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經典研讀 教案

教學目標:

  一、《大學》,《中庸》是儒家經典著作,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本單元的學習,應當讓學生對其中的思想有個基本的了解,並引導他們探討這些思想的現代意義。

  二、《大學》的主體是「三綱」「八目」。要讓學生明了這些內容的邏輯關係。

  三、《中庸》中的有些概念比較難以理解,要讓學生通過分析,討論,理解這些概念的內涵。《中庸》中的學習過程論,對於學生的學習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教師應當帶領他們領會這個學習過程論的合理性。

  教學過程:

  一、介紹《大學》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一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傳為孔子弟子曾參(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而推崇《大學》(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獎宣揚,甚至稱「《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並列,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學者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人門讀物。所以,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

  《大學》

  《大學》的版本主要有兩個體系:一是經朱熹編排整理,劃分為經、傳的《大學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禮記》中的《大學》原文。以朱熹《大學章句》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大學」是大人之學。

  《大學》為「初學入德之門也」。《大學》提出了「三綱領」和「八條目」。經一章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條綱領,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八個條目是實現三條綱領的途徑。

  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三綱領」與「八條目」應為一個整體,這是理解《大學》的關鍵。「三綱領」中的「明明德」主要是指「修身」而言,而「止於至善」則是指「明明德於天下」,即天下人皆能修其身。朱熹改「親民」為「新民」並非無據,這可以由郭店竹簡及《大學》的思想得到證明。「八條目」以修身為界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正心、誠意、格物、致知」四項乃是修身的工夫,它與後者是一種交叉的關係,而不是並列的關係,「八條目」嚴格說來應為「四條目」。《大學》的思想具有二元的傾向,對以後的孟子、荀子均有所影響,但其主要還應屬於思孟一系。

  《大學》在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特別自宋代列入四書以後,其影響更為巨大。

  (一)

  《大學》一文不長,僅有短短的兩千餘字,然而一篇文章的生命力,往往不在於其字數的長短,甚至也不在於其思想的高深,而在於它是否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是否為後人留下闡釋、發揮的空間,《大學》無疑作到這一點,它在歷史上產生廣泛影響,也正源於此。《大學》的思想一般被概括為「三綱領」、「八條目」,而「三綱領」與「八條目」又有著密切的聯繫,二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是《大學》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理解《大學》的關鍵所在。《大學》首章云: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構成了《大學》的基本思想和「綱領」。對於什麼是「明明德」,學術界有過種種不同的看法。宋明理學家如朱熹、王陽明等都把「明德」理解為「虛靈不昧」的心體,認為「明明德」即是發明此本有的心性,所不同的是前者把它看作是「性」,而後者則看作是「心」。當代有些學者則往往把「明明德」與思孟的性善論聯繫起來,認為「明明德」是對《中庸》「自明誠」一語的發揮,並說「所謂『明明德』,就是指通過修行,使『明德』顯明於心,並同時使性得以呈現於心。」(3)這些看法明顯難以讓人苟同,也未必符合《大學》的原義。因為從思想史的角度來看,「明德」的觀念雖然產生較早——《大學》引《康誥》「克明德」以釋「明明德」即是明證——但自人性的角度以言「明德」則是相對較晚才出現的。從《大學》全文來看,其言「明德」尚處在未與人性聯繫在一起的階段,更沒有將其看作是內在的性,這是《大學》「明明德」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大學》成書較早的一個反映,看不到這一點,顯然不符合《大學》思想的實際;與此不同,牟宗三先生則認為《大學》引「堯典《康誥》言『德』或『峻德』皆指德行說,那時似更不能意識到本有之心性也。」(4)徐復觀先生也說「《大學》此處的明德,大概也只能作明智的行為解釋,而不是指的是心。」(5)從《大學》所處的時代來看,說「明德」包含「德行」、「明智的行為」的意思並不為過,但這並不是《大學》「明德」的重點所在,因為《大學》全文很少提到「德行」、「明智的行為」,相反它反覆強調「正心」、「誠意」,把它看作是「明明德」的重要手段,所以把「明德」僅僅理解為「德行」、「明智的行為」同樣不夠全面。其實,《大學》的「明明德」主要是針對「修身」而言的,因為下文接著說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由於以上各項是一種條件的蘊涵關係,這段話實際是說:欲明明德於天下,先修其身,然後齊其家、治其國、平天下。顯然,「明明德」即「修其身」,而「明明德於天下」也即在此基礎上使天下之人皆能修其身。孔穎達釋「明明德」為「謂身有明德而更彰顯之」,正指明了這一點。既然「明明德」主要是指「修身」,那麼它就應當包括「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等內容,理解《大學》的「明明德」,正應從此入手。

  二、對節選部分的翻譯。

  (1)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大學」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博學」的意思;二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人小學,學習「洒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人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所以,後一種含義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道「的本義是道路,引申為規律、原則等,在中國古代哲學、政治學裡,也指宇宙萬物的本原、個體,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環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個「明」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發揚、弘揚的意思。後一個「明」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親民:根據後面的「傳」文,「親」應為「新」,即革新、棄舊圖新。親民,也就是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4)知止:知道目標所在。(5)得:收穫。(6)齊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興旺發達。(7)修其身:修養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獲得知識。(9)格物:認識、研究萬事萬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對於本而言,指枝末、枝節。(13)厚者薄:該重視的不重視。薄者厚:不該重視的卻加以重視。(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穫。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三、對「三綱」「八條目」內在關係的分析。

