例如,石斛歸胃、腎兩經,是說石斛既能養胃生津,又能滋陰除熱;杏仁歸肺與大腸經,是說杏仁既能平喘止咳,又能潤腸通便。
歸經除以臟腑經絡為依據外,有以陰陽五行學說為指導。從藥物性能上,四氣五味,即於陰陽五行之中,特別是五味入五臟,更是歸經的准更要依據。古代醫學家通過藥物的五味,五色、五行所屬與臟腑的關係予以論列,作為辯識藥性對臟腑的歸經。
總之,歸經是一種臟腑用喲的規律,根據歸經體系運用中草藥物,有很大的優越性,本書中各種中草藥物都說明了所作用的臟腑器官,就是以歸經理論為依據。此外,臟腑經絡病變可以互相影響,在臨證用藥時,已不能單純選用對某一經作用的藥物,如肺病見脾虛者,可補脾益肺,肝病陽亢而見腎陰虛損者,則滋腎以養肝,這樣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所以,不僅要了解每一藥物所作用的臟腑,又要掌握臟腑、經絡之間的相互關係,才能更好的指導臨床用藥。
第三節 有毒與無毒
本草書籍中,常在沒有藥物的性能之後標明「有毒""無毒」等字樣,以提示藥物的平行或烈性。
"毒藥「一詞,在祖國要學文獻中含義很廣泛,藥物性味的偏盛,則主要地概括於」毒「的範疇中,明代醫學家張景岳曾說;「葯以治病,因毒為能,所為毒藥,是以氣味之有偏也。」明確地提示了以藥物的偏勝,來調整人體陰陽偏盛的治療法則。
《神農本草經》把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既是根據藥物的有毒、無毒而分類,一般將攻病癒疾的藥物稱為有毒,服後多有強烈的醫療作用,而把可以久服補虛的藥物看做無毒,並把有毒藥物的作用強弱,而分以大毒、小毒、長毒等區別。《內徑》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六,常毒治病十去七,小毒治病十去八。」說明了治療疾病,雖賴毒的作用,但須注意適可而止,不可過劑,以免造成毒害。
近代對毒的認識,有了新的見解,許多藥物書籍上所標註的「大毒」、「小毒」等,多僅限於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對」毒「的範圍大大縮小,不像古代時」毒」的含意那樣廣泛了。認識有毒、無毒、大毒、小毒,毒性之強弱等,及幫助理解藥物作用之峻利或和緩,在醫療上可根據病體虛實、疾病深淺來適度地選用藥物和確定用量,並可在藥物的配伍中,利用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等協同和拮抗作用,消除或減少毒性,充分發
摘自 豬事網推薦閱讀:
※天然草藥:陳皮│悅目養生
※龍氏中草藥醫治療婦科病
※中草藥大全 52—24 癰癤、丹毒用藥
※實說中草藥治療癌症(1)
※中藥性味歸經功效 (之二: 各種中草藥的應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