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阿奇黴素治療支原體肺炎,為何服3天,停4天?

文章來源:醫脈通 作者:Jasmine

導讀

近日有脈友留言,阿奇黴素治療支原體肺炎,為何服3天,停4天?原因為何?是否有文獻支持?小編搜集相關資料,進行了總結。不足之處,請醫友補充指正。

阿奇黴素治療支原體肺炎

用於治療支原體肺炎:CAP指南中,阿奇黴素是次選抗感染藥物。

2015年《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指出,阿奇黴素每日僅需1次用藥,使用天數較少,生物利用度高以及細胞內濃度高,已成為治療首選。阿奇黴素用法:10 mg/(kg·d),qd,輕症3 d為1個療程,重症可連用5~7d,4d後可重複第2個療程。

阿奇黴素是15元環大環內酯類,即氮內脂類的第一個品種。

阿奇黴素獨特的葯代動力學特徵

阿奇黴素進入組織較慢,48 小時後血漿內濃度可達最高峰,在組織中分布迅速,釋放緩慢。阿奇黴素有較低的血漿濃度(0.5 g劑量之後,為0.4 ug/ml),而在痰液,肺組織、扁桃體、鼻竇、胃、子宮、卵巢和前列腺等組織中達到及其高的濃度。在這些組織中的阿奇黴素濃度比血漿中的濃度高10~150倍。在肺部、生殖器和淋巴組織中的濃度最高,在中性粒細胞等細胞內的濃度為細胞外的79倍,而在脂肪、肌肉和骨組織中濃度偏低。

本品在組織中釋放緩慢,平均消除半衰期為2~4天,可使阿奇黴素在組織中保持較高的有效濃度,即使血漿濃度低於MIC時也可在組織中維持有效濃度。因而阿奇黴素可使用一個相對較短的療程。

阿奇黴素的血漿半衰期、組織濃度半衰期均較長,其血清蛋白結合率隨血葯濃度的增加而減低。阿奇黴素的吞噬細胞傳遞機制,即給葯後阿奇黴素迅速集中到多形核白細胞中(PMN) 及巨噬細胞中,隨著吞噬細胞的遷移將其轉運至感染部位,使感染組織中具有很高的濃度,並保持一個很長的時間,然後作為一個對病原菌存在的應答,再將其釋放出來,濃度超過很多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它的組織半衰期較長,超過60小時,由於其消除較慢,所以口服阿奇黴素3~5天其血葯濃度、血中遊離藥物濃度和組織遊離濃度較高。

阿奇黴素的抗生素後效應

抗生素後效應(PAE)是指細菌與抗生素短暫接觸後,藥物濃度降至MIC 以下或消除後細菌生長仍受持續抑制的效應。其產生的機制,一般認為是抗生素與細菌靶位持續性結合,引起細菌非致死性損傷或抗生素後促白細胞效應。

阿奇黴素屬於典型的具有抗生素後效應的藥物,其在低於或高於MIC 時, 均可促進吞噬細胞對細菌的吞噬作用,作用機制可能是其導致細菌非致死性損傷或持續性與靶位結合,顯著延長了細菌的恢復再生長的時間,此外與細菌接觸後,使得菌體變形,易被吞噬細胞識別,促進殺菌物質的釋放,產生於促白細胞效應,增大細胞損傷程度,延長修復時間。

對於小兒患者,阿奇黴素每日10 mg/kg連服 3 天停 4 天再服,是以葯代動力學、藥效學為依據的,即根據用阿奇黴素第 4 天時的組織濃度與致病菌MIC90之間的關係確定的。肺炎支原體的MIC90在阿奇黴素為0.02~0.40 ug/L,即組織里有0.40 ug/L,以上含量時對肺炎支原體就有抑菌、殺菌的作用。阿奇黴素有其獨特的藥物動力學,它是多房室模型,與一般大環內酯類不同(葯在細胞內濃度高於組織間隙和血清),由於它有兩個氮基團(屬弱鹼基團),細胞內的溶酶體(屬弱酸性)很容易結合外周血吞噬細胞中線粒體上的溶酶體與進入血液的阿奇黴素很快結合。

有實驗證實,服用阿奇黴素3~5天後第12天時白細胞及吞噬細胞內仍能測到一定濃度,10天後血清內仍有0.3~0.6 ug/L,根據不同致病菌對阿奇黴素有不同的MIC90數值,阿奇黴素代謝到第4天後其濃度低於該菌的MIC90時,就在第4天前開始再服第二次葯(如病情需要)。

對肺炎支原體肺炎來說,服用10 mg/(kg?d)用 3 天,在第10天即停葯7天後阿奇黴素血清濃度已在0.3~0.6 ug/L,而肺炎支原體對阿奇黴素的MIC90是0.02~0.40 ug/L。因此在停葯 7 天后應服第二次葯,如對肺炎鏈球菌,則停 4 天就須服第 2 次,停 7 天就太長,達不到需要的濃度,效果會差。為確保療效,一般服三停四。

參考文獻

1. 蔡柏薔,李龍芸,主編.協和呼吸病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1

2.余小明,阮國平,肖海平.蘭索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38 例[J]. 實用臨床醫學,2010,11(8):47-50.

3.袁壯等.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斷治療中的幾個問題[J].中國實用兒童雜誌.2002

4.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J].2015


推薦閱讀:

如何避免感冒向肺炎發展?
肺炎是咳出來的嗎?
多重耐葯病原體所致肺炎抗生素的給藥劑量(2)
早期孕婦感冒不敢用西藥,那麼可以用它治療感冒 | 天然消炎藥(中)
肺結核與肺炎如何區別?

TAG:治療 | 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