  《大學》,原是《小戴禮記》里一篇,舊說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的儒家作品,這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修己是治人的前提

  《大學》提出了「三綱領」和「八條目」,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大學》開頭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就是後人所說的《大學》「三綱領」。所謂「明明德」,就是發揚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賦的光明道德。所謂「在親民」,是指發揚了善性之後,即從事治民。治民要親愛人民。所謂「止於至善」,就是要求達到儒家封建倫理道德的至善境界。「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是《大學》提出的教育綱領和培養目標。

  《大學》還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後世稱之為《大學》的「八條目」,這是實現「三綱領」的具體步驟。「八條目」的中心環節是修身,「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對於培養目標和方法,《大學》反覆強調的是個人的道德修養。

  「格物」、「致知」是八條目的基礎。所格的「物」,所致的「知」都是指倫理和道德原則,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養。

  誠意就是不自欺

  所謂「誠意」,就是要不自欺,要慎獨。在與別人相處時是這樣,在獨處時也應該是這樣。內心如此,表現於外更是如此,即所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慎獨是一種主觀的道德修養方法,注重道德理想和動機的培養。

  所謂「正心」,就是教人防止個人感情、慾望的偏向。它說:「身有所忿憤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人類不可能避免忿憤、恐懼、好樂、憂患等感情,但防止、克服不正當的感情、慾望還是必要的。

  「修身」是「八條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所要達到的目的,即把個人修養達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學》中講培養人的最高要求。只有這樣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概而言之,《大學》三綱八目的人生圖式具有成熟的理論創造,它不僅適應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社會狀況,而且成功地塑造了中國歷史中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知識精英的特定道德人格,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文化,並造就了獨特的中國人生精神,成為傳統文化予以我們的一份寶貴精神遺產。今天,借鑒《大學》三綱八目的德目設計,剔除其對唯心主義和封建主義的依附,弘揚以"天人合一"為世界觀基礎的"獨善其身"和"身任天下"相結合的人生價值取向或人生精神,對於構建現代中國的人文精神,對於提升社會的道德文明水平,都無不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對《中庸》內容思想的簡要介紹。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舊說《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實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闡述「中庸之道」,並提出人性修養的教育理論著作。《中庸》鄭玄註:「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也。」

  《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著這種天性而行就合於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們貫徹孔門相傳的「忠恕之道」,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思想的發揮,要求在處理人與人的關係上合於「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係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中庸》還闡述了學習程序,並強調「擇善而固執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討論:什麼是"中庸"精神實質?

  舊說《中庸》一書是子思所作,據考證其實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中庸一詞,今人普遍以為就是不偏激不過頭不過激的意思,就是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凡事不表明自己的態度做和事佬的意思.個人以為這其實是是對"中庸"本身的一個錯誤理解,也是對"中庸之道"的歪曲和庸俗化.

  個人以為"中庸"就是"符合規則,堅守正道"的意思,因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原文).

  以打球為比喻,打高爾夫球一桿入洞,這是"不偏之",高爾夫球洞很小,規則很嚴需要很高的技術修養才能入洞,不能是我球打到那裡畫個圓圈能算數的,這是"不易之".

  所謂"中庸之道",其實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範遵守社會規則(原意還應該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則)之道.

  儒家哲學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養,要與身邊的人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提倡人要到達溫、良、恭、儉、讓的道德境界。在我看來,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

  具體的思想是:對待長輩要尊敬講禮貌。朋友之間真誠守信用。為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統治者要仁政愛民。對待其它人要博愛。對待上司要忠誠。對待父母親屬要孝順。尊重知識。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

  由此可見,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聖人。

  儒家哲學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謂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內在的邏輯:「尚中」是中庸的邏輯起點,「時中」是中庸的內在本質,「中正」是中庸的規範準則,「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標。「尚中」的基本內涵是「無過無不及」,「時中」的基本內涵是「無可無不可」,「中正」的基本內涵是「禮義」,「中和」的基本內涵是天人和諧之美。其中,「尚中」觀念為傳統所固有,為孔子所繼承。「時中」、「中正」及「中和」的觀念是孔子對傳統「尚中」觀念的豐富和發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為重視的合理主義。它注重人在處世的行為及態度上的「適度」。要求人們時時檢點自己的行為和心態,不斷地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辨察、修正其中的醜惡,提高自身的道德水準。以求在為人處事上達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關鍵是對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構建,重在時時刻刻對人的靈魂進行洗禮,讓靈魂保持純潔、高尚以及正直!

  中庸不是教人軟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強、自信、自息!

  「中庸之道」實際上是一種理想狀態。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無法達到的,但是可以無限地接近。
推薦閱讀:

祖宗十八代的稱謂
中國是如何用熊貓統戰世界的?
家庭篇(二)衝突:在思想意識與社會基礎之間
汕尾碣石江夏黃氏敬拜玄天上帝佛祖大巡遊 ·戊戌年四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誕辰黃氏宗親玄武山祝壽盛會
為什麼坤卦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半壁江山?坤卦到底在講些什麼?

TAG:中國 | 文化 | 經典 | 中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