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人際關係的好壞決定幸福與否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1。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2,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3。為天下谷,常德乃足4,復歸於朴5。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無割。

【譯文】知道其雄性的,就能守住其雌性的,就能成為天下的空虛;成為天下的空虛,平常的客觀規律就不會離去,也就能復歸到嬰兒般純真的狀態。知道白色的,就能守住黑色的,就能成為天下的法度、規矩,成為天下的法度、規矩,平常的客觀規律就不會有差誤、差錯,也就能復歸於「無」的極處。知道其榮耀的,就能守住其恥辱的,就能成為天下的困窮;成為天下的困窮,平常的客觀規律就會止住,也就能復歸於本質、本性。本質、本性分散了就能成為一切有形體的萬物,聖人利用這些萬物則就能成為人民的領導,所以大的制度是無法割裂的。

【說明】本章亦是緊接上一章「有」、「無」而言,老子在這裡將雄比喻為有,將雌比喻為無,雄雌結合便會產生另外的有,所以知道其雄性的,守住其雌性的,使雄雌不能結合,使「有」、「無」不能結合,就能成為天下的空虛。而成為了天下的空虛,平常的客觀規律就不會離去,萬物也就能復歸到嬰兒般純真的狀態。這實際上是在講希望人類不要調節這個宇宙大道的道路和規律,至於雄與雌的結合,「有」、「無」的結合,就應該隨順大自然自己的調節。人類成就空虛,守住空虛,也就能得到一切。

知道白色的,就能守住黑色的,就能成為天下的法度、規矩,而成為天下的法度、規矩,平常的客觀規律就不會有差誤、差錯,也就能復歸於「無」的極處。因為白與黑的結合便會產生出另外許多顏色,使人們面對著五彩繽紛的顏色而不知所措,而這些顏色的產生則會破壞天下的法度、規矩。當然,老子不是色盲,也不是提倡這個世界只需要黑白二色,因為這個世界自誕生以來,就是五彩繽紛的。老子的意思是說,不要人為地再去調節出更多的色彩,因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五彩繽紛的顏色叫人眼花繚亂,使人視覺遲鈍;色彩越多就會使人越迷惑。所以,知道白色的,守住黑色的,用簡單的色彩也能使人生幸福。在《論語·八佾》中,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為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子夏將「禮」比喻為少女,其看來很迷人,然而只有質樸才是絢麗多姿的。孔子很能理解子夏的意思,並著重指出,看了色彩斑斕的畫後,再看其素色,方能感覺到素色的可貴。而素色就是復歸到「無」的極處。由此看來,老、孔的思想是一致的。

榮耀與恥辱是相互對立的,就象有與無一樣是對立而統一的。不爭那榮耀而守住恥辱,就能成就為天下的困窮,這個困窮不是指個人處境的困窮,而是指萬物的困窮,萬物都處於困窮的境地,平常的客觀規律就會止住,也就能復歸到本質、本性。而本質、本性分散了就能成為一切有形體的萬物,聖人利用這些萬物則就能成為人民的領導,所以大的制度是無法割裂的。

老子以上所分析的,仍然是在探討有與無的利弊關係。擁有更多更多的,貪有更多更多的,並不能使人生幸福。這些思想用在現代,似乎更有意思,人們現在擁有了更多的科學技術,然而人生幸福嗎?究其實,人生的幸福並不在於擁有多少財富,擁有多少科學技術,而是在於人們怎樣利用財富和科學技術來使人們的生活狀態、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從而使人們獲得更好的生存空間,而是在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友好的關係。現代科學技術所生產的導彈、原子彈就說明了這一點,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產品不僅不能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反而使人際之間的關係更趨於緊張。而人際關係的好壞,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幸福與否,這個在《論語》裡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因此,老子才在這裡說,「聖人用之則為官長」,就是說一切萬物都是可以被人們利用的,利用的目的就是改善人際關係使人們幸福,而不是使人們更加緊張和勞累。而萬物的利用必須遵循宇宙大道的道路和規律,無法割裂它,因此也就不要去割裂它。

——————————————————

【注釋】1.谿:《管子·侈靡》:「陵谿立鬼神而謹祭。」《左傳·隱公三年》:「澗谿沼沚之毛。」《爾雅·釋水·水注》:「川曰谿。李註:『出於山入於川為谿也。』」《孟子·公孫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荀子·勸學》:「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呂氏春秋·察微》:「若高山之與深谿。」《廣雅》:「谿,谷也。」這裡用為山中出水之溪谷之意。

2.忒:《書·洪範》:「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詩·曹風·鳲鳩》:「淑人君子,其儀不忒。」《詩·大雅·抑》:「昊天不忒。」《詩·魯頌·閟宮》:「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管子·正》:「如四時之不忒,如星辰之不變。」《易·豫·彖》:「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韓非子·主道》:「聞其主之忒,故謂之賊。」《說文》:「忒,更也。」《廣雅·釋詁四》:「忒,差也。」這裡用為差誤、差錯之意。

3.谷:《易·井·九二》:「井谷,射,鮒,瓮,敝,漏。」《詩·小雅·四月》:「民莫不穀,我獨何害?」《詩·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老子·四十一章》:「上德若谷;大白若辱。」本義為困窮之意。

4.足:《管子·戒》:「寧戚之為人,能事而不能以足息。」 郭沫若等集校:「孫蜀丞云:『足,止也。足息,猶止息也。』《論語·泰伯》:「啟予足!啟予手!」《論語·鄉黨》:「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釋之免冠頓首謝曰:『法如是足也。』」河上公《老子》註:「足,止也。」這裡用為「止」之意。

5.朴:(pǔ普)《晏子春秋卷四·內篇問下》:「惑者狂者,木石之朴也。」《老子·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荀子·臣道》:「若馭樸馬。」楊倞註:「樸馬,未調習之馬。」《荀子·性惡》:「今之人性,生而離其朴。」《呂氏春秋·論人》:「故知知一,則復歸於朴。」高誘註:「朴,本也。」《玉篇·木部》:「朴,真也。」這裡用為本質、本性之意。

推薦閱讀:

「你猜呢」(珍惜幸福!!)
你的幸福只和你自己有關
無法取代的心空,空著一種幸福【轉】
幸福可以學

TAG:幸福 | 關係 | 決定 